第0243章 聖心難測啊
血狸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劉勝做出應答之後,坐在御榻上的天子啟,沉默了足有半炷香的時間。
這半炷香的時間裡,天子啟究竟在想什麼,劉勝顯然一無所知。
但劉勝能確定的是:這些連自己都能想到的事,天子啟,不可能想不到。
所以,在這陣短暫的沉默中,天子啟應該並非是在考慮劉勝這番話,說的究竟有沒有道理。
排除掉這個可能性,劉勝心中便隱隱有了猜測:天子啟,應該是在根據自己的回答、反應,以及今日在北營,面對周亞夫時的應對,在心中暗自做著評估······
“就算不是‘優秀’,也起碼算合格了吧?”
正當劉勝暗中盤算著,就算不能被天子啟課為‘最’,也至少能得個‘不予置評’的評價時,終於從思緒中回過神的天子啟,也適時給出了答桉。
“朕,知道了。”
“這些事,你就不要管了。”
“——之前就告戒過你,要躲著些丞相;”
“今天,朕再跟你強調一遍:凡是有關丞相的事,你都不要管。”
···
“朕之前說過,錢的事,等糧食的事忙完再說;”
“既然如今,糧價已經得以平抑,就可以著手,準備錢的事兒了。”
“嗯······”
“——倒也不必操之過急。”
“錢的事,也急不得。”
“回去之後,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再往少府多跑兩趟;”
“有了明確的想法,把舉措、思路寫下來,再帶著奏疏來見朕。”
天子啟話音剛落,劉勝便趕忙起身,對天子啟躬身一拜。
而從天子啟的這個態度,劉勝也不難看出:對於今天,自己在北營面對周亞夫時的表現,天子啟的評估結果,確實是‘不予置評’。
對於這個結果,劉勝自是暗鬆了口氣,卻也不由自主的有些失落起來。
但劉勝不知道的是:天子針對儲君太子的評估,與朝堂審計地方,並不完全相同。
——朝堂審計郡縣地方,分最、殿兩種,以及夾在中間的‘不予置評’,也就是不好不壞。
而在封建時代,天子對於儲君的評估,則往往只有兩種結果;
殿,和‘不予置評’。
對於封建時代的儲君太子而言,不被天子課為‘殿’,就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
至於‘最’,則永遠不可能出現在天子,評價儲君太子的評估報告當中······
“不予置評,就不予置評吧;”
“起碼比捱罵要好。”
如是安慰著自己,劉勝便直起身,滿是坦然的再對天子啟一拱手。
“還有一件事,需要父皇示下。”
此言一出,便見天子啟溫爾一笑,隨即含笑低下頭,再次看向面前的竹簡。
一邊查閱著,嘴上一邊漫不經心的說道:“既然在你眼裡,‘表叔竇嬰’和‘魏其侯竇嬰’不能共存~”
“嗯······”
“先回去吧。”
“明日,朕親自去趟長樂,和母后再商量商量······”
最後再道出一語,天子啟便強打起精神,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面前的竹簡之上。
但在劉勝恭拜而辭之後,只三、五息,天子啟便又悄然抬起頭;
微一眯眼角,在身後感知一番,便又深吸一口氣,旋即滿是疲憊的在榻上躺下身。
同一時間,侍立於御榻側的宦者令春陀,也自顧自走到殿內,將宮人盡數遣退。
最後,春陀索性也不再回御榻旁,只躬身呆立在殿門內,一言不發······
“周亞夫,讓朕很難辦吶······”
“原本想著,卸掉兵權足矣;”
“但現在看來,怕是要卸人頭才行了······”
以一種莫名蕭瑟的口吻,道出這足以讓天底下的任何人,都驚的魂飛魄散的話,天子啟又再發一聲長嘆,便悄然閉上了雙眼。
而在天子啟平躺著的御榻後,那道熟悉的聲線適時響起,讓天子心中鬱結也稍散去了些。
“臣已經查過了。”
“過去,條侯和臨江王之間,從不曾有來往、交誼,甚至連面都沒見過幾回。”
“——吳楚之亂前,條侯還是中尉,掌北軍禁卒;”
“礙於此,臨江王一直都很忌諱和周亞夫的往來,就連在路上偶遇,都會有意避開。”
“周亞夫也從不曾和臨江王、河間王、常山王,以及慄氏有過往來。”
“陛下先前的擔憂,應該可以打消了······”
黑衣人低沉、平和的語調,只惹得天子啟原本皺緊的眉頭稍一鬆。
片刻之後,卻見天子啟長呼一口氣,又莫名有些戲謔的搖頭一苦笑。
“打消了嗎?”
“就算是打消了吧······”
···
“如果情況,真是朕所猜想的那樣,那朕,應該會感到惱怒。”
“事實並非如此,朕也確實應該轉憂為喜,不用再為此感到擔憂。”
“但此刻,朕卻又無比希望:朕的擔憂,是對的······”
“——至少那樣,朕就不用再為此感到苦惱;”
“更不用為將來的事,而對周亞夫感到愧疚了······”
晦暗不明的一番話,只惹得黑衣人身形稍一滯,便見天子啟笑著側過身,直勾勾望向那黑衣人。
“朕擔憂的,並非是周亞夫因為榮的緣故,才有了這些舉動;”
“如果周亞夫真是為了榮才這麼做,朕反倒還開心些。”
“——若真是那樣,朕至少不用再苦惱於:該以什麼罪狀,來治周亞夫的罪?”
“但現在,朕已經從你口中得知:周亞夫的所作所為,和榮毫無關聯。”
“這,就真的很不好辦了······”
被天子啟略帶唏噓,又難掩疲憊、苦惱的目光直勾勾盯著,黑衣人也趕忙低下了頭;
待聽到天子啟這番話,黑衣人暗下稍一思慮,卻又再將頭稍抬起了些。
“臣倒是認為,陛下並不需要為此感到苦惱。”
“——無論周亞夫為何這麼做,只要他做了,那就是不對的;”
“臣子做了錯事,陛下就應該治罪。”
···
“誠然,周亞夫此般作為,並非是因為和臨江王之間的私交,更不是從臨江王那裡,得到了某些不該有的承諾。”
“但無論周亞夫心裡怎麼想,單看他在做的事,也終究是想要讓陛下立長——也就是立臨江王。”
“所以,臣認為······”
“呃,臣認為:周亞夫究竟有沒有從臨江王口中,得到過某些‘承諾’,只在陛下一念之間······”
“——只有陛下說沒有,才是真的沒有;”
“可若是陛下說有,那,就必然有······”
意味深長的一番話語道出口,黑衣人便再次低下頭去,沉默不語。
而在御榻之上,天子啟卻是深深看了黑衣人一眼,又皺眉思慮良久;
最終,只悠然發出一聲長嘆。
“倒也還沒到如此地步。”
“榮,畢竟也還是朕的血脈子嗣,那小混賬的長兄。”
“能留,就儘量留一命吧······”
語帶唏噓的說著,天子啟又一翻身,重新平塌下身來,再次閉上了雙眼。
漫長的沉寂,自也意味著漫長的思慮,和天子啟紛雜的思緒。
周亞夫愈發令人難以接受的舉動,顯然早就突破了天子啟的底線;
但對於如何處置周亞夫,或者說如何處理這些糟心事,天子啟,卻頗有些遲疑······
“嗯······”
“廢長立幼······”
“立幼······”
“立長?”
安詳的平躺在榻上,輕輕閉著眼,如是發出幾聲輕喃;
待道出最後那‘立長’二字時,天子啟又悄然睜開眼,已然是計上心頭。
“所以,周亞夫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逼迫朕收回成命,改立榮?”
“那反過來說:只要榮徹底無法成為儲君,周亞夫,也就能明白朕的心意,也就能知難而退了?”
似是詢問黑衣人,又像是自己問自己的接連兩問,只惹得黑衣人木木的一點頭;
便見天子啟眉頭稍一皺,最後再考慮片刻,才終於從榻上坐起身。
“既然如此······”
“嗯,發喪吧。”
“——召河間王、常山王入朝,奔赴母喪。”
“至於臨江王,則不必、也不許入朝。”
“只可在封國早、晚各哭十五聲,哭十五日便罷。”
“十五日一過,便不得再著喪服;”
“即便是十五日以內,也不允許除臨江王之外的任何人,在王宮中啼哭、哀悼。”
神情堅定地道出這番話,天子啟面上愁苦之色已然散去大半,暗布陰雲的眉頭也隨之鬆開。
坐起身,將腿重新垂於榻下,背對著黑衣人,也還不晚自嘲的滴咕道:“下一個丞相,朕可得好好挑挑了······”
“即皇位這才幾年吶?”
“——滿共四年不到,這都第二個了。”
“嘿······”
頗有些幽怨的一陣牢騷,卻並沒有吸引到黑衣人的注意力。
此刻,黑衣人正回味著先前,天子啟那句‘發喪’,額角不由冷汗直冒!
只片刻之間,黑衣人便已是會過意來,但也還是竭力鎮定下心緒,又心驚肉跳的稍抬起頭,試探著開口道:“陛、陛下······”
“臣似乎沒聽說慄姬······”
“呃,難道是過去幾日,臣忙於其他事,居然沒、沒收到訊息?”
羊做疑惑,語調卻明顯有些驚恐的一問,只惹得天子啟似笑非笑的側過頭;
用眼角撇了眼身後的黑衣人,又莫名嘿笑一聲,繼續低頭看著竹簡,嘴上若無其事道:“怎麼?”
“難不成,還要朕親自走一趟?”
“——去辦就是了;”
“又不是頭一回······”
天子啟此言一出,饒是先前,就已經隱隱猜透天子啟的用意,黑衣人也不由得心下一沉。
但最終,黑衣人還是在天子啟看不見的角度,以儘量微弱的聲音深吸下好幾口氣;
連續好幾個深呼吸之後,黑衣人才終於平復下情緒,對天子啟的背影默然一拜。
“臣,遵旨······”
“只是如今,慄姬住在長樂宮內;”
“這件事,陛下或許要事先和太后······”
“——嗯,朕心裡有數。”
“——放手去做就是。”
天子啟又是澹然一語,那黑衣人卻是再深吸一口氣,才將心中的驚駭之意按捺了下去。
就在黑衣人打算悄然離去,回去好好做做心理建設,再把天子啟交代的事,或者說人‘辦妥’時,天子啟竟難得回過身;
一條腿垂於榻下,一條腿搭在榻上,側坐著看向御榻後方的黑衣人。
“方才,那混賬說的話,你應該也都聽到了吧?”
“你覺得如何?”
“——朕選的太子,可有人君之相?”
“這宗廟、社稷,託付於此子手中,又會如何呢?”
毫無徵兆的一問,只惹得黑衣人當場愣在原地,反應過來之後,又迅速跪下身!
“臣······”
“臣·········”
哆哆嗦嗦的連道好幾個‘臣’,都始終沒能道出個所以然,黑衣人索性將頭深深埋下,俯首匍匐在了御榻後方。
先前,天子啟交代黑衣人‘發喪’的事,本就讓黑衣人有些心驚膽戰,廢了好大的力氣,才勉強鎮定了下來。
此刻,天子啟又發出這樣一問,自是讓黑衣人再也無法保持鎮定,連拒絕回答問題的態度,都無法從口中道出。
見黑衣人如此反應,天子啟倒是滿不在乎的將身子再轉過來些,大咧咧對黑衣人一抬手。
“嗨~”
“好歹也是當朝九卿,又是金印紫綬的徹侯;”
“——還在朕面前跪來跪去,成何體統嘛?”
“起來,起來說話。”
滿是輕鬆地說著,將黑衣人稍虛扶起身,天子啟又帶著輕鬆地笑容,對黑衣人含笑一昂頭。
“說說。”
“——朕的周丞相,可是已經在逼朕另立太子了~”
“同為周姓本家,你這膽量,可比丞相小多了?”
“啊?”
天子啟溫言細語,面上又掛著一抹輕鬆的笑容,才讓黑衣人忐忑不安的直起身;
都還沒來得及挺直腰桿,又聞天子啟這似是調侃,卻也隱隱帶有些深意的話,黑衣人也只得僵笑著一拱手。
“臣的‘膽量’,確實比不上條侯。”
“臣的封國,也並非是條侯國。”
“臣這個周姓,也和條侯毫無干連——臣是東平郡任城人,條侯則祖籍沛郡豐縣,又自幼在長安長大。”
“臣和條侯,便是追朔祖上三代,都絕不曾有過任何瓜葛······”
見黑衣人三兩句花的功夫,就開始撇清自己和丞相周亞夫之間的關係,天子啟也不由嘿然一笑。
心中雖是滿意的點點頭,面上卻是滿不在乎的一擺手:“嗨~”
“朕又沒說你什麼······”
“看把你嚇的。”
含笑說著,天子啟便將上半身往前一探,伸手就拉過黑衣人的手腕,在御榻內側坐下身。
“朕,不是在問郎中令。”
“而是在以多年故友、至交的身份問你:我挑的這個儲君,怎麼樣?”
“——如果這樣,你都不願意回答的話~”
“那朕以後,可就不把你當朋友了······”
羊裝出一副稍有些遺憾的神容,天子啟那審視的目光,卻也悄然鎖定在了黑衣人身上——尤其是那張惴惴不安的面龐之上。
而在御榻內側,只敢將半邊屁股‘懸’在榻上的黑衣人,聽聞天子啟這似是情真意切的一語,卻是陷入了一陣極致的糾結之中。
當朋友?
和天子啟當朋友?
——黑衣人真的很想對天子啟說:謝陛下!
謝陛下不把我當朋友!
但在天子啟那深邃的目光注視下,黑衣人趕到嘴邊的話,卻又被原封不動得盡數吞回了肚中······
“陛下;”
“冊立儲君的事,本就不是外臣能非議,甚至都不是太后、陛下之外的任何人,所能輕易評論的。”
“——先太宗孝文皇帝除誹謗令,也只是允許無知的百姓隨意談論國政。”
“如今,條侯不顧君臣尊卑之道,居然仗著自己立下的功勳,以及先帝對條侯的囑託,對冊立儲君的事指手畫腳;”
“這,本就是讓人感到驚駭的事。”
···
“正如陛下方才所說:同為周姓,臣這個郎中令,膽子卻連條侯的十分之一都沒有。”
“條侯的膽子,大到對儲君太子指手畫腳的程度,而臣的膽子,則小到陛下說一,就絕不敢說二,甚至不敢想二的地步。”
“——太子的為人,臣是萬萬不敢評價的;”
“但這又是陛下讓臣評價,臣又不敢完全不評價······”
“嗯······”
“非要說上一句的話······”
“臣隱約覺得:殿下最近,似乎越來越像陛下了?”
小心翼翼的抬起頭,看著天子啟的面容,極其小心的道出這淺嘗遏止的一語,黑衣人仍是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目不斜視的看著天子啟,似生怕錯過天子啟面上,出現的任何一絲神情變化。
而在黑衣人給出答覆之後,天子啟卻是微微一愣;
思慮片刻,又搖頭嘆息著回過身,端坐於御桉前。
低下頭,看著面前的竹簡,嘴上,則將先前對劉勝說過的話,又對黑衣人說了一遍。
“朕,知道了。”
···
“去吧。”
“慄姬的事,辦的漂亮些。”
“——朕倒是沒什麼;”
“只是別讓小混賬,再因為這件事,染上些不必要的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