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火炮,羅志學一直是非常重視的,他堅定的認為在當代的戰爭中,火炮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改變戰爭模式的重要武器。

在大威力的火炮面前,很多在傳統冷兵器時代裡可以使用,並且效果非常不錯的戰術都會變的不再適用。

戰爭的模式,將會隨著火炮的不斷成熟而不斷改變。

在當代,這種變化已經是有了雛形,在陝西,中原一帶的明軍和義軍之間的戰爭可能還不明顯,但是在薊遼地區明軍和東擄的戰爭,火炮已經逐漸成為了戰爭的主角。

明軍依靠大量的火炮守城,進行防禦作戰,而這種戰術其實是成功的,這讓野戰能力低下,甚至喪失和東擄野戰勇氣的明軍,還能夠依靠火炮和堅城進行頑抗,並且這種頑抗一直持續到了明王朝滅亡。

東擄之所以能夠入關,可不是因為東擄戰鬥力有多麼強悍,直接強行攻克了山海關,而是因為吳三桂在各方面因素下選擇了投誠東擄對付李自成。

東擄是被吳三桂請進關內的。

同樣的,東擄也是在積極發展火炮,並把紅夷火炮裝上了新式兩輪炮車後,直接用於野戰,並在松錦之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東擄一直都嘗試用火炮攻城,但是說實話效果並不好。

在沒有開花彈的時代裡,前裝滑膛炮所發射的實心炮彈彈的,對於東方的城牆而言,尤其是大城的城牆而言用處其實也有限。

因為東方城池的城牆看起來是磚石建造的,但實際上內層都是夯土,只是在外層包磚而已,而這種城牆有什麼特點呢,什麼造價便宜之類的不說了,對火炮來說沒啥意義。

真正重要的是,這種城牆非常厚!

大城池的這種城牆,其底部厚度往往能夠達到十多米甚至更厚,而城牆頂部的厚度往往也有七八米甚至十多米。

這種厚度的城牆,以這年頭的滑膛炮水準基本不可能轟塌,撐死了就是在裡頭留個坑……

退一萬步說就算轟塌了,但是城牆也不會憑空消失,而是會變成坍塌的廢墟小山狀態,依舊具備良好的防禦作用。

別說十七世紀的滑膛炮了,就算是一戰二戰時期的那些常規野戰炮,基本也無法對摧毀這些城牆,甭管你怎麼打,構成城牆的泥土磚石都在那裡,可不會因為你幾發炮彈過來就消失不見了,頂多就是改變其外部形態罷了。

當然了,後世的野戰炮打的都是榴彈,講究的是彈片殺傷和衝擊波殺傷,榴彈無法摧毀城牆不代表無法殺傷駐防城牆上進行防禦作戰計程車兵。

當防守作戰計程車兵都死光了,這城牆自然也就是失去了作用,在防禦炮擊上,傳統城牆遠不如戰壕好使,這也是後世東方為什麼直接廢棄城牆的緣故,不是因為火炮技術先進裡能夠直接摧毀城牆,而是城牆已經無法擔負保護士兵的重任。

這說的還是一戰二戰期間的情況,而現在的十七世紀裡,火炮可沒有什麼開花彈,只有實心炮彈和霰彈。

這也就意味著要發揮當代火炮的效能,最佳的辦法是朝著敵人的密集陣列開火。

這也是東擄喜歡把火炮拉到戰場上用於野戰的緣故,同樣也是明軍喜歡用在城牆上部署火炮進行守城的緣故。

因為火炮對於密集陣列的有生力量的殺傷實在太強了。

羅志學同樣也是如此,之前的時候他只是知道火炮是個好東西一定要有,但是你要說當時他就知道火炮為什麼好用,甚至具體怎麼使用他心裡頭也是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的。

一直到兩次松山戰役後,透過對幾門火炮的成功運用,羅志學才算是摸清楚了使用火炮的精銳。

那就是朝著敵人的密集陣列開火!

之前的兩百斤火炮以及繳獲的百斤火炮都能夠在松山戰役裡發揮出來巨大的作用,羅志學絲毫不懷疑新的兩門六百斤火炮的巨大戰術作用。

為了把這兩門已經打造好的火炮成功從三水村裡運到松山前線,保鄉營直接動用了大幾十號人。

不是用挽馬拖拽,而是直接用人抗的方式,一群壯漢們和抬轎子一樣,多人合力扛著拆分下來的炮管以及鐵為主要結構的炮架。

一路爬山涉水,沿著那些根本無法通行馬車的道路一路往外走,足足花費了七八天時間才抵達松山村。

而運輸這兩門火炮的艱難,再一次堅定了羅志學要把兵器作坊從三水村裡搬遷到松山村的選擇。

進出三水村的道路實在太難走了,物資運輸麻煩也就算了,這火炮根本無法在正常形態下進行轉移。

所以在宋鐵匠他們隨同這兩門火炮抵達松山村後,羅志學就找到了宋鐵匠:“松山村這邊的鍊鐵爐已經建好了,後頭宋師傅你們就在這裡繼續打造兵器,不用回三水村那邊去了。”

宋鐵匠聽罷後也是面露喜色:“這感情好,這些距離松山近,後頭造好了火炮也不會折騰,直接就能拉倒松山去用了。”

宋鐵匠說這的時候,也是想著,來到了松山村後自己或許還有機會能夠逃離這些賊軍。

松山村這邊雖然也算是伏牛山腹地,但是翻過鬆山後就能夠和外界進行聯絡,這也能松山村這邊能夠獲得更多來自外界的物資。

這物資運輸更方便的同時,也意味著宋鐵匠能夠更加輕鬆的帶著家人逃出大山去。

儘管這段時間裡宋鐵匠盡心盡力的幫羅志學他們造槍造炮,表現的還非常積極。

但是宋鐵匠可不會忘記,羅志學他們是一夥反賊,把自己一家子強行從魯山縣城抓到了伏牛山裡、

到了三水村後他也認清了現實,為了保證一家老小的性命的宋鐵匠盡心盡力,半點都沒有藏私的為這些反賊們打造槍炮。

但是如果有機會的話,他還是要帶著家人跑路的。

總不能到了賊窩後,就把自己真當反賊不是。

對宋鐵匠的想法羅志學其實也不太在乎了,因為現在兵器作坊裡不只有宋鐵匠一家子可以打造槍炮了。

過去的幾個月裡,羅志學可是派遣了不少機靈的人跟著宋鐵匠三父子後頭當學徒。

宋鐵匠連藏私都沒機會,而且也不敢,因為之前羅志學就說過了,打造完第一批槍炮後,至少要有一個學徒掌握完整的造炮工藝,一個學徒掌握完整的造槍工藝。

如果幾個月後連一個學徒都沒有掌握相關工藝,羅志學就會認定宋鐵匠三父子藏私,沒有盡心教導,到時候板子就會打在宋鐵匠屁股上。

當時的羅志學沒有說的太明白,但是宋鐵匠又不是什麼傻蛋,自然聽出來了威脅之意,所以教授的時候還是比較用心的。

如此一來,如今宋鐵匠帶的學徒裡,已經是有一個人初步掌握了全部的造炮流程,還有兩個人已經掌握了造槍的流程。

此外還有兩個人學的是打造冷兵器,現在也是有模有樣了。

所以說,就算是宋鐵匠三父子逃跑了,也不會影響兵器作坊的運作,只不過是提高產量的時間要繼續往後推辭幾個月罷了。

當然了,即便如此,羅志學還是不希望宋鐵匠走人的。

他們三父子可都是手藝了得的工匠,放在這個年代裡妥妥都是高科技人才,羅志學才不會輕易放過呢。

所以在宋鐵匠到了松山村後,羅志學又給宋鐵匠升了官,讓他當了兵器作坊的管事。

以前兵器作坊可是沒有什麼管事的,都是羅志學直接進行管理,不過現在羅志學是大將軍了,手頭上一大堆事,已經不可能親自管理兵器作坊的諸多事務了,得有個人管著兵器作坊。

宋鐵匠就是這個比較適合的人,技術過硬,而且為人還算穩重但又不失靈活。

兵器作坊遷移到松山村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了第二批火炮的鑄造準備工作以及為大規模打造改進後的鳥銃進行準備。

而在大規模生產第二批火炮和火槍之前,還得對之前第一批造出來的兩門六百斤火炮以及將近十支鳥銃進行測試,以便後續大規模生產的過程裡進行改進。

羅志學看到組裝好後的兩門六百斤火炮後,他還親自跑過去仔細觀察了半天。

這火炮看起來還是比較原始的,和他記憶裡一些影視劇裡的近代滑膛炮有些不一樣,不過這無所謂,反正管子夠長就行了。

炮架的話,採用的是純鐵炮架,這和兩百斤輕炮的鐵、木兩種材料共用的炮架不一樣。

主要是因為六百斤火炮的後坐力要更大一些,同時羅志學要求火炮機動到位後,放下火炮就要直接投入作戰。

這對炮架的強度要求不低。

經過考慮後,宋鐵匠他們乾脆全部使用鐵來打造炮架了。

羅志學仔細看過了這兩門火炮後,還親自動手嘗試推動火炮進行機動,發現自己竟然還能推得動……

如果是好幾個炮兵們一起推動的話,這種火炮完全可以在戰場上進行短途的快速轉移。

這機動性足夠了。

後續又用馬匹拖著完整狀態的整個炮組,包括火炮以及彈藥車進行機動測試,整個炮組使用了八匹馬,拉著火炮以及彈藥車在不算平整的鄉間小路上持續行軍。

整個機動測試非常的完美!

比較輕的重量以及寬大的雙輪以及前導向輪設計,讓這種火炮能夠在土路上進行機動,哪怕是遇上一些陡一些的坡道也可以在炮兵的幫助下透過。

等到後頭的實彈測試更是沒有任何意外,不管是有效射程還是威力都達到了當初的設計標準。

這炮幾乎到處都是好處,唯一的問題就是貴!

不是火炮本身貴,而是維持這種火炮的炮兵部隊花銷貴。

要想讓這玩意發揮出戰鬥力,除了火炮本身外,還得再額外加一輛馬車作為彈藥車,火炮加上彈藥車,得配上至少八匹馬。

而馬匹的口糧耗費大概是人的四倍,八匹馬差不多就等於三十多人的糧草開支,再加上十多個炮組成員的口糧開支。

也就是說,僅僅是一門火炮的日常糧草開支,就相當於差不多五十人規模的步兵小隊。

現在這兩門六百斤火炮的日常糧草開支,就相當於一個步兵哨的糧草開支了。

這維持成本可不低!

——

今天狀態有些不太好,更新遲了,見諒。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和離當天,冷酷暴君寵我入懷

和離當天,冷酷暴君寵我入懷

是夜夜醬吖
「古言X穿書X虐渣打臉X宮鬥宅鬥X清醒事業咖」 “夫人,聽聞相爺昨晚又在煙花柳巷夜不歸宿了。” “夫人,據說相爺跟那青樓頭牌好上了。” “夫人!大事不好了!相爺為了那頭牌決定要休妻了!” 翌日,當朝丞相柳淮安要和離的訊息傳遍了全京城。 ****************************************************** 樊雪枝竊笑不已,這種有暴力狂傾向的髒黃瓜渣男誰愛要誰要
歷史 連載 1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