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宮娘娘玉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祁鈺又舉了個例子:“你們看於尚書,他當了十九年的山西巡撫。山西那幫貪官汙吏不僅不想害他,反而被他所深深感化。

而且整個山西上上下下都是一片歌功頌德,於尚書的官聲人望那是好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程度。

當年太上皇好容易鼓足勇氣,把於尚書送進了監獄,沒三個月就又把人放了出來。然後山西、河南的官吏、百姓數千名,上書請求於尚書繼續留任山西、河南巡撫。就連身在這兩省的周王和晉王都上書附議。

在山西這個深不見底的地方,既能做實事,又能贏得上至藩王、官吏,下至庶民百姓的共同愛戴,於尚書真是個蓋世奇才,朕佩服的是五體投地。”

黃溥聞言,笑著點點頭,表示自己理解了。

何宜聞言,也笑著點點頭。

朱祁鈺又拉著兩人去了絳雲軒,一邊天南地北地聊天,一邊等著吃飯。

聊著聊著,何宜忽然把話題轉回去,好奇地問道:“微臣一直想不通,陛下到底在顧忌什麼?”

朱祁鈺無奈地搖搖腦袋:“這種事實在沒法說,你沒看到岳飛的故事嗎。有些人已經掌握了輿論,你一個殺不好,他就能把案翻過來。我不是說岳飛不該翻案啊,我只是說輿論實在太難掌控了。

別說我投鼠忌器,就連太上皇這麼明正言順上位的正統皇帝,當政時也是小心翼翼,每次把大臣們扔進監獄之後,他又不敢殺,關幾天過過癮,最後還得乖乖放出來。

我知道的,太上皇就只殺過楊士奇的兒子楊稷,那還是因為楊士奇這個大奸佞玩的太過分了,恨不能把整個大明的家底全敗光,太上皇也是忍無可忍,方才出手。”

何宜非常認同地點點頭,但對於太上皇也不好過多評價。

朱祁鈺便接著說道:“其實吧,除了眼前這場土木堡之變,我覺得太上皇當政期間,做的事情沒什麼大毛病。

除了土木堡,再一個就是對麓川用兵十幾年,三次勞師遠征,窮兵黷武,導致南方不堪重負,遍地都是叛亂。

公允的說,麓川的事,也不能怪在太上皇頭上。麓川的叛亂,完全就是源於宣宗皇帝和三楊的爺賣崽田心不疼,破罐子破摔似的瞎搞。

太上皇給他們擦了十年屁股,都沒擦乾淨。我還得接著再擦十年,三楊就是這麼攝政的,我要是放過了這幫混蛋,我就對不起太祖和太宗,更對不起後世子孫。

我必須徹徹底底的清算了三楊,給後來的輔政大臣立個警示,誰再敢拿著大明的家底瞎搞,三楊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鑑。”

黃溥與何宜聽完連忙表態,都堅決支援皇帝對宣德朝的大清算。

朱祁鈺還沒完,越想就越同情朱祁鎮,便繼續說道:“太上皇本心是希望大明好的,但為什麼表現的志大才疏,最後被文臣武將們耍得團團轉呢?

就是因為宣宗皇帝和皇太后這倆人不教真的。本來按照漢家制度,帝王心術,是應該口口相傳,由皇帝或太子之母打小就灌輸給太子的。

結果呢,咱們這位宣宗皇帝就知道鬥蛐蛐,啥也沒教給太上皇。孫太后教沒教我不知道,但我估計教了還不如不教呢。

宣宗給太上皇留下的五位輔政大臣裡,三楊肯定不教太上皇真東西,胡濙是個貳臣就更不用說了。就剩一個英國公張輔,還不知道為什麼,不受太上皇信任。

所以太上皇治國理政,全靠自己摸索。只不過摸索著摸索著,就被幹趴下了。”

何宜與黃溥相互對視了一眼,自家這位皇帝,是真不拿宣宗當爹啊。一口一個宣宗皇帝,連聲父皇都不肯叫。

不過好在宣宗也是真不拿眼前的皇帝當兒子,從小就給人趕出皇宮去,弄得相當不體面。父不慈子不孝,誰也別怪誰。

何宜怕皇帝越說越不像,連忙順著話題談起了人事:“陛下,今年正月的時候,有個宣德朝的進士,叫做陳鑑。上書說麓川賊酋已經遠遁,應該改由雲南守臣相機剿滅,而大軍主力,則應該速速班師回朝。”

朱祁鈺點點頭:“嗯,這話倒是不錯,如果太上皇真聽了他的話,及時撤回明軍主力,也就沒有土木堡之變了,我也就不用在這裡操這份閒心了。

哎,那然後呢,這個陳鑑怎麼樣了?”

何宜笑道:“王振非要堅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剿滅麓川思氏後方才撤軍。陳鑑的奏疏使得王振暴怒,令兵部劾之,繫獄論死。陳鑑現在還在死牢裡關著呢。”

“令兵部劾之?給定的什麼罪名?”

何宜苦笑道:“陳鑑任貴州巡按時,曾奏請將四川播州宣慰司改隸貴州。這事被翻了出來,給陳鑑定了個死罪。”

朱祁鈺聽得有些摸不著頭腦:“這算個什麼破事,也值得定死罪?兵部真聽王振的,就這麼彈劾他?

那時候于謙已經調回京任兵部左侍郎了吧,就沒有為陳鑑仗義執言一下?”

何宜苦笑道:“宣德朝的重臣們都是啥樣的,陛下又不是不知道,您為什麼還要問這個奇怪的問題。

陳鑑這個人,在巡按順天府的時候,還上書言京師風俗澆漓,其故有五:一曰事佛過甚,二曰營喪破家,三曰服食靡麗,四曰優倡為蠹,五曰博塞成風。

這人說了大實話,當時就被駁回去了,從此就再也不招待見。然後越混越差,最後混到天牢去了。”

“那伱說該給他個什麼官位?”

何宜回道:“他最高做到了雲南參議,是從四品。從從四品的地方官,到正五品的兵部職方司郎中,雖然品階稍降,但卻也算是重用了。”

朱祁鈺連連點頭稱讚道:“好主意,好主意,他是被兵部彈劾到了死牢裡,現在讓他去兵部替我監督那幫不讓我省心的大臣們,正合適。

行,就這樣吧,你們以後想坐穩宰相的位置,也得好好積累人脈。所以行義你擬道詔旨,親自去釋放陳鑑吧,好好做個人情給他。

反正我身後肯定沒有好名聲,所以我也就破罐子破摔了。以後好人你們去當,到要做壞事的時候,再由我出馬。”

說罷,朱祁鈺一揮手,示意自己心意已決,二人不用再客套了。

黃溥與何宜趕忙謝恩,發自真心的謝恩。鍋皇帝自己背,好事卻都勻給心腹,這樣的好主君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啊。

說完了瑣事,朱祁鈺又問道:“城外的戰事接下來該怎麼進行了?有什麼活兒是需要我做的嗎?”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