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領取耕牛?

沒耕牛如何深耕細作,這些人放牛牧馬是好手,當牛做馬,未必擅長啊……

顧正臣也不多作解釋。

這群韃靼俘虜來自草原,你指望他們直起腰,仰頭看著長空,高高揚起馬鞭的手換成彎腰低頭重重落下的鋤頭,他們能適應才怪。

種地,不是給只牛,給些糧種,給塊地,就能耕作好的。

這裡面的學問深著呢,沒兩三年時間想拾掇好一畝三分地很難,這群人需要生活,沒兩三年的試錯期。

縣衙也不可能效仿某些人,自己國家那麼多貧困生補助不來,還提倡勤工儉學,外族人來了,每個月還得給人家補貼,不管是一個月三十萬補貼,還是三十個月三萬補貼,大明是絕對不會出的。

來大明,那就一視同仁,大明百姓異地安置就這規格,你們就這規格。

想要特權?

想高大明人一等?

去你奶奶地,大明骨頭硬得很。

沒有補貼,又種不好地,怎麼辦?這些韃靼雖然是外族,可馬上就編入句容戶籍了,日後就是純正的大明人,不能不管他們死活。

左思右想之下,顧正臣決定發揮這群人“膀大腰圓,力氣大”的優勢,打造一支專業的施工隊伍,專門負責句容的水塘河道堤壩等維護、修繕、開挖等任務,固定徵用,給糧給錢,日後也能少徵調幾次百姓。

修水利技術條件不高,找幾個專人帶個頭,分配好任務,讓他們幹活就是了,有時間再培養一些匠人,句容需要推動的工程很多,其中一項就是修築城牆……

古代與後世不同,後世有沒有城牆都無所謂,不說胖子和大男孩這種級別的存在,就是其他在頭頂上亂飛的炮仗太多,城牆軍事價值很弱。

沒錯,句容在未來二百多年的歷史中沒有遭遇外敵的入侵,城牆也沒啥軍事價值。

但問題是,後世沒城牆習以為然,但大明人沒城牆,渾身不自在。

沒城牆的城算什麼城,這和家無門有啥區別……

哪怕再窮,再苦,拉個柵欄來也得當城牆用著,等有機會了,一定會把磚牆給壘砌出來。

遍觀大明府州縣,大致如此。

社會是有分工的,不是所有人都必須去耕作種田才能活下去。

三百六十行,各有各的飯碗。

顧正臣打算讓這些人專司句容大小工程事,聽差縣衙。當然,這些事沒必要給毛驤與劉基細說,他們只是送俘虜的,如何安置與安排俘虜是句容縣衙的事。

駱韶、林山核對名冊完畢,辦理了交接文書。

具體如何分配俘虜安置在何處,誰與誰住在一間房裡,自有胥吏與衙役負責,軍士協助,無需顧正臣親自處理。

句容河畔。

劉基看了看毛驤,希望這個人離遠一點,自己好與顧正臣暢談幾句,可毛驤打了個哈欠,渾似沒看到,不離左右。

顧正臣看到了劉基的眼色,暗暗感嘆劉基的政治敏銳性還是不夠高。

從毛驤的舉動來看,他就是朱元璋派來盯梢的,而充當梢的人,就是自己與劉基,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想私聊,想幹嘛,瞞著老朱做事?

劉基很聰明這是真的,但他性子直,有時候說話不過腦子,這也是真的。

比如朱元璋問劉基丞相人選,感嘆只有劉基能當丞相時,他脫口而出一句“臣疾惡太甚,又不耐繁劇,為之且孤上恩”的話。

這話極不妥當,要知道如果劉基當了丞相,大權在手,能值得他“疾惡”,擔得起他“疾惡”的人就只有一個朱元璋了。

雖本意不是如此,可老朱會如此想,人是容易對號入座的……

顧正臣見劉基嘴角動了下,連忙開口:“誠意伯,這句容河可是秦淮河的源頭,通著金陵,若是丟進去一片葉子,興許能飄到大中橋。”

劉基聽聞,後背一冷。

顧正臣是在提醒自己,這裡的每一句話,每一件事,都能傳到金陵城中,讓自己慎言。

劉基看著河水,搖頭呵呵一笑:“顧先生,你身邊似乎還缺一個師爺吧?”

顧正臣凝眸,謹慎地說:“確實。”

劉基輕聲道:“我有個次子,名為劉璟,有才情學識,善出主意,不知顧知縣可願意聘用為師爺?”

嘶!

顧正臣深吸一口冷氣。

毛驤聽聞,眉頭微微一皺,旋即不動聲色,靠近了一步。

顧正臣看著劉基,餘光掃了一眼毛驤,正色道:“誠意伯說笑,我一個個小小七品知縣,如何敢招用伯爵府中少爺做師爺,此事還是休要提說。”

劉基再次爭取:“縣衙事務繁忙,身邊沒個師爺……”

“誠意伯!深秋,起風了。”

顧正臣打斷了劉基。

再繼續說下去,劉基很可能活不到洪武八年。

知縣可以自由聘用師爺作為幕僚,師爺不吃用朝廷俸祿,非朝廷官制中人,由知縣供給錢糧。

在大明中後期,大明府州縣主官,只要能支給足夠的錢糧,就能招募到師爺,比如明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東南第一軍師徐渭,他就是胡宗憲請來的師爺。

但在大明開國初期聘用師爺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除非好友故交,知根知底,有名望,還得有些家底,否則,主官很難聘用到師爺。

這與時代的特殊性有關,大明開國僅僅六年,讀書人數量還沒跟上來,元末明初正是讀書人青黃不接的時候,最讓朱元璋頭疼的是,鄉野民間不少讀書人不願意侍奉大明朝,不想當明朝的官,哪怕是朝廷連試科舉三次,有水平的讀書人出來的卻不多。

連給老朱當官都不願意,還給人當師爺,開啥玩笑。

不過有人確實腦子不開竅,這邊拒絕了老朱的當官邀請,轉頭就跑去給人當了師爺的人是真有,比如現任蘇州知府魏觀的師爺高啟。

當然,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魏觀和高啟明年就會被老朱腰斬了。

這事還真不能完全怪老朱小心眼,作為帝王,邀請你當官你不當,不和新王朝合作,這沒啥,你回家種地就是了,放你走,可你轉身給一個知府當了師爺,這讓老朱怎麼想:

我老朱,堂堂大明天子,還不如一個知府?

我不要面子的嗎?

寰中士夫不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

這就是老朱的邏輯。

而劉基此時此刻,正在犯“高啟”的錯誤,你兒子有才,你就趕緊送給老朱,沒看老朱手裡缺人手?

不把人才送老朱,送一個知縣當師爺,你這是想幹嘛,若是老朱多想想,你這條命還能活多久……

劉基看著旁顧其他的顧正臣,無奈地嘆了口氣。

現在誠意伯府已經被掏空了,老朱連俸祿都給停了,要不是家裡人少,老家還有點地,怕是要走上窮途末路,如今情勢危急,若是能借顧正臣之手,搭上東宮的線,說不得誠意伯府還有一線生機,至少在自己死後,家人還能保住性命。

可看顧正臣的意思,他並不打算幫這個忙。

劉基沒有再為此事開口,轉而與顧正臣談論起河流疏浚一事。

毛驤跟在不遠處,始終沉默。

午時,顧正臣設宴招待劉基、毛驤等人,不過都是一些客套話。

俘虜安置很是順利,剩下的便是生活物品的置購。這一批俘虜並不是窮光蛋,和移民政策一樣,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有一筆“安置費”——五貫錢。

這筆錢不算少,除了購置鍋碗瓢盆、棉被棉衣等物,還有諸多剩餘。句容縣城的耆老帶了一些蔬菜看望,還不忘叮囑幾句要守法,做良善的順民。

倒是戶房中人忙得有些冒煙,尤其是駱韶,可謂絞盡腦汁給這群俘虜入句容戶籍。

韃靼俘虜入句容戶籍,可不是俘虜報名,戶房記錄這麼簡單。

朱元璋是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帝王,在處理蒙古族時,也有著非凡的智慧,他不追求對蒙古族群的徹底斬盡殺絕,只是追求消滅足夠威脅大明王朝的元廷力量,對於那些臣服的,投降的蒙古族,包括還在元廷之中的蒙古人,優先進行拉攏、轉移安置、重用、遊說,然後才是肉體系消滅。

對於韃靼俘虜,朱元璋有著明確的治理理念,就兩個字:

同化。

蒙古是遊牧民族,屬外夷,外夷入中華則中華之。

老朱規定:

大明境內安置的蒙古族人,不允許穿著蒙古族服飾,一律著漢家衣裳;不允許說蒙古語,一律說漢語官話。蒙古族人內部,不能相互婚配,蒙古女子需嫁給大明男子。

還有一條,所有關內蒙古族改漢姓。

改姓,這是最讓駱韶撓頭的,這群人沒文化,姓起的那個隨意,讓人有些絕望,有改李、張、王、趙的,也有不走尋常路的,比如我姓忙,也不知道你在忙什麼,還有姓鐵,名真的,往中間塞根木頭,你還能征戰天下不成?

最無語的是自己不會起姓,還非要找個尊貴的姓靠,啥,你想姓朱,排行老幾,老八啊。

小子,你有幾條命?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