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溪路行將盡,初過北峽關。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山。”

史可法立馬北峽關鎮西南的一處山頭,此時已近黃昏,北峽關周遭山巒如海,在殘陽映照之下自有一番雄秀氣象。

龐雨無心欣賞詩情畫意,與同行的唐為民低聲交談幾句後,來到史可法身側,“大人請看,山下便是北峽關鎮,此處又名泉水鋪、硤石。往北三里有小關鋪,再往北就是舒城地界。”

史可法俯視山下,兩條河流自北而來,穿過山谷中的盆地,北峽關鎮就坐落在兩條河流之間,兩條河道環繞全鎮,並在鎮尾匯合,從山頭看下去,就像一艘土石製成的大船坐落河中。

北峽關離桐城縣治六十里,自古就是江淮要地,是從河南前往安慶最便捷的通道,三國時著名的夾石之戰就發生在此處。

明代在此處建鄉鎮,是桐城五鎮之一,特設巡檢司一處,不但陸路控扼南北通道,鎮旁的河道還可以直通樅陽出江。南北狹長的鎮內商鋪眾多,是典型的商道小鎮。

在七月二十三日,從廬州傳來警訊,流寇馬守應所部流竄潁州一帶,鳳陽府在年初遭遇大難,朝廷正在追究責任的時候,各路官軍不敢懈怠,在鳳陽方向嚴密戒備。馬守應見勢不妙,又向舒城方向而來。這是從潼關出關流寇中,最先出現在南直隸附近的一支。

史可法新官上任,作為東林黨的後起之秀,同為東林的張國維給了他足夠的支援,此次又情報及時,決心保衛安慶全境。

接到警訊之後,史可法帶領龐雨安慶兵、潘可大池州兵、許自強吳淞兵共五千餘人,先在廬江邊界佈防,楊爾銘留守桐城籌措糧草,但派出了在地方上頗有權威的唐為民作嚮導,負責幫忙與地方協調。

隨後接到舒城警訊,史可法又帶領兵馬趕到北峽關,阻止馬守應所部進入桐城。

駐防軍隊中人數最多的,是許自強所領吳淞營,兵額為三千人,實際兵數約為兩千出頭,與潘可大所部類似,其中充斥著大量充數的乞丐青皮,能打仗的就是百餘家丁。但吳淞兵長期處於安定的江南,龐雨對這些家丁的戰力也比較懷疑。

大軍今日剛到北峽關,關北已經有不少百姓在向南逃亡,傳聞在小關一帶有人遇到了流寇的零騎。雖然見到官軍到來,但關內百姓仍絡繹不絕的往南,目的地是桐城縣治,顯然對官軍的能力不太信任,還不如桐城的社兵。

史可法匆匆來到這個山頭,就是要檢視地形,倒是符合兵家的常理。

“有山河為憑,確是古峽雄關。”史可法指著關城道,“本官便在此處設防,只要穩守此關城,那流寇休想踏足桐城。”

史可法說罷意氣風發,環顧四野夕照,似乎又入了神,龐雨回頭看了一眼官道,軍隊還等在山下,此時日頭偏西,似乎不是觀賞風景的時候,首要臨時安營,部署今日防務才對。

旁邊還站著許自強和潘可大,級別最高的是許自強,署都司銜,領的兵馬也最多。龐雨給許自強打眼色,希望他去提醒史可法。

許自強有點發福,看起來更像個鄉間富紳,看到龐雨的眼色一臉詫異,不知道龐雨是什麼意思,龐雨又不好出聲,只得又去看潘可大。

潘可大與龐雨的級別相同,都是指揮使,但潘可大對龐雨的怨念頗深,雖然知道龐雨的意思,但根本沒打算搭理,把腦袋轉在一邊。

龐雨指望不上別人,只得湊近史可法道,“北峽關確是桐城鎖鑰,大人運籌帷幄調遣得當,定能保得桐城無虞。但今日時候不早,是不是先安排大軍暫時紮營,明日再調派人馬分駐。”

史可法點頭道,“龐將軍所說有理,那便讓大軍入關。”

“這…”龐雨遲疑一下道,“道臺大人你看關城狹長,實際房屋不多,決計住不下這數千兵馬,加之天色已晚,要讓百姓騰挪頗多不便,可否先調一部入內固守,其他人馬駐紮城外。”

史可法皺眉細看了一番,北峽關所處的盆地中有兩條河流,附近水源豐富,盆地官道兩側分佈著成片稻田,北峽關的關城有牆,面向南北兩面的城牆有包磚,但關城狹長,其中駐軍不便。盆地內無論關內關外,都不能容納大批軍隊駐紮,城外近郊只有南邊的丘陵上未耕種的地方可駐兵,但條件就差多了。

“那龐將軍便領所部…”

史可法一句話沒有說完,後面潘可大突然出聲道,“稟道臺大人,末將自薦領兵固守關城。”

龐雨神色不變,潘可大估計也看出來了,北峽關這裡住宿條件最好的,就只有關城,後面再要找大型的村鎮,只能是南邊十里外的下梨橋鋪了,住在裡面有關牆和河流防護,也比城外更加安全。而且因為是商路要道,裡面商鋪眾多,只要住進去了,還能從那些有錢的商家勒索些好處。

史可法頓時露出為難的表情,似乎沒想到這事也有人要爭。

還不等他做決定,許自強又站上一步,“稟告大人,小人也自薦駐守北峽關。”

潘可大客氣的道,“許大人客兵遠來,我等安池兵馬豈能讓客兵辛苦,還是請許大人留駐後方,這守關的粗活,我池州人馬當仁不讓。”

龐雨垂著眼,聽著兩人在旁邊爭執,偶爾偷眼看一下史可法。這位道臺大人滿臉為難,一時猶豫難決。

從此時的表現來看,史可法缺少領導者果斷的特質,駐兵地點不算大事,決斷的時間拖得越久,眼前這幾個兵頭對他的服從性就越低。

“正因在下是客軍,從吳淞千里而來,受張都爺之命要力保桐城,咱們這麼遠過來,不是來躲在後邊享樂的,是要摧鋒於正銳,否則千里而來為何?是以這守關重責,我吳淞營才是當仁不讓。”

許自強此時正像是討價還價的富商,一說跟人爭執起來頗有點精神煥發。

潘可大不慌不忙道,“許大人高義,不過這關城狹小,吳淞人馬兩千有餘,也住不下啊。”

“擠一擠就住下了。”

潘可大嘿嘿一笑,“關內還有原住百姓,各家都有家眷,許大人這擠一擠,不知會不會擠出些是非來,還是我池州兵九百,關內應該是剛好。”

許自強臉色一變,轉向潘可大道,“你池州兵九百,憑什麼就剛好能住下?那你說說,關內有人家多少戶,有房屋多少間,有馬廄多少蓬?”

潘可大沒想到許自強要翻臉,臉色也冷下來道,“若是我池州兵都住不下,那許大人兩千多人馬更住不下。”

“那本官就帶一部精銳守關,其餘人馬留守下梨橋鋪。”許自強說罷不理潘可大,轉向史可法道,“道臺大人,在下客兵遠來,一心要為桐城出力,請大人體諒。”

史可法此時似乎更為難了,他是安池兵備道,駐地在池州,潘可大是他的直屬兵馬,情感上理應要照顧,龐雨是安慶本地兵馬,守關似乎更合適,而許自強是客兵,受命於張國維,特意調來增援安慶,似乎也該照顧,各有各的理由。

他把幾人都看了看道,“許都司有這份心,本官自然會考量,然則吳淞兵馬兩千,若是分駐兩地,恐怕看管不易,要不然,許都司還是…”

“下官的兵馬都是管的,但兵將畢竟都是些粗人,若是讓他們都住在下梨橋鋪,一旦與流寇對峙,每日要往返二十里地,說不得才會鬧出些事來。下官領精銳駐在北峽關,另派一將帶領餘兵,這些人不用上陣,便不必每日往返,只需幫忙運送糧草,如此最為妥帖。”

史可法一愣,這許自強和潘可大兩次打斷他,又似乎說得都有些道理,讓他連官威都發布出來。而且許自強這個客軍,平時不屬於安池兵備道的管轄,對他的態度更加生硬,還隱隱有威脅的意思。

龐雨見史可法又在猶豫,心中覺得有些不妙,他一個文官統帥這支混合軍隊,三支人馬平日互相不熟悉,也沒有任何合練,如果史可法沒有權威,打起仗來只會互相拖後腿,還不如只用一支軍隊的效果。

此時如果不說話,史可法肯定只會在客軍中間考慮了,面對這種領導,一定要及時表達自己的意見,龐雨乘史可法猶豫,連忙開口。

“大人,守關首要眾志成城,屬下所部大多來自桐城壯班,對守城之法頗為熟練,用於守關最為妥帖。且屬下是桐城本地兵馬,駐紮城內的話,百姓不會擔心官兵擾民,如此兵民一心,守城事半功倍。”

潘可大冷冷道,“那龐大人的意思,是說在下和許大人所部都要擾民了?”

龐雨笑著看向潘可大,“潘大人和許大人所部自然不會擾民,但桐城百姓並不知道,所以下官說的是,百姓有此擔心而已,並非是貴部真的會擾民。況且在下是真的覺得,潘大人所部大概熟於野戰,而對守城確實不甚精通。”

潘可大從鼻子裡哼了一聲,龐雨言語中就是在暗諷他年初野戰敗北,但一時還不好反駁。原本史可法對他年初的敗績不甚瞭然,若是爭吵起來,反而翻出舊賬,落個不好的印象。

“好了,各位都不要爭執。”史可法走近一步,溫和的看著幾人,“各位將軍都想擔此重任,本官心中甚慰,不好駁了各位這份求戰之心,但關城又駐紮不了這許多兵馬,本官在這裡折中一下,三營各出三百人入關據守,其餘人馬留駐關城之南,最遠至下梨橋鋪,城外具體何處,各位自行商議。”

三人互相看看,史可法這一把稀泥和了,至少讓三個將官都能住在關裡,享受安全舒適的環境,暫時解決了此處山頭上爭執的焦點。其餘下面的兵將,留哪一些在外邊,就是三個將官操心的事了。

龐雨偷眼看了一下山下的佇列,最前面的就是自己的人。

“屬下遵命,馬上調派人馬駐防,以防流寇夜間偷襲。”龐雨躬身行禮後,跳上馬就往山下跑,許自強和潘可大一愣,知道龐雨要去搶城中的好地方,趕緊也告罪一聲,匆匆往山下趕。

史可法看著三個將官爭先恐後的背影,搖搖頭把目光轉向北面,北峽關的官道穿過盆地,消失在那些山巒之間,夕陽下的重重山巒青黃參半,不知那些流寇是否就在這群山之中。

看了良久後,史可法才被山下軍隊行進的腳步驚動,只見安慶守備營前面已經在跑步前進,雖然在跑動中,佇列還頗為整齊,而後面的池州兵連佇列都還未整頓好,更後面的吳淞營則看不清楚。

史可法嘆口氣,策馬緩緩往山下而去。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五行玄靈榜II番天邪鐵

五行玄靈榜II番天邪鐵

水木熊
鴻鈞大陸有玄氣,五行之力本源氣。御之可通天,御之可徹地。玄靈榜上有奇物,靈根天成非凡物。 得之可稱王,得之可稱霸。苦逼工程師死後獲得道祖的 “智者法身”,神奇稟賦驚為天人。下穴摸靈,兇險萬分。斬妖除魔,家常便飯。
玄幻 連載 1萬字
凡人豈能不死

凡人豈能不死

峰上青松
我是凡人,讓我死!休想!凡人豈能不死?哎!今天你就見到了!
玄幻 連載 4萬字
界控者

界控者

一樓路過
強為尊者,弱為螻蟻。詹不苟得 “上古第一重寶——時間流年”,橫貫前古後來,萬古皆拜。
玄幻 連載 0萬字
神仙闕

神仙闕

見秋
滄海居中一闕,南北兩葉扁舟。昆吾十二劍氣樓。玄洲道人皆瘦。不庭從來高險,西東往來皆愁。 靈洲僧為來世遊。瀛洲書生仁厚。
玄幻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