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泰跟祖逖進入到相對和平的時期,劉泰開始把所有精力全部都投入到春耕中。

劉泰在青州時候,已逐漸用冬小麥去替代粟米的耕種,從而讓百姓們儘可能把夏日時間騰出來,讓百姓們在農閒時給自己幹徭役。

但這種事情在鄴城等地區,倒不能一下子就推行開來。

第一年最重要的到底是穩定,現在自己只能說打下石勒所掌握的這些區域,而並沒真正讓當地百姓歸心。

想要他們安安穩穩的生活下來,成為自己政權的基石,那就要讓他們先收到第一波糧食。

在這個時代,誰能讓百姓們吃飽飯,那誰的政權就能穩固無比。

這過程中,王裒培養的農家學子,也在劉泰授意下,開始成為農學博士專門前往民間教授百姓們使用各種新農具,幫助基層地區搭建水利設施,引導水流。

當然,劉泰對民間百姓更多的只是讓這些農學博士去引導百姓去耕種。

畢竟想這裡的百姓們一年時間便更改自己千百年的耕種習慣,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過,先進的東西到底是先進的東西,只要百姓們感覺到這些農業知識所帶來的先進,切實獲得到好處,對百姓們來說,主動學習這些技術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

而隨著《千田稅》和《徭役稅》的推行,苟純開始發揮出瘋狗一般的偵查能力,給冀州世家小小震撼。

鄴城大大小小的世家,想要隱瞞田畝的,苟純便拿了從褚翜那裡統計的田畝,去一畝一畝的去一個個的世家去核對。

只要有一畝田地多出來,要麼沒收田地,要麼就向劉泰額外交付《千田稅》的稅賦。

當然,如果這世家敢抗稅,苟純雖然手上有劉泰特許的一千精銳,主要用於保護而不是征伐,只要不是惡劣的直接殺下去偵查的官員,那苟純便不許動用這些士卒出擊。

這時苟純便需要把這件事情上報給劉泰,劉泰根據苟純查到的東西,讓羊曼去跟這世家進行溝通,乖乖把稅務交了,省得雙方都難做。

若把稅務與罰款都交齊全了,那這件事情就算過去了。

若沒有的話,直接以抗稅的名義,讓苟純帶兵去圍剿。

其中田畝收歸國家,浮財送入苟純的稅務司當做獎金津貼。

至於抗稅的世家,全家女的交給徐氏的私教房進行調教,男的送入集體農莊去服徭役。

在大漢,莫要再說你們是什麼人上人,什麼不知道底層百姓,不明白交稅。

對劉泰來說,自己政治體系裡面的每一個零件都必須要為大漢的復興而奮鬥。

老百姓沒錢,至少出了人出了力,你們這些世家有錢有糧,讓你們交點稅算得了什麼,若在大漢待不下去,伱們隨時可以離開,自己絕不阻撓,只不過土地跟僕人給自己留下來。

而隨著苟純認認真真核實田畝,緊接著便對徭役數量開始核實。

倒也簡單,就是官方貼出公告,並且時不時讓官員到繁華處進行宣讀規章制度。

世家僱傭奴僕的數量超過五人,就必須向官報備,以方便官府對其徵收徭役稅。

如果僱傭奴僕的數量超過五人卻沒向朝廷報備的,全部以密謀謀反論處。

奴僕可到官府進行主動告發,查實之後,將直接獲得這世家三分之一的資產,至於另外三分之二,土地是國家的,其他需要交給其他上上下下的辦理官員。

總而言之,一些世家是真不適應,劉泰這種對世家這般針對的做法。

哭著喊著,就算異族也都沒這般的迫害他們啊,如今大漢恢復,劉泰怎麼能這麼迫害呢!

對於此劉泰無動於衷,因為劉泰很清楚,田地這種東西,掌握在自己手中越多,那自己的政權就越穩定。

與田地相比,其他什麼金銀珠寶,古玩字畫,都未必有糧食值錢。

在劉泰政治體系下,那些在青州生活的世家或類似羊曼的羊家家風優秀,或是褚翜高瞻那些從外遷徙到青州來的,也都是謹小慎微的從頭開始,全部都主動的融入劉泰制定的規則。

至少在劉泰活著時,這些人完全不敢有任何逾越行為。

說實話,這兩種世家本身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為世家是依靠帝國規則而存續的政治生物。

如果你跟世家玩規則,你十條命遲早都會被世家給玩死。

但世家最頭疼的就是面對兩種傢伙,一是完全不講規則的蠻夷,他們只認手中的刀,一直到他們準備統治一方就需要世家作為他們的合作物件,去統治當地的百姓。

另外一種就是劉泰這種,另外製定了一種規則,而世家又在舊規則的慣性下,時不時與劉泰制定的新規則進行磕碰。

如果劉泰退讓了,那世家就會讓舊規則重現,如果劉泰不退讓,那世家便是果斷選擇自己退一步,先存續下來再說,等到熟悉了新規則再鑽空子。

而劉泰也明白麵對世家,在個人問題上可以退一步,但涉及到行政規章之類的規則,那是一步都不能退。

因為這些傢伙有點像是白蟻,你只要退一步,讓咬一個口子出來,那整個制度的破壞速度馬上便是幾何般的速度,基本上要進入毀滅倒計時了。

不過,掃蕩這些世家簡單,真正困難的是掃蕩完這些世家後,怎麼樣安頓好隨著這些世家毀滅而四散的奴僕徭役,若不管他們的話,那麼必然會影響春耕。

所以,劉泰的集體農莊就再次登場,凡那些世家的奴僕,輕罪的遊俠,以及一部分俘虜計程車卒,都安排到集體農莊裡,在裡面進行軍事化的管理。

應該耕種的耕種,應該勞動的勞動,等到他們關押個幾年,讓他們學一點手藝活,便能從這集體農莊中放出來,去外面討生活了。

說實話,這也是因為曹嶷的永濟渠還沒真正鋪開來,否則單是這工程便能吸納百萬人口,劉泰短時間內就不需要為百姓們沒什麼事情幹了。

劉泰整個河北之地,就算再加上幷州,所有總人口大概有一千萬左右。

其中自己的青州,以及王浚的幽州,漢人比例基本上在九層以上且有六百萬人。

與之對比,自己現在剛剛拿到的冀州西部,幷州,以及黃河以北的司州與兗州的部分地區合起來也就四百萬人左右,而且異族的數量與漢人數量的總和差不多在一比三。

如果自己再遲個幾年拿下石勒所統治的地區,不知道這個異族的比例會不會再上升,漢人的比例會更進一步的下降。

不得不說,石勒本人對百姓,以及施展的政策卻也是相當不錯的。

但問題是他到底是出身羯族,他做事也需要考慮到羯族的利益,就更不要說,他的命令下達下去,去執行的也都只是羯族人或者世家,這些人誰管底層百姓的利益啊。

基本上,異族主政時代,都是世家或者地主豪紳最舒服的年代。

因為他們作為漢人有被統戰的價值,能管住最底層的漢人。

但最底層的漢人就是最受欺負的年代,因為你直接的管理者會剝削你,就算天高皇帝遠的皇帝,也不會在乎你。

畢竟異族統治,心中多少懷著幾分,大不了把這一片土地敲骨吸髓完了,自己拍拍屁股走人就好,自己關心底層死活幹什麼。

與之相反,本族統治者若被底層暴力所推翻了,他們就必須要面臨一個問題,他們是無處可退的,他們只有死沒其他選擇,所以對他們來說,底層百姓反而有統戰價值。

而黃河以北進行大規模春耕的事只要開始,那自然隱瞞不住那滎陽與汲郡的商人或者遊學計程車子。

事實上劉泰也沒有想要隱瞞,因為有時候真相比謊言更加的具有吸引力。

祖逖自然會藉助這個機會,派人北上順勢去勘察周圍的地勢地貌,為將來北伐做好準備。

雖然祖逖也知道司馬睿與王導不支援,但是誰又能保證劉泰會不會給自己機會呢!

只要有機會的話,哪怕北上是龍潭虎穴,祖逖也是要去試一試的。

而除了祖逖派遣了人手北上,此刻李矩也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苟遠,假扮成商人,藉助滎陽與汲郡互通行商的機會,去探查劉泰領地的虛實。

因為對李矩來說,隨著劉曜被劉泰擒拿,石勒被劉泰殺死,自己一直以來針鋒相對的對手被劉泰消滅的乾淨,這讓李矩心中或多或少有幾分空虛。

如果劉泰順勢對滎陽發動進攻,跟著李矩打多了,那李矩也不會去管那麼多事,

但問題是劉泰打下了黃河以北的土地,便非常主動的過來與祖逖求和。

現在自己所在的滎陽更因雙方交流變得繁華,這或多或少讓李矩有那麼一點點動搖。

說到底,劉泰雖然高舉著大漢的旗幟,但劉泰所謂的漢與匈奴漢國到底不同的。

自己痛恨的異族或是在靳準之亂中被靳準亂殺,又或者隨著劉泰擒劉曜,殺石勒而掃蕩一空,這讓李矩對劉泰並沒對異族那樣發自內心的痛恨。

畢竟不管劉泰以前是不是在異族手下低服做小,但至少現在劉泰已成為這天下最有可能統一的人之一。

最關鍵的是他還是姓劉,從青州起家,佔據幽州,吞併河北,兼併幷州,有侵吞天下的勢頭,簡直就在重複當初的劉秀的神話。

這讓所有與劉泰交戰的對手,都不得不掂量掂量,自己此刻是不是在跟天命為敵。

當然,現在世家沒主動向著劉泰投降的原因,就是隨著劉泰的佔領土地的增多,像《千田稅》與《徭役稅》自然而然也流傳了開來。

劉泰這樣的稅收制度,那絕對是讓世家感覺到心疼的,這讓很多世家,您可劉泰打過來了再去投降,也絕對不想要早點把劉泰這個傢伙迎接到自己的地盤,否則豈不是找罪受啊!

當然,世家或多或少肯定是有著這樣顧忌,畢竟他們依託著舊規則是既得利益者,在舊規則下比劉泰現在制定的新規則那可舒服多了,何必要去迎接劉泰。

但李矩的身份頂多算是強豪不是世家,最重要得是他是從北方南下的流民帥,所以他代表了北方流民的利益,而不是世家的利益。

對比起世家對劉泰的厭惡,因為劉泰的政策對底層百姓來說是有利益的,這就讓李矩向著劉泰微微偏移了少許。

這也讓李矩派出苟遠,希望苟遠親自去江南以北看一看,現在的江南以北到底什麼樣子。

李矩非常清楚,如果劉泰南下,自己所在滎陽幾乎是劉泰與晉廷抗衡的必經之地,自己首當其衝。

所以自己需要對劉泰有更多的資訊,卻是才能對未來做出更準確的決斷。

苟遠等人在到達了汲郡,等人數到達了一定程度之後,便是統一進行安排。

這些人的身份要麼是豪商,要麼是遊歷計程車子,總而言之都是不差錢的主。

在掏出保證金,然後又支付了馬車的費用之後,這些人便乘坐上了專門的馬車,向著鄴城方向而去。

他們很快便見到一望無際的田野,以及在田野上心情耕作的百姓,在已經冒出了綠芽的田野上在辛勤的耕種與施肥。

雖然此刻自己只能遠遠看著,但卻能感受到這些百姓們發自內心的悠然自得與生機勃勃。

這讓他們彷彿經歷了風雨重新見到彩虹,讓他們對未來都充滿了希望。

劉泰安排的路線,自然是特地安排的,要得就是給這些人一些小小的生產力的震撼。

劉泰相信這裡面肯定有祖逖安排的探子,當然也有真想來鄴城看一看的豪商與士子。

說實話,劉泰都不在乎,因為劉泰經歷過前世,清楚明白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本能的去追求文明。

只不過有的人見過文明後,恨不得颳了身上的皮也要去接觸文明,而有的人見過文明的樣子,所以想要把自己的家鄉建設得文明璀璨。

所以劉泰明白,在這亂世最打動人的,不是什麼金銀財寶,不是什麼良田功勳,真正打動人心的,就是文明與安寧,只要自己能展現出這一點,這些人遲早會選擇歸附。

畢竟晉國朝廷又沒提倡官員要對國家忠心,你們投靠過來,自然也沒有任何的心理壓力,也不過只是良禽擇木而棲而已。

而隨著春耕的結束,曹嶷專案的開啟,終於鬆了一口氣的褚翜找上了劉泰,卻是開口說道,“大王,如今我們大漢是不是應當開始察舉優秀人才了!”

劉泰聽到了褚翜的話,不由輕輕說了一聲,“哦?!”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