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桓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在曹玦壽宴結束後的第二天,懷胎十月的二公子夫人王元姬就誕下了一子,由於孩子出世以後,恰逢新年除夕,正是家家戶戶懸掛驅邪桃符的日子,因此司馬昭給自己的第二個兒子起了個‘桃符’的小字。

家主司馬懿轉眼之間,已經是個六十七歲高齡、鬚髮皆白的老頭了,一向心硬的他,此刻見自己的又一個孫兒出生,臉上竟增添了幾分少有的慈祥和悅之色。

“易經坤卦有言:‘君子有攸往’,不如就給這孩子取名為攸吧!”

也許是司馬懿此刻心情太好,他竟親自開口給孩子取了名。要知道,就連他的長孫司馬炎的名字,也只是司馬昭所定而已。

隨侍一旁的司馬炎此刻心情有些複雜,一方面,他也著實覺得剛剛出生的弟弟可愛非常,但祖父對弟弟過分的關注,讓他的心情並不如何晴朗。

司馬昭見父親親自給孩子取了名,心情更是激動不已,急忙點頭答應了下來。而此時此刻另有考慮的司馬懿,將眼神挪到了神情有些許蕭索的長子司馬師身上。

一月之後,舞陽侯司馬府和蘭陵侯王府兩家人專門一齊為小桃符舉辦了一場風風光光的滿月宴。

眾賓客送完禮物之後,紛紛落座用起了宴席,整個司馬府上下一片喜氣洋洋。

就在賓主盡歡之際,桃符的外公——光祿勳蘭陵侯王肅來到了席前,拍了拍手,然後十來個手捧托盤的下人就來到了堂內。

眾人只見那十餘個托盤盡皆以紅綢布遮蓋,並不像是要上菜的模樣,紛紛好奇不已。就連司馬懿一時之間也沒有搞清楚親家的意圖,因此他疑惑不解的詢問道:

“子雍,這是做什麼?”

王肅將長鬚一捋,然後哈哈大笑道:

“仲達,汝可曾聞,秦楚之際,有先賢‘試兒’之俗?”

“試兒?”

司馬懿雖然也飽讀詩書,但王肅十八歲便曾拜在大儒宋忠門下,儒學功底早已爐火純青,所知典故自然也是浩如煙海,因此王肅知曉的事,司馬懿的確未必知曉。

王肅笑道:

“不錯,仲達不必疑惑,只消看老夫如何試出桃符未來的命格!”

司馬懿、司馬昭父子,以及在場的眾賓客聽王肅說還可以試出新兒的命格,心中大奇,因此紛紛凝神屏氣觀察了起來。

只見王肅命十餘名下人揭下了覆蓋在托盤上的紅綢,眾人覽目望去,只見盤中之物依次乃是一枚玉印、一卷論語、一卷道德經、一尾狼毫、一把小弓、一隻算珠盤、一枚五銖錢、一盒胭脂、一盤糕點,還有一盤土壤。

看了這些物事後,眾賓客之中,有些‘哦’了一聲,頓時恍然大悟,有些人則依舊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只見王肅又拍了拍手,府上的奶媽便將小桃符抱了出來,眾賓客見這孩子目如朗星、天圓地闊,一臉貴氣,心中紛紛稱奇。

“開始吧!”

奶媽聽了王肅的話後,抱著桃符便依次從那些手捧托盤的下人旁邊走了過去,只見桃符一路過那盛有玉印的盤子後,便咿咿呀呀的伸出了他那胖乎乎的小手,一把就將那玉印抓在了手裡,一眾賓客見此情形,紛紛嘖嘖稱奇了起來,司馬懿、司馬昭父子二人見狀,心中也各自生出了異樣的想法。

就在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桃符手中的玉印紐繩忽然便鬆了開來,珍貴的玉印就這樣直直朝著堅硬的石板地面上掉了下去!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十歲的司馬炎眼疾手快,朝著那墜落的玉印撲了過去!

眾人急忙去看時,發現司馬炎有些狼狽的摔在地上,手中則捧著那枚玉印,只有司馬炎才能發現,這枚玉印上已經被摔出了一道裂痕。

司馬懿此刻臉上並無表情,但心細的司馬昭看得出來,父親的臉色帶著一絲陰沉之色。他看了一眼父親的眼神後,更是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戰。

桃符的玉印掉落在地上之後,他立即便哇哇大哭了起來,但奶媽很快便哄好了小桃符,桃符倒也乖巧,哭了一會之後,竟又朝著那杆狼毫小筆伸了過去,就在眾賓客打算稱讚誇獎孩子將來必定成為書聖的時候,桃符竟又伸出了左手,一把抓住了那隻小弓,只見桃符左手木弓、右手狼毫,直接在那盤土壤之上塗畫了起來!

看到桃符先觸控玉印、後握筆持弓,又劃分土壤後,在場的賓客此時才感到了真正發自內心的驚奇。

“這孩子手抓狼毫,將來必定是個書家!”

“依我看,這孩子左手持弓,將來不是個大將軍,就一定是個大司馬!”

“你沒看到孩子畫土嗎,這豈非是裂土封王的意思?”

“噓,噤聲,本朝哪裡有什麼異姓王,不可胡言!”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父子爺孫幾個聽著眾賓客嘰嘰喳喳的話語,臉上的表情不由自主的都發生了變化。只不過他們這細微的表情變化,卻各有不同。

————————————

二月的朔日,寒風依舊凌冽。

正在大將軍曹爽的改制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恰好發生了一場天昏地暗的日蝕。

這場日蝕其實從前到後並不超過半個時辰,可就是這半個時辰,卻讓曹爽墜入了一場深不見底、漆黑一片的深淵。

朝中老臣們本就對曹爽的改制十分排斥,如今恰好發生了日蝕,他們自然會以此事來大做文章,打擊曹爽。

自前朝董仲舒以來,天下一直便奉行著‘天人感應’的學說,任何風雨雷電、麟鳳祥瑞,均成了君主或宰輔的某些行為所招致的上天警示或嘉勉。

太極殿朝會之上,皇帝專門將群臣彙集在了一起,打算徹底將這件事情料理清楚。

這倒並非是皇帝針對曹爽,恰恰相反,曹芳是打算將反對變法者的嘴徹底堵住。

如果這一次曹芳或者曹爽引咎自身,承認日蝕是自身不正導致的,那麼即便變法還能繼續下去,那以後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電閃雷鳴,就自然都成了曹芳、曹爽君臣二人的過錯,變法失敗也就成了遲早的事。

但如果此次曹芳、曹爽二人堅定態度,以強硬態度挫敗群臣詰難,那以後此類天象事件就不再會影響到變法了。

“二月朔日,天狗蝕日,諸卿以為,此乃何兆也?”

曹芳此刻心中並不如何慌張,反倒主動在殿上朝群臣發了此問。

太尉蔣濟心想,這正是反對曹爽改制的好機會,他思慮已定,當即出班奏道:

“啟稟陛下,日蝕本是應天之變,但同時也會因人事之故而生。今二賊未滅,將士暴露邊境已數十年,男女怨曠,百姓貧苦,正是與吳蜀角力之日,豈是變法改制之時?臣以為,為國修改法度,惟有命世大才,方能張其綱維以垂於後世,豈是鄧玄茂、丁彥靖等中下之吏所能輕易改易的?

臣以為,大將軍所行改制,終無益於治國,徒傷民耳,陛下宜使文武之臣各守其職,率以清平之政,則和氣祥瑞自可被陛下感召而致,日蝕之凶兆,亦自可消除也!”

聽了蔣濟這番極具殺傷力的話語,太傅黨的群臣內心紛紛一陣狂喜,而大將軍一派的大臣心中則慍怒不已。但雙方雖然情緒激動,卻並沒有出聲喧譁,因此大殿之上一時倒變得有些沉寂。

面對這個已然十五六歲、且一向好學而聰穎的皇帝,大臣們的心中,此時並無太多輕視之意。

蔣濟的話雖說出了這些太傅黨大臣的心聲,但畢竟大將軍所推行的改制,是得了陛下首肯的,如果不慎觸了皇帝的逆鱗,同時又得罪了大將軍曹爽,那到時候,可能任誰都救不了自己。因此,此刻誰也不知道該不該在此刻附和蔣濟。

一陣沉默之後,終究還是曹芳再次開口了:

“關於改制一事,朕意已決,蔣卿勿復多言!”

蔣濟張口欲再言時,不經意間看到了皇帝炯炯有神的目光,他的心中忽然感到了一陣難以明說的惶恐,因此將要說的話又咽了下去,默默退回了班次。

——————————

曹芳下了早朝後,便立即去永寧宮內給養母郭太后請安去了。

郭太后自然已經聽說了朝上發生的事情,她一向偏於保守,並不看好大將軍曹爽一黨力行的改制,再加上司馬氏近來對自己一族百般拉攏討好,因此她決定趁著此次日蝕的良機,再次勸告一下兒子。

“近日有日蝕之象,陛下可曾聽說?”

“孩兒早已知曉了。”

郭太后點了點頭,她緩緩端起案前茶盞,呷了一口茶水後,才緩聲說道:

“陛下,哀家以為,此正乃上天之戒也!”

“哦?”

曹芳聽了郭太后這話,眉頭微微一皺:

“不知母后以為,此乃何兆?”

“陛下,日有蝕之,自然是來自上天的警示,哀家以為,大將軍所行改制一事,應當立即停止才是!”

“連母后也這麼想?”

曹芳說完,臉上不悅之色再也掩飾不住,他此刻眉頭緊皺,目光一冷,拂袖起身說道:

“母后,此事日後再議,兒臣累了,先去休息了,改日再來向母后請安!”

郭太后望著十六歲養子倔強的背影,不禁微微嘆了口氣。這個孩子,這兩年終於越來越像個真正的皇帝了。

————————

不久以後,郭太后反對改制一事傳到了大將軍曹爽耳中。

“哼!這個老太婆,上次便在大殿之上帶兵威逼孤,此次又在陛下面前吹風,真是氣煞我也!”

何晏見曹爽勃然大怒,以致口無遮攔,立即勸解道:

“大將軍息怒,郭太后反對變法,雖然十分令人困擾,但她畢竟還是先帝親自冊封的,對陛下尚且還有監護權責,如若我們與之徹底撕破臉皮,只怕會有更多的麻煩.......”

何晏一句話尚未說完,一向有些急功近利的鄧颺就大聲反駁道:

“既然麻煩源源不斷,那何不直接將這個大麻煩扔的遠遠的,讓她再也不能干預大事,豈不清淨?”

曹爽聽了鄧颺的話,心念一動,急忙問道:

“不知玄茂,有何妙計?”

鄧颺嘿嘿一笑,而後才道:

“本朝制度,後宮不得干政,郭太后雖有監護陛下之權,但陛下早已加了元服、行了冠禮,如今更是已過成童之年,哪裡還需要什麼監護?大將軍豈不見前朝外戚坐大,禍國殃民之事?因此颺以為,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遣一支心腹禁軍,暗中將郭太后軟禁在永寧宮,如此一來,她自然無法每日在陛下耳邊吹風了!”

何晏聽了鄧颺這個近乎瘋狂的計策,心中大驚,急忙開口勸阻道:

“大將軍,晏以為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還望大將軍三思而後行!”

曹爽聽了二人的話,一時之間倒也沒了主意,因此他將目光移向了一直閉口不言的丁謐。

丁謐思索了半晌之後,這才言道:

“此事雖然冒險,但看眼下的形勢,卻必須為之!只不過,大將軍還需等待一個時機!”

曹爽聞言後,急忙問道:

“不知彥靖所說的,是什麼時機?”

丁謐又言道:

“等待一個陛下和太后徹底決裂的時機!”

聽了這話,在場的眾人心中也都明白了過來。此事必須要讓皇帝順理成章的同意,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而他們也早就聽說,陛下由於過於寵愛美人張氏、禺婉,貴人邢氏,還有宮中的李華、劉勳兩位保林,早就引起了郭太后的不滿。

【注一:寶林,漢魏時宮中女官,一般為皇帝侍妾或太子侍妾。漢代宮中女官有無涓、共和、娛靈、寶林、良使、夜者,皆為百石之職。】

然而陛下雖然和這些妃子走的近了些,但畢竟並未冷落甄皇后,作為天子,這行為其實實屬正常,但郭太后不知為何,卻對此事有些看不過眼,因此這母子之間,自然就有了些許的矛盾。

【注二:此甄皇后也是中山無極甄氏出身,乃是文昭甄皇后也就是明帝曹叡母親的侄孫女。】

————————

這一日,曹芳送走了幾個尚書檯的大臣之後,便在華林園的天淵池畔擺下了酒宴,和張美人、禺美人、邢貴人、李、劉兩位保林一同飲宴了起來。

曹芳這兩年漸漸體會到了親政掌權的快樂,性格也變得略微叛逆了一些,雖然郭太后屢次告誡他不要再和這些美人女官們宴飲,但曹芳卻覺得,自己身為九五至尊,處理完朝政之後召后妃陪伴是無可厚非之事。

甄皇后由於身體抱恙,因此便沒有前來參加宴會。

曹芳給他的美人們訴說著自己變法改制的雄心、滅吳平蜀的壯志,美人們自然對眼前的少年天子充滿敬佩之意。

曹芳在朝中被文武大臣當作小孩,宮中又天天受郭太后的管制教訓,因此很少能夠體會得到身為天子至尊的快意,也唯有此時此刻,他才能明確的意識和感受到,自己才是這天下的一人!

只可惜外人卻難以明白他的心意,只當他是貪圖美色而已。

漸漸的,夜已深了,大醉的曹芳被一眾妃子內侍送回了寢殿嘉福殿休息去了。

————————

翌日,已是日上三竿之時,宮中再三鳴響的喪鼓聲和遠處白馬寺內若有若無的超度鐘聲,吵醒了尚未完全醒酒的君王。

曹芳正在疑惑之際,忽然想起前些時日太后的母親郃陽君身體不適,頓時心想:難不成郃陽君竟壽終正寢?

就在這時,一名冒失的宮女跌跌撞撞的闖入了嘉福殿,大腦一片空白的曹芳倒也沒有呵斥,不等曹芳發問,那宮女便聲音顫抖著說道:

“陛下,大事不好了,郃陽君去世,太后等不來陛下前去永寧宮慰問,勃然大怒,說是陛下身邊妃子女官乃是紅顏禍水,一天到晚只知蠱惑陛下,因此方才,方才......”

曹芳此刻酒醒了不少,他心中此刻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急忙問道:

“方才如何了?!”

那宮女此刻繼續慌張的說道:

“方才,太后叫來國舅爺郭校尉,調了長水營的兵士,將......將張美人、禺美人她們......,將她們就地處死了!”

曹芳聞言,心中頓時感到一陣絞痛,情緒激動的他抓起榻邊的水碗,狠狠的砸到了殿內的木柱之上,只聽倉啷一聲脆響,那玉碗頓時碎裂成了無數的殘渣。

數日後,曹爽進宮奏請皇帝,將郭太后遷居尊養永寧宮,暗中又派遣了心腹之人隔絕了永寧宮內外的訊息。正在氣頭上的曹芳毫不猶豫就答應了曹爽的請求。

威望不俗的郭太后,就這樣突兀的被隔絕在了永寧宮內。

————————

舞陽侯府,聽聞了這場宮中劇變的司馬懿,的確沒有料到曹爽竟會做的這麼絕,竟然敢將先帝親自冊封的郭後軟禁在永寧宮。

“父親,如今郭太后被軟禁,郭氏、甄氏的一眾外戚也基本上失了勢,我們是不是從此以後也不需要再巴結西平郭氏了?”

聽了司馬昭的話,司馬懿冷冷的瞪了他一眼,而後嚴厲的教訓道:

“糊塗!郭氏就算再怎麼沒落,那也是先帝欽定的後族,即便無實權,但維好了郭氏,做許多事情都有順理成章的名聲和理由,這麼淺顯的道理,難道你想不明白?!”

聽了父親嚴厲的批判,司馬昭擦了擦額角的冷汗:

“父親教訓的是,如今我司馬家雪中送炭,於危難之際幫助郭氏,才能真正獲得甄氏的支援,是孩兒方才欠考慮了!”

司馬懿聽了這話,眼神稍微和緩了一點,他將目光挪到了長子司馬師的身上:

“前番念容嫁給甄德,不幸夭折早隕。甄德甄彥孫,其人與郭氏、甄氏兩大後族都有很深的淵源,為人也算穩重,可現如今我們和他的聯絡卻斷了,這可不行。師兒,憶容,我看也到了該許人家的時候了......”

司馬師聽了父親的話後,心神微動,他尚未開口,屋外就傳來了一個堅毅的聲音:

“我不嫁!”

這屋外之人,自然就是憶容本人。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聽了憶容這話,都不禁臉色大變。

一向聽話乖巧的憶容,此刻竟十分大膽的闖入了父親明令告誡不可進入的家主書房。

不等司馬師阻止,怒不可遏的司馬懿就大步上前,狠狠的將憶容摑了一掌!

司馬師見狀,下意識的便護在了憶容身前,司馬昭也急忙扶住了父親。

“憶容,還不快給翁翁賠罪!”

司馬師此刻心中大感恐懼,他一瞬間就想起了先帝青龍二年、也就是十二年前那個大雨滂沱的日子。此時此刻,他內心深處竟會害怕父親一怒之下殺死親孫女憶容!

奇怪的是,司馬懿此刻並沒有像司馬師想象中的那般蠻橫,他原本陰沉的臉上此刻漸漸重新恢復了平靜。

“也罷,憶容如此抗拒,即便嫁過去也是給司馬和甄氏兩家添堵,還不如不嫁!”

聽了父親的話後,司馬師心中這才算是安定了下來。而此時此刻,司馬昭卻忽然說道:

“父親,此次桃符的滿月宴上,孩兒那不肖女倒是見了甄彥孫,似乎對甄彥孫觀感不錯......”

“唔......,你是說,讓靈覃嫁給甄德,靈覃不過十三歲,她的年紀,是否太小了些?”

司馬昭眼神炯炯,目光堅定的說道:

“孩兒以為,此事完全可行!”

聽了司馬昭的保證,司馬懿此刻並沒有再反對,他沉吟了半晌之後,終究還是點了點頭。

————————

武安侯府。

鶺鴒亭內,此刻又增添了幾副新面孔。

當年名滿天下的建安七子之一應瑒,其弟應璩應休璉被何晏舉薦為了曹爽幕府麾下的大將軍長史。

一向文采過人、學識淵博的鄭衝鄭文和,也擔任了大將軍府的從事中郎。

後起名士荀融荀伯雅,則慕名前來,成為了大將軍府的參軍。

大將軍幕府中,曹爽正端坐案前,與何晏、丁謐、鄧颺,以及兄弟曹羲、曹彥等人商議著下一步撤郡的事宜。

“諸位,如今各地的郡官都已經熟悉了縣中政務,而中正官之權也已被大大削減,再加上陛下的《易傳》課考法,任官選士權力算是已經把握在陛下手中了。因此,我們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大將軍所言甚是。”

尚書丁謐起身言道:

“如今,我們是該正式進行撤郡謀劃了!”

“嗯。”

曹爽頷首,思索了一會兒之後說道:

“可是裁撤郡級一事,非同小可,不知在座諸位有什麼想法嗎?”

眾人也正在皺眉沉思。

過了半晌,吏曹尚書何晏似是已經有了主意,他起身說道:

“啟稟大將軍,晏有一策,不知是否可行。”

“哦?”曹爽微笑道:“平叔有何良策,快快說來。”

“啟稟大將軍,當今天下,我大魏佔據十州之地,每州之中又不下十郡。雖然我們已經推行了郡官下放的緩衝之策,但倘若此時強行撤郡,只怕還是會遭到地方郡守們的極力反對。

因此晏以為,大將軍不妨徐徐圖之,先將一些大郡分割成為數個小郡,待局勢稍稍穩定之後,郡與縣的面積差不多時,再將天下所有郡直接界定為縣,郡守變為縣令,如此一來,州縣二級便可行矣!”

曹爽聽了何晏的計劃後,面露喜色,他笑道:

“平叔此策,甚有遠見,諸位還有什麼意見嗎?”

“何駙馬之策可行,卑職等再無異議。”

“好,那孤擇日便開始著手分郡一事。”

曹爽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他覺得,他已經離目標不遠了,自己終將會成為像商鞅、吳起一般光耀千古的名臣!

夏五月,天子在大將軍曹爽的建議下,下詔將河東郡的汾北十縣分為了平陽郡,開始為撤郡一事做起了最後鋪墊。

——————————————

雍州,長安城。

一名手持令旗的斥候飛馬入了城西的雍門:

“急報!邊境緊急軍情,急報!”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