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一首情詩引起的轟動
梁園築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火了?”
面對宿舍三個舍友的祝賀,姜玉樓本來有著心理準備,倒也沒有太驚訝。
畢竟已經有過一次全國爆火的經歷,這次嘛,也就那樣而已。
平常心,並沒有激動的情緒。
“火,大火!”
“如今學校可都是再談論你的那首《見或不見》。”
衛國平反而激動地說道:“玉樓,你怎麼還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一點都不激動?”
姜玉樓疑惑道:“激動?為什麼要激動,這不是預料之內的事情嗎?”
三人:“……”
擦,這也太裝了吧!
不過他們還沒法反駁,因為姜玉樓本人經歷過類似的爆火。
上一次因為兩首詩引起巨大反響的可就是他!
徐向東嘟囔道:“咱們大一的校花可都在打聽你的事呢,我們都快羨慕死了,你一點反應都沒有,這合適嗎?”
校花?
這完全不在他考慮的範疇之內。
校花又怎麼樣,別說他沒見過,就算真好看,能有唐月雯好看?
他唯一比較感慨的是,對他來說詩歌帶來的紅利差不多也就到此結束了。
畢竟前世他能記住的現代詩都是網紅詩,這樣的詩數量有限。
能薅的羊毛著實不多。
他如今也是存貨有限,大概也就那麼兩三首。
差一兩個檔次的不是沒有,但是他又不想靠檔次低的詩混稿費,搞不好會影響他的聲譽。
沒錯,他現在很看重聲譽。
就比如眼前的這份燕京報紙上,已經將情詩王子的名頭安在他身上了。
當然了,王子這個稱呼太封建了,報紙肯定不會這麼說,但明裡暗裡就是這個意思。
情詩王子啊!
姜玉樓對這個稱呼還是挺在乎的,無他,逼格夠高。
“小的們,你們只要把本王子伺候好了,漂亮姑娘大大的有。”
“好傢伙,哪裡來的大佐,哥幾個,咱們一起鎮壓了他!”
眼見幾個燥老爺們嗷嗷叫著撲過來,姜玉樓自然奮力抵抗,一時之間打得難分難解,歡樂異常。
其實,相比《見或不見》引起的狂潮,他更期待《黃土地》發表後在文壇能引出什麼波瀾。
之前在《當代》發表的短篇小說既是他的處女作,同時也是他的心血之作。
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雖然反響都很不錯,但很不巧的是,趕上了《延河》的兩首情詩大殺四方。
這回,應該不會那麼衰吧?
要真的和上次一樣,可就日了狗了。
就好比,辛苦寫的東西沒人欣賞,玩票之作卻大熱無比。
這誰能受的了!
不管他心裡有多不待見自己寫的詩,目前他在延河文學發表的《見或不見》卻是有成為現象級作品的可能。
什麼是現象級作品?
陳中實的《白鹿原》、路謠的《平凡的世界》、賈平娃的《廢都》就是現象級作品。
這幾部作品累計銷售千萬冊,發表時引起廣泛的討論,後世更是經久不衰,這就是現象級作品。
而現在,因為有著種種加持,《見或不見》有成為現象級的趨勢。
這個年代雖然沒有網際網路,但是文學青年們都有自己的聯絡方式。
他們透過寫信,透過聚會,交流著對這首詩的心得。
同學或者同事之間聊天的時候,談論的話題都離不開這首詩。
文學青年們對這首詩的喜愛到了什麼程度呢?
但凡報紙上有對《見或不見》的解析,他們都願意買,願意看,還願意寫信談感想。
這一下,紙媒們坐不住了。
寫幾句分析就能提高發行量,何樂而不為!
紙媒沾了《見或不見》的光,延河文學就更不用說了。
為了滿足郵電局和書店的訂單需求,短時間內連續加印了五次!
就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全國各地都賣瘋了,都在要求加印,
可以說是一書難求。
甚至有人高價求購《延河》第九期,就是為了這首詩。
可以說是因為這首詩而提前催生了黃牛黨。
姜玉樓遺禍無窮啊!
就算延河文學一直在加印,很多人依舊買不到,害的不少愛詩之人到處傳抄這首詩,要是姜玉樓知道了,少不得痛罵雷社長一番。
誰讓他因為吝嗇區區幾百塊的稿費,初印才十萬冊,完全不夠全國讀者塞牙縫的。
屬實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因小失大啊!
至於現實中的真實反饋....
與《山木》《十誡詩》爆火時相差不大。
只是文學青年們的接頭暗號變了。
從當時的“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變成了“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人還是那些人,只是喜歡的詩變了。
就比如後世的小學僧對暗號從《小蘋果》變成《孤勇者》,如此而已。
藉著詩的火爆,姜玉樓的名聲又響了幾分。
之前姜玉樓高考的訊息,還有不少人記得。
可是報道結束後,似乎又沒訊息了。
於是,不少讀者對他的高考成績感興趣,以及他是否考上大學等等。
不論任何年代,讀者都有個八卦心喜歡探究關於偶像的新聞。
這個年代自然不會例外。
沒想到,還真有地方性報刊跟進了這個新聞。
他們根據《人M日報》的採訪,找到了陽平縣。
一番打聽之下,他們得知姜玉樓高考分數很高,而且還考上了燕大。
當他們把這則訊息刊登後,立刻引起了轟動。
原來,姜玉樓不僅僅是大詩人,還是個學霸。
燕大啊,那可是多少學子心中的最高學府。
新聞刊登後,本來還對姜玉樓頗有微詞的人立刻偃旗息鼓了。
沒法子黑啊,人家不僅詩寫得好,學習成績還好。
那可是燕大,不是一般的地方,不說出來後會高人一等,但是當公職人員的可能性卻不小。
萬一姜玉樓以後從政了,又當了大官,想起今天的事……
嘶,某些思想陳腐的人光想就把自己嚇了個半死。
這家報刊是爽了,靠著販賣姜玉樓的訊息,報紙賣了十幾萬份,可是姜玉樓卻慘了。
在大家都知道他是燕大的學生後,雪花般的讀者來信和情書向他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