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保鄉軍裡對降將們的安置,早期的時候安排為參謀處一二三等以及高階參謀一共四級參謀職務。

然而隨著參謀處的參謀體系逐步完善後,一二三等參謀這個職務成為了保鄉軍裡的正式職務,並且還相當重要。

因此也不能胡亂把參謀職務作為虛銜使用了。

為此羅志學又搞了個顧問體系出來安置降將。

基本上游擊,參將,都司,守備這些明軍體系裡中級將領們,保鄉軍會根據降將們原來的職務、所帶兵力多寡以及本官品級等標準,分別授予參謀處一等、二等、三等軍事顧問等虛職並匹配相應的個人待遇。

而總兵以及副將副總兵,這些高階武將們,也就是陳永福這種人則是任命為參謀處特等軍事顧問。

甚至除了軍事顧問之外,羅志學還搞了個文官的顧問體系,可惜的是,暫時羅志學還沒有抓到任何一個文官俘虜,哪怕只是個從九品文官都沒有,因此文官方面的顧問體系,暫時還是有名無實,一個都沒有。

這不得不說很可惜!

陳永福一時半會的還搞不懂這個特等軍事顧問算什麼職務,畢竟他可從來沒有聽說過還有這種事務的,但是也知道這個時候不是計較什麼職務的時候,而是一臉欣喜的答應了下來。

緊接著,身為特等軍事顧問的陳永福就開始履行自己所認為的職責了:為保鄉軍出謀劃策。

他非常慎重的建議羅志學:“應當儘快派兵攻克並控制魯陽關、裕州這兩大戰略要地,以保北部的安全。”

“不用多久,恐怕洪督……洪承疇就會知道我兵敗的訊息,等洪承疇知道這個訊息後,即便是中原戰局緊張,但是他也不會不顧南陽府的安全,必然會派兵南下的。”

“而想要阻擋大規模的官兵主力南下,最好的就是佔據魯陽關以及裕州。”

“只要把魯陽關守住了,那麼就相當於切斷了鴉路三關古道;只要能夠攻佔並扼守裕州,那麼就能切斷方城古道。”

“只要我們能夠把這兩條聯通南北的通道給切斷了,那麼後續洪承疇麾下的官兵主力想要快速南下就不可能了,他們繞路到桐柏山一帶走小道進入南陽府,要麼是強攻魯陽關或方城古道!”

“而不管是那一種,都足以為我們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陳永福用詞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用上了我們。

儘管他是剛投賊過來的,但是他非常清楚自己一旦投賊了,那麼就沒有退路了。

朝廷也許會容忍一個兵敗的將領,但是絕對不會容忍一個投賊的將領。

如果保鄉軍後續被官兵擊垮了,那麼他陳永福的下場恐怕不會比羅志學這個反賊頭子強到那裡去。

所以,從他決心投賊的那一刻起,他已經是轉變了心態。

他比王瞎子,黃丁權等賊軍將領更加不願意看到保鄉軍的失敗。

聽到陳永福這麼說後,羅志學把視線投向了陳永福。

這個時候,王瞎子也開口了:“陳顧問,你為什麼能夠斷定洪承疇一定會派兵南下?”

“如今我們並沒有攻打南陽城,也沒有拿下南召縣城,只是在鄉野活動而已,按照道理來說是不會引起官兵太大注意的啊!”

“中原各地流賊多如牛毛,規模比我們大的流賊不知有多少,我們不過幾千人而已,即便是我們贏了一場,但是也不至於能夠讓洪承疇放下中原各地的大規模流賊,調集主力過對付我們吧?”

羅志學同樣也是露出了詢問之意。

此時陳永福倒是露出了一絲尷尬之色,不過他也沒有隱瞞的意思,而是直接說出了原委:“其實之前我也已經多次給玄默和洪承疇寫信,告知了我們保鄉軍的諸多資訊,那個……信上用詞興許有些誇張,把我們保鄉軍描繪成了義軍精銳中的精銳……”

“以前他們都把我的說的當成了誇大之言,覺得我是在消極怠戰,為不願意去盧氏找藉口,所以就沒信。”

“然而,之前我率軍北上全軍覆滅了……他們總不會覺得我會拿著寧願損失幾千大軍,甚至來個全軍覆滅也是演戲給他們看的吧。”

就和陳永福說的一樣,他過去大半個月裡,已經多次向玄默、洪承疇等上官報告過保鄉軍的情況。

當時為了拖延時間,也稍微把保鄉軍的情況進行了誇大。

但是沒想到,這種話說多了後玄默也好,洪承疇也好一個個都不信他說的話,直接就認定了陳永福是想要消極怠戰,最後硬是逼著他趕緊結束南陽戰事,然後麻溜的趕去盧氏。

結果嘛,陳永福真的北上了,然後全軍覆滅了……

而陳永福全軍覆沒的訊息,估計不用幾天時間就會傳到周邊地區,傳到洪承疇等人耳中。

到時候,洪承疇就會知道,陳永福真不是演戲,之前對保鄉軍的形容縱然有所誇張,但是也偏差不了太多。

如此情況下,洪承疇會怎麼想?

只要洪承疇不傻,都會派遣一部明軍主力南下南陽府!

不管是為了圍剿保鄉軍,還是為了保衛南陽府,又或者乾脆是確認陳永福是不是真的全軍覆滅,保鄉軍是不是真的這麼強悍。

眾多理由之下,洪承疇都會派兵南下。

並且這個時間節點不會太遲。

而洪承疇傻嗎?

他可不傻!

羅志學聽罷陳永福的話後,稍微沉思了片刻後道:“按照這麼說,那麼鄖陽巡撫盧象升也會知道這個訊息了,以你之見,他是否會派兵北上南陽府?”

聽到羅志學突然把話題轉到了盧象升身上,陳永福稍微一愣,不過還是很快答道:“可能性是有的,盧象升他只是鄖陽巡撫,他的防區就在我們南邊的鄖陽府,襄陽等地,一旦訊息傳動鄖陽,他必然會有所反應。”

“此外還有訊息說,朝廷準備讓盧象升擔任湖廣巡撫一職,以防備江北一帶的義軍西竄進入楚北。”

“如果洪承疇給他命令進入南陽府,他必然會派兵北上,但是如果洪承疇沒有給命令的話,是否會派兵北上也很難說,畢竟他需要坐鎮鄖陽巡撫以及楚北等地,貿然出兵的也有可能導致楚北空虛,被其他江北義軍乘虛而入!”

聽到陳永福的話後,羅志學再一次沉思起來。

盧象升即將擔任湖廣巡撫一職?

這還是羅志學頭一次得知這個訊息,以往保鄉軍的訊息來源都是一些公開訊息,而對於明王朝高層之中的一些傳聞,小道訊息還是缺乏渠道的。

也只有陳永福這樣原本就是明軍中高階將領的人,才能夠知道一些明王朝高階官員動向的小道訊息。

而盧象升即將接任湖廣巡撫的這個訊息非常重要。

因為保鄉軍拿下南陽府後年的下一步目標,就是攻打襄陽府,以求掌控整個南陽盆地,而後續更是想要攻佔江漢平原,這依舊是盧象升的防區。

也就是說,極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保鄉軍就會和盧象升直接對上。

羅志學沉思了起來,不一會又走到了桌子上對著地圖看。

見羅志學如此模樣,指揮部裡的其他將領們一個個也是不由得停止了話語,生怕打擾了羅志學的思索。

片刻後,又聽羅志學問道:“陳顧問,如今南陽城和襄陽城防禦兵力各有多少?”

陳永福道:“南陽城裡的主力都被我帶走了,現在城內最多隻有兩千衛所兵,另外還有兩千左右的民夫青壯等輔助兵力。”

“襄陽城那邊的話,據我所知有官兵至少八千餘,多為湖廣當地衛所兵,盧象升的本部兵力不在襄陽,而是在鄖陽那一片。”

聽到這裡後,羅志學再一次把目光盯向地圖沉思片刻後到:“如果讓你偽裝成潰兵,能不能騙開襄陽城的城門?繼而迎接大軍奪城?”

突然聽到羅志學的這一番話,陳永福又是一愣,只覺得羅志學的思維有點跳脫,他有點跟不上了。

前頭還說著洪承疇呢,後腳就說盧象升了,這說著盧象升呢又說襄陽府了,不過幾句話的功夫,又問能不能騙開襄陽城的城門了。

我怎麼知道能不能騙過襄陽城守軍啊……

我又不是襄陽城裡的守軍,我那知道他們怎麼想的。

但是既然羅志學問到了,而陳永福心中也是升起了其他的希望。

如果,如果自己真的能夠騙開襄陽城的城門,繼而率領保鄉軍拿下襄陽城這個戰略要地話,自己這功勞可就大了去,回頭絕對能夠讓自己在保鄉軍這個體系裡混的更好。

想到這裡,陳永福當即道:“只要謀劃妥當,屬下還是有比較大的把握騙開襄陽城的城門,就算無法讓大軍直接入城,但是混進去幾十個人還是不成問題的,只要混進去幾十個人,那麼就能製造混亂,為後續的奪取城門奠定基礎。”

“實在不行,我們還可以直接派人偽裝成商隊,普通人陸續混進去後再製造混亂。”

“襄陽那邊遲遲都沒有義軍攻打,當地官兵的警惕性比較低,只要謀劃得當,還是有比較大的把握騙開城門的。”

“不過行動要快,不能讓他們提前得知趙莊戰役的訊息,同時我大軍後續進攻襄陽的時候也必須動作極快,要在大隊官兵反應過來之前就奪取城門。”

陳永福說完後,羅志學微微點頭,但是並沒有繼續問陳永福,而是又回頭繼續對著地圖沉思,不時還拿著筆在上頭畫幾筆。

偶爾又轉身又和安永多,王瞎子等人低聲說幾句話。

整個場面,讓陳永福看起來有些詭異。

然後他就想:這羅志學不會是真的打算現在跑過去奇襲襄陽吧?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宋末群英傳

宋末群英傳

真命龍天子
金庸金大俠不幸仙逝,金迷們唏噓不已。郭襄事蹟只是出現在《神鵰俠侶》後半部分和《天龍八部》的前半部分,對郭襄的成長曆程語焉不詳。 作為老金迷,試圖狗尾續貂……。本小說就是以南宋末年宋與蒙古之間的民族戰爭為背景,以郭襄在父輩的教導下,浴血襄陽,最後成長為一代女俠的經歷為線索,描繪了當時天下武林各派的紛爭。 反映了南宋人民對蒙古貴族侵略者的反抗與鬥爭。
歷史 連載 21萬字
三國:從新野開始

三國:從新野開始

孤天
洛川穿越到新野城中的寒門子弟,只能跟著劉備混,戰曹操,鬥孫權,幫助劉備統一三國,漢朝三興。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家師孔明,助我結拜蔡文姬

三國:家師孔明,助我結拜蔡文姬

雷劈木木
本書又名:《三國:驚!開局發現蔡文姬的小秘密》簡介:【架空歷史+三國+爽文+殺伐果斷+梟雄+收美】穿越三國,化身孔明小書童。 正值天下英雄群起之時。我卻與孔明坐而論道。世人都言,孔明未出茅廬,而洞悉天下大事。 那世人可曾知曉。天下智才一石,我趙辛獨佔八斗?諸葛亮:此子之才,不在我之下,或可扶植一位主公,共謀大事? 大喬:趙公子~若是你能幫我完成亡夫心願,妾身怎麼都行。劉備:此子屢次壞我好事,我必殺
歷史 連載 1萬字
思無涯

思無涯

翹搖
身為大梁王朝的名門貴女,亦泠這一生本該順風順水,卻在婚事上栽在了謝衡之那個奸臣手裡。 當她和青梅竹馬小世子定親時,侯府被謝衡之誣陷謀反,抄家砍頭一條龍服務。 待她又看上了新科狀元,謝衡之帶來的證人指認狀元作弊,狀元變作階下囚,生不如死。 最後,她認準了那個意氣風發的御前紅人指揮使。 大婚當天,東南戰事告急,謝衡之一聲令下,指揮使婚服變戰服,出征邊關,歸家遙遙無期。 坊間盛傳,謝衡之一定是暗戀亦泠。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