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既然北上敵軍已經撤往鍾祥城,並且考慮到鍾祥城乃承天府城,其城牆的高度和厚度以及護城河的寬度等,都比作為縣城的宜城強不少。

同時退往鍾祥的明軍不少,再加上鍾祥城本身留守的衛所兵和青壯等,估計鍾祥城內的敵軍已經超過兩萬。

面對這樣的鐘祥城,保鄉軍也不太可能輕輕鬆鬆就能拿下來。

如此情況下,羅志學乾脆也就沒讓大軍一路狂奔南下了,這早一天遲一天影響也不大。

羅志學只是先讓王瞎子的騎兵提前南下,也不是想要讓王瞎子的區區數百騎兵就去攻城,純粹是為了先一步抵達鍾祥城後,對該城進行外圍封鎖。

防備外圍地區的明軍繼續增援鍾祥城。

而羅志學自己,則是帶著主力部隊在後頭以正常行軍速度南下,預計會比騎兵部隊晚到兩天時間。

而羅志學率領主力南下鍾祥的時候,暫時把第五守備旅給留了下來,一邊是駐防宜城,防備南漳方向的明軍,以控衛陸地後勤線。

另外一邊也是為看押、整編大批俘虜。

之前王瞎子的騎兵部隊,幾乎創造了一個軍事上的奇蹟,以區區六百騎兵就擊潰了上萬明軍,並俘虜了五千多敵人。

儘管實際上明軍的崩潰大部分還是因為自己士氣低下,和王瞎子所部騎兵本身沒啥關係,但是這個誇張無比的戰果依舊算到了第一騎兵旅頭上。

這五千多戰俘也將會按照保鄉軍一貫以來的慣例,挑選部分合格並且自願從軍計程車兵加以整編。

儘管這一批戰俘的素質不咋地,但是挑挑揀揀挑出來兩千人左右應不成問題,如此的話一個守備團也就算是有了。

第五守備旅的現有部隊直接一分為二,從一個守備團的編制變成兩個守備團的編制,再分別補充新兵。

如此第五守備旅也就算是有了四千多人,能做到滿員了。

後續一段時間,補充降兵後的第五守備旅將會一邊在宜城整編訓練,一邊控衛後勤線,對南下後勤線上的後勤部所屬的眾多運輸團提供武力掩護。

有第五守備旅在後方,前線的第一師以及第一騎兵旅這兩支主力部隊也才能放心南下鍾祥。

七月二十九日,羅志學親自率領第一師主力抵達鍾祥城外,並和提前兩天抵達該地的第一騎兵旅進行了匯合。

抵達鍾祥城後,保鄉軍並沒有對鍾祥城進行什麼全面包圍,而是隻在北城門囤積重兵,在東城門一帶派遣了少量兵力,至於西城門靠近漢水,也沒辦法部署重兵。

而在南城門一帶嘛,則是考慮到圍三厥一,降低敵軍抵抗意志而特地沒有派兵圍攻。

只不過在鏡月湖和莫愁湖之間的荒野上,王瞎子的第一騎兵旅則是埋伏在此地,一旦有敵軍從南邊增援而上,或者是敵軍真的傻乎乎的從鍾祥南城門逃走,那麼第一騎兵旅都能迅速做出反應。

羅志學做出了基本的兵力部署後,也開始下令讓各部隊打造攻城器械,同樣是參謀人員蒐集城頭敵軍佈防情況,尤其是敵軍城頭上的火力部署情況,為後續攻城作戰提供情報基礎。

第二天的時候第一炮兵團嘗試對鍾祥城頭進行炮擊,但是炮擊效果非常差,炮彈要麼飛越了城頭留在了城內其他區域,要麼是直接打在了城牆上……

而區區兩斤多的實心炮彈打在動不動好幾米厚的城牆上,除了留下一個小小的小坑外沒有任何作用。

眼看炮擊效果不佳,羅志學也乾脆暫緩了攻勢,準備等後續更多的援兵尤其是攻城臼炮部隊抵達後再打。

面對一座有兩萬兵力駐防的府城,羅志學也好,徐志賢也好,他們都顯得非常謹慎,並沒有任何冒進的想法。

畢竟城內守軍的兵力真說起來,還是從城外保鄉軍的兩倍之多呢。

這貿然強攻鍾祥,憑藉保鄉軍高昂計程車氣以及大批的重甲步兵以及火炮、大批的火槍手可提供的火力支援,也不是不能拿下來。

但是死傷恐怕也不會少。

如今保鄉軍裡的主力部隊還是非常寶貴的,這要是為了攻打一座鐘祥城就死傷一兩千人,羅志學得心痛死。

所以羅志學寧願放緩攻勢,也不願意付出太多的死傷。

徐志賢也如此表達了他的謹慎:“以往攻城,攻方往往需要數倍甚至十倍兵力以上,才能夠比較順利的攻城,我保鄉軍雖野戰戰力無雙,然攻城一道上還是有所欠缺,直接強攻怕是傷亡較大,不如做好更充足的準備,調集更多的兵力過來才能攻城。”

羅志學看著前方的鐘祥城城牆,也是點頭道:“依靠現在的第一師,強攻鍾祥還是容易出現意外,當繼續增兵才比較妥當!”

徐志賢和羅志學都認為現在貿然攻城不妥當,都認為需要增兵後再攻城。

這也意味著鍾祥戰役一時半會的還打不起來。

至少保鄉軍抵達鍾祥城都三四天了,除了第二天的試探性炮擊外,後續就停止了攻城,暫時只在城外繼續打造攻城器械,構築各種工事。

這讓城內的唐暉等明廷文武官員鬆了口氣。

“看樣子,這些保賊也不是無所不能嘛,至少在攻城一道上都還差了些。”

“不錯,這幾天裡這些保賊軍在城外到處折騰,但是也沒見他們折騰出來個什麼東西,雖然也打造了攻城器械,但是都是一些長梯,盾車之類的小物件,沒有打造大型的攻城車。”

“他們的那些小紅夷炮我也看過了,這炮在外頭威力不錯,但是說到底還是小了些,就那兩斤多的炮子,打在我們的城牆砸個坑都夠嗆,更別說直接轟破我們的城牆了。”

“倒是他們的重甲不少,需要多多堤防!”

“怕什麼,他們有重甲,我們也有,而且我們還有火炮呢,管他多少重甲殺過來,也不是我們火炮的對手!”

唐暉聽著手底下一群將領們的話,一直提起的心也是放下了不少。

他唐暉不太懂軍事,但是他手底下的這些將領們卻是懂的,這個懂並不是說他們帶兵打仗有多厲害,而是說看見危險就跑路的本事,

前些天北上的途中,他們在聽聞宜城守軍渡河失敗,上萬大軍崩潰的時候,一個個都嗅到了危險,緊接著有一個算一個都是緊張兮兮的強烈建議唐暉率兵南逃……不,回防鍾祥。

也虧得他們建議的及時,要不然他們撤退的時候遲那麼一天,估計就會被賊軍的精騎給纏住了,到時候兩萬大軍分分鐘就會葬送在漢水河畔。

如今這些人神色間還比較放鬆,言語間也有自信,說明危險性不大,這鐘祥城不敢說穩如泰山,但是守個幾個月應該不成問題吧。

有這麼幾個月作為緩衝時間,估計其他地方的援軍也就能殺到楚北幫助他解圍了。

唐暉他們現在信心不錯,覺得鍾祥能守住,但是他們並不知道的是,七月三十日,在襄陽城裡開出了一批保鄉軍大軍。

該部保鄉軍兵力不多,只有五百多人而已,不過卻是清一色的灰炮,眾多兵力都揹著火槍。

《基因大時代》

一看他們的軍服以及單兵武器,就知道是保鄉軍體系裡的主力部隊,而不是守備軍。

因為時間緊迫,短時間內軍服產量有限,同時保鄉軍又在持續擴充新主力部隊,因為普通士兵所穿的灰色軍服一直都比較緊張,暫時只能供應各主力部隊。

各守備部隊裡普通士兵的軍服,依舊是原來的明軍制式軍服,只有軍官們才會換裝保鄉軍自己的軍官制服,穿灰色或深藍色軍官軍服。

武器就更不用說了,保鄉軍主力部隊的最大特徵不是軍服,也不是火炮,而是十八毫米的單兵火繩槍。

明軍或東擄裡其實也有這麼大口徑,甚至更大口徑的火繩槍,但是普遍是重型長管火繩槍,需要槍架輔助,或者兩人協同進行操作,嗯,也就是俗稱的抬槍。

這些被稱之為重型火繩槍的抬槍和保鄉軍裡的十八毫米單兵輕型短管火繩槍是兩碼事,甚至都不屬於同一型別的武器,沒有任何可比性。

這支從襄陽城裡出來的六百多保鄉軍,一看就知道是保賊裡的主力部隊。

只不過這支保賊主力部隊不太尋常,除了兵力自身外,還攜帶了一批火炮以及數十輛輜重馬車。

外人並不知道的是,該支保鄉軍部隊除了第四步兵團這支新編部隊外,還有一直非常特殊的炮兵部隊。

就是羅志學南下江漢之下才下令成立的第一攻城炮兵營所屬的一個炮兵哨。

第一攻城炮兵營裝備的火炮非常特殊,不是保鄉軍裡非常出名,甚至連明軍那邊都有所耳聞的兩斤半火炮,而是新研發生產的十八斤臼炮。

這種臼炮其火炮本書的技術非常簡單,基本上和原來的虎蹲炮之類舊式超短管火炮差不多,都屬於屬於超短身管火炮,彈道彎曲射程也近。

但是當這種簡單的火炮搭配大口徑的火繩榴彈後,就會直接演變為攻城利器:攻城臼炮。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諜戰:我聽勸就能抓間諜

諜戰:我聽勸就能抓間諜

乘風直上
江一帆是軍統行動隊的專員,但他屢屢能抓住地方間諜。\n江一帆又是新進特高課科員,機緣巧合下冒充日本商人,偽裝身份潛伏進特高課。 \n同時,江一帆還是地下黨的朋友,忠誠的夥伴,暗中更是加入了地下黨。 \n擁有如此多身份,江一帆只想說, “您說,你教訓的是,您的勸誡我一定牢記於心。”\n江一帆穿越而來,聽勸就能夠得到間諜的畫面! 利用畫面,他每每能夠逢凶化吉,打擊敵人。\n懷著一顆赤誠的心,為國而戰。
歷史 連載 3萬字
間諜的戰爭

間諜的戰爭

如水意
作為一個普通人卻要向間諜宣戰,最好的辦法是同樣成為一個間諜。作為一個間諜,要向一個實力強大的間諜組織開戰,那就加入一個同樣強大的間諜組織。如果無法加入任何一個強大的間諜組織,那就自己建立起一個間諜組織,然後再去戰鬥至滅亡,或者獲得勝利。這就是間諜的戰爭,講述一群平凡的人如何成就不凡的故事。
歷史 連載 5萬字
我靠馬甲碾壓修真界

我靠馬甲碾壓修真界

暮寒公子
修仙界中有一門功法,修士可以用“獻祭身體中完整的一部分”為條件,修出體外化身。 由於這門功法太過殘酷,一直被列為禁法。 直到有一天,梅擁雪偶然從藏書閣的角落發現到了它。 於是,梅擁雪先是獻祭了一整個闌尾,獲得馬甲一; 隨後,她又獻祭掉了兩顆智齒蛀牙,獲得馬甲×2。 再後來…… 梅擁雪:我的一顆細胞,也算是“身體中完整的一部分”,對吧? * 人體每天有700億細胞死去,梅擁雪每天製造700個馬甲。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