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沙,這座楊嗣昌親自坐鎮,彙集了三萬大軍的城池!

它的結局在新標軍左軍全軍覆滅之後就已經註定了,這一點羅志學知道,楊嗣昌知道,就連對面的城內的很多訊息靈通計程車紳大戶們也知道。

所以在楚軍偵騎出現在長沙城外的時候,城內的守軍開始動搖了,部分士兵甚至將領們都開始偷偷摸摸的逃亡。

至於城內計程車紳大戶們,其實早在楚軍之前就已經開始有逃亡的人了,畢竟楚賊和普通流賊們不一樣。

面對普通流賊,大型堅固的城池是安全的保障,待在鄉下反而更加危險。

但是面對楚賊,這是又反了過來,待在城池裡反而更加危險,隨時面臨著戰爭的波及,畢竟槍炮可是不長眼的。

如果是待在鄉下村莊的話,等楚賊打過來的時候,只要老老實實的別抗稅,那麼基本不用太過擔心安全問題。

因此長沙城內的眾多士紳大戶們,有心思有條件的人早就已經開始安排家人撤出長沙這個註定會成為戰場的城池了。

等到楚賊偵騎也抵達長沙城外一帶的時候,又有一批想要逃跑,但之前還有所糾結計程車紳大戶們也跑了。

面對城內士紳大戶們的逃亡,城內主持戰事的楊嗣昌一開始還很生氣,並下令關閉城門,禁制士紳大戶們逃亡,號召城內士紳大戶以及市井小民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起守城,共度難關。

但是然並卵,這些想要逃亡計程車紳大戶們又不是普通人,不少人都是家族裡有人在朝為官,人脈關係廣的很。

而這些逃亡的人裡,其實不少還是城內中高階官員的家眷們。

不少官員雖然不想逃,或者是沒辦法逃,但是並不妨礙他們把家眷送出長沙去躲避戰爭啊。

楊嗣昌看似位高權重,但是也很難和大批士紳大戶們甚至一群下屬鬧翻。

那些士紳們以及下屬也沒有傻乎乎的直接公開反對,而是採取了暗地裡潛逃的方式。

最後,楊嗣昌對此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楚賊重兵壓境之下,城內軍心民心全無,楊嗣昌徒之奈何!

畢竟誰都知道,僅僅憑藉三萬東拼西湊,可戰之兵不過五千的城內守軍,是擋不住城外擁有數百門火炮的四五萬楚軍的。

——

羅志學率領楚軍在抵達長沙城後,沒有著急著進攻,而是穩紮穩打的先紮營,修築防禦工事,防止明軍出城突襲或夜襲等小手段。

後續幾天則是開始就地打造各種攻城器械,主要是各種攀爬城牆用的長梯、推進過程裡防備明軍槍炮箭支的盾車為主。

至於其他的攻城器械,尤其是大型攻城器械,手握數百門大炮的楚軍表示用不著。

楚軍攻城,一向來都不需要什麼大型的攻城器械,直接把大炮拉上去,比什麼攻城器械都管用。

火炮加上爆破,再加上密集的火槍火力支援,重甲步兵突襲,這已經是楚軍攻城的老套路了。

作為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守城一方的明軍也是針鋒相對,構築更多的防炮工事,並且把防線從城牆上向外延伸,構築壕溝,突出部堡壘。

以求抵消楚軍裡的大量野戰炮以及臼炮。

這種雙方針鋒相對的攻防作戰,在武昌戰役裡有了初步的苗頭,在臨湘戰役裡已經比較成熟了,而等到了現在的長沙更是發展到了一個巔峰。

楊嗣昌主持下的長沙,有著相當完善的城頭防炮工事以及城外的壕溝、堡壘工事。

同時對比臨湘守軍,長沙守軍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城內有著三千新標軍右軍。

儘管這個右軍只是楊嗣昌用來掩蓋楚軍探子耳目的備份計劃,但是依舊是按照楚軍主力部隊的編制和裝備進行編練的。

只不過兵員素質和裝備水平不如左軍罷了。

這個右軍裡擁有新式火槍約千杆,兩斤半野戰炮六門,五斤野戰炮兩門。

這千杆火槍和七門火炮,就是長沙守軍裡最先進,也是最重要的守城裝備了。

除了這些先進槍炮外,城內的其他明軍還裝備有大約兩千杆的鳥銃,其他亂七八糟的火門槍數千。

攻戎炮,虎蹲炮等百斤以下的小炮三百多門,百斤以上的將軍炮,佛郎機炮等各種火炮約二十門。

整個守軍裡,配屬各類鐵甲約四千具,有弓三千副。

為了湊集這些武器裝備,楊嗣昌搜刮了幾乎整個楚南,甚至從鄰近的四川,江西,貴州,廣西,廣東等地都調集了一部分。

比如偏沅巡撫派遣的援軍裡,其實不少都是屬於貴州,四川等地方的衛所兵。

然而就這樣,依舊不足以抵抗楚賊!

楚賊在抵達長沙後的第四天,做好了攻城前的準備後,終於是針對明軍在城外構築的城外陣地,戰術節點發動了進攻。

僅僅是第一天的進攻裡,就讓楊嗣昌為首的城內守軍感受到了楚軍的龐大壓力,明白了楚賊為什麼能夠連戰連捷,一路從南陽府由北往南,殺到漢陽,再殺到武昌,乃至現在的長沙。

楚賊的火炮,實在是太猛了,根本就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

楚賊攻城第一天,就至少動用了大幾十門的各類野戰炮以及同等數量的臼炮。

隆隆炮聲持續了幾乎一整天。

在密集的炮火支援下,楚軍的多支部隊同時從多個方向對長沙城外的外圍防禦節點發動進攻。

明軍在城外的防禦節點,尤其是幾個戰術作用較為重要,地勢比較高可以部署火炮的小山頭,更是被楚軍在開戰的第一天裡就盡數拿下。

等到傍晚時分的時候,明軍在長沙外圍苦心經營,構築了數月之久的外圍陣地,已經丟掉了半數。

丟掉了半數兵力不說,而且兵力損失也極為龐大,這一天裡,明軍至少損失了兩千人的兵力。

這兩千人或死傷或投降,又或者是逃跑等等,永遠的從明軍建制中消失了。

而他們取得的戰果,僅僅是在反擊作戰裡殺傷了楚賊約三百人左右。

三百楚賊,這對於兵力足足有四五萬人的楚賊大軍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

開戰第一天就損失慘重,這讓楊嗣昌真正的感受到了楚賊的強悍。

這些楚賊打起仗來,套路和人們所認知的傳統作戰方式完全不一樣!

楚賊進攻之前,必定會進行炮擊,而且炮擊力度之大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

今天午後時分,楚賊為了拿下明軍城外的一個依託小山頭構築的突出部防禦陣地,竟然喪心病狂的調集了超過五十門的火炮,其中大多還是臼炮,對著這個小小的山頭進行狂轟亂炸。

山頭上的明軍守兵,面對這種狂轟亂炸根本沒有反抗之際,很多人哪怕是躲在戰壕裡,也是被臼炮炮彈所殺傷。

構築的胸牆、土木堡壘工事,面對楚賊裡的五斤乃至九斤野戰炮防禦能力非常有效。

最關鍵的是,這些楚賊們竟然都不列陣發動進攻,而是和老鼠們一樣,直接挖壕溝靠近,並且在靠近二三十米後就扔出來一種會爆炸的炸彈。

最終讓一批藏身在壕溝了,已經準備衝出去打反擊衝鋒的明軍重甲步兵死傷慘重!

扔過手榴彈後,這些楚賊們才是一個個衝上來。

而這些楚賊們,清一色披甲,其中的長矛手,刀盾手等更是人人全身重甲,哪怕是火槍手也穿著半身甲。

面對全員披甲的楚賊,已經飽受炮擊,手榴彈殺傷的明軍殘兵們,早已經損失慘重,士氣跌倒了極點,根本就沒有做出有效的反抗就死傷甚多,餘部投降。

這種戰鬥方式,讓守城的明軍很難適應。

尤其是挖壕溝靠近後扔手榴彈的方式,更是讓明軍之前制定的諸多防守戰術失效。

壕溝和胸牆、土木堡壘,不再是有效抵抗賊軍的防禦工事了。

相反,傳統意義上的近戰廝殺效果反而還更好一些。

今天一戰裡,明軍給楚軍之所以還能夠造成數百人的傷亡,大部分都是發起反衝鋒的時候所造成的。

明軍多次嘗試了在楚賊靠近了二三十米後,投擲手榴彈之前就突然發起反衝鋒。

士兵們不列陣,直接衝出去廝殺,並依靠精銳的重甲戰兵為骨幹,對楚軍造成密集殺傷。

因為沒有列隊,出擊的明軍看似陣型鬆散,但是行動卻是更加迅速,甚至都不給楚賊火炮的反應時間。

如此也就避免了列出密集隊形後,遭到楚賊火炮密集炮擊。

此外,楚賊看似能依託各種壕溝逐步靠近並投擲手榴彈,但是這種戰術有得有失,依託壕溝前進作戰的楚賊,同樣也無法列陣。

當明軍這邊直接不顧陣型發起反衝鋒的時候,楚軍根本就來不及組織陣型,只能匆忙爬出戰壕和明軍進行混戰廝殺……不爬出來的話,躲在戰壕裡死的更慘,會被衝上來的明軍披甲戰兵居高臨下,一槍一個洞……

這種臨陣突然反衝鋒的情況在今天裡多次上演,並且給楚賊造成了不小是損失。

只是這種戰術,極為依賴單兵素質,那些身披重甲的精銳步兵在這種混戰當中如魚得水,但是普通衛所兵在這種場合裡就會死的很慘了。

而明軍的平均單兵素質以及盔甲普及率,可遠不如楚賊。

因此實際混戰當中,明軍的死傷依舊遠遠超過楚賊!

臨湘戰役裡,於修文已經嘗試過用這種辦法對抗楚賊了,但是最後臨湘還是失陷了!

在絕對的火力面前,在絕對的披甲率面前,一切陰謀詭計,一切戰術都化為了泡影。

明軍的反衝鋒看似能夠冒個泡,但是也只侷限於冒個泡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