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狸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尤記得當年,皇帝第一次被送到我面前的時候,還是在未央宮椒房殿。”

“當時,皇帝只有巴掌大小······”

自顧自退到後殿,又等候著身後的劉勝跟上,待劉勝攙扶著自己在榻上坐下身來,竇太后便以滿是唏噓得語調,開始回憶起過去的往事。

“當時,應該是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吧?”

“眨眼的功夫,居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

“皇帝,已經長成了丈夫——我劉氏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而我這瞎老婆子,也早就已經老了······”

聽著祖母這沒由來的一陣唏噓,劉勝只覺心中一陣,面上卻也不忘客套著‘皇祖母不老’‘皇祖母肯定長命百歲之類’。

只是竇太皇太后,卻顯然‘志不在此’。

準確的說:竇太皇太后召劉勝到這後殿,也絕不是為了簡單地回憶過去······

“竇完,是故去的兄長:南皮侯竇長君的妾生子。”

“照理來說,南皮侯家族的人,歷來被兄長以忠君奉上之道教導,本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來。”

“如今既是做了,我也不多過問,皇帝說是什麼,我,也就信什麼。”

“只是兄長南皮侯辛勞一聲,血脈不過竇彭祖、竇完二人留存於世。”

“竇完死了,竇彭祖,皇帝可就萬萬碰不得了······”

“總歸要給我兄長留一支血脈,留一支能奉上血食香火的子孫後人?”

聽聞此言,劉勝只強笑著點點頭,卻並沒開口。

南皮侯竇長君,是竇太皇太后唯一的兄長,且已經故去。

留存於世的唯二血脈,雖然庶子竇完即將因太僕馬政之事而死,但嫡長子、二世南皮侯竇彭祖,卻是已經在奉常的位置上穩坐十年之久。

聽著似乎沒什麼奇怪:在九卿位置上坐十來年,似乎也不是多難的事。

但別忘了,竇彭祖所坐的位置,可是九卿中在職死亡率最高的奉常!

什麼意思?

舉個非常簡單地例子。

某一天,劉勝心血來潮,想去太廟、高廟祭奠祖先,這時候,就需要奉常屬衙安排所有的禮數。

這些祭祖的禮數,嚴苛到什麼程度?

——在祭祖過程中,太廟、高廟內的任何一盞油燈滅了,斬!

——整個奉常屬衙,包括奉常本人,殺無赦!

——誰來求情都沒用!

蓋因為在這個世代,於祭祖過程中發生的任何一點意外,都可以給天下人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

這樣的遐想,便將極大程度的動搖皇帝的統治根基,以及法統來源:祖先。

你去祭高廟,油燈滅了,這是不是太祖高皇帝,不認可你這個不屑子孫呀?

你去祭太廟,突然吹起一陣風,這是不是太上皇,對你這個混賬東西有怨氣啊?

可千萬別覺得這種荒唐的話沒有人相信!

想想當年,顛覆嬴秦百十年基業的,可是一句藏在魚肚子裡的‘大楚興,陳勝王’。

要想避免類似的事,也在自己統治下的漢室發生,唯一的選擇,就是甩鍋。

只是這樣一口鍋,誰碰誰死。

自有漢以來這六十多年,前後近二十人奉常,或者說以前叫‘太常’,其中便有四人,死於類似的祭祀事故。

只是青史之上,並不會記載太常某某、奉常某某,因為在祭祀過程中滅了一盞燈、起了一陣風而死,而是會被記載為‘突發惡疾’‘暴斃而亡’,乃至於‘知天命’‘壽終正寢’。

所以,毫不誇張的說,殺一個臣下,對劉漢皇帝而言,幾乎是毫無操作難度的事。

——先任命此人為奉常,然後三天兩頭祭個祖、告個廟就可以了。

換個角度來說,竇彭祖能在奉常的位置穩坐這麼多年,自也不是因為先帝和劉勝懶,不願意去祭奠祖先,而是因為先帝和劉勝,都願意在一定程度上‘包庇’竇彭祖。

畢竟再怎麼說,竇彭祖也是竇嬰之後,竇氏外戚唯一能拿出手的牌面。

真要讓他死個莫須有,那竇太皇太后的盛怒,絕非這人世間的任何人所能承受的······

“竇完出了這樣的事,袁盎,當也是活不了的?”

短暫的沉默之後,竇太皇太后再度開口,語調中也重新帶上了些許試探的意味。

只是劉勝卻對此早已習以為常,知道皇祖母是在考校自己的業務水準,便也趕忙正了正身。

饒是早有腹稿,也仍不忘細細思考一番,再措辭片刻,方鄭重其事道:“太僕馬政,系天下安危於己身,如今發生了這樣的事,若大張旗鼓的查辦太僕上下,恐怕會生出不小的動盪。”

“反之,又恰恰因為太僕馬政太過於重要,若是發生了這樣的事,孫兒還不從重查辦的話,往後的太僕馬政,只會愈發讓天下人感到失望。”

“在孫兒看來,這也正是皇祖母沒有讓廷尉去治竇完的罪,而是讓竇完去宗祠受罰的原因?”

輕聲一語,引得竇太后緩緩點下頭,劉勝再繼續道:“所以孫兒認為,此事既不能高調,又不能不高調。”

“具體而言,便是對外放出訊息:太僕袁盎體弱多病,告老還鄉,再委任新太僕,皆新太僕的手以整合、調任的名義,大肆整治太僕上下。”

“而對內,就不需要再顧著朝堂的體面了——孫兒打算將發生的所有事都擬為公文,發放給我漢家千石以上的每一個官員,將發生的所有事都告訴他們。”

“如果可以的話,將竇完、袁盎的下場也寫上公文,若皇祖母恩允,還可以對竇完、袁盎等一干首惡者抄家······”

說到最後,劉勝的音量也不由自主的低了下去,望向祖母的目光中,也不免帶上了些許遲疑。

抄家,在封建時代的每一次出現,幾乎都是和‘滅族’緊密聯合在一起的。

對竇太皇太后的族人抄家,幾乎意味著當著竇太皇太后的面,要斷竇氏某一支血脈。

此事,劉勝要做。

但做之前,必須得到竇太皇太后的首肯。

至於袁盎,從劉勝那句‘必須讓每個人,都知道竇完、袁盎的下場’就不難聽出:袁盎的下場,絕不會比必將跪死在竇氏宗祠的竇完好到哪裡去······

“由衙役抄家,終歸是不體面。”

“外人見了,一傳十、十傳百,皇帝想要粉飾的太平,可就要弄的天下人盡皆知了······”

“這樣吧。”

“過幾日,我讓南皮侯帶著我竇氏宗人,親自去竇完的府邸,去查抄其府內。”

“公文之上,皇帝還是可以寫‘查抄了竇完的府邸,搜出了所有贓款’之類。”

“至於竇完貪墨的部分,沒能從其府上抄出來的,由長樂宮補吧······”

“——皇祖母······”

“不用再說了~”

···

“族中子侄做出這樣的事,是我這個做長輩的,沒能好生管束。”

“在民間,孩童踩壞了鄰居的莊稼,父母雙親尚且要賠上幾斤米,再親自登門告罪。”

“如今,我族中子侄做下錯事,自也就該我這個長輩出面。”

“——少府內帑,是國之公器。”

“太僕馬政,更是天下安穩之根基所在。”

“皇帝,不必再多說什麼了······”

言罷,竇太后便不顧劉勝勸阻,向身旁的長樂宮大長秋交代了些什麼。

劉勝知道,竇太皇太后沒有開玩笑。

竇完造成的損失,竇太皇太后,真的會從長樂宮撥錢去賠。

而現在,正呆坐於御榻邊沿,沉默無聲的竇太后,則是在等候劉勝的反應。

——殺竇完,支援劉勝對此事的最終處置意見,並賠償因竇完所產生的一切損失,是這位太皇太后的態度;

而接下來,就該劉勝這個弱冠天子,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了······

“袁盎告老,太僕出缺。”

“孫兒實在有些不知,該以何人為太僕卿了······”

“——南皮侯不可為太僕。”

“從今往後,我漢家的太僕,也絕不可以外戚充任。”

只試探著道出一語,竇太皇太后便擺明了態度:外戚不可為太僕。

這也並沒有出乎劉勝的預料。

畢竟這一次,竇完區區一個驪山廄廄令,就讓竇太皇太后付出了數以萬金的賠償。

而太僕馬政系統中,不知有多少個驪山廄、多少個驪山廄廄令。

若真讓竇氏出個太僕,等來日再來這麼一遭,竇太皇太后就算把自己給賣了,恐怕也是萬萬賠不起的······

不是太僕,那問題就有些難辦了。

——現如今,魏其侯竇嬰被強令回到封國,唯一拿得出手的竇彭祖正履任奉常。

在竇氏實在拿不出第二個人可以入朝為官,為竇氏羽翼的當下,補償竇氏唯一的辦法,其實就是給竇彭祖升官。

既然是升官,竇彭祖的新職務,就絕不能比奉常低。

說的再直白點:竇彭祖已經是九卿,又因為其外戚的身份,實在有些不方便做三公。

所以問題很簡單:在九卿的範疇內讓竇彭祖平調,換一個比奉常稍微好一點的九卿職務來做。

在如今漢室,比奉常好的九卿位置,只能說是除典屬國以外均滿足要求。

但除去已經被竇太皇太后否決的太僕,如今九卿唯一出缺的位置,卻也恰恰是典屬國······

“倒是還有一件事,忘記向皇祖母稟奏了。”

“——御史大夫田叔,乞骸骨。”

“——內史韓安國,請外放。”

“這兩件事,孫兒實在有些拿不定主意······”

回想起朝堂過去這段時間的變化,已經隱約猜測到竇太皇太后意圖的劉勝,終還是鼓足勇氣道出了這番話。

而竇太皇太后接下來的應答,也讓劉勝由衷的感到敬佩。

——對這位從呂太后身邊‘學成畢業’,並一步步走到如今這個地位的太皇太后的敬佩。

“田叔年歲確實不小,但朝中實在沒人。”

“——如果皇帝沒有辦法,那就讓我來吧。”

“——我抽空見見田叔,想辦法讓他再留幾年。”

···

“韓安國請外放,應該是想走晁錯的路子。”

“雖然韓安國曾經在梁國為官,於吳楚之亂中頗有武勳,但若想拜相,終究還是有些不足。”

“那就讓他去邊地,再立些武勳回來,接任田叔的御史大夫一職吧。”

“——吳楚之亂過後,梁孝王曾屢屢在我耳邊說:韓安國,是一個文武雙全之才。”

“讓他去邊地,想來邊牆,也能稍安穩些······”

···

“田叔留任,等待外放的韓安國回京接替自己,那內史的位置,就要再次空出來了。”

“塞侯直不疑,一直都是個忠厚、仁善的人。”

“由他來做內史,是再合適不過的。”

“——畢竟再怎麼說,這直不疑,也是先孝景皇帝的臣子,用他做衛尉,皇帝也沒辦法完全放心。”

“就藉著這次的機會,讓他去做內史吧······”

···

“塞侯做了內史,這空出來的衛尉······”

“這,就要皇帝自己思量了。”

“這個位置,需要由一個皇帝十分信任,且忠厚本分的人充任。”

“只是我實在不知,皇帝有沒有如此信任的忠厚長者······”

聽到最後,劉勝也總算是明白了竇太皇太后話外之意,便呵笑著接過話茬:“自是有的,自是有的······”

“只是如此一來,奉常一職······”

“——袁盎,是三朝老臣。”

不等劉勝音落,竇太皇太后便再次開口,給劉勝指明瞭最後一條路。

“這樣的老臣,如果死於太僕馬政之事,難免會有人說皇帝小氣,為了幾匹馬,就要治三朝老臣的死罪。”

“但袁盎這個‘老臣’的底氣,是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給的。”

“如果讓他做了奉常,再在祭奠太宗孝文皇帝的時候,出點令人驚駭的小差錯······”

···

“咳咳咳咳······”

“我老了······”

“這些事,皇帝自己瞧著辦吧······”

“——別太過火了。”

“畢竟太宗皇帝,也是皇帝的皇祖父·········”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長生二百年

長生二百年

宇文化稽
【熱血】【多女主】【輕鬆】【殺伐果斷】 【本書以傳統玄幻為主,節奏較快,不喜請入】 這已經是長生的第兩百個年頭。 “叔,疼,輕點...” “巧兒乖,很快就不疼了。” 蘇毅長長的撥出一口氣,一把抹掉額頭的汗。 要不說這活還真累人,手都有點發軟。 “以後小心點,別摔了,按摩只能緩解,不能治癒,再摔幾次要變瘸子的。” 蘇巧笑道。 “沒事,有叔在,反正您不會看著我變成瘸子。” 蘇毅嘆了一口氣,這句話太熟悉
玄幻 連載 0萬字
鬥破星空之覺醒

鬥破星空之覺醒

我不是清瘦
在一個靈氣充斥的世界,誰能夠以成為大陸主宰呢?
玄幻 連載 1萬字
劍斷萬古,一劍無極!

劍斷萬古,一劍無極!

聆聽那曲憂傷
一代天驕李凌,一夜之間修為盡失,家族被滅,不得已入贅林家三年。 道侶林輕塵和林家為了前途不僅休了李凌,還要殺人霸佔他的家族至寶。 天無絕人之路,李凌恢復修為斬盡林家。至此李凌踏上無敵之路,劍斷萬古,一劍無極!
玄幻 連載 5萬字
劍道天穹

劍道天穹

城南十一
絕處逢生,少年獲得劍道傳承,習得上古劍訣!一劍可破甲、毀脈、斷骨、滅識、奪魂、天誅! ”吾有一劍,可斬蒼穹!破日月!”
玄幻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