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狸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隔數年,孝景皇帝諸子、諸王,也終於是在劉勝的號召之下,於長安再度聚首。

而且與以往‘諸王交替入朝覲見’的情況有所不同:這一次,劉勝一次性召了所有的兄弟手足入京。

乍一看,這或許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挨個來太麻煩,一起來,劉勝也就不用挨個兒招呼了?

但實際上,單就是劉勝能一次性召齊自己的兄弟手足,就讓朝堂內外掀起了一陣不小的輿論。

——安全問題。

從有漢以來,長安朝堂中央和地方宗親諸侯,便一直是明面上連衣帶水,暗地裡鋒芒相對的複雜關係。

對於朝堂而言,宗親諸侯一方面是衛戍邊地、治理地方的免費勞動力,一方面又是對王朝保持著威脅的隱患;

而對宗親諸侯而言,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朝堂一方面是‘上司’‘上級部門’,一方面又是一個隨時可能攻擊自己的威脅。

明白長安朝堂中央和關東宗親諸侯之間的複雜關係,再來聽這個過往數十年,曾無數次發生在關東的故事,就沒有人會覺得奇怪了。

某一天,某位宗親諸侯在自己的王宮中,迎接了天子派來的使者;

使者一陣東扯西扯,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皇帝想要讓王上入朝面聖。

這時,王座上的宗親諸侯就會笑著低下頭,刻意將目光從天子使者的身上移開片刻。

待身邊人上前打點好天子使者,這位宗親諸侯才會笑眯眯的問出一句:敢問天使,除了寡人之外,都還有哪些宗室叔伯們,得到了陛下的召喚吶?

哦~

只有寡人一個人吶······

那麼請問:在得知只有自己一個人得到了天子召喚之後,這個宗親諸侯是否會去長安覲見?

答桉是:會。

只是在出發之前,這位宗親諸侯會盡量給每一個其他宗親諸侯,都親手寫下一封信,並在自己出發之前將書信送出。

書信的大概內容為:兄弟叔伯們吶~

寡人得到陛下的召喚,這就要去長安面聖去啦~

陛下說是隻召了寡人獨自入朝,並不曾召喚諸位兄弟、叔伯;

如果真實情況並非如此,諸位叔伯可一定要穩妥起見,小心行事啊······

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避免諸王在長安大規模聚集,以防被長安朝堂一網打盡;

對於諸王之間的這種默契,長安朝堂也樂見其成——朝堂中央同樣要避免諸王大規模聚集在長安,以防造成動亂。

什麼動亂?

——太祖高皇帝制:諸侯王非有天子詔不得擅出封地,違者以謀逆論處!

在這條劉漢祖制的限制下,漢家的宗親諸侯王之間,其實是無法取得太過有效的交流的。

而齊聚長安,無疑便是一次極好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卻顯然不是長安朝堂希望看到的。

也就是說,在過去,諸侯王在入朝面聖之時,會在彼此之間保持‘大家錯開入朝的時間,不要扎堆入朝’的默契,而長安朝堂也會默許這個情況存在,並樂得如此。

而這一次,孝景皇帝諸子卻一反常態——完全沒有再顧忌這個百十年來的默契,於長安齊聚首,其透露出的政治意味,也不可謂不耐人尋味。

首先,對於長安朝堂而言,不再忌諱諸侯王在長安齊聚,甚至是得到難得的‘密謀不軌’的機會,意味著長安朝堂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沒那麼擔心宗親諸侯勢力成為不穩定因素了。

這當然還要仰賴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父子,透過長達二十多年的經營,外加一場順利平定的吳楚之亂,以及叛亂平定後的一系列削藩政策。

其次,便是對於宗親諸侯而言,不再擔心因齊聚長安而被‘一鍋端’,也意味著長安朝堂中央和關東宗親諸侯之間的關係,已經不再像太宗皇帝、先孝景皇帝時那般微妙。

至少天子的兄弟手足們,並不擔心自己會被皇帝哥哥/弟弟背刺了。

這也從側面說明: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接力完成的削藩大策,不單讓長安朝堂對宗親諸侯放心了不少,也讓利益受到侵害的宗親諸侯安心了許多。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在‘懷璧’被人奪走時,匹夫的第一反應或許是惱怒;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匹夫也必定會逐漸發現:失去了‘懷璧’之後,自己似乎不用再承受那般巨大的精神壓力了。

再有,便是當今天子勝的公信力,透過這次孝景皇帝諸子齊聚,而再次得到驗證。

諸王敢齊聚長安,當然也就意味著當今天子勝的信用,已經達到了讓諸王信服至此的程度。

而這才朝堂內外,乃至於天下人看來,便是又一個令人嘖嘖稱奇的景象。

老劉家的天子,居然開始講信用了······

·

臨江王抵達長安;

河間王抵達長安;

魯王抵達長安;

江都王抵達長安;

長沙王抵達長安;

趙王抵達長安;

膠西王抵達長安;

膠東王抵達長安······

前後不過十數日,先孝景皇帝諸子中,有能力入朝面聖的宗親諸侯、當今手足,都先後抵達了長安。

在抵達長安之後,這些個諸侯王爺們也非常懂事:照例到先祖廟宇祭拜過後,便老老實實縮回了各自的王府,靜靜等候起了劉勝的接見。

和哥哥們相別多年,劉勝也多少是有些真情實感在其中,便也豪爽的在未央宮設下晚宴。

只是這場未央晚宴,在事後卻讓至少三個與會的宗親諸侯感覺到:當年,太祖高皇帝參加的鴻門宴,怕也不過如此了。

——當年,太祖高皇帝應霸王項羽之邀,參加兇險萬分的鴻門宴,險些將命都丟在了席間;

而在這一日的未央晚宴,諸王丟在席間的東西,卻似乎比性命都要來的更加貴重、更加珍貴······

“大哥!”

未央宮,宣室殿。

都還沒到黃昏,劉勝便已早早等候在了宣室殿;

當長兄劉榮的身影自殿外的長階上‘冉冉升起’,劉勝更是按捺不住胸中激動,趕忙從御榻之上站起身來。

——站起身歸站起身,劉勝卻也沒全然忘記自己的身份,便也就沒有親自上前去迎;

而對劉勝如此作態,劉榮卻是頗有些澹然的低下頭,不疾不徐的走入殿內,對劉勝一板一眼的拱手叩拜。

“臨江王臣榮,參見陛下。”

“惟願吾皇千秋萬代,長樂未央······”

似是沒聽到劉勝親切的呼喊般,規規矩矩行過一禮,又待劉勝自然地忙道一聲‘免禮’,劉榮才緩緩直起躬下的上半身;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劉勝才終於清晰的看見:大哥劉榮的面上,已經覆上了一層淺淺的鬍鬚······

“大哥;”

“——陛下。”

一聲輕喚,之後便是相對無言。

從劉勝的視角來看,劉榮,實在是老的太快了······

如果劉勝沒記錯的話,先帝皇長子劉榮,應該只比作為皇九子的劉勝年長六七歲;

在劉勝剛加冠親政幾個月的當下,劉榮頂天了去,也才不過二十七、八。

但在此刻,走進未央宮宣室殿,站在御階下方的臨江王劉榮,卻好似一個飽經歲月洗禮,且身心俱疲的中年男性。

尤其是那一層淺須之下,那張寫滿無盡疲憊的臉頰,竟讓劉勝這樣的天生話癆,都一時間有些不知該說些什麼······

“大哥······”

“瘦了?”

“——過去養尊處優,只知吃喝享樂;”

“——做了宗親諸侯,肩負了宗社的擔子,自也就難免消瘦了些······”

客套間不失距離感的對話,讓兄弟二人都稍感不適;

但這點不適,卻並非是源自劉榮的話語內容。

——宗社,是宗廟、社稷的代名詞。

但與後世人刻板印象中稍有所不同的是:宗廟、社稷,並不總是代指江山、天下,也並非是天子的專屬用詞。

至少在數百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以及如今的漢室,凡一國之君,都是有資格提及‘宗社’,並有資格具備自己的宗廟、社稷的。

回想一下春秋戰國之時,滅國的代名詞是什麼?

顛覆宗廟。

這裡的顛覆宗廟,指的並不是顛覆周王朝的統治,而是指毀了某一家諸侯的宗祠,斷了某一家諸侯的傳承。

若非如此——若‘顛覆宗廟’便意味著周王朝被顛覆,那在春秋戰國四百多年的時間裡,姬周王朝,早就不知道被反覆顛覆了多少次了。

真正讓兄弟二人都感到有隔閡的,其實還是這種古怪的氛圍。

尤其是當河間王劉德的身影,也在片刻之後出現在宣室殿內之後,這種詭異的氛圍,只愈發讓劉勝感到渾身彆扭。

“河間王臣德,參見陛下。”

“惟願吾皇千秋萬代,長樂未央······”

···

“陛下······”

“似是有些消瘦了?”

“——呃?”

“——哦哦······”

“——做了皇帝,難免政務操勞,顧不上餐食有律······”

滿臉古怪的回應著二哥劉德的關切,劉勝愣是尷尬的不敢將目光,在大哥劉榮身上停留哪怕半刻。

因為在這一瞬間,劉勝想到了後世的某一句廣告詞。

都瘦~

瘦點好啊······

“魯王臣餘,參見陛下。”

“江都王臣非,參見陛下!”

“膠西王臣端,參見陛下······”

一聲溫文爾雅,一聲中氣十足,一聲略顯陰柔的三聲唱喏,也總算是將劉勝的尷尬驅散些許;

看到幾個從小一起玩兒到大的兄長——尤其是看到五哥劉非那寫滿喜悅的面容,劉勝的面龐之上,也總算是出現一抹由衷的笑意。

“四哥,五哥,八哥。”

對於曾經住在隔壁,且自幼對自己愛護有加的這三位哥哥,劉勝本能的就會更親近一些。

哪怕是歷來以‘見不得光’著稱的八哥劉端,劉勝也同樣會因為其與四哥劉餘、五哥劉非一母同胞的緣故愛屋及烏。

對於劉勝這明顯有些偏愛的溫情,三人顯得也非常自然。

劉餘是溫笑著點下頭,便自顧自走到殿側,於劉榮、劉德兄弟二人身側找到位置坐下身,旋即禮貌性的和兩位哥哥攀談——主要是和大哥劉榮攀談起來。

劉非則是喜不可耐的對劉勝一陣擠眉弄眼,就好似是在說:等會兒過來找我玩兒啊!一定要過來找我玩兒啊!

劉勝只能說:這位五哥,還真是從來都沒變過。

公子非對公子勝這樣,江都王對太子勝這樣,如今的劉非,對天子勝也同樣如此。

不知是性情有了轉變,還是礙於劉勝的身份實在不敢不來——劉端的出現,其實還是有些出乎劉勝的預料。

畢竟在過去,這位皇八子可是連先帝劉啟,乃至於太宗孝文皇帝劉恆的面子都不給!

但凡不是‘不去就有可能會死’的場合,便基本都看不見這位皇八子殿下的身影。

而今日這場晚宴,顯然不是那般生死存亡的場合,可劉端還是來了。

劉勝實在不知道自己應該說:這是八哥給我面子,還是應該認為劉端真的轉性了。

和大哥劉榮變成小老頭、二哥劉德愈發像個‘隱居高士’相比,劉勝這後三個哥哥身上的變化,無疑就少了許多。

——劉餘仍舊是一副好大哥的溫和氣質,只是由於魯地文教之風的緣故,身上更多了幾分書卷氣;

倒是往年圍苑遊獵時的玩世不恭,已經消失在了這位魯王殿下身上。

劉非也仍舊是一副小號張翼德的畫風,本就誇張的肌肉曲線已經徹底長成,膀大腰圓,虎背熊腰,活脫一個大力士坯子!

就這麼直接丟進軍隊裡,不需要任何其他因素加分——單就是這身板,都夠劉非做一個先鋒大將!

偏偏這樣一副強壯的身軀,擁有者此刻卻是那樣一副憨傻的笑容。

至於老八劉端,只能說,還是劉勝認識的那個八哥。

目光略顯呆滯,面色雪白好似婦人,氣質頗有些陰冷。

只是相較於過往,似乎多了一些更讓人不舒服的東西,以及偶爾能讓人忘記這點不舒服的掩飾······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我的劍意能無限提升

我的劍意能無限提升

奮筆十年
揮劍100次,【劍意lv1】 揮劍1000次,【劍意lv3】 揮劍10000次,【劍意lv10】 揮劍1000000次,【劍意lv99】 這天下,有武道天朝,文人以筆為器,武將以兵為器。 文道強者一字開河,武道強者一戟開山。 這天下,有隱世仙宗,修仙者,高臥九重天,斷塵緣修大道。 一言天地變,抬手換人間。 可這天下,亦有萬萬百姓,萬萬凡人,守凡法,聽仙令。 卻抵不過朝堂一怒,上仙一言。 來此世有兩
玄幻 完結 1萬字
收徒:棺中籤到十年,徒弟背叛我出關

收徒:棺中籤到十年,徒弟背叛我出關

不想思考的笨蛋
飛仙峰首座,易凌雲。 身負重傷,找到了祖師留下的棺木中閉關療養。 此時,竟覺醒了一個神級收徒系統。 每天簽到可以獲得鉅額獎勵,收徒並且培養徒弟,也可以獲得無數寶物。 由於重傷,他在棺木中閉關十年。 曾許諾十位弟子,出關之後,賜予她們成仙機緣。 可十年過去,羽化聖地所有人都以為他身死。 十位弟子,竟有九人背叛了他,還當著億萬修士出言侮辱。 昇仙大典上。 九女背叛,只有最小的弟子苦苦背棺維護。 令所有
玄幻 連載 3萬字
開局贈送天生神力

開局贈送天生神力

金邊野草
赤縣神州,大週末年,禮崩樂壞,群雄逐鹿,靈氣復甦。 有當世武豪,橫擊山河,隻手可攬星月,有詭譎妖異,天外來人,掀起腥風血雨。 “秦王掃六合,彼可取而代也!” 獲得霸王命格,天生神力天賦! “雷鳴八卦!你想要成為什麼王來著?” 獲得魚魚果實,青龍形態天賦! “我兒王騰有大帝之資。” 獲得武道天眼天賦! “重瞳本是無敵路,何須再借他人骨!” 獲得天賦重瞳! “王不可辱! 哪怕揹負天淵,需一手託原始帝城
玄幻 連載 409萬字
大商監察使

大商監察使

落日照大旗
武道神話,降龍伏虎;天授稟賦,巫神共祝。萬年殭屍,鎮魔雷法;金剛降世,怒火忿吒。 濁浪濤濤,捲起人族厚重的編年史!在這人道主宰天地的時代,鬼神皆伏首,仙佛盡低眉。 漫漫紅塵之中.....又以代天巡狩,監察天下的監察使之名,最為令人聞風喪膽,鬼神皆驚。 鐵棠穿越為運城總捕頭,以武入巫,屢破奇案。馬場無頭案,他以武夫之軀迎戰巫覡神通,破敗鬼神密謀。 曲江碎屍案,鐵棠調遣四方土地,鎮壓曲江龍王,擒拿幕後
玄幻 連載 3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