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狸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卿老了?

袁盎老了?

老實說:這也就是開口說這句話的,是當今天子勝。

但凡換個人對袁盎說一句‘你老啦’,那即便袁盎和此人不死不休,也絕對不會有人感到奇怪。

袁盎如今是什麼年紀?

——世人皆知,太宗孝文皇帝元年,賈誼、晁錯兩位國士級別的俊傑入仕,開啟了劉漢王朝,乃至於華夏文明的一大盛世:文景之治。

但鮮少有人注意到:同樣在當年洗清‘諸呂餘孽’的汙點,並在短暫停靠陳平、周勃等老臣庇護之下後,又迅速投身於太宗孝文皇帝身旁的袁盎,當年也同樣只有二十歲。

二十七年後,太宗孝文皇帝駕崩,時年四十七歲的袁盎,正式成為了新君:天子啟的御用橡皮擦。

吳楚有變,袁盎去看看;

吳王反了,袁盎去勸勸。

甚至就連天子啟自己惹出來的‘皇太弟’一事,都是由袁盎在其中長袖善舞,為竇太后打消這個荒唐的念頭,起到了主管重要的、決定性的作用。

以至於後來,梁王劉武惡向膽邊生,險些就將袁盎一介當朝九卿,活生生刺殺在了長安街頭。

再到先孝景皇帝劉啟駕崩,時年五十七歲的袁盎,正式成為了當今天子啟身邊少有的三朝老臣之一。

若是算上給呂祿做門客、給呂氏做走狗的那幾年,說袁盎是個四朝老臣,其實也沒太大的問題。

而如今,當今天子勝迎來了自己即位之後的新元二年,至於袁盎,則剛好五十九歲。

放在後世,五十九歲的年紀,或許意味著袁盎快要退休了、很快就可以開始拿著退休金,然後在早晚高峰和年輕人搶公交,並於高樓大廈之間擾民式群魔亂舞了。

但在這個世代,對於一個男子,尤其還是活躍於政壇、廟堂之上的政治人物而言,五十九歲,真真可謂是‘如花年華’。

都不用說旁人,就說太宗孝文皇帝時期名揚天下的計相張蒼為吏。

這位僅僅比秦始皇嬴政小三歲,與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同一年出生的秦吏,早年曾是秦廷所任命的御史,也就是圖書管理員,主要負責‘四方文書’,也就是文件歸納。

而在成為秦御史之前,張蒼還曾同後來的秦相李斯、韓公子非等只會出現在青史記載之中的歷史人物一起,於荀子荀卿門下習學。

從荀子開設於齊國的稷下學宮完成學業,又同同門師弟李斯一起響應秦相呂不韋的號召入秦,張蒼便真是開啟了自己的蟄伏生涯,也就是圖書管理員生涯。

吃著微薄的秦祿,免費看秦咸陽宮石渠閣的藏書看了十幾二十年,一直到始皇嬴政病重臥榻,張蒼才因罪逃亡。

而在始皇嬴政駕崩沙丘,二世即立的那一年,張蒼也已經有足足四十六歲了。

回到家鄉之後過了一段時間,天下群雄並起而攻伐暴秦,張蒼便也就此投身於沛公賬下,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劉邦攻打南陽。

只可惜寸功未立,張蒼便因違背軍法而坐斬首;

正當張蒼無比絕望的脫下衣袍,趴伏在刑具之上,只等人起刀落,腦袋落地的人生結局時,第一個改變張蒼人生的人出現了。

——王陵。

豐沛豪強,同劉邦亦師亦友,同時又被劉邦隱隱不喜的王陵,在恰巧看到那一幕時笑著說道:哎呀呀~

瞧瞧這身子骨,多硬朗、多結識!

瞧著得有八尺餘高,四百來斤重了吧?

更別提這葫蘆籽兒似的細皮嫩肉,簡直就沒見過長的這麼好的男子!

當時,劉邦和王陵之間還沒有生出嫌隙,聽聞王陵此言,沛公只稍挑了挑眉:留?

王陵含笑點了點頭道:留下吧,就衝此人長的這般好模樣,就已經讓人不忍心將其殺死了。

就這樣,張蒼因為王陵這極有可能涉嫌變態的‘欣賞下’,得以在漢軍監軍官的刀下撿回了性命。

這時,張蒼已經年近五十。

後來的秦末紛爭,以及楚漢爭霸時期,就沒什麼好多說的了——張蒼‘北平侯’的徹侯爵位,以及一千二百戶的徹侯事宜,足以表明在那個時間間隔之間,張蒼也並沒有甘心做一個搖頭晃腦的文人、謀士。

到後來的漢五年,也就是始皇嬴政駕崩沙丘之後的第八年,漢王劉邦於汜水河畔即皇帝位;

隨後論功行賞,張蒼以跟隨淮陰侯韓信攻打趙國,並親自擒獲陳餘、趙地被平定之後,以代國相國的職務防備邊境敵寇,以及跟隨劉邦攻打臧荼有功等功績,累功獲封為北平侯,食邑一千二百戶。

一千二百戶人家不再給天王老子繳稅,而是開始世代給你家繳稅,很不錯了吧?

就這一千二百戶食邑,張蒼在漢開國元勳當中,或許連前一半都進不去!

畢竟徹侯食邑的下限,也是將近張蒼這一千二百戶食邑一半的五百戶;

而且絕大多數時候,劉漢天子都不會那麼摳門的將徹侯食邑卡死在五百戶,而是會象徵性的加個一二百戶。

與之對應的,則是徹侯爵位最高上萬戶食邑的實際上限,以及基本趨於正無窮的理論上限。

——徹侯五百戶起步,於劉漢鼎開國年間,以及至今為止都以萬戶封頂,500——10000的區間,張蒼僅僅只在1200的位置。

所以毫不誇張的說:在那個將星璀璨,能人如雲,大老巨擘如過江之卿,名垂青史者多如牛毛的璀璨時代,食邑一千二百戶的北平侯張蒼,壓根兒就提莫排不上號······

蕭何:張蒼?

哦~

咱們丞相府的會計啊~

還行,政務還算熟稔,人也機靈,能寫會認的,就是年紀忒大了些······

···

曹參:張蒼?

在坊間好像名氣挺大,說是個什麼勞什子‘計相’。

嘿,簡直可笑。

一個儒生,居然抱著我黃老的典籍,說自己學了個‘大成’······

···

王陵:哦~

張蒼啊~

嘿!

你要是問這個,那我可就興奮了!

我可就要好好跟你講講,我當年是怎麼從太祖高皇帝手中,把這白白胖胖的小老頭給救下來的了······

就這麼一個一個一個拍下來,排出二十名開外,張蒼的名字也絕對不會出現。

哪怕張蒼曾經,是秦相李斯、韓公子非的同門師兄弟,荀子荀卿的傑出弟子,專精於《春秋》;

哪怕張蒼曾在秦時做過數十年圖書管理員,甚至僅僅憑藉記憶就將那場大火中,絕大多數被項羽燒燬的典籍保留了下來。

甚至於哪怕張蒼在最開始,就第一時間追隨於劉邦左右,且從始至終都不曾有過動搖,也依舊改變不了這個現實。

但最終,張蒼出人意料的,在漢室開國五十年之內,成為了劉漢社稷第八任丞相,甚至可以說是成為了有漢以來,乃至於華夏曆史上最傑出、最出色的實權相宰。

而這一切,張蒼靠的不是文韜武略,不是裙帶關係,而是一個‘熬’字。

——做秦御史,張蒼熬死了所有自己認識的秦廷君臣,包括始皇嬴政,二世胡亥,乃至於三世子嬰。

太祖高皇帝劉邦在位,張蒼熬死了漢相蕭何;孝惠皇帝即位,張蒼熬死了漢相曹參。

呂太后在位,張蒼又熬死了自己的恩主:安國侯王陵,之後又在太宗孝文皇帝一朝,先後熬死了曲逆侯陳平、闢陽侯審食其、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四人。

難道除了熬,張蒼就沒有其他方式,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嗎?

——張蒼才高,比之李斯、韓非如何?

天縱奇才的法祖韓非,不也死在了師兄李斯的手中?

秦相李斯,最後不也是被合作伙伴趙高所殺害?

——於國有功,比之蕭何、張良如何?

蕭何為漢開國第一功臣,華夏曆史上第一位萬戶侯,更被漢太祖高皇帝譽為‘鎮國撫民,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的史詩級後勤大臣。

這樣的人,不也追隨太祖劉邦而去,什麼宏圖大志都沒來得及施展?

不也被逼的自汙以保全性命,靠自己給自己招黑,才打消了劉邦對自己‘或有異志’的猜疑?

至於張良,那就更別提了。

作為後世人心目中,好似並不存在於史書之上,而是應該出現在神話中的人物,張良在劉邦口中的評價,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在開國之後,劉邦給有功之士論功行賞,給其他人封侯那都是想了在想,摳了又摳;

說好殺項羽者侯萬戶,結果那五個平分項羽屍首的人加一起,卻都還離萬戶差著千八百戶。

反觀張良,被劉邦挽著胳膊拉到了留邑,指著城牆就是豪橫的嚎出一句:這三萬戶食邑,夠不夠?

不夠我再給你遷些百姓過來,或者直接給你找一塊兒更大的封地!

如此恩寵,不也是在劉漢開國之後便澹出朝堂,在太子劉盈儲位穩固之後功成身退?

至於武勳,那就更沒有贅述的必要了。

兵仙韓信,游擊戰鼻祖彭越,陣地戰祖師英布等人,張蒼壓根兒都沒資格跟人比;

就連太祖高皇帝身邊的近臣,如周勃、樊會、夏侯嬰之流,都爆了張蒼不知道幾個八百條街。

可就是這樣一個論才能比不過李斯韓非,論能力比不過蕭何曹參,論武力都沒資格跟那些大老比,甚至都在開國元勳中排不上號的小蝦米,最終卻在太宗一朝位及相宰,並一舉促成了垂名青史的文景之治。

是運氣嗎?

或許是。

但劉勝更傾向於將其理解為:把握住了擺在眼前的機會。

而一個人,要想把握住一個機會,首先需要做的,便是熬到,甚至是活到機會出現在面前——活到機會擊鼓傳花,輪到自己面前的那一刻。

張蒼就是這麼做的。

四十六歲送走始皇嬴政,五十四歲送走霸王項羽;

六十一歲送走太祖劉邦,六十八歲送走孝惠劉盈。

七十六歲送走呂太后,又經過十數年的蟄伏,先後送走陳平、周勃、灌嬰等前輩,張蒼才終得以在年近耄耋的年紀,坐上劉漢社稷的丞相之位。

一代計相之名不絕於青史,文景之治的功績怎也無法在功勞簿上抹去;

甚至於到了一百零三歲的年紀,張蒼還送走了太宗孝文皇帝!

四十六歲時經歷始皇嬴政駕崩沙丘的張蒼,親眼目睹了劉漢社稷第六位天子、太祖高皇帝劉邦的孫子:天子啟承襲大統······

張蒼如此,開國時期只是個大頭兵——頂多只能算精英怪的故安貞武侯申屠嘉,也同樣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而在這些動輒七老八十才顯赫,九十好幾才終老的前輩面前,現年四十七歲的袁盎,真的和‘老’這個字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太祖高皇帝四十七歲的時候,可才剛在豐沛起兵,開始自己的抗秦大業!

只是在這個世代,有這樣一句真理。

你的狀態,並不是你說了算,也不是旁人說了算,甚至都不是客觀事實說了算!

當封建帝王說你‘老了’的時候,你最好是真的老了。

若不然,萬一這輩子還沒活夠······

“太僕這些年,也算是勞苦功高。”

“突然要離任,也必定會有不捨、不甘。”

“既然這樣,那朕就帶著朝公百官,跟著太僕一起,去看看過去這些年,太僕做出了怎樣的成績吧。”

···

“——太僕馬政,於長安一代有內廄九,外廄十六。”

“內廄主要負責蓄養、照料宮廷用馬,也沒什麼好去看的。”

“莫如,我們便去外廄十六中,最受坊間讚歎的驪廄瞧瞧吧。”

“順便也能去驪山,看看秦王嬴政的滔天罪孽,究竟有沒有受到上蒼的寬恕······”

本是極盡澹然的一番話,卻惹得殿內百官公卿再度皺起眉頭;

驪廄,或者說驪山廄,是太祖高皇帝年間便建起的馬廄,或者說是馬苑。

在過往這些年,無論是朝堂內外還是長安街頭巷尾,其實都出於‘驪山’這兩個字的特殊性,而刻意的不去談論位於驪山腳下的驪廄。

只是劉勝如今問起······

如是想著,眾人紛紛將疑惑地目光,撒向朝班之中的太僕袁盎身上。

待看到袁盎的面色,從被劉勝說‘老了’時的錯愕,到回過神之後的不甘,漸漸變得欲言又止,甚至是冷汗直冒······

“袁盎,只怕是真的惹出了禍事啊······”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無敵之境苟在下界做國師

無敵之境苟在下界做國師

俗塵嫡仙
純無敵,純愛單女主或無女主,玄幻仙俠大秦王朝萬年基業,每代君王臨終之際都會帶著太子前往國師府磕頭敬拜,祈求國師庇佑新皇。 這是秦朝君王登基之禮,亦是王朝萬年依舊蒸蒸日上之根本。\n無論出征亦或豐收,只要舉辦祭拜,必須遵守秦一世皇帝定下規矩:萬事先到國師府敬拜,其次拜天地仙宗魔派。 秦法規定:第一條國師擁有廢除君王席位權,若皇帝想廢除國師,立即將皇帝壓入天牢。 第二條無辜辱罵褻瀆國君者三年牢災,無論
玄幻 連載 6萬字
無敵帝仙

無敵帝仙

為尹染墨紅塵
非正式版:緣,妙不可言,無窮玄奇,縱使超脫了因果命運,也無法擺脫那玄妙的緣。 塵世間,那不經意的一眼,一次擦肩,甚至是無意間聽過的一則傳言···都是緣。 我好像見過你,在那煙花漫天的盛世裡,在飛揚揚塵的紅塵中,在似水流年的芳華里,在血雨飄零的亂世裡,我們,可曾見過? 在那飄渺難尋的傳說裡,在悽美如詩的回眸中,在執念如畫的輪迴中,在那遙不可及的前世的夢裡,我們,是否相遇過? 正式版:無數歲月前,仙道
玄幻 連載 26萬字
魔女魂穿聖女後爆紅修真界

魔女魂穿聖女後爆紅修真界

喜上加喜
許鳶死了。 又活了! 偏偏還魂穿成正派聖女。 要知道,這聖女不好當啊! 絕情絕愛,開局即死。 不僅要應付老腐朽,還要哄傲嬌狐狸。 這是造得什麼孽?還不如死了算了! 老腐朽說:你是聖女,你要自持! 狐狸說:你沒有心,你辜負我哥! 他二大爺三舅老爺的!我可是你們口中的妖女! 妖女學乖,天下變壞! 一語成讖,這天下果然不好了! 正派不正派,反派不反派。 該她出馬了! ——— 狐狸:“聖女不會分不清渡氣和
玄幻 連載 10萬字
人族鎮守使

人族鎮守使

白駒易逝
重活一世,沈長青成為大秦鎮魔司一員,此時恰逢妖魔亂世,詭怪猖獗—— 斬殺幽級詭怪,十三太保橫練功提升至圓滿! 斬殺怨級詭怪,純陽功提升至圓滿! 斬殺強大妖魔,打破武學極限! 斬殺—— 若干年後,沈長青化身人族鎮守使,諸般妖魔詭怪盡皆俯首! “有我一日,人族不滅!”
玄幻 連載 862萬字
穿成獸世知更鳥,人淡如菊成神了

穿成獸世知更鳥,人淡如菊成神了

有病文學
“穿越+系統+基建+升級流+女強” 從小運氣很好是什麼體驗,長大後隨便買張彩票就能混吃等死一輩子,可她該死的手為什麼要去碰什麼基建遊戲,這下好了老天看不得她瀟灑,派了個白痴系統把她擄到獸人大陸搞基建。 時弦表示人淡如菊,幹不了一點活,除非有系統當牛做馬,但誰能告訴她系統怎麼變成了絕世美男。 小劇場 矮人族小心翼翼的問:領主,什麼是歪發? 號稱人淡如菊的時玹狂怒:Wifi都不知道,拉去、統統拉去種地
玄幻 連載 4萬字
說好一起吹牛,你卻偷偷獨斷萬古

說好一起吹牛,你卻偷偷獨斷萬古

山鳥不愛吃魚
蘇塵穿越玄幻世界,覺醒神級吹噓系統。只要別人吹噓就能獲得獎勵! 同門師兄妹:雖然大家都是同等境界,但你們這樣的,我大師兄能一劍秒十個! 蘇塵瞬間踏入禁忌領域,成為古往今來同境戰力第一人!宗門長老:我觀蘇塵有大帝之姿! 蘇塵頓時肉身大成,神臺清明,天資提升到極致。無上仙帝:我觀蘇塵道友手中之劍古樸無華,看似普通,實則神輝內斂,必然是一件無上神兵! 剎那間,蘇塵手中之劍神輝閃爍,變成一件極道帝兵。同輩
玄幻 連載 1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