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狸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公孫昆邪,以及袁盎二人身上時,這二人面上的神情變化,也不可謂不精彩。

比如公孫昆邪,本就是‘名譽九卿’性質的典屬國,並沒有表現出太過強烈的不妥。

究其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公孫混邪的出身——華夏曆史中,尤其是春秋戰國之時,反覆出現在青史記載上的一個原始民族:義渠。

殷商之前,義渠本是羌戎分支,世代聚居於寧夏固原草原,以及六盤山、隴山一帶。

殷商之時,義渠人與居住於隴東的狄人後裔——鬼方相互為鄰,又彼此攻伐不休;還經常同居住在豳(bin)地,由先周姬姓建立的豳國發生武力衝突,並不斷蠶食著豳國領土。

大約在殷商康丁年間,北方夷狄南下入侵,周祖古公:亶父率領部眾離開豳地,南遷入岐山。

戎、狄兩族則乘機搶佔了空出來的隴東大部分地區,作為部族世代居住的聚居地。

文王末年,姜太公曾派使臣南宮适出使義渠,義渠王則贈送駭雞犀給文王,文王又將這些東西獻給了商紂王。

由於義渠同姬周的相處和諧、親密,而鬼方(獫狁)同商、周對立,所以每次發生武裝衝突之後,鬼方都會因失敗而逃走。

久而久之,鬼方人逐漸外遷到了河套地區,義渠人則趁機內遷。

長此以往,義渠人便逐漸佔據了隴東大原地區(慶城、寧縣、鎮原等地)。

這片土地肥沃,水草豐茂的天然牧場,因為義渠人的到來,而使得當地的畜牧業得到了空前發展;義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遊牧狀態定居下來,成為了少有的‘定居畜牧民族’。

在同當地周人後裔的雜居中,義渠人又學會了農耕技術,並學習了周族文化,效彷周人建立城堡、村落,從而發展成了區別於其他羌戎的‘義渠族’,或者說是‘義渠人’。

至此,義渠這個民族,才算是在歷史上正式形成。

周朝建立後,義渠人臣服於姬周。

在多次鎮壓異族,卻遭到激烈的武裝反抗後,周朝開始逐漸改變策略,採取安撫政策,將五戎,即:義渠、鬱郅、烏氏、朐衍、彭盧皆安置於大原地。

五戎中,唯有義渠居大原中心地帶,南臨涇水,這片區域宜耕宜牧,土地肥沃,義渠人很快便藉此強大起來。

西周末年,犬戎叛周,兵臨鎬京城下,又殺幽王於驪山,周平王懼戎狄,慌忙遷都洛邑。

這便是周都西遷,周天子威儀不再的來由。

彼時的義渠人則趁著周室內亂,悍然宣佈脫離周王朝的統治,正式建立郡國,在今寧縣焦村鄉的西溝村建立了義渠都城。

從此,中國歷史上,也正式有了‘義渠國’的名字。

義渠國建立不久,便出兵吞併了彭盧、鬱郅等其他西戎部落,疆域得到極大的擴張。

其國界西至西海固草原,東達橋山,北控河套,南到涇水,面積近十萬平方公里。

相較於後世的華夏,十萬平方公里或許並不大,但在諸侯林立的春秋戰國時期,卻也已經算得上是大國。

在政局動亂的春秋戰國時期,義渠人或者說義渠國,直接參與了中原列國,尤其是七雄並立時期的合縱連橫等政治、軍事角逐;

特別是先後同春秋戰國時期的強秦,進行了四百餘年的反覆軍事較量,成為了當時秦國稱霸西戎的主要對手。

定居隴東高原後,義渠人便開始從事農耕,逐漸發展成了半農、半牧民族。

周襄王(前650)即位之前,義渠在吞併了北地諸戎後,進一步向東、南方向發展勢力,最先將矛頭指向了秦國。

周襄王元年(前651),義渠國收留晉國人由余為使臣,派他出使秦國,以圖緩和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由余到秦國後,秦繆公以上卿款待,並向他請教治國之道。

由余說:“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聖人之治也。”

繆公大為讚賞,便用離間計召降了由余。

此後,秦用由余計攻北地義渠,“益國十二,開地千里”。

而義渠在戰爭失敗後,吸取教訓,養精蓄銳,築城自守。

週考王十一年(前430),義渠大舉攻秦,從涇北直攻到渭南,迫使秦國軍隊退出渭河下游,此後30年內,是義渠國最為強大的時期。

其地東達陝北,北到河套,西到隴西,南達渭水,面積直逼二十萬平方公里。

周顯王(前352),秦出兵伐魏,一舉攻佔魏西河郡和上郡;

自此,領土接壤範圍進一步增大的秦國,開始重新於義渠出現摩擦和爭端。

秦國乘義渠國內亂派兵攻打義渠,並平定義渠內亂,義渠臣服於秦,此後雙方時戰時和。

周顯王四十二年,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義渠以國為秦縣,以君為秦臣,正式成為秦國屬地。

雖然秦國在義渠‘縣’不駐兵,不納稅,也不派遣官員,但也算是在理論上具備了對義渠人的統治。

周慎靚王三年,秦惠文王二十年(前318),義渠乘中原諸國混戰脫離秦國控制,聯合關東五國合縱伐秦。

為了消除後顧之憂,秦國用計謀拉攏義渠,以錦繡千匹,美女百名送義渠王,義渠人卻並沒有上當,仍起兵伐秦。

最終,義渠人夥同關東的列國戰勝秦兵,收復了相當一部分失去的‘祖地’。

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二十四年(前314),秦國在中原戰場大獲全勝取勝,之後調集重兵從東、南、西三面入侵義渠,先後奪得義渠二十五城,義渠國土幾乎縮水成數縣之地。

周赧王八年(前306),秦昭襄王即位為秦君,因年紀尚小,由其母宣太后攝政。

秦宣太后,便是後世人耳熟能詳的羋月——羋八子。

攝政之後,宣太后改變了正面征討、攻伐義渠的策略,採用懷柔、拉攏、腐蝕的政策,以墮戎王之志。

後又書請義渠王於甘泉宮,讓其長期居住,並以優厚的生活款待他。

以至於義渠王同宣太后淫亂,生有二子,方使義渠王完全放鬆了對秦國的警惕。

直至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著發兵攻打義渠,義渠國滅亡,領土併入秦國。

義渠國滅,遂被納入秦土,逐漸秦國化、中原化;

到始皇嬴政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義渠人也已經成為了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至於為什麼要在提到公孫昆邪的身世時提到‘義渠’這個已經近乎消亡,或者說基本溶於華夏的民族,是因為公孫昆邪,便是義渠人逐漸融入華夏民族之後,絕無僅有的、能在華夏政體擔任高階官員的義渠貴族。

——公孫昆邪,本是義渠王子。

如果沒有成為漢家的朝公,公孫昆邪也同樣可以前往北地、隴右地區,成為當地義渠殘部的王。

就如同漢室有樓煩縣、匈奴有樓煩部一樣:義渠人,也同樣分佈在漢匈西北交接的區域。

漢室領土內的義渠人,早就已經化身為諸夏,成為了漢室極為重要的一個群體:北地騎士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草原的義渠人,則依舊以‘義渠人’自居,並分裂成幾個部族,皆屬匈奴百蠻之列。

說回眼前:本就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九卿,所以對於官職,公孫昆邪看得很開。

反倒是袁盎,作為太宗皇帝年間就活躍於朝堂之上,且在很長一段時間間隔裡,被死對頭晁錯壓得喘不過氣的三朝老臣,顯然是沒想到劉勝的主意,居然打到了自己這樣的老臣身上。

袁盎自更想不到:劉勝對自己這個太僕,也可謂是積怨已久······

“自朕繼大統,朝堂內外便屢屢有這樣的看法:當太子儲君成為天子,太子屬官也就應當入朝為公卿,而先皇留下的老臣,則大都應該歸養鄉里。”

“——朕向來就很討厭這樣的話,很討厭這種什麼道理都說出去,卻莫名其妙的指使人們按照自己心意做事的話。”

“家國大事,是不可以急於求成,更不可以不經思考就進行重大改動的。”

“正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每放入一種食材,一味左料,都是需要小心翼翼的進行的。”

正當百官公卿思慮之際,劉勝這番讓人頗有些摸不著頭腦的話於殿內響起,惹得公卿百官不由得齊齊一愣。

待抬起頭,卻見劉勝仍帶著一抹澹澹笑意,目光也若有似無的從袁盎身上掃過。

“太僕,是太宗皇帝之時,就顯赫於朝堂之上的老臣。”

“先孝景皇帝也曾說過:如果有不知道如何處理的事,那就把這件事交給袁盎去處理,這總是不會出錯的。”

“而如今,袁卿在太僕的位置待了許多年,只恐怕,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聽聞劉勝此言,殿內百官公卿無不聞炫音而知雅意,只最後又撇了袁盎一眼,便澹漠的各自低下頭去。

此刻,正在宣室殿上演的這一幕,在過去數十年間,無數次出現在漢家君臣之間。

而對於這樣一幕,曾經有人這樣總結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說得更貼切一些,其實更應該是後世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太僕的職責,不過是為皇帝御輦、駕車。”

“以袁卿的才能,做一個為朕驅車的馬伕,實在是有些太過屈才。”

“——袁卿,應該到一個能發揮自己才能的位置,以一展宏圖大志。”

“只是不知,袁卿心屬何處?”

劉勝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袁盎便是在愚鈍,也已是明白劉勝的意思了。

更何況袁盎非但不愚鈍,反而還是朝中數一數二的聰明人!

畢竟這位袁盎袁太僕,可是能在當年諸呂之亂爆發之前,和呂氏眉來眼去,甘為牛馬走;

等諸侯大臣共誅諸呂,又能迅速成為掃除諸呂的急先鋒,甚至完全沒有被‘諸呂門下走狗’的政治標籤所影響。

諸呂亂平,袁盎成為了陳平、周勃等一眾元勳老臣身邊的得力助手;

結果等代王一到長安,袁盎又成了漢太宗孝文皇帝陛下掃除陳平、周勃等擅權老臣的謀士智囊。

太宗皇帝立太子啟,袁盎不動聲色;

坊間傳聞梁王當立,袁盎心如止水。

直到梁懷王墜馬而亡,賈誼賈長沙抑鬱而終,袁盎才‘後知後覺’的向太宗皇帝進言:儲君乃宗社之根本,太子儲君不固,則宗廟、社稷難安。

賣太子啟一個人情之後,袁盎便一直低調到了太宗皇帝駕崩,直到先孝景皇帝即位,才因為自己和晁錯的衝突,而重新開始在朝堂之上活躍起來······

“陛下憐臣老朽,臣,感激涕零。”

“只是過往這些年,臣這把老骨頭為陛下御輦,也著實有些······”

“額,呵呵······”

“若是突然不能再為陛下御輦,臣一時半會兒,只怕也是適應不了······”

袁盎的話說的很漂亮,但也依舊掩蓋不去話中暗含的深意。

——我做了這麼多年太僕,為陛下鞍前馬後做車伕,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就這麼冷不丁要罷免我,我心裡可有些不得勁兒。

或許在袁盎看來,憑藉自己‘故交知己遍天下’的人脈,同東宮太皇太后之間的關係,以及多年來長袖善於,交好於朝堂各方勢力的專業技能,劉勝應該會對自己有所遲疑。

但很可惜:劉勝對袁盎的厭惡,實在是由來已久······

“適應不了,那就慢慢適應吧。”

“——總會有這麼一天的~”

“若真讓朕的太僕,死在為朕御輦駕車的路上,那朕可就再也沒有顏面,乘坐御輦走出司馬門了。”

“卿也老啦~”

“這麼一把年紀,不趁著如此良機歸鄉榮養,又更待何時?”

一聽劉勝這話,原本低頭裝鴕鳥的百官公卿又紛紛抬起頭,神色各異的望向仍面帶倔強的袁盎。

如果說先前,眾人還以為劉勝只是從九卿當中,選了一個最軟,且捏了也不會影響朝堂的軟柿子捏,那在劉勝這番話道出口之後,眾人心中都已經大致有數。

——袁盎,怕是做了什麼惹惱當今的事!

而且這件惹惱當今天子勝的事,很可能是原則性的大錯。

若不然,劉勝如此少年老成的君王,也不至於在這常朝之上,當著百官公卿的面,如此粗暴的說出一句:卿也老啦······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長生二百年

長生二百年

宇文化稽
【熱血】【多女主】【輕鬆】【殺伐果斷】 【本書以傳統玄幻為主,節奏較快,不喜請入】 這已經是長生的第兩百個年頭。 “叔,疼,輕點...” “巧兒乖,很快就不疼了。” 蘇毅長長的撥出一口氣,一把抹掉額頭的汗。 要不說這活還真累人,手都有點發軟。 “以後小心點,別摔了,按摩只能緩解,不能治癒,再摔幾次要變瘸子的。” 蘇巧笑道。 “沒事,有叔在,反正您不會看著我變成瘸子。” 蘇毅嘆了一口氣,這句話太熟悉
玄幻 連載 0萬字
鬥破星空之覺醒

鬥破星空之覺醒

我不是清瘦
在一個靈氣充斥的世界,誰能夠以成為大陸主宰呢?
玄幻 連載 1萬字
劍斷萬古,一劍無極!

劍斷萬古,一劍無極!

聆聽那曲憂傷
一代天驕李凌,一夜之間修為盡失,家族被滅,不得已入贅林家三年。 道侶林輕塵和林家為了前途不僅休了李凌,還要殺人霸佔他的家族至寶。 天無絕人之路,李凌恢復修為斬盡林家。至此李凌踏上無敵之路,劍斷萬古,一劍無極!
玄幻 連載 5萬字
劍道天穹

劍道天穹

城南十一
絕處逢生,少年獲得劍道傳承,習得上古劍訣!一劍可破甲、毀脈、斷骨、滅識、奪魂、天誅! ”吾有一劍,可斬蒼穹!破日月!”
玄幻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