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狸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為始皇帝陵所在的陵山,驪山對於嬴秦社稷的存在意義,是母庸置疑的。

早在八十多年前,始皇帝下令鑿空驪山內部,以鑄秦始皇陵時起,驪山對於秦人,就已經具備了極為特殊的意義。

所在,即便再怎麼不承認秦的功績乃至於合法性,甚至是一口一個‘暴秦’,但在國祚鼎立之後,劉漢王朝也並沒有太刺激老秦人。

當然,這裡的‘沒太刺激’,也就僅限於不去刻意毀壞驪山始皇帝陵,不去刻意在驪山周圍,設定不適合出現在‘王陵’附近的設施。

——沒錯,是王陵,而不是皇陵。

至少在理論上,嬴政在如今漢室的地位,是‘秦王政’,而非‘始皇嬴政’;

自然,嬴政的陵寢,便也就是‘驪山秦王陵’,而非‘驪山秦始皇陵’。

若是皇陵,自然是整座陵山之上,都不可以有除祭壇、廟宇之外的其他任何建築,周遭五到十里更是隻能有為其守靈的人家。

但既然是王陵,那在禮法上自然就矮了一頭。

再加上這還是不被承認的前朝王陵,就更使得劉漢王朝對這座‘王陵’的態度,也只能侷限於‘我不刻意去毀壞,但你也別奢望我去刻意維護’的程度。

對此,已經改以‘關中人’自居的老秦人,也已經是習以為常。

至於驪山廄,說是‘驪山廄’,其實距離驪山也有相當遠的一段距離。

畢竟是偶像的陵寢,太祖劉邦就算是出於政治考慮而不承認嬴政、不承認嬴秦,卻也絲毫不影響他下達一條非正式命令:任何人不得對驪山秦王陵不恭。

於是,本就遠距驪山十幾裡的驪山廄,自此又往外挪了七八里······

“陛下······”

“到了······”

當劉勝乘坐御輦,來到那處明顯已經年久失修,且隱約散發出糞便氣息的馬苑外時,百官公卿早已是恭侯於此。

見聖駕抵近,這些人也無不面露羞愧的低著頭,又不時間複雜的目光,撒向站在人群最靠前位置,身形正微微發顫的太僕袁盎。

——已經不用進去看了。

單就是飄散在空氣中的牲畜糞便味,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不同於牛、羊等用來產奶或產肉的牲畜,馬匹作為交通運輸工具,對於居住條件和飼料,都是有著可謂‘嚴苛’的超高要求的。

包括但不限於:休息用的馬廄要乾燥、通風、溫度適宜,食用的飼料要精細、乾淨、營養均衡等等。

更何況這驪山廄,是專為禁中騎郎提供戰馬的。

何謂禁中騎郎?

用相對簡單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跟隨皇帝出行的花架子護衛中,騎著馬的那一波人。

再說直白點,就是天子儀仗隊的騎兵儀仗隊。

為這樣的部隊提供馬匹,雖然不需要驪山廄輸出多麼高大、強壯,甚至具備實際戰鬥力的戰馬,卻也至少要保證馬匹健康,以及至少看上去高大、強壯。

但此刻,在口鼻間迴盪的糞便氣味,告訴在場的每一個人:整個驪山廄,怕都是找不出幾匹沒病的馬······

“罪臣······”

“——太僕且不急認罪。”

劉勝皺眉上前,袁盎忙不迭便要跪倒在地,道罪之聲都還沒來得及說出口,便被劉勝清冷的一聲輕呵所打斷。

既然已經來了這裡——來了這距離長安好幾十裡地的驪山廄,劉勝就肯定是有把握的。

若不然,萬一大張旗鼓的來一趟,結果啥事兒沒有,劉勝這個天子的臉面往哪兒放?

實際上,以驪山廄為首的關中諸外苑的問題,早在去年年初的時候,就已經被周仁源源不斷的送進未央宮,送到劉勝的面前。

當得知這些狀況的時候,劉勝可謂是又氣,又覺得好笑。

——氣的是文景二帝省吃儉用,恨不能拿麻布縫天子冠玄穿、拿樹皮煮湯喝,一枚銅錢掰成八百瓣來花;

結果父祖艱苦省下來,用於馬政建設的專項經費,卻讓整個太僕馬政系統吃的肥頭大耳,滿嘴流油。

至於好笑,則是笑袁盎這個太僕,堂堂九卿之身,居然連自己的底盤都守不住,任由自己的權力範圍被各方勢力——被各方阿貓阿狗小蝦米肆意吞噬。

尤其做這些事的——做這些事來坑袁盎的,恰恰就是袁盎過去引以為傲的‘遍天下之好友故交’。

現在,袁盎落馬在即,生死亦不過在劉勝一念之間。

而那些藉著袁盎中飽私囊的人,此刻卻早已不知去了何處,過上了悠閒地富家翁生活······

“即刻清查驪山廄的檔桉戶瀆,查驗馬匹數量。”

“再調未央廄的官員,來檢視驪山廄每一匹馬的狀況,悉數記錄成冊。”

“——敢有妄語欺君者,族!”

隱含陰戾的一個‘族’字從劉勝口中道出,惹得在場公卿百官無不戰戰兢兢,只本能的深低下頭,祈禱著這場風波不將自己也捲進去。

而在人群最靠前的位置,袁盎早已是面如死灰,只呆愕的跪在地上,靜靜等候著命運的制裁。

這,也正是劉勝最感到憤怒、最怒不可遏的點。

——袁盎知道!

——袁盎知道驪山廄發生了什麼,如今又是個什麼狀況!

在劉勝表示要來驪山廄看看時,袁盎就已經面露虛色;

而在劉勝出現在驪山廄外時,袁盎,就已經基本不再抱有‘生’的希望了。

正所謂:知其不能為而為之,或為大毅力,或為大罪孽。

顯而易見,袁盎明知故犯,絕不是為了什麼遠大而恪守原則,而是明知這麼做會造成的結果,卻依舊縱容,甚至是助紂為虐。

“稟奏陛下。”

不多時,劉勝交代下去的事,就已經算是有了著落。

——劉勝說是‘讓未央廄的官員來’,但實際上,又怎麼可能是專門再派人回長安?

早在劉勝乘坐御輦,從未央宮出發前往這驪山廄時,未央廄的審查官員,就已經在北軍禁卒的護送下來到未央廄,檢視驪山廄的狀況了。

等劉勝姍姍來遲,早就被大致彙報給劉勝的驪山廄現狀,更是已經被未央廄的官員細細羅列,並準備成冊。

待劉勝開口道出那句‘去查查什麼情況’,未央廄的官員們也只是象徵性的再在廄內轉了一圈,而後便將已經準備好的奏疏,送到了劉勝身旁的謁者僕射:汲暗手中。

“念。”

“讓百官公卿都好好聽聽,太僕這些年幹下的好事。”

聽不出絲毫感情的清冷語調,惹得在場眾人心下又是一沉。

便見汲暗面色嚴峻的拱手領命,旋即攤開手中奏疏;

只稍掃了一眼,便略有些驚詫的深吸一口氣,還不忘下意識瞥一眼跪在不遠處的袁盎。

調整好因驚駭而紊亂的鼻息,才昂首挺胸,再清了清嗓。

“根據相府所收錄的檔桉,驪山廄,設立於太祖高皇帝九年,最開始有良種馬駒一百匹,母馬四十匹,種馬二匹。”

“呂太后掌政,呂氏子侄呂他為廄令,上下其手、中飽私囊,驪山廄存馬有過半被售賣到長安東市。”

“太宗孝文皇帝四年,以內侍張駒為廄令,增馬百匹。”

“太宗皇帝七年、九年、十四年、十九年,各有關東宗親諸侯所贈良馬,大半皆入驪山廄。”

“太宗孝文皇帝二十四年,監國太子奉太宗皇帝、薄太后之令頒詔:開少府內帑,以興馬政。”

“自太宗孝文皇帝二十四年開始,一直到當今新元元年,除去發生吳楚七國之亂的先孝景皇帝四年,驪山廄所得馬政款累年遞加。”

“太宗孝文皇帝二十四年,為少府內帑所撥馬政專項款,共計一千二百萬錢;”

“先孝景皇帝元年,為少府內帑所撥購馬款、養馬錢,共計二千一百五十萬錢。”

“到當今新元元年······”

唸到一半,汲暗便再一次本能的撇了袁盎一眼,才再深吸一口氣,語調滿是沉重道:“當今新元元年,太皇太后懿旨:大開少府內帑,以告天下凡漢之廄養馬、育馬,以從速、從多、從良為要。”

“是年,太僕共得少府內帑所出購買款、養馬錢等,共計九萬萬七千六百萬錢。”

“其中,單隻驪山廄,便得錢四千萬餘······”

···

···

······

在汲暗話音落下之後,驪山廄外的空曠地,陷入了足足數十息的沉寂。

所有人的低著頭,沉著眉,似乎是無顏對上劉勝那好似要殺人的陰冷雙眸。

九萬萬七千六百萬錢。

劉舍記得很清楚:去年相府國庫的農稅總收入,是糧米四千一百萬石左右,折錢不過二十萬萬出頭;

由於當時少府無主,所以少府內帑的口賦收入,也同樣送到了相府由劉舍過目,總計七萬萬錢。

雖然這是因為當今天子勝,在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將口賦從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降低為四十錢’的基礎上再次減半,減為每人每年二十錢,但這也是普天之下凡漢之民,每人拿出二十錢所湊出來的。

而在去年,太僕從少府直接得到的馬政款項,便接近了國庫全年財政收入的一半,並大幅超過了少府內帑的口賦總收入。

如果只算國庫的農稅收入,以及少府內帑的口賦收入,太僕去年得到的馬政撥款,便超過了整個漢室全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而在得到如此大力度的資金支援後,袁盎這個太僕在馬政這一項上所取得的‘成績’,實在是令人為之感到驚歎······

“經查,驪山廄在冊馬匹三千一百九十四匹,其中種馬七十九,母馬八百六十四,駑馬一千六百七十一,未出欄馬駒五百八十。”

“現存馬匹:種馬四匹,母馬三百一十四匹,駑馬無,馬駒五百八十。”

“經過未央廄核查,驪山廄本該存有,卻並不存在於驪山廄的種馬七十五匹,皆為驪山廄令竇完以‘資費不足’的名義賣出,共得賣馬錢一百七十萬”

“——此事,由驪山廄令親擬書檔,為太僕所批准,文書蓋有太僕印。”

“驪山廄本該存有,卻暫時並不存在於驪山廄的駑馬一千六百七十一,都以‘租借’的名義借了出去,日租一錢,且由驪山廄承擔飼料。”

“此事,同樣得到了太僕的准許,並有太僕印為證······”

說到這裡,汲暗才終於合上了手中白紙,恭敬的將其雙手捧到劉勝身前。

待劉勝身旁的宦者令夏雀替劉勝接過,汲暗才輕嘆著退到了一旁。

只是看向袁盎的目光中,多出了過去從不曾有過的一抹鄙夷。

——袁盎,在挖國家牆角。

至少是在默許某些人、某些勢力,在自己的地盤,憑自己的權力肆無忌憚的挖國家牆角。

而且挖牆腳的力度,堪稱推土機······

“年得馬政款九萬萬餘,卻還是以‘資費’不足為由,將七十九匹種馬賣出了七十五匹······”

良久,劉勝終還是冷著臉,看向跪在身前不遠處的袁盎,手握那已經被捲成‘紙棍’的報告,恨不能將其捏碎。

“七十五匹種馬,總共就賣了一百七十萬錢,折金不過一百七十金?”

以堪稱詭異的平靜語調,發出這一聲誅心的反問,劉勝目光仍緊緊鎖定在袁盎身上,只嘴上問起袁盎身後,藏在人群中的母舅賈貴。

“去歲,太皇太后誕辰,朕記得少府專門去了趟簫關,去接一匹北地送來的良駒,作為送給太皇太后的禮物。”

“那匹良馬,少府是花多少錢買來的?”

被劉勝毫無徵兆的點名,賈貴只沒由來的心下一慌;

待反應過來劉勝所提的問題,又滿是遲疑的看了看袁盎。

最終,也只得無奈的低下頭去,再上前兩步。

“稟奏陛下。”

“那匹良駒,是臣託雁門守,自雲中城互市尋得的胡馬。”

“其高九尺,其健如蛟,氣勢非凡。”

“購此馬,單只是那胡商,便要了臣千金。”

“再算上自雁門送來長安的一應資費,此良駒共耗臣家貲,一千五百金不止······”

“——那比起驪山廄的種馬,那匹良駒優之?劣之?”

“稍······稍劣·········”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我的劍意能無限提升

我的劍意能無限提升

奮筆十年
揮劍100次,【劍意lv1】 揮劍1000次,【劍意lv3】 揮劍10000次,【劍意lv10】 揮劍1000000次,【劍意lv99】 這天下,有武道天朝,文人以筆為器,武將以兵為器。 文道強者一字開河,武道強者一戟開山。 這天下,有隱世仙宗,修仙者,高臥九重天,斷塵緣修大道。 一言天地變,抬手換人間。 可這天下,亦有萬萬百姓,萬萬凡人,守凡法,聽仙令。 卻抵不過朝堂一怒,上仙一言。 來此世有兩
玄幻 完結 1萬字
收徒:棺中籤到十年,徒弟背叛我出關

收徒:棺中籤到十年,徒弟背叛我出關

不想思考的笨蛋
飛仙峰首座,易凌雲。 身負重傷,找到了祖師留下的棺木中閉關療養。 此時,竟覺醒了一個神級收徒系統。 每天簽到可以獲得鉅額獎勵,收徒並且培養徒弟,也可以獲得無數寶物。 由於重傷,他在棺木中閉關十年。 曾許諾十位弟子,出關之後,賜予她們成仙機緣。 可十年過去,羽化聖地所有人都以為他身死。 十位弟子,竟有九人背叛了他,還當著億萬修士出言侮辱。 昇仙大典上。 九女背叛,只有最小的弟子苦苦背棺維護。 令所有
玄幻 連載 3萬字
開局贈送天生神力

開局贈送天生神力

金邊野草
赤縣神州,大週末年,禮崩樂壞,群雄逐鹿,靈氣復甦。 有當世武豪,橫擊山河,隻手可攬星月,有詭譎妖異,天外來人,掀起腥風血雨。 “秦王掃六合,彼可取而代也!” 獲得霸王命格,天生神力天賦! “雷鳴八卦!你想要成為什麼王來著?” 獲得魚魚果實,青龍形態天賦! “我兒王騰有大帝之資。” 獲得武道天眼天賦! “重瞳本是無敵路,何須再借他人骨!” 獲得天賦重瞳! “王不可辱! 哪怕揹負天淵,需一手託原始帝城
玄幻 連載 409萬字
大商監察使

大商監察使

落日照大旗
武道神話,降龍伏虎;天授稟賦,巫神共祝。萬年殭屍,鎮魔雷法;金剛降世,怒火忿吒。 濁浪濤濤,捲起人族厚重的編年史!在這人道主宰天地的時代,鬼神皆伏首,仙佛盡低眉。 漫漫紅塵之中.....又以代天巡狩,監察天下的監察使之名,最為令人聞風喪膽,鬼神皆驚。 鐵棠穿越為運城總捕頭,以武入巫,屢破奇案。馬場無頭案,他以武夫之軀迎戰巫覡神通,破敗鬼神密謀。 曲江碎屍案,鐵棠調遣四方土地,鎮壓曲江龍王,擒拿幕後
玄幻 連載 3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