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學,可以說是人類第一學科。

祖先在從野蠻走向文明的漫長曆程中,便逐漸認識了數與形的概念,開始了關於數學的學習與領悟。

先秦典籍中有“隸首作數”、“結繩記事”、“刻木記事”的記載,人們從辨別事物的多寡中逐漸認識了“數”,並創造了記數的符號。殷商甲骨文中已有13個記數單字,最大的數是“三萬”,最小的是“一”。一、十、百、千、萬,各有專名。其中已經蘊含有十進位置值制萌芽。

傳說伏羲創造了畫圓的“規”、畫方的“矩”,也傳說黃帝臣子”倕”是“規矩”和“準繩”的創始人。早在大禹治水時,禹便“左準繩”,“右規矩”……

周公制禮,數學成為貴族子弟教育中六門必修課程——六藝之一。

作為構成世界的最本源學科之一,數學向來是最深奧、最難學、最偉大的。

沒有任何一個偉大的數學家敢說自己已然探究到數學的奧義,所有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的繼承、開拓、創新……

這是一門源遠流長、卻又與時俱進的學科。

如果李白說他的詩作已然達到文字凝鍊的巔峰,房俊或許會敬佩的予以肯定;可是如果是敢說他的數學成就已經臻至最高境界,房俊絕對會嗤之以鼻,但凡一個有點數學常識的人,都不能如此愚蠢的誇下海後……

所以當孔穎達接來下介紹王孝通新近編著了一本算學鉅著《緝古算術》,而王孝通對於自己的著作傲然說了一句“請訪能算之人考論得失,如有排其一字,必謝以千金”這句話的時候,房俊雖然未予反駁,卻淡笑不語,一臉不以為意。

如此大言不慚之人,即便算學水平高到天上去,房俊亦鄙視其人品。

只不過他亦非官場初哥,犯不著看誰不順眼都會撲上去咬一口,只要你不惹我,我就懶得理你。

可是房俊這般不予理睬雲淡風輕的態度,卻讓王孝通惱火不已。

他這人雖然早已過了知天命的歲數,可是性情剛烈執拗,尤其對於自己的算學成就極度自信,認為自己這部《緝古算經》的成就即便不能空前,亦可以絕後了,以後千百年,都不可能有人超過自己的算學成就。毋庸置疑,自己算學宗師的名號,定將彪炳青史,百世流芳……

可你個小娃子,這是什麼態度?

對於房俊,王孝通並不是一無所知。隋唐兩朝,算學是一門比較冷僻的學科,人才寥寥。很少的幾個在這門學科裡取得一些成就的學者,彼此之間的聯絡很是頻繁。對別人來說相互交流可以互通有無相互增益,對王孝通來說卻是難得的展示自己算學成就、提升自己名望資歷的方式。

“李太史曾說,新鄉侯對於算學一道亦有涉獵,且成績斐然,編撰了一部名為《數學》的著作,老夫心中甚喜,卻一直無緣參閱。不過,老夫對於後進向來不吝賜教,改日有暇,新鄉侯可帶著這本書尋到老夫,老夫可以予以指點提攜。”

王孝通神情傲然,彷彿自己能看看房俊的書,那就是給了天大的面子,更是房俊百世修來的福氣……

房俊有些愕然。

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他有些詫異的看向孔穎達,很是驚奇於素有大儒之稱的孔穎達,怎地會同這等傲氣凌人之輩一副相交莫逆的模樣?不是說儒家的精髓乃是中庸麼,這王孝通如此自負,好像與儒家教義格格不入……

孔穎達面對房俊探尋驚異的目光,亦有些尷尬。

這位老友的才學毋庸置疑,說是當世算學第一人,亦不為過。即便是學究天人的太史令李淳風,再王孝通面前亦要執後輩之禮。然其恃才傲物的脾性,卻令尋常人難以接受,與整個官場格格不入,否則以其在算學一道上的成就,絕對不會止步於一個不入流的官階……

況且,對於面前這位看似人畜無害面露笑容的新鄉侯,孔穎達可是素有耳聞。這位的脾氣,那可是蘸火就著,即便是當朝重臣亦或王侯貴族,惹惱了他便全然不管不顧,擼胳膊就上!

王孝通這點身份在他面前倚老賣老,豈不是自找苦吃?

咳嗽一聲,孔穎達溫言道:“侯爺怕是有所不知,孝通所著之算學經典《緝古算經》已經陛下允可,即將在國子監中作為算學的基本教材,予以普及。”

能作為大唐最高學府的國子監的教材,既是無上的榮光,更是對王孝通算學水平的肯定。

孔穎達言下之意,這位老友雖然恃才傲物,但畢竟是有可恃之才,方才傲氣凜然,可以接受……

房俊含笑點頭:“那是晚輩孤陋寡聞了,失敬失敬。”

如此說話,便等於給了孔穎達面子,咱不跟你這位驕傲的老友計較……

孔穎達便捻鬚微笑,誰說這房二是個二愣子?現在看來,亦不是很難打交道嘛,起碼不是胡攪蠻纏之輩,懂得進退,也會顧及旁人的顏面。

他深知王孝通的脾性,傲然自負了一輩子,想要變通,卻是全不可能。現在房俊能夠後退一步,忍受王孝通的過分言語,令他深感欣慰。

房俊算是給了孔穎達面子,畢竟將來在人家手底下當差,犯不著跟這位大名傳遍大唐的大儒針鋒相對。

可王孝通卻不這麼想……

這老頭看著孔穎達跟房俊眉來眼去,頓時怒道:“怎地,難道你等不承認老夫的學識水平?”

孔穎達苦笑道:“哪裡有這樣的事情?老友多心了。”

王孝通卻不依不饒,不理會孔穎達,徑自瞪著房俊說道:“這小子分明就是輕視與我,是可忍,孰不可忍!”

房俊無奈道:“老先生,您真的多心了,對於您在算學上的成就,晚輩衷心敬佩……”

“既然如此,那老夫問你,你對《緝古算經》如何看法?”王孝通對於集自己畢生學業之大成的這本書,極為看重,容不得旁人又一星半點的質疑和不屑。正是房俊在聽到此書名字的時候流露出來的不以為然,令他深感羞辱,這才不依不饒的懟上房俊,想要讓這個僅僅懂得一點算學皮毛的小子心服口服!

對《緝古算經》如何看法?

老子有個蛋的看法!

都特麼看過這本書,我能有什麼看法?

不過房俊也不願跟這位性格有些“二”的老前輩真的起什麼衝突,唐朝還是很注重前後輩的關係,無論如何,若是他跟這麼一個比自己爺爺小不了幾歲的老前輩懟上,旁人甚少會去探究原因如何,定會第一時間便給房俊按上一個“不敬師長”的罪名……

房俊只好含糊說道:“晚輩豈敢對老先生的著作有何看法?不敢,不敢。”

然而王孝通對自己的學術成果十分得意,對自己編撰的《緝古算經》更是視若珍寶,房俊這明顯敷衍的一句話,自然不能令他滿意。

便追問道:“比之《綴術》如何?”

見他窮追不捨,孔穎達覺得有些臉上發燒。人家房俊這麼一個脾氣暴躁的小傢伙都能給自己三分薄面,對你一再忍讓,你王孝通又何必咄咄相逼,定要人家低頭拜服?

即便與王孝通交情莫逆,孔穎達這個厚道人亦覺得有些過分了。

便不悅道:“孝通,你可是失禮了。”

王孝通卻梗著脖子說道:“生死事小,真理事大!這小子明顯對老夫是學術看不上,我得教教他什麼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甭以為自己閉門造車寫出一本不知所謂的《數學》,就能小看天下英雄。”

孔穎達冷著老臉:“依我看,是你小看天下英雄才是!”

王孝通傲然道:““其祖沖之、祖𣈶之父子之《綴術》,時人稱之精妙,卻不覺方邑進行之術全錯不通,芻亭、方亭之間於理未盡,此輩,何以成為英雄?”

房俊目瞪口呆!

娘咧!這老傢伙連祖沖之都敢黑?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炸翻侯府和離後,被王爺掐腰猛寵

炸翻侯府和離後,被王爺掐腰猛寵

香梨呀
安七恩是安府之女。 陛下賜婚,將她嫁給只剩下一口氣的活死人侯府世子喬江鴻沖喜。 上京所有人都認為安七恩嫁過去就是實打實的寡婦。 安七恩嫁入侯府後,一心一意學醫問藥,經過三年的努力把只剩下一口氣的喬江鴻從閻王爺那救了回來。 可沒想到喬江鴻大病初癒的第一件事就是將他心愛的白月光帶回侯府。 並聲稱,“書梨才是我鍾愛的女子。” 從此喬江鴻寵妾滅妻。 沈書梨不甘為妾,陷害她與小叔子有私情。 最後安七恩被休。
歷史 連載 47萬字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死後被宿敵強娶了

餘何適
【全文精修,盜版劇情錯漏不齊,恕不負責。創作不易,請支援正版,謝謝大家!】 weibo@晉江餘何適,歡迎來點菜各種福利~ 【古代背景人鬼文,宿敵文學,雙向救贖】 大魏皇后沈今鸞死前,恨毒了大將軍顧昔潮。 她和他少時相識,為家仇血恨鬥了一輩子,她親手設局將他流放北疆,自己也油盡燈枯,被他一碗毒藥送走。 生前為了家國殫精竭慮,她死後卻被汙為妖后,千夫所指,萬人唾罵,不入皇陵,不得下葬,連墳頭都沒有。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大明:崇禎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金色魚鉤
穿越+權謀+熱血+殺伐+爭霸+風流+無系統。朕不為己身殺一人,卻可為國屠千城! 平內亂、滅外敵,朕!必將讓大明屹立於世界之巔……
歷史 連載 4萬字
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

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

筆畫豐年
趙承穿越大陳成為一個地痞,陰差陽錯被小媳婦買回了家。 明明吃不飽飯,住不起房,小媳婦卻將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了趙承。 從那以後小媳婦多了一個買來的夫君,而大陳多了個白身國師。 憑著高中知識,帶著現代營銷手段。 趙承不但要自己吃飽,還要讓工業革命席捲這個世界。 多年後,大陳皇宮。 “愛妃啊!快幫朕砍一刀,只差三個人朕就能得到國師這三千重甲了。”
歷史 連載 31萬字
漢劍

漢劍

尼古拉斯皮皮汪
公元前74年,昭帝病逝,霍光輔佐18歲的昌邑王劉賀登臨大寶,改號元平。 可命運總是喜歡捉弄於人,荒淫無道的昌邑王在位僅27日,便被霍光率眾大臣攜上官太后召令廢黜。 霍光為何要親手毀掉自己捧上皇位的劉賀,他們之間到底有怎樣的恩怨……本已有廢立之權的霍光為何一次次對宣帝示弱,最後還權於宣帝。 他是史書上有名的權奸?還是一位被人誤會千年,對漢室忠心耿耿的賢臣?
歷史 連載 0萬字
嬌養太子妃

嬌養太子妃

小舟遙遙
四歲那年,明嫿見到小太子的第一眼,就記住這個仙童般漂亮的小哥哥。 及笄那年,她被欽定為太子妃。 明嫿滿懷期待嫁入東宮,哪知妾心如明月,郎心如溝渠。 太子只看重她父兄的兵權,對她毫無半分愛意。 明嫿決定和離,換個新男人,圓了她的姻緣夢。 看著桌前的和離書,太子裴璉提起硃筆,畫了個圈。 明嫿:“你什麼意思?” 裴璉:“錯別字。” 明嫿:“???我現在是要跟你和離!你嚴肅點!” 裴璉掀眸,盯著滿腦子情愛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