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元豐八年五月癸丑(21)。

禮部上奏,今科進士、特奏名進士以及武進士名單。

雖因天子守孝,免殿試,直接以禮部試成績取用。

但還是要上報兩宮,呈遞進士名單,並予諸進士釋褐。

兩宮拿了名單,命人將趙煦請到保慈宮,也將名單給趙煦看。

大宋從仁廟開始,進士數量連年新增。

今科進士,便已經達到了五百七十五人,特奏名進士更是達到了八百四十七人,另有武舉進士三十九人。

趙煦瞥了一眼名單,然後看到了一甲第一名省元加會元的名字:焦蹈。

趙煦手指輕輕彈了彈,沒有說話。

兩宮看著趙煦沒有意見就將相關名單交給粱惟簡:“拿去送都堂,張榜告示天下!”

“唯!”

趙煦卻是有些神遊物外。

他若沒有記錯,上上輩子今年科舉再考是在四月末五月初,然後於五月初六直接放榜。

狀元、榜眼都和現在的名單上差不多。

第一名焦蹈,第二名劉逵。

然而,狀元焦蹈卻在放榜後的第六天,也就是五月十一離奇暴斃。

於是,榜眼劉逵順理成章的接過了原屬於焦蹈的官職、待遇。

現在,因為趙煦對李定的打擊科場再考延後了十餘日。

不意也讓這焦蹈活到了現在。

就是不知道,他是否依舊會在回鄉途中,因為太過興奮,急於回到父老鄉親們面前炫耀,以至勞累過度而染病。

進士張榜公示。

汴京城自是又熱鬧了一天。

進士遊街,榜下捉婿等傳統娛樂專案次第上演。

看的汴京城裡的窮措大們羨慕不已,也看的那些今科落榜之人,咬牙切齒,發誓三年後,自己也要出現在這些簪花遊街的進士群體中。

因為沒有殿試,瓊林宴是沒了,殿中傳臚自也取消。

只在第二天,新科進士們,被通見司的人領著,遠遠的在延和殿便殿外,拜了兩拜,喊了一聲:“聖躬萬福!”

就算是把程式走完了。

這些新科進士們,也算是走完了他們人生最關鍵的一步。

可對趙煦而言,這只是小事罷了。

元豐八年的科舉,是典型的科舉小年,沒幾個人才,也沒有值得關注的,不似慶曆二年、嘉佑二年這樣的科舉大年,不值得花費精力。

對趙煦而言,他更關心,特奏名進士們有多少願意主動自願去熙河路的?

兩天以後,趙煦知道了結果。

一共只有二十三名特奏名進士,在吏部遞了帖子,主動自願前往熙河路。

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結果,趙煦也沒有感覺太意外。

……

元豐八年五月丁巳(25)。

沈括看著浸泡在水缸裡的那一塊塊鐵片上,漸漸出現的紅色痕跡。

他微微籲出一口氣。

他知道的,成了!

一直跟在他身邊的童貫,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探入水缸裡,在一塊鐵片上颳了一下。

那赤紅色的金屬泥,便粘在了手指上。

童貫嚥了咽口水。

把鐵放到膽礬水裡就能鐵上長出銅!?

這是什麼法術?

他不大明白。

沈括卻皺起了眉頭來,他吩咐著左右:“先將鐵片上的赤泥刮下來……”

“然後放入坩爐之中融煉,看看是不是真的銅!”

“唯!”左右領命開始做事。

沈括則閉上眼睛,開始思考,這是怎麼回事?

少主提醒過他的。

格物致知!

此聖人大道!

若他可以用聖人經義道理來解釋,這膽礬水裡泡鐵片,三日就能刮出銅泥的事情。

沈括知道,他就會是新的儒學開創人!

“童勾當!”沈括看向童貫,問道:“宮中可是聖旨?”

童貫搖搖頭。

沈括閉上眼睛,不再說話。

半個時辰後,所有水缸中鐵片上的紅色金屬泥都被刮取下來。

經過稱重,足足二十五斤斤!

然後,這些金屬泥被送進了坩爐,在熊熊爐火的熔鍊下,金色的銅水倒入磨具,然後送入冷水之中冷卻。

一錠錠黃燦燦的黃銅,映入眼簾。

童貫感覺自己的心臟要受不了了。

他看向沈括:“提舉,可以寫奏疏請功了!”

他的聲音都在顫抖!

以水鍊銅,這是什麼神仙手段啊!

沈括看著那些銅錠,點點頭:“是該上章請功了!”

無論如何,他上任一個多月,就有這樣的功勞朝野上下都會側目,兩宮也會青眼。

但少主呢?

沈括想著,他知道的,他需要再次求對!

……

沈括的奏疏,直入通見司,然後被宋用臣直接拿到了趙煦面前。

趙煦看完,一點也不意外。

化學反應是這個世界的執行基礎。

膽水遇到生鐵,就一定能置換出銅。

不需要技術,也不需要前置科技。

只有有膽水和生鐵,就一定能實現!

倒是沈括再次求對以及他在請功奏疏之中,將全部功勞,都歸於‘兩宮慈聖,恩加於臣;皇帝陛下,神聖睿知,親賜臣先人典籍,以聖人聖訓教誨……’,而他‘臣仰仗兩宮慈聖蔭庇,皇帝陛下神聖賜告,僥倖功成而已’。

是事實,態度也不錯。

趙煦想了想,就和宋用臣道:“命沈括明日下午入宮,依舊在崇政殿陛見!”

“是……”

趙煦拿起沈括的奏疏,直奔坤寧殿。

進了坤寧殿,他就歡歡喜喜的拿著奏疏,和向太后炫耀起來:“母后!母后!”

“父皇給兒選的這個大臣沈括,可真厲害!”

“我前些時日,只和他說了一句:聖人格物致知!他就用了心了,今日奏報說,其從我賜給他的那些古書之中,找到了一條先賢格物格出來的道理,用這個道理,便用鐵從膽水裡煉出銅來了!”

向太后聽著,起初只是微笑,旋即變成大喜。

“果真?”她有些不敢相信!

大宋缺錢的事情,即使是她深居深宮也是知道的。

而錢的多少,和銅的產量是正相關的。

大行皇帝在世時為了能多鑄錢,可是披肝瀝膽,日思夜想,什麼辦法都用過了。

更是屢下詔旨,親自獎勵那些能多貢銅的礦監!

不獨如此,大行皇帝這麼愛財的人,為了能讓銅的產量多一點,甚至聽從了舊黨元老的意見,恢復仁廟時代的天下礦冶政策——官民二八抽分!

以官取兩分,餘者以市價和買五分,剩下的礦產,則聽民自便。

哪怕這樣,銅還是不夠用!

而且遠遠不夠用!

現在,有了新辦法了?

向太后心裡自然開心。

尤其是她看沈括奏疏,看著沈括將所有功勞歸於兩宮慈聖,尤其是六哥賜教後。

她就更開心了。

“這個大臣,大行皇帝果然選的好!”向太后開心的說:“是個忠臣!”

在向太后心裡面,她是沒有信沈括說的‘皇帝陛下,神聖睿知,親賜先賢典籍,以聖人聖訓教之’的話。

向太后知道,這是託詞。

那個沈括是在用這樣的方式表忠心!

她和太皇太后也聽政兩個多月了,這樣的事情見多了!

許多大臣上書論事,都會將大部分功勞,認為是‘兩宮慈聖、皇帝陛下神聖’所致。

他們想方設法的找理由找藉口,來論證確實如此。

最開始,向太后其實是很享受的。

可現在都過去兩個多月了,早習慣了,閾值也降下來了。

所以,沈括的文字,她沒放在心上。

就是對沈括將功勞推到六哥賜書和告誡上,讓向太后很滿意。

這是一種新型的吹捧方式!

說出去也好聽多了。

於是,放下奏疏,向太后和趙煦道:“走,六哥,去保慈宮裡把這個好訊息也告知太皇太后!”

“讓太皇太后也高興高興!”

趙煦用力的點點頭:“正該如此!”

今天下午寫的東西和科舉有關,我寫完了才發現,和正文沒有任何關係,對現在和以後的情節也沒任何推動作用,發出來大抵又要被批評水,就全部刪了~

嗯,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以後有一個科舉類似的情節是主線!

就是主角親政的前兆,也就是再過三年的新君第一次科舉,龍飛榜!

要是現在寫了,以後難免會重複相同情節!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當年明央
靈霄看了一本仙俠文。 男主下凡渡情劫,為救女主散盡修為除魔證道。但靈霄卻喜歡文中那個美強慘反派—— 大魔王謝無佞。 一個窮盡三千年從萬魔淵爬出來,就為讓整個三界挫骨揚灰的病嬌瘋批。 以一己之力逼得男女主神魂盡毀。封印他後,神族傾盡能力,以上古之法點了一抹純靈善念在這瘋批魔頭額心,試圖引他改邪歸正。 但這魔頭死不悔改,花了三千年,又衝破無妄海煉獄,打算再次拉著三界跟他一起沉淪。 這次,靈霄穿過去了,
歷史 連載 9萬字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張菇涼
穿越到漢末的林墨,為了能夠舉孝廉入仕,只能選擇在岳父面前人前顯聖。 “賢婿覺得曹操會水淹徐州?” “陳登暗通曹操?賢婿可有證據!” “賢婿如何得知袁術會稱帝的?”直到袁術被殲滅,曹操被打跑,林墨才詫異道:“呂布怎麼變的這麼厲害了,難道背後有高人?”呂布擺了擺手,不裝了,我攤牌了, “對,賢婿就是呂布背後的高人啊!”
歷史 連載 133萬字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青芷町蘭
建安元年,初春後世歷史分類某 “白金大神”因讀者打賞太多夜夜爆更不慎猝死,意外來到漢末三國,附身張繡身上。 看著剛死不久的張濟,以及旁邊低聲啜泣的美婦縐氏,其瞬間燃起了鬥志......注:三國智商爽文,口味比較帶勁,不喜勿入,不喜勿噴。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景第一贅婿

大景第一贅婿

泥丘白
宋安穿越了,而且好死不死的穿越到別人大婚當天、洞房花燭夜的時候。 更要命的是,對面那個被粗暴撕碎衣衫、半迷半醒的女人,還是個郡主! 一介郡馬,大婚當夜企圖對郡主用強,結果被郡主一三彩馬砸翻,然後便宜了他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 奶奶的,不會剛穿就又要嘎了吧?
歷史 連載 1萬字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娍齋
【先婚後愛+雙潔+甜寵+追妻】【瘋批病嬌王爺VS善良嬌軟王妃】天晟朝大亂,奸臣當道。 在民間享有菩薩再世之盛譽的將軍遺孤沈曦澐被選入宮,慘遭反派瘋批王爺折磨,善良嬌弱小白兔遇上弒殺惡魔大灰狼,人人都道她活不過三朝...
歷史 連載 1萬字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月麒麟
這世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趙禎也一樣。他從不覺得,自己有任何不平凡的地方。 但是,命運偏偏讓他來到了大宋,成了萬人之上的皇帝。大宋的官家難當,趙禎這個官家尤其難當。 上有奉先皇遺命,監國理政,距離稱帝只差一步的太后劉娥天天管著,下有仗著不得殺士大夫的祖訓,以直諫為榮的一群文臣時時盯著。 再想想往後數年,歐陽修,包拯,范仲淹這些只能在教科書裡出現的人物也會來到自己面前。 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趙禎,心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