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元豐八年六月癸未(二十一),集英殿中。

範純仁持書而讀,一篇《堯典》被他念得抑揚頓挫,精彩紛呈。

堯典唸完範純仁便持書而立,恭身問道:“官家,可有要問的?”

趙煦微笑著搖搖頭,道:“愛卿講的極好,朕已對堯舜之事,略有所知矣!”

範純仁再拜:“臣惶恐,乞官家為臣言《堯典》之論!”

趙煦微笑著,用通俗的話,當殿解釋了一遍。

《尚書》是儒家經典裡的經典。

也是儒家用來洗腦士大夫、君王的利器。

這開篇的《堯典》,自然就是闡述儒家意識形態的名篇。

一開始就是歌頌帝堯的偉業。

然後吹捧其政績,最後引出為何要禪讓給帝舜的動機、原因和理由。

儘管,這些事情大多數皇帝都不會信。

尤其是掌權越久的帝王,越不會信。

當然不信歸不信,架不住士大夫天天唸經,哪怕是最專斷的帝王,也難免在心裡面嘀咕:“會不會是真的呀?”

所以,儒家唸經是真的有效的。

大多數皇帝都會不由自主的遵從儒家的意識形態道德觀。

有些時候運氣好,說不定還會碰上一個真的篤信的帝王。

可惜,這些招數在趙煦面前完全失效。

因為趙煦在現代,看過陶寺考古發掘出來的那些東西。

堯舜禹三代到底發生了什麼?

趙煦現在已經清清楚楚。

不過,這一點都不妨礙趙煦在外人面前,裝出一副自己真的相信的模樣。

因為他清楚,儒家思想是他最好的統治工具!

這也是儒家的陽謀!

皇帝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尊崇。

範純仁聽完趙煦的解釋,立刻下拜:“臣惶恐……”

其他幾個經筵官,則紛紛道賀:“陛下聖明,實乃天下之幸也!”

趙煦便道:“也是諸位先生講得好!”

“尤其是範先生!”

“臣等惶恐!”範純仁等人連忙再拜。

趙煦和馮景吩咐:“給諸位先生賜茶、慰勞!”

便有著內臣,端來煮好的極品茶湯,賜給諸位經筵官。

今日經筵至此,便算結束。

範純仁領著群臣再拜謝恩,喝了趙煦賜的茶湯接著就恭送著趙煦離開集英殿。

……

趙煦回了大內,首先到保慈宮給正在批閱奏摺的兩宮問安。

兩宮見到趙煦來了,都放下手頭的事情。

“官家今日經筵,感覺如何?”太皇太后問道。

“回太母,幾位先生教的都很好!”趙煦坐到兩宮身邊,甜甜的說道:“特別是範先生,講學講的很好,孫兒也頗受啟發……”

“這就好!”太皇太后點點頭。

兩宮瞧著趙煦的模樣,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趙煦見著,不動聲色的說道:“以後孫兒遇到不懂的,還可以來問太母、母后嗎?”

兩宮頓時喜笑顏開,紛紛道:“當然可以了!”

她們自然知道,士大夫大臣,想要從她們手裡奪走官家(六哥)的教育權。

可官家主動來問她們,大臣們就管不著了!

……

已是正午時分,熾熱的陽光,炙烤著汴京城外的土地。

官道上的行人稀稀疏疏。

大部分人都選擇,在道路兩旁栽種的樹木下行走。

一輛囚車,在軍士的押送下,緩緩走到一處蔭涼的樹蔭下。

這裡有著一排茶鋪。

茶鋪之中,許多趕路的商賈和行人,都在喝茶。

見到這些押送犯人的軍士,尤其是看到了領頭押送的居然還是一位穿著獬豸服的御史的時候。

好多人立刻忙不迭的結了賬,趕緊繼續上路。

他們可惹不起!

但在一個茶鋪門口,兩個穿著士大夫常服的中年男子,卻不慌不忙的,繼續喝著茶水,補充著水分。

軍士們卻是規規矩矩,進了茶鋪,也不敢喧譁,只是掏出銅錢和店家說道:“上茶!”

那兩個士人看到這個情況,眼中詫異了一下,其中一人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那位留在樹蔭下的御史模樣。

然後他似乎認出了對方,遠遠的招起手來:“可是伯修?”

那御史聞言,立刻看過來,看到士人的樣子,揉了揉眼睛,連忙過來行禮:“下官見過呂龍學!”

他驚訝的看了看這士人身邊,沒有元隨,也沒有僕人!

只有一個和他同桌而坐,雖然穿著士大夫袍服,但是面板黝黑、粗糙,身材健壯的如同武將一樣的男子。

被叫呂龍學計程車人,微笑著說道:“某給伯修引薦一下……”

“這一位,乃是某之同門,京兆遊師雄遊景叔,方從環慶路經略司判官任滿,正欲回京待闕,不意與某道左相逢,可謂他鄉遇故知……”

遊師雄起身,恭身一禮。

這御史連忙還禮。

然後那呂龍學就和遊師雄介紹起來:“景叔,這一位便是宇文昌齡了,昌齡表字伯修……”

“如今應該是當朝的監察御史……”

呂龍學看向那囚車之中,被枷鎖押著的犯人,問道:“伯修押解的就是那罪將張之諫?”

“正是!”宇文昌齡點點頭:“此罪將正要押回大理寺受審!”

說著,宇文昌齡就對呂龍學、遊師雄拱手再拜:“某為御史,職務在身,實在不好與龍學敘舊、景叔交談,待得來日休沐再來拜謁二君!”

呂龍學點點頭,拱手還禮:“伯修請!”

遊師雄也拱手說道:“來日必登門拜訪伯修!”

三人就這樣告別。

那些軍士喝完茶,也規規矩矩的丟下銅錢,結了賬離去。

遊師雄見著,讚道:“不意御史臺中,竟也有擅長治軍之人?”

呂龍學點頭:“自然,伯修少嘗讀兵法,曾有意投筆從戎……”

遊師雄聽著眼睛亮了起來,道:“來日卻是要好生結識一番才行!”

他最喜歡和這種愛帶兵的人交朋友了。

呂龍學見著遊師雄的樣子,就笑起來:“景叔還是如當年一樣,不改初心啊!”

遊師雄點點頭:“先師當年講學,嘗以西賊為恥,生平之志就在攻滅西賊,安我陝西百姓!”

“身為弟子,某豈能不遵而從之?!”

說著,他就看向呂龍學,問道:“微仲呢?微仲可還記得,當年橫渠門下講學之時,先師敦促的教誨?”

呂龍學聽著,沉默片刻後,道:“恩師教誨,某豈敢忘記?”

“但事有輕重緩急……”

呂龍學,自然就是新晉的龍圖閣學士呂大防。

“呵!”遊師雄笑了一聲:“微仲記得的,恐怕不止是先師教誨,還有兩位程先生的教導吧!”

呂大防沉默不語。

遊師雄道:“微仲難道沒有聽說過嗎?”

“少主,知道先師的橫渠四句!”

“更曾在兩宮之前推崇備至!”

“我橫渠一門,振興有望!”

自古以來,一門學說,只要得到皇權的認可,就一定可以興盛!

何況橫渠之學,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實乃君子之學,正人之學!

在遊師雄眼中,橫渠之學,足可與二程、邵雍之學爭鋒。

便是王安石的新學,若有皇權加持,也未嘗不能碰一碰。

奈何,自橫渠先師亡故。

橫渠一門,就已經如同一盤散沙一樣。

甚至還有人,明著看著是先師的弟子、傳人。

背地裡卻在給先師的行狀上大肆吹捧二程,將先師的地位居於二程之下!

說什麼‘盡棄異學而從之’,搞得橫渠先生是二程門人一樣!

而那個人,就是眼前這位呂大防的親弟弟呂大臨!

事後,呂大臨雖然拼命解釋,自己本意並非貶低橫渠學問。

可誰信呢?

至少,遊師雄不信!

可他人微言輕,無能為力,只能遠走沿邊。

這些年來他在熙河路、秦鳳路、環慶路等地輾轉為官。

靠著不斷積累功勞,不斷增長見識。

如今,終於成為了朝官!獲准可以和環慶路邊帥趙卨回京。

正是在回京的路上,他聽說了,少主推崇他的恩師的傳說。

於是,遊師雄直接脫離了大部隊,單人獨騎,一夜狂奔一百五十里,終於在中午時分抵達汴京外圍。

也在這裡遇到了多年未見的呂大防。

呂大防看著遊師雄的模樣,也只能嘆息一聲,謝道:“景叔還是未能看破當年之事嗎?”

有些事情呂大防真的不好說。

畢竟,昔年先生病逝,在身邊的人,就他的弟弟呂大臨和其他幾個同門,大部分人都在外。

呂大臨是受了先生遺命,撰寫其行狀的。

雖然用詞可能沒有和人商量,但其中關鍵的話,卻是先生臨終囑託的。

奈何,遊師雄等人不信!

而,呂大臨也無法解釋。

難道直接告訴世人——先生之意,乃在於橫渠與理學融合,共抗王安石新學?

不能這麼說的。

只能讓時間來撫平一切。

呂大防想著這些,就對遊師雄道:“景叔啊,某知道景叔的想法……”

“如今少主確實是推崇先師……”

“可少主同樣推崇兩位程公……前些時日明道先生去世,少主親詔輟經筵以致哀……”

遊師雄搖搖頭,他看著呂大防,沉聲道:“微仲,吾這一生,必以振興橫渠一門,光大先生之學為己任!”

“無論如何!”

“吾都要做到!”

“不管付出怎樣的代價!”

他用了十幾年時間,獨自一人,從選人爬到了朝官。

他也可以再用十幾年時間,從朝官攀登到宰執。

然後,他就可以在御前向天子推薦先師之學!

橫渠一門,是氣學!

不是二程的理學!

他會親口告訴天下人的!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