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百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僅許敬宗位列奸臣榜,李義府也赫然在列,剛好排在第二位。

誰能想到,這兩貨在廢王立武之前,名聲竟如此之好?

其實仔細想想,也不奇怪。

一個人開始飄,都是功成名就之後的事了,長孫無忌如此,褚遂良亦是如此。

許敬宗和李義府眼下才剛剛冒頭,以前在朝堂中,都屬於不得志的那批人。

那時候只想著能封侯拜相,建功立業,故而格外愛惜名聲,自然不會犯下太大的錯誤。

當然了,還有一種情況,這兩人也許是被史官給抹黑了,畢竟新唐書、資自通鑑等都是宋朝士大夫所寫。

這幫宋朝讀書人思想極為守舊,對武則天當皇帝深惡痛絕,凡是支援廢王立武的人,都被斥為奸臣,包括李勣。

到底真相如何,許敬宗和李義府是忠是奸,也只能等歲月日久,李治親眼去見證了。

就在許敬宗舌戰群臣時,被李治派出去的金吾衛回來了,還帶回一個壞訊息。

監察御史盧博濤竟然死了,在家中服毒身亡,臨死前,寫下一份奏表。

朝堂上的爭辯也因此被打斷,所有大臣都望著李治,準確來說,是望著他手中的奏表。

李治看完之後,緩緩道:“盧博濤以身家性命擔保,希望朝廷召回褚遂良。”

這是一份死諫!

韓璦嘶啞著聲音,大聲道:“陛下,盧博濤以死相諫,您富有四海,安享太平,卻驅逐舊臣,難道還不醒悟嗎?”

李治沉默不語。

他知道韓璦是一個暴脾氣,以前就在朝堂之上,將唐高宗比做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氣的唐高宗將他逐出朝堂。

說出這種話來並不奇怪。

許敬宗等人都被這一手弄得措不及防,他們已經猜到,盧博濤之死與昨晚長孫無忌那場夜宴有關。

許敬宗朝崔義玄打了個眼色。

崔義玄明白他的意思,正準備出列說話時,忽見李治從寶座臺上走了下來。

群臣都嚇了一跳。

唐高宗性格陰柔內斂,坐朝以來,一直都是規規矩矩坐在龍椅上議政,就算憤怒起身,也很快坐回去。

如此走下寶座臺,還是大娘子出嫁,頭一回。

李治緩緩走到群臣之間,目光在群臣身上一一掃過,眾臣皆低頭垂目,不敢與他對峙,只有韓璦瞪著一雙大眼,怡然不懼。

另一名宰相來濟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朝他頻頻打眼色,韓璦卻當做沒看到。

韓璦也是關隴貴族出身。

他的家族不大,本人也沒什麼才學,但他父親是最早追隨李世民的一幫人,與長孫無忌關係極好。

唐高宗繼位後,他在長孫無忌關照下,步步高昇。

永徽三年進門下省,擔任黃門侍郎。

永徽四年得“中書門下同三品”頭銜,參知政事,列為宰相。

永徽六年,拜為侍中,兼太子賓客。

以前有長孫無忌、褚遂良兩位大佬在前頭,韓璦雖是宰相,卻沒什麼露面機會。

如今褚遂良被貶,長孫無忌隱到幕後。

他覺得是時候該自己挑起大梁,從而提高家族在貴族集團中的地位,所以頭鐵的很,一步也不肯退讓。

李治與韓璦對視半晌,慢慢回到寶座臺上,緩緩道:“盧博濤以死明志,令人相敬。薛卿,你親自帶千牛衛走一趟,召盧博濤妻兒到偏殿等候,朕要親自面見他們,再做決議!”

薛仁貴應諾道:“是。”

韓璦急道:“陛下,您何等身份,怎能見一個監察御史的家眷?”

李治瞥了他一眼,道:“盧博濤官職雖低,卻忠肝義膽,一心謀國,朕慰問他的家眷又怎麼了?”

李義府快步出列,微笑道:“陛下仁義寬厚,實乃我大唐之福!”

韓璦臉色急變,與來濟對視一眼,表情都有些不安。

某種意義來說,盧博濤是被他們逼死的。

昨晚長孫府夜宴,眾人商議召回褚遂良之策,卻都想不到太好的辦法。

最終,韓璦提出這個以死相諫的主意。

世家大族能百年不衰,正因他們懂得取捨之道,犧牲一個普通的世族成員,救下世族元老,這是常有的事。

話又說回來,這個自殺人選,又不能隨便找一個,官職太高,死了可惜,官職低微,死了起不到作用。

最終,官職低微、影響卻很大的監察御史,成為最佳選擇。

然而自崔義玄被許敬宗拉攏後,世家派系的御史就越來越少。

長孫府、來府、韓府都沒有族人擔任監察御史,只能從其他世族中挑選。

最終選來選去,盧博濤這個倒黴蛋被選上了。

范陽盧氏最開始極力抗拒,他們是山東老牌貴族,與關隴集團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不願為了眾人利益,折一個本家精英。

直到長孫無忌給范陽盧氏開出極優厚的條件,盧氏族長才終於答應。

韓璦並不知道盧氏族長是怎麼說服盧博濤的,但他相信盧博濤肯定死的很不情願,畢竟他還有大好前程。

一個人懷著怨憤而死,家人自然看得出來。

倘若皇帝從中瞧出什麼破綻,只怕要賠了夫人又折兵。

韓璦看向來濟,後者搖了搖頭,表情充滿無奈。

事先誰也不會想到,皇帝會突然不按常理出牌,提出要見一個小小監察御史的家眷,所以他們毫無準備。

現在只看未上朝的長孫無忌,能否提前一步,彌補這個漏洞了。

褚遂良的議題終於揭了過去,這場朝會卻才剛剛開始。

宰相兼兵部尚書崔敦禮出列,沙啞著聲音道:“陛下,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程知節上奏,因大雨影響,送到前方軍糧不足兩成,請朝廷再運軍糧。”

崔敦禮雖不是朝堂年紀最大的,卻最顯老邁虛弱,說了幾句話,就有些喘不過氣來。

韓璦大步出列,說道:“陛下,程知節奉命出征,已近半年,卻依然逗留鄯州,顯見老邁,無法領兵,臣以為應該撤去程知節蔥山道大總管之職,另選良將替代。”

來濟出列道:“英國公能征善戰,且在軍中素有威望,正適合擔當重任,臣舉薦李勣接替程知節!”

李勣眯著眼笑了笑,並未出列替自己說話,因為他猜到有人會為他代勞。

果不其然,許敬宗走了出來,拱手道:“陛下,據老臣所知,盧國公行軍不快,是為等一支奇兵,並非有意怠慢。”

韓璦道:“等什麼奇兵?”

許敬宗微微一笑,朝崔敦禮笑道:“崔老尚書,您是不是還有什麼事給忘了?”

崔敦禮剛剛坐回去,聽到此話,愣了一下,瞪著昏黃的老眼,朝笏板看了過去。

大臣攜帶笏板,其中一個作用便是為了記錄文字,好防止上朝時將要上奏的內容忘記。

崔敦禮看完後,一拍腦門,又顫巍巍的站了起來。

“哎喲,差點給忘了,陛下,老臣還有事要奏。”

李治道:“老尚書請講。”

崔敦禮道:“燕然副都護‘婆閏’,調集了五千騎兵,想投在程總管麾下,助我軍攻打賀魯。還說自備軍糧,不必朝廷供糧。”

李治愣了一下,隨即恍然。

原來這婆閏是回紇首領,他老爹是第一代歸附唐朝的回紇可汗,後來被侄子烏紇殺死。

烏紇控制了回紇部落,想要投靠突厥人。

婆閏當時二十出頭,在族中毫無威信,根本無法與烏紇抗衡,只得孤身一騎,前往燕然都護府,向唐朝求救。

當時的副都護名叫元禮臣,聽說回紇叛唐,不敢怠慢,點齊一萬多騎兵,在婆閏引路下,找到叛亂的烏紇大軍,將其擊潰。

婆閏親手砍下烏紇腦袋,祭奠在父親靈前,對大唐感激萬分。

他跟著元禮臣,入朝參拜,被李世民封為回紇可汗,燕然副都護。

自那以後,婆閏率領的回紇,成為大唐最忠心的小弟,只要大唐在西域用兵,回紇都會自告奮勇,與大唐一起作戰,還自備乾糧,不給人添麻煩。

當然,在大唐的庇護下,回紇的部落也越來越強盛,無人敢招惹。

李治微微一笑,道:“程老將軍不愧領兵多年,定是猜到婆閏會請命出擊,才緩慢行軍。准奏!”

韓璦和來濟對視一眼,都嘆了口氣,朝會開始沒多久,這兩場最關鍵的爭鬥,世家派系卻都落了下風。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開局躺贏,太子奉命娶妃

開局躺贏,太子奉命娶妃

冰淇琳
太子顧驍從小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學無術,玩世不恭。帝后對此大為頭疼,想著成家立業之後總會收斂性子。 \n故而趁著顧驍落冠之際,一口氣給他納了七房妻妾,大婚之日,顧驍看著七位貌美如花的妻妾,陷入了沉思……
歷史 連載 2萬字
望春庭(重生)

望春庭(重生)

弦珂
【全文完結,開始精修全文,不對盜版負責】 【下本:《楨楨我心》,收藏就看矜貴自持的世子追妻火葬場】 上一世,繁華京城無人不識宋家嫡女宋絮清,出了名的驕矜,是宋家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姑娘。 但奈何宋家嫡女不思進取,整天聽曲兒逗鳥兒,世家女子當會的琴棋書畫是樣樣不精,然其命好,早早就被婚配於太子裴翊琛。 重來一世,死於廢太子裴翊琛刀下的宋絮清悟了。 裴翊琛能看中她,不僅僅是看重她的家世,還看中其不理世事的
歷史 完結 43萬字
極品貼身家丁

極品貼身家丁

紫微
一個邪惡、陰險、搞笑、花心的小家丁的混亂奮鬥史!我是家丁燕七,我是泡妞專家,我是財富大亨,我封侯拜相,我開疆拓土,我是萬人迷,我手眼通天。 我信奉:人定勝天!大華朝,我來了。極品貼身家丁聊天群:80378533
歷史 連載 874萬字
侯門主母操勞至死,重生後不伺候了

侯門主母操勞至死,重生後不伺候了

文心滴露
沈青鸞自嫁入鎮遠侯府,為主母嘔心瀝血操持家事,為人妻三從四德待夫君恭順愛重,為人媳侍奉長輩如同親母,為人母循循善誘將一對頑劣蠢笨的繼子繼女視如己出。 一朝貼身照顧患了時疫的繼女被傳染,積勞成疾一病不起,繼女反倒怪她死得不是時候,延誤了她的婚事……沈青鸞一口氣嘔死了。 再睜開眼時,看到蠢笨膚淺的繼女在外赴宴丟了大臉,回府反將黑鍋推到她身上,巴望著她繼續當那勤勤懇懇任人拿捏的老黃牛……面對侯府眾人,沈
歷史 連載 23萬字
穿二代戰神皇帝成長史

穿二代戰神皇帝成長史

菌行
瑛瑛是個穿二代,他的祖父是禹朝開國皇帝,父親是藩王,外祖父家是豪富的海商(dao)頭子。 當其他父母遵循封建思想,用專|制混亂的內宅關係往孩子心裡使勁扎刺時,瑛瑛卻被漂亮孃親用愛意在心頭種花。 “瑛瑛想做什麼都可以,你不是父母的複製品,你就是你自己,媽媽只希望你有快樂自由的一生。” 他還有個超級好玩的竹馬,雖然對方總用“呂警官”、“警察阿姨”等奇怪的稱呼他孃親。 但竹馬常常給他帶新奇、有趣的東西,
歷史 完結 8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