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瞭解了這些情況之後,也就不難分析出今後的發展了。

“在我看來,明朝就算跟著學習用機器,也不會採取和我們相同的方式的。”他告訴狄奧多拉:“當然,這可能也沒什麼問題……他們體量太大了,稍微找點方法就能適應下來。”

“不知道他們怎麼解決成本問題。”狄奧多拉猶豫道。

“可能就不需要解決。”郭康斷言:“按商人們的觀點,只有壓低僱傭人力的價格才能獲取競爭優勢,但實際上不見得是這樣——起碼對塞里斯來說是這樣的。”

“哦?這也有例子麼。”狄奧多拉好奇地問。

“他們做工和打仗是一樣的。”郭康打了個比方,便於她理解:“給的錢少,成本雖然低,但工匠也沒什麼動力,做出來的東西純屬浪費材料。看起來有了競爭優勢,實際上效率很低,甚至是得不償失的。”

“這樣啊……”

郭康確信地點點頭。

現在的明朝還看不出來,但明朝末年,這算得上是最典型的情況了。

朝廷自己生產的軍械根本不堪用,火槍無法換代的一個原因,居然是槍管質量太差,換成細長管的火繩槍會直接變成“爆破筒”。鎧甲、火炮等等,也都有各自各樣的問題。

作為應對,一些官員提出,去澳門找葡萄牙人買火器。為此,明朝從澳門的卜加勞鑄炮廠購置了數批軍械,因為質量良好深受歡迎。

但比較搞笑的是,卜加勞炮廠其實不是“原汁原味”的純西式軍械廠。那個時候,明朝的冶金技術相對於歐洲,在很多方面有優勢,尤其是在鑄鐵方面。所以,卜加勞炮廠不僅吸納了不少明朝技術,連廠裡的匠人,很多都是直接從廣東僱傭來的。

他們的武器,尤其是鐵質槍炮,就是明朝自己的技術。生產軍械的工人,也是明朝的工匠,為什麼換了個地方,質量就十分優秀,暢銷東亞,乃至返銷歐洲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當時葡萄牙人還比較“質樸”,基本上給多少錢就幹多少事。而工部自己的軍械廠,經過朝堂諸公一系列複雜的分潤和盤剝,已經沒什麼錢能發到基層了。給不夠錢,也就自然造不出靠譜東西來。

甲冑也是一樣。明朝的鎧甲技術並不落後,鄭成功所部的盔甲,給荷蘭人留下過深刻印象。在荷蘭人的記述中,穿著重甲的鄭軍士兵,甚至能頂著不斷命中的槍彈,與荷蘭士兵對射。然而,明軍自己的鎧甲卻從來沒什麼亮眼表現,最大作用是戰時拖後腿。

這種情況說到底,其實就不是技術問題,而就是簡單的錢被貪的太厲害,沒給夠……

到最後,南方的葡萄牙人,東南的鄭氏,東北的後金……反正是個勢力,都比明朝自己搞得好。

這例子,對於郭康來說屬於信手拈來——因為當時那個現象,實在過於出名了。

“反過來說,如果給夠了錢,他們也不怕成本的問題了。”郭康想了想,發現另一個方向也是說得通的:“壓低人力成本的方法,對於一無是處的歐洲奴工來說,可能是最合適的,但對於東方大批的專業工匠,估計並不是這樣。”

歐洲工廠主儘量壓低人力成本,還使用機器。但即使如此,在工業化早期,他們的生產效率也很吃虧,甚至比不過江南的手工業者。

1844年,有英國人來到福建調查,將當地各種不同質地的棉布,都收集了樣品,記錄價格,送回英國進行比對。回去之後,英國商人驚訝地發現,按照他們所標的價格,曼徹斯特的工廠也做不出來。而福建還不算當時紡織業最發達、效率最高的地方。

英國尚且如此,其他國家就更慘了。比如美國,到了19世紀,依然只能靠大量出口金銀,換取中國商品。

在1805年到1844年間,兩國的貿易逆差高達39%,而僅在1805至1815年的十年間,美國就像中國出口了2270萬美元的金銀,而同期輸往中國的貨物只有1000萬美元,並且幾乎都是農作物、礦物等低端產品。

再加上當時,美國是被法國引薦給清朝的(路易十六與美國和清朝的關係都很好),清朝甚至長期認為,美國是法國的附庸,是專門給法國提供原料的一個非洲國家。

相比英國商品,美國的紡織品更加低劣,以至於到了1850年,美國領事還在給國內訴苦,說大批美國布料在港口積壓,根本賣不上價錢。

所以,這樣就有個很反常識的結論:血汗工廠的生產效率其實很低。哪怕江南工匠的待遇遠高於英格蘭工人,依然沒有在成本上明顯落下風。這種強行降低人力成本的思路,雖然符合最簡單直接的思維,但和其他很多“常識”一樣,並不是正確的。

“這麼說來,我們其實也可以在奴工工廠之中,也保留晉升渠道。”想到著,郭康又補充道:“平時別逼的太緊,再有了激勵,會比單純驅使奴隸要更高效。”

“哪怕英格蘭奴隸?”狄奧多拉疑惑地說。

“哪怕是英格蘭的。”郭康肯定地點點頭。

19世紀初的英國人歐文,做過一個實驗。他在美國購置了一塊地,試圖建立一個烏托邦式的聚落。在聚落中,有一座工廠,按照歐文的設想,人們每天只在這裡工作10個小時。而同時代的其他工廠,這個時間可能都沒什麼上限。

由於設計過於理想化,烏托邦聚落最終失敗。但唯獨這個工廠,不但執行了下來,還賺錢了。這讓當時的人們十分意外。也是在這次發現的基礎上,歐文繼續實驗,由此產生了八小時工作制的理念。

“這個結論有點奇怪。”狄奧多拉坦言:“如果降低工作時間反而提高了整體效率,為什麼所有商人都喜歡讓僱工多幹活?”

“因為這個結論是透過科學分析得出的,而科學在很多時候就是反常識的。”郭康回答:“而且,如果一個人經商只為了賺錢,那他就是商業領域的聖人了。平時,是不可能有這樣的人的。”

“理想化的商人才會為了賺錢可以接受一切,而現實中的商人……”郭康攤攤手:“他們做決策可能就是為了自己爽。很多匪夷所思的決定,都是這麼出現的——話說回來,不爽當什麼老闆,那不是成了錢的奴隸了。”

“好像也是……和統治國家,似乎也差不多啊。”狄奧多拉想了想,感慨道:“或許,完美的商人本來就應該是錢財的奴隸,不該考慮別的東西。完美的統治者……是不是也應該差不多呢?”

(本章完)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不是主角,身陷修羅場有什麼關係

不是主角,身陷修羅場有什麼關係

冰乃
遊戲通關,世界迎來了Bad End。 意難平的羅維無論怎麼想,失敗的原因都是由於主角身邊的女性角色。 【淨願聖女】:二五仔聖女,大決戰前的逛街達人; 【緋翼女武神】:滿口虎狼之詞的嵐神戰官,沒有結不下的仇,只有背不完的鍋; 【寂夜魔女】:詭計多端的千面魔女,抱不住的滑膩長筒襪; 【奈滅劍姬】:免許皆傳,我與雜兵五五開的二貨劍聖; 【星之奇蹟師】:重量級魔怔人,星之忽悠師。 …… 一覺醒來,穿越到遊
遊戲 連載 154萬字
我是電競少爺,真不是救世主!

我是電競少爺,真不是救世主!

想當曹賊
時值S6。LPL三路大軍全部敗北,整個賽區暗無天日。有人深夜族譜大點名。 有人墳頭蹦迪,不計汗水的賣力揮動手裡的洛陽鏟。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4396,馬踏飛箭,一厘米TP...各種梗層出不窮。對LPL的粉絲來說,這一年的世界賽已經足夠令他們心梗了,但官方一手騷操作更是讓粉絲們無地自容! SKT冠軍戰隊巡禮!世界賽上暴打你一次,戰隊巡禮的時候繼續鞭屍! 整個LPL無人應戰,高分段的各路
遊戲 連載 103萬字
砂之惑星與鐵之綠洲

砂之惑星與鐵之綠洲

三人塔
我現在的名字叫做觀察者·賽弗,現在我陷入了一場對我個人來說史無前例的穿越事件中在這個世界,幾大公司正互相爭奪資源地,招募打手翻來覆去的戰得不可開交在這個世界,人們屈居於地下躲避無人能直面的陽光在這個世界,傳說地下似乎埋藏著能掌控一切的秘寶,但大多數人嗤之以鼻,繼續在沙漠中你來我往在這個世界的人們對於‘明天’似乎沒有興趣,他們將秩序建立在脆弱的默契中。 驅使著巨大的車輛橫跨沙漠尋找棲息地,異象於廣袤
遊戲 連載 24萬字
某霍格沃茨的密教教主

某霍格沃茨的密教教主

憂鹹
1991年,11歲的尤涅佛·歌瑞爾,對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好了初步的想法: 第一步,去到一個無良公司,做基層。 第二步,除掉無良的競爭對手和無良的直屬上司,升職。 第三步,除掉無良的老闆,鳩佔鵲巢。 如此,便可既掃除社會的垃圾,又達成自身的願望。 然而—— “赫敏·格蘭傑?霍格沃茨?預備小巫師?” 這裡竟然是哈利·波特世界? —— 開會流,本書又名《霍格沃茨守護神會》、《英格蘭又是核平的一天》、《
遊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