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十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宗皋那邊,同樣有很多人去拜訪。

這些人的身份就不一樣得多了,都是文臣、貢生、舉子。

別看袁宗皋只是三甲同進士出身,但現在他有了另一個身份:帝師。

以這樣的身份,等到皇帝在宮中休整幾日開始視朝,他的第一個認命應該就會下來。

本就已經是正三品,這一下必定只需要經過一個朝官跳板,然後就特恩拔擢入閣。

這是誰都擋不了的,楊廷和也不行。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不一定立刻棄用舊臣,但一定會用一些自己人。他們可以沒有別的功勞和政績,只需要一點:從龍之功。

任職江西按察使時為難過袁宗皋的六部官員,曾在江西共事過又調為京官的同僚,當年那一科的同科,老家的同鄉……

連帶著馬上就會舉行的殿試還有明年的鄉試、後年的會試,年輕的貢生或者舉子也希望能向袁宗皋投遞一下自己的詩賦文章。

就算年已六十八的袁宗皋還不知道能在朝堂挺多久,但誰知道他有沒有肩負著向皇帝薦舉人才的任務?

只要名字上達天聽,那就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這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

如今朱厚熜正式登基,這些過去從沒多少人正眼瞧的王府屬官,個個門庭若市。

就連解昌傑也不例外。

但他和陸炳一樣,一個人的禮都不敢收,表現得極為方正有節氣。

他不敢啊!

他不知道天子現在對他究竟是個什麼態度!

梁府之中,梁儲正在接見黃佐。

對這個才華橫溢的小同鄉,梁儲是非常欣賞的。

“以你的才學,在京城又已經準備了一年多,殿試是不用擔心的。”梁儲知道他的來意,“咱們這位新的陛下現在會對殿試如何安排,都說不準了。出什麼題目、任用誰做讀卷官,如今都是小事。今天的登基詔書,也傳到你們這些貢生耳中了吧?”

黃佐恭敬又鄭重地點了點頭:“學生們議論紛紛,都說陛下和閣老們是當真要大刀闊斧了。新朝政令之多、目的之明前所未有,又不似歷代即位詔一般言明具體方略,實在耐人尋味。”

梁儲嘆了一口氣,回憶起之前那場關於登基遺詔的特別內閣會議。

新君之強勢,完全出乎眾人所料。

梁儲不知道楊廷和他們現在的情緒如何,但梁儲是頭痛又欣慰的。

頭疼的是天子對權柄看得極重,欣慰的則是:天子似乎真的挺英明。

他們只是說正德一朝出了不少弊政,國力衰減不少,皇帝言語裡卻像是說弘治、正德兩朝把大明的根已經快挖斷了嗎?

那些沒說明該如何做的幾個方向,比如吏治、經濟、刑律等等,後來就換成閣臣們害怕天子過於大刀闊斧。

要不然哪裡來那麼輕易的彼此讓步?

怎麼看怎麼像是陛下讓他們退步的套路,用清丈土地就清丈個徹底這樣的話嚇得幾個閣臣不敢接茬。

如果寫進去了,事情不就是閣臣們去做?

那要得罪太多人,是真正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好在陛下後來意味深長地笑著之後,就不再堅持。楊廷和他們一開始擬的許多新政,也總算沒有刪掉。

“閣老?”黃佐見梁儲陷入了沉思,小聲提醒了一句。

梁儲回過神來,搖了搖頭就說道:“才伯,你就記住一點。陛下胸有大志,性情堅毅,是重實務之人。蓋於陛下看來,我大明實已至存亡之際。”

黃佐知道他這是提醒自己殿試可能的方向,以及皇帝在點一甲時可能會有的傾向。

但黃佐此時卻只能駭然看向梁儲:“何至於此?”

梁儲幽幽嘆道:“是啊,何至於此?”

梁儲也想不明白,情況有那麼糟了嗎?

這句話,現在楊廷和也在聽人說。

楊府之中,楊廷和現在只想睡一覺。

從昨晚到此刻,他真的太累了。

本以為忙完了登基大典能補個覺,所以回府之後他哪個外客都沒見。

但因為登基詔書的事,他被兒子纏著。

只是面對兒子擔憂的詢問,他還是說出了今天的經歷,也說出了那句“始亡於此刻”。

楊慎就憤然回答:“何至於此?如今賢臣在朝,只要盡除奸佞、革盡弊政,便又是中興局面!陛下何故危言聳聽?”

“中興?”楊廷和憔悴地輕聲說道,“國庫空虛、邊防廢弛、流民日增、民窮財盡,弘治一朝中興只有朝中君臣和睦、你好我好大家好,彼時六千一十萬五千八百三五口百姓過得好嗎?這就是陛下對弘治中興之見。”

“朝堂不清睦,天下何以致治?百姓何以富足?”楊慎悲憤莫名,“現在宦官弊政那樣多,陛下卻在諸多新政上那般含糊其辭,陛下要做另一個正德嗎?”

“正德?”楊廷和一時有點恍惚。

不,他不是正德。

楊廷和回想著今天初次打交道的天子,總擔心他會突然變成太祖、太宗,揮起天子之劍就將群臣殺個頭顱滾滾。

聽他對於藩王的恩威並施,看他說起徹底清丈土地時盯著幾個閣臣的眼神,還有後來那種瞭然於心一笑置之時的耐心……

這些東西,誰教他的?

……

乾清宮裡西暖閣,回來這裡的朱厚熜在等著魏彬他們。

一清早人還在良鄉,上午在城外行殿吵架、勸進,然後入城、入宮,開會、吵架,登基、和張太后初次周旋……這一天顯得如此漫長。

結果現在才戌時六刻,也就是晚上八點半左右,睡覺還早著呢。

朱厚熜也還有緊要的事情沒處理完。

“陛下,臣讓朱尚宮給陛下備些飲子點心?”

朱厚熜心想剛才在張太后那裡其實也沒吃好,他點了點頭,繼續看手裡那一版原稿登基詔書。

還是老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做記錄、分析。

現在登基了,朱厚熜的老方法還要繼續用。

登基詔書中的諸多事,後面還是要進一步吵下去的。

吏治不僅僅是什麼反腐倡廉,它涉及到怎麼發掘人才、任人用事、監督、考核……這相當於整個官吏階層的管理問題,絕不只是楊廷和他們幾條空洞條例就能煥然一新的。

經濟更是系統性的大問題,賦稅徭役制度、土地制度、包括皇家在內的權貴兼併、漕運鹽課馬政……

刑律也同樣錯綜複雜,至少錦衣衛北鎮撫司及東廠這些力量,與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這三法司之間的關係就是一大重點。

而另一條更是朱厚熜對楊廷和心底裡嗤之以鼻的一點:又當又立。

在繼嗣問題上口口聲聲說要遵祖訓,但弘治十三年頒佈的《問刑條例》就是他們不遵祖訓的實際表現:他們把朱元璋定下的貪汙罪可處死刑廢除了,貪汙罪的最高刑罰變成了發附近衛所充軍。

為什麼原版登基詔書裡弘治十三年後新增的問刑條例就都要廢除?那當然是因為不利於文臣們啦。

這麼多的問題,朱厚熜一時之間也理不清。

但他知道,動這些根本問題之前,他需要更強的實力。

直到魏彬等三人進門後跪了下來:“奴婢叩見陛下。”

朱厚熜看向了他們,然後更是看向了張永:“谷大用之前在安陸想要私下裡先謁見朕,朕奉詔後召見了他,他提到了軍權。張永,谷大用有沒有轉告你,朕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林不歡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嘉靖修仙啦

大明:嘉靖修仙啦

慵懶的貓大
一個搞笑的飛昇大佬,一個噶了的嘉靖,兩者合二為一,於是,一個修道打算重新飛昇的新嘉靖,誕生了。 (最近看大明王朝1566覺得很棒,於是按照該劇情構造一個架空大明,書寫一段新嘉靖努力飛昇的故事。 )(新嘉靖前身為青雲界飛昇大修,因沉迷仙光奧秘,丟失仙界接引座標,最後被虛空毀滅,誰知一線生機下,重生在了劇情剛開始前的嘉靖身上。 對方不想當皇帝,並借用龍氣準備再次飛昇,畢竟散仙比凡人要強。)
歷史 連載 3萬字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一條小葉秋
劉鴻穿越三國,成為邊陲一小將。百歲壽誕之時,啟用詞條系統。重新整理詞條,可賦予物品新的屬性和能力。 百歲祥瑞→老當益壯(年齡越大,體質越強,身體機能不會受到削弱)小有天賦→武聖之資(武聖之資,修行武道進境+200%,且武力值翻倍)基礎武道功法→武聖傳承(蘊含武聖傳承的武道真解)虎牢關前,呂布一夫當關,睥睨群雄。 白髮蒼蒼的劉鴻策馬而出。董卓:哈哈哈,一群鼠輩,派一個老賊出來送死,技窮也! 片刻之後。
歷史 連載 34萬字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山花泡枸杞
乾德五年,文科優等生“賈琮”穿越而來,毅然踏上科舉之路,成為紅樓世界裡的一個變數。 硬生生將早已註定的紅樓命運長河,開劈出了另一條分支。 豪門公府裡的家長裡短,官場上的波譎雲詭。 外有荒唐腐敗的賈家男人們,內有群芳爭豔的女兒們。 楚楚動人的林黛玉——令人憐惜。 什麼金啊玉的......我只是草木的人罷了! 墨守成規的薛寶釵也有動情一面。 夫君~是...是這樣嗎? 心高氣傲/心狠手辣的二嫂子王熙鳳。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執筆見春秋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來大明第十年,於西域創下偌大基業。 燕王府中,朱英和後世永樂大帝朱棣相談正歡。 時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標薨。 朱英隨朱棣南下京師弔唁。 朱棣:可惡至極!沒想到竟是本王親手送他上位。 朱元璋:老四是個好孩子,把大孫給咱送來了。 朱英:日月光輝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歷史 連載 269萬字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東仙軒轅
身為退伍軍人的劉煬意外穿越到崇禎十一年,成為徐州戚山寨寨主,流賊大軍正在糜爛中原,清軍鐵騎正虎視眈眈、不斷寇關,而大明則已經日暮西山。 在亂世之中,劉煬以山寨為根基打造根據地,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破流賊、敗清軍、擊明軍,重整華夏河山! 李自成、張獻忠糜爛天下,殺!皇太極、多爾袞血債累累,殺!大明行將就木,論述功過後,劉煬擁兵取而代之,帶領華夏對外開拓,創造嶄新盛世!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