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孫繞鳳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都城南,劉禪剿匪歸來時的碼頭。

岷江上大小船隻此時正沿江而停。

碼頭上民夫往來不絕,在將最後的貨物裝載上船。

劉禪帶來的兵卒也分批將封裝好的軍械輜重,甲冑兵器搬運上船,甚至馬匹同樣也被趕至大船之上。

他此次所帶士卒,不算白毦親衛,多達七百人,但這七百人的構成則與上次不同,卻是正規軍與預備隊混編。

預備隊成員除去胡立等新兵,尚包括原有預備隊二百餘人,合計四百預備隊,正規軍三百。

以老兵帶新兵的方式,編組成了七個屯,每屯皆有老兵。

其餘人馬留守成都繼續操練,丟了大臉的屯長錢多被命令留守,暫時負責留守人員的日常操練工作。

而胡立因表現突出,被劉禪暫時提拔為代理屯長,代替留守的錢多,此外還提拔了兩名老兵作為臨時屯長。

劉禪此時正在碼頭旁,與趙管事最後核對一遍此行所攜帶的貨物。

“少主,這是最後一批陳釀葡萄酒了,至於屬下采買的各類蜀地特產,皆已裝船。”趙管事躬身道,“只待少主登船,一聲令下,我等即刻啟程。”

劉禪點點頭,正欲登船,忽聽身後馬蹄聲起,有人高聲呼喚。

“公子慢走——”

回頭望去,竟是諸葛軍師在衛兵陪同下,乘馬車前來。

劉禪心裡立即咯噔一下。

諸葛叔不會看出什麼來了吧,不能啊,自己已經足夠小心了。

儘管心中忐忑,劉禪還是神態如常,微笑上前伸手:“諸葛叔,你怎麼來了?”

諸葛亮一搭劉禪的手下車,隨即緊緊握住:“公子此去荊州東吳,路途遙遠,亮心中有些不安,故來相送。”

劉禪見他沒發現自己的打算,暗中鬆了口氣,忙安慰道:“諸葛叔且放寬心,荊州在關二叔治下聽說州富民豐、兵強馬壯,我去他那安全的很。

“至於東吳,孫劉結盟多年。且我此去只扮作商人,處理些販酒事宜罷了,東吳之人又何必為難於我?諸葛叔多慮了。”

時年38歲,鬢角已添了幾絲白髮的諸葛亮仍舊略帶擔憂之色:“公子此言差矣,我軍與孫吳自湘水劃界以來,同盟之誼名存實亡。如今邊境暗流洶湧,公子還需多加小心才是。”

劉禪自信一笑:“禪自然知曉,此去多帶兵丁,正是為此。諸葛叔不必擔憂。”

諸葛亮瞧瞧船上整齊列隊計程車卒,憂色稍減,又加叮囑:“切記約束麾下,不可惹事生非。”

“知道了。”

劉禪心中暗自慶幸:「若是諸葛叔早來一會兒,看到我裝上船的那些軍械輜重,估計半個字都不會信我了。」

說罷,劉禪登船。

諸葛亮於岸邊拱手道:“公子此去一路小心,事畢當早歸,以免吳夫人掛念。”

劉禪拱手回禮,高聲道:“岸邊風大,諸葛叔回去吧!務必保重身體,不可過勞!”

趙管事見劉禪登船,便吩咐出發。

“嗚——”

低沉的號角聲響起,各船棹夫紛紛拔錨搖櫓。

陽光下波光粼粼,大小船隻依次自碼頭駛出,旌旗招展,連綿不斷,宛若一條蛟龍正沿江游出,欲東歸大海……

……

所謂“一船之載當中國數十兩(通輛)車”,在這個年代水路運輸要比陸路更加快速便捷,也更節省人力畜力。

此去荊州東吳,劉禪自然也是選擇走水路。

船隊此去先是向南,經一日到達南安縣稍作補給,隨後便準備沿長江一路向東。

到達南安縣的時候,眾人都頗多感慨。

“上次來的時候,屬下見少將軍未帶足糧草,還真怕被做成人肉乾糧來著。”胡立笑道。

這次他乘船的氣色要比上回好得多,雖然還是感覺有點暈暈乎乎,但至少沒再吐了。

眾人聞言大笑,紛紛打趣。

“公嗣若要將你們做成乾糧,直接在峨眉山就開席了,還帶你們出山作甚。”

“那我應該命李二派人就地採些山珍,放進鍋裡一起煮了。”

“務必把胡大屯長的腿留給我。”

“去去去,你們當初被少將軍擒住的時候,興許還不如我呢!”

乘船路上屬於休息時間,劉禪和他們坐在一處,看著沿江景色說笑。

瞧瞧日頭,劉禪忽然道:“好了,屯長以上,又到了習文認字的時候了。胡立,這次你也參加。”

“……啊?”正嬉皮笑臉的胡立,當時就愣住了,手指指自己,“可屬下之前的東西都還未曾學全……”

“這三字經,你從中間學也不礙事。前面的自有他人給你補習。”

不止胡立,包括軍侯李二在內的一眾將官,也立刻苦了臉。

劉禪幾乎每日都要親自抽時間教他們習文認字,過後他們再去教隊長、什長,什長再去教普通士兵。

哪怕是行軍、行船途中也不例外。

船上雖沒有沙土可供寫字,劉禪卻早就準備好了木牘。

此時見眾人臉色,感覺總這麼強迫他們也不是辦法。

深受諸葛亮影響的劉禪,決定啟發一下他們的學習動力。

破天荒的,他暫時收起了木牘:“先坐,我問你們個問題。”

眼見暫時不用習文,所有人都興奮起來。

“只要不習文認字,多少問題都行啊。”說話之人是個長著把絡腮鬍子的屯長,叫沈忠。

平日除了錢多,就屬他對這項活動最頭疼。

劉禪笑笑沒說什麼,問道:“你們當兵,是為何而戰?”

幾人聞言一愣,面面相覷,在彼此的臉上看到的盡是茫然。

“自然是為少將軍而戰。”胡立眼珠一轉,果斷答道。

劉禪點點頭:“那又為何要為我而戰?”

這下胡立也傻眼了,你是我們主公啊……為你而戰不是當然的嗎?

“……因為公嗣你是為了匡扶漢室。”李二說這話時底氣明顯不太足。

果然,劉禪笑道:“匡扶漢室,又與爾等有何相干?”

此言一出,被問懵了的幾名將校心中大為震撼。

好像劉禪說了句非常不得了,十分大逆不道的話,可又好像……也沒什麼毛病。

底層小兵,天天聽著匡扶漢室、匡扶漢室,又有幾人知道啥叫匡扶漢室?

為了匡扶漢室,他們成千上萬的變成枯骨,那匡扶完了,他們後代與家人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嗎?

“因為公嗣你能讓我們吃飽飯,讓我們家裡人過好日子。”沈忠壯著膽子,把實話說出來了。

劉禪這才點點頭:“正是。”

見劉禪點頭,連沈忠自己都傻了。

要不是與劉禪相處多年,打死他也不敢這麼說。

他們從未聽人說過這種話。

當兵應該盡忠,當兵應該為主公效死……可卻少有人提過為什麼。

因為在這冠冕堂皇的辭藻背後,有一個很殘酷的真相——在這個年代,你不盡忠,你不去效死,那你的主公便會殺死你。

“我能讓你們過好日子,能讓你們的家人、子孫都過上好日子。

“我若戰勝,你們和家人後代,便可繼續過好日子。

“若由我匡扶漢室,我便儘量讓這天下的人,日子都過得好些。

“普天之下,僅我一人會這麼做。

“所以你們才為我而戰……因為那便是為你們自己而戰。”

幾個將校呆住了,胡立也呆住了。

但隨後,他們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胡立想到了在山上第一次見劉禪的時候,他說過的那句話:

“跟著我,只要你們做得到這堂中‘忠義’二字,今後我讓你們像個人一樣活著,如何?”

其他人也都想到了類似的對話。

今天這番話換個人對他們說,他們只會嗤之以鼻,半個字都不信。

可劉禪不一樣,他們這些人的生活,是確確實實因為劉禪改變了的。

眾人心中念頭似乎一下就通達了,只覺豁然開朗。

【胡立好感度+10、+8】

【胡立好感度90,……,……】

【胡立好感度100,體質上升2,山地適性上升3,管理天賦上升1×2,獲得“鐵壁戍衛”】

【鐵壁戍衛】:當你全心全力想保衛一人時,體質上升一檔。

“誓死效忠少將軍!”

幾人忽然不約而同的單膝跪地,齊吼出聲。

這話以前他們也喊過,但總覺得今日有些不同。

那氣勢震得艙外搖櫓的棹夫們一驚,差點沒拿住槳。

看著眾人堅定的表情,劉禪很滿意。

他對沈忠笑道:“現在你明白了沒?”

“明白了!”

“若是換做兩年前的你呢?”

沈忠又是一愣。

覺悟,也是需要學習的。

“這便是‘人不學,不知義’了。”劉禪笑道,“快坐好,開始習文認字。”

早把這事忘了的眾人:“……”

你咋還記得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五代十國往事

五代十國往事

南無臭蛋
撥開雲霧,讓隱匿的政治鬥爭無處遁藏,揭開故事背後的故事。為您還原真實的五代十國曆史。
歷史 連載 204萬字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風吹愛浪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柱香。\n和歷史上輔佐劉邦建立大漢朝的宰相同名的現代青年張良覺醒了藍星的記憶,他無奈發現自己所處的是那個動盪不堪,人名如草芥的東漢末年,而且是演義世界,還被劉關張三兄弟視為大賢,幾人殺黃雞,燒黃紙,擺香案,在桃園四結義。 \n於是歷史從這裡悄然拐了一個彎,在張良的幫助下三兄弟擺脫了原本的宿命,最終建立了一個無比強盛的大漢帝國。 \n簡介無力,請各位老爺移步正文。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二分不等式
漢末亂世,劉興生為漢室宗親,家中雖有幾千族兵,卻因為年紀尚幼,沒有搭上十八路諸侯討董的大潮。 無奈,他只能與孫策合資,南下江東。多年後,孫策遇刺,把著他的手。 “兄與公瑾、三弟義結金蘭,本想共謀天下,無奈中道而別。我有一件事情,拜託三弟。” “兄長,放心,我一定輔助好十萬! “ “江東就給你了!” “……”
歷史 連載 4萬字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親愛的葡萄
請無腦觀看 穿越+爽文+種田+美食+領地建設+架空歷史。 周武莫名穿越到平行時空的古代,沒有金手指,沒有富豪爹能啃,一切只能靠自己。 “周武,這石蟲也能吃,你餓瘋了?” “石蟲?這不是生蠔嗎?” "周武這海蜘蛛有毒,上次我親眼看見有人吃過之後,就渾身長疙瘩,可不敢亂吃。” “這麼大的螃蟹,你告訴我不能吃?長疙瘩?估計是海鮮過敏吧.”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你們居然守著這麼富饒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空谷聲悠悠

空谷聲悠悠

芒雨芒
後晉公主石珉玥在御前侍衛林羽瑒的保護之下逃出皇宮,免去被契丹俘虜之苦,一心想救出被俘的父王。 林羽瑒暗戀石珉玥,視他為仙女,但無法幫她實現救父的願望,他責備自己無能,不敢愛卻又深愛石珉玥,默默守護。 石珉玥為了救父王委身於有權有錢的林羽恆。石珉玥的貼身侍女曉芙憑藉善良、勇敢與智慧結緣趙家長子趙景為。 趙景為志向遠大、能征善戰,對曉芙一見鍾情,兩人訂下終身,但為了得到援助奪取江山,不得不娶自己不愛的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