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种師道所集結的人馬,由於牴觸出去作戰,出征日期過於匆促,物質和思想上都沒有準備好等原因,從而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具體困難,發生了不少阻力,有些人還口出怨言,甚至由於某些下面的將領命令下得不當,有的相互牴觸,有的前後矛盾,從而造成一些衝突和責難。

儘管如此,憑藉著种師道在宋軍中無與倫比的威望以及种師道嚴而有效的紀律,還是把各種消極因素都克服了下去。

接到命令後,各支宋軍儘快地做好出徵準備,並且一般都能夠按照命令中規定得十分匆促的日程開始向渭州聚集。

就跟他們的主帥种師道一樣,這支匆忙聚集起來的宋軍,猶如一輛使用已久的古老的戰車,雖然某些部份陳舊了,發鏽了,甚至已經損壞了,可它的身骨還是相當結實的,只要略為修補一下,加進潤滑油,它就會骨碌碌地滾動起來。

而一旦行動起來,這輛使用已久的古老的戰車就好像解了凍的河流,開始是緩慢地,隨後增加了速度,穿過廣闊無垠的西北原野,穿過山區,滾滾不斷地順流東進……

种師中與哥哥种師道一樣從小在西軍中長大,從軍後他長期戍守在趙宋的西北邊疆,歷任環州知州、秦州知州、邠州知州、慶陽府知府、秦州知州、侍衛步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房州觀察使、奉寧軍承宣使等職務,人稱他“小種經略相公”,他也是西軍名將,其在西軍中的威望並不比种師道差多少。

不過與有些頑固有些倔強很有自己的思想的种師道不同,种師中的性子要溫和許多,也更有服從性。

這也使得种師中所部將士,比如其部小校張俊,跟他們的主帥一樣,就是一個服從性很高的人。

同時,种師中又是一個有條不紊的人,他的一切行動完全按照事前定下的計劃嚴格執行,如果第一天的行程被什麼意外情況耽誤了,第二天、第三天他就自己帶頭,加速來補足它。

這也是為什麼會是种師中部走艱難的蜀道的原因,因為只有种師中率領的人馬不可能因為蜀道艱難而耽誤行軍時間。

事實上,也正如种師道估計的那樣,蜀道雖然艱難,但种師中部人馬自出發以來,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路上碰到了許多事前估計到和估計不到的困難。

可由於种師中的計劃性強、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幹起什麼來都是那麼從容不迫,其部人馬不憚辛勞,全都一一克服了這些困難,預定的日程沒有被耽擱掉一天……

而种師道和种師中的行軍計劃很簡單。

那就是,种師道部兵出潼關,前往北京大名府,然後從北京大名府直接南下南陽盆地奪取襄陽,之後繼續南下,與穿過蜀道出巫山的种師中部在荊州合兵一處。

如果种師道和种師中能夠順利會師,便合兵揮師東進,從荊州透過浙贛走廊進入浙西……

种師道和种師中兩部之所以分開走不同的路線前往荊州,那是因為他們怕蟻賊西進荊襄地區。

——如果真是這樣,從西北兩個方向進入荊襄地區,肯定要比孤注一擲的機會要大上許多,畢竟,荊襄地區也有不少宋軍和當地的地主武裝,蟻賊就算是進入荊襄地區,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將西、北兩個入口全部封死。

而只要种師道和种師中中有一部能夠進入荊襄地區,蟻賊最大的優勢也就是地利上的優勢就沒了……

……

最近這段時間,趙佶幾乎每天都睡不著覺。

——兩浙地區的暴動打亂了趙佶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略部署,在破壞了趙佶的夢想的同時,也破壞了趙佶一直在修行的道心。

進入四月,正是杏花綻放的時節。

可不知道為什麼,延福宮杏岡上的幾棵大杏樹,今年的花卻開得稀疏又零落。

這幾棵大杏樹是朱勔從兩浙地區移植來的名貴樹木,每年開花之時,都是遮天蔽地,是延福宮中的一道盛景,自栽種進延福宮那一年起,沒有一年像今年這樣。

宮中的內侍妃嬪私底下議論紛紛,都說這可能是一個不詳的徵兆。

趙佶與他寵愛的安妃也聽到了一些傳聞。

安妃拉上鬱鬱寡歡的趙佶,悄悄的來到杏岡上一看究竟。

安妃姓劉,今年三十四歲,她十歲時選美入宮,在崇恩宮服侍宋哲宗劉皇后。

劉皇后死後,崇恩宮的宮女便被放出宮了。

可安妃不願意再回到她自己那個貧寒的家,便寄居在一個姓何的內侍家裡等待機會。

後來,內侍總管楊戩見安妃面容姣好,便將她引薦給了趙佶。

趙佶一見安妃就很喜歡,當即就封她為才人。

那年,安妃二十五歲。

安妃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天資聰明、善解人意、心靈手巧,她特別善於烹飪,時不常的就親自下廚燒幾道小菜給趙佶吃,另外她還會裁剪衣服,樣式新穎,宮禁內外爭相仿效。

趙佶非常喜歡安妃這個與眾不同的女人,逐漸升她為淑妃,甚至於安妃都已經三十四了,趙佶還對安妃寵愛有加。

幾年前,道士林靈素稱趙佶為“上帝之長子”,是“長生大帝君”下凡,見安妃受趙佶寵愛,便曲意奉承,而稱安妃為“九華玉真安妃”。

自那以後,安妃便得了“安妃”之名。

趙佶和安妃站在樹下看著樹上的寥寥可數的幾朵杏花。

忽然有一朵花瓣從杏樹上飄落下來,正巧落在了趙佶的肩上。

安妃伸出修長的手指將花瓣捏了起來,對趙佶說:“官家,你看,它們雖少,然亦極美也。”

趙佶來此,本來是想放鬆一下自己緊張的心情,近來兩浙地區的叛亂實在是壓得他有些喘不過來氣,而童貫那裡又遲遲沒有好訊息傳來。

可不想,數棵高大的杏樹上,卻只掛著寥寥的幾朵白色的花瓣,令人一看就感到很憂鬱很傷感。

這無疑使得趙佶的心情變得更差了。

可出於對安妃的寵愛,趙佶還是勉強擠出了一個笑容,說了一句:“是很漂亮。”

……

兩日後的中午時分,東京汴梁城的上空忽然發生日食。

在很短的時間內,明亮的太陽就變得青黑無光,彷彿被熔化了的黃金,金色溶液在不斷沸騰湧動,而溶液周圍鬱郁蒼蒼,就好像一片茫茫的水波在旋轉不停。

這種現象,在這個時代,被稱為“日有眚”。

眚就是災難和疾苦。

在這個時期的人看來,這是天降凶兆,意味著帝王舉措失當,這是上天對帝王的一種警告。

趙佶大駭,連忙頒佈“罪己詔”:“人主不德,佈政不均,以致天下亂賊風起。朕上仰三光之明,下不能治育群生,朕之過矣。願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以匡朕之不逮……”

趙佶很希望用這道罪己詔來消除治下民眾心中的疑惑和不安,以及將要發生在他身上的不幸。

可惜,上天可能是見趙佶還沒有領會到其警告之意,便又給趙佶降下了一個更清晰的警告。

幾天後的一天夜裡,安妃忽然渾身發熱寒顫不止,沒幾天便撒手人寰,給趙佶留下了三兒一女。

安妃走得很突然,突然到趙佶有些接受不了。

是。

趙佶是有數千個女人。

可安妃卻是那個與眾不同的存在。

安妃也被稱為小劉貴妃。

在安妃之前,還有一位大劉貴妃,出身也很寒微,長得也很漂亮,也是選美入宮,也是由才人一步步晉升為貴妃,也很受趙佶寵愛,可大劉貴妃也早早的就去世了。

大劉貴妃給趙佶留下了三兒三女,而趙佶最漂亮的女兒茂德帝姬趙福金便是大劉貴妃所生。

自從大劉貴妃病逝以後,趙佶最喜歡的就是小劉貴妃安妃。

每當趙佶遇到什麼不順的事,來安妃這裡坐坐,吃上安妃做得幾道小菜,趙佶的心就會平靜下來。

誰知,在這個趙宋最風雨飄搖的時期,安妃就這麼走了,趙佶不知道以後還有誰能讓他平靜下來,就像他不知道怎麼挽救趙宋走向衰敗一樣……

……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研磨想跟我複合

研磨想跟我複合

你問我嗎
【完結文《影山君好像是認真的》】 【下本寫《偷偷暗戀我的角名同學》爹系x自卑】 ▎本文文案 我,帝丹高中的新老師,剛被前男友刷了親密付。 我前男友叫研磨,身兼YouTuber、股市操手、電競選手數職的公司總裁,不可能刷我的錢。 我打電話問他:“破產了?” 【“沒有”】 我直接結束通話,出於某種原因沒把錢要回來。 寶貝學生鈴木園子:“需要我借錢給你嗎?” 我:“暫時不用。” 沒想到每天都被刷錢,我的存款
歷史 連載 3萬字
武勳子弟被皇帝命令科舉出仕後

武勳子弟被皇帝命令科舉出仕後

區區某某
作為科舉世家的庶子,崔琇天賦出眾十歲便成小三元,卻被父親和嫡母聯合打壓。他們害怕他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奪了家族資源。 一朝重生,崔琇發現自己活在《農家子的科舉青雲路》話本中。 書中農家哥兒透過科舉,一路扶搖直上,還屢得千金喜愛。 而對照組是破落國公府的二房崔千霆,少有才名,卻年過三十還屢屢未中,最後酗酒行兇,連累國公府被問罪。 而他此刻的身份便是崔千霆的庶子。 才三歲。 崔琇:“…………” 崔琇心都
歷史 完結 4萬字
寒窯仙賦

寒窯仙賦

一道啟玄
那一年三皇滅虞朝,五帝治世,那一年他與大禹共娶塗山姐妹,已九鼎定華夏,那一年妹喜亡夏朝,那一年證婦好成就巾幗之名,武丁中興,周商結仇,帝辛改革失敗商滅。 那一年春秋戰亂,收白起為徒,於長平之戰見證了數十萬人的坑殺。那一年他重生陰麗華與劉秀共開東漢盛世,那一年......見證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那一年貞觀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一年見證明朝亡於陳圓圓之嘴,為何自己長生不死? 本書原名《史記突圍》【展開
歷史 連載 4萬字
爹你歇歇,今天輪到我罵李世民了

爹你歇歇,今天輪到我罵李世民了

磕磕絆絆的我
貞觀七年。\n天空一聲炸響,穿越成了魏叔玉。\n身為魏徵的寶貝兒子,那不得給爹爹分憂解難嗎? \n李世民偷藏私房錢?爹你歇歇,我來罵。\n李世民想要納妾?爹你歇歇,我來罵。 \n李世民想要御駕親征?爹你歇歇,我來罵……\n總之一句話,李世民幹啥,咱反對就是了。 \n賢名這不就來了嗎?\n “兒砸,你這樣爹會失業的。”\n “那我明天歇歇,您來罵?”\n “不愧是我的好兒砸。”\n上陣父子兵,噴子二
歷史 完結 146萬字
大唐之最強皇太孫

大唐之最強皇太孫

寶哥
系統+權謀+爭霸+海戰+爆兵+殖民,大唐廢太子李承乾長子李世民長孫李象被現代青年魂穿,並獲得皇帝養成系統,只要完成任務,即可獲得金錢武器各朝代王牌軍隊猛將。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保住父親太子位之任務,獎勵三千大雪龍騎。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京城平叛任務!獎勵六千大漢羽林衛,羽林衛統帥霍去病。 嘟嘟,恭喜宿主完成遠征漠北任務!獎勵一萬匈奴鐵騎,統帥冒頓單于。 在系統幫助之下,大唐帝國在李象的帶領之下,攻
歷史 連載 28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