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存入主東京汴梁城了。

雖然很多有識之士早已經猜到,步步為營的李存,早晚有一天會入主東京汴梁城,但哪怕是這些有識之士也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

——前腳將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給捉了,後腳李存就進城了,由此也不難看出來,其實李存早就想得到東京汴梁城了。

這天,李存抵達南面正門的明德門,趙宋王朝的官員王時雍、徐秉哲、吳開、範瓊等,開門迎降,列隊迎接。

李存一身金盔金甲,坐騎極為神駿的白色高頭烈馬,威風凜凜,氣宇軒昂,兩側是普遍身高在一米九以上的重甲步兵,身後是人高馬大的騎兵,前面開道的更是一隻人馬俱甲的重甲騎兵。

見到李存手下的兵馬,都是這樣的虎狼之士,東京汴梁城中的民眾,頓時就失去了抵抗的念頭。

這完全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嘛。

就這樣,李存在重兵保護下,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宣德門,然後開進了皇宮之中。

來到了大慶殿,李存緩緩地登上了趙佶、趙桓曾經坐過的龍椅上。

與此同時,皇宮內外,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戒備森嚴。

王時雍和徐秉哲很會辦事,李存這邊剛在龍椅上坐好,王時雍就來稟報說:“文武百僚僧道父老,皆在宣德門外伏罪投拜。”

李存面帶微笑說:“我見城中文武百僚僧道父老無意拒我,故而皆赦無罪。”

就在這時,呂將、張世率領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走上了大慶殿。

見到這一幕,之前還一副李存手下重臣模樣的王時雍、徐秉哲、吳開、範瓊等原宋臣,立即就變得無所適從。

別說王時雍等原宋臣,就是蕭容、時立愛他們這些原遼國的大臣,都得往邊上讓一讓。

蕭容、王時雍等人也接受不了這麼大的心理落差,可是沒辦法,誰讓現在來得這批文武百官才是李存統治這個天下的真正基礎,他們也是陪李存從無到有的人。

不誇張的說,李存之所以能一直在外東征西討,就是因為有這些人幫李存穩定住李存的江山,給李存提供堅定的後盾。

再者說,誰不明白血酬定律?

如今,李存成了勝利者,那麼一直追隨李存打天下的人,肯定要跟著水漲船高。

這是必然的事。

上得殿來,呂將當仁不讓的走到了左側最前方,而張世也是很自覺的就走到了右側最前方。

接下來,大乾王朝的官員,全都很自覺的按照各自的品階有條不紊的排好。

宋江、吳用等跟李存出征在外的官員,也很自覺的找到了他們的位置站好。

不久之後,殿中間就只站著,一直沒有回應天府報道的原遼國的官員和王時雍他們這些新投大乾王朝的趙宋王朝的官員。

李存當然不能幹卸磨殺驢的事,至少現在不會。

所以,李存看了吏部尚書李光和禮部尚書錢宰一眼,二人立即就安排好蕭容、王時雍等原遼國的官員和原趙宋王朝的官員入列。

等所有人都站好了之後,在呂將的帶領之下,滿朝數百文武一齊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刻,要說李存不飄飄然,肯定是假的。

來到這個世界六年了。

李存終於做到了將自己的地盤初步連在一起,建立起來了一個不比歷史上的北宋小的帝國。

歷史上完成大一統的各大王朝,少說也得用十幾二十年,多的得幾代人經營好幾百年。

換源app,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自己只用了六年時間,就做到了徹底收復了南方十四路、燕雲地區的三路、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和河東路,共佔有二十路疆土,另外,中原地區已經被自己打通,自己應該用不了多久就能收復中原地區的京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京東東路、京東西路這五路疆土。

至於川陝地區的那幾路疆土,給李存個三五年時間,李存也肯定會拿下。

這麼一看,李存很可能就是前無古人以最快速度完成大一統的皇帝了。

至於後面有沒有來者?

有李存出現,後面應該不會有鐵木真、老朱和滿清什麼事了。

試問,牛逼至此,李存如何能不激動?

不過,這激動來得快,去得也快。

畢竟,別說川陝地區了,就是中原地區的這五路疆土,李存都說不準什麼時候才能徹底平定。

要知道,這裡現在可以說是亂成一鍋粥了,不僅有數十萬宋軍在這裡,還到處都是佔山為王的匪寇、義軍,僅發跡於河東地區的巨寇王善,就號稱擁有人馬七十餘萬,戰車上萬輛。

這些全都沒有解決,飄個毛啊。

所以,李存很快就壓下心中的飄飄然,然後下令道:“將趙佶、趙桓及宋臣帶來罷。”

其實——

不論是趙佶,還是趙桓,都已經猜到了,趙宋王朝完了,他們馬上就要成為亡國之君。

好吧。

這已經不算是猜了。

至少趙佶已經從王時雍、範瓊那裡得知了李存要廢掉趙宋王朝的準確訊息。

所以,當趙佶和趙桓看到一大群乾軍侍衛向他們走來時,趙佶和趙桓就知道,這一天到來了。

想當初,趙桓要出城去見李存時,張叔夜就很不贊成,他悄悄的找到趙桓,密奏說:“今陛下出城,定不得歸矣,臣願率精兵死士,護駕突圍而出,庶幾僥倖於萬一。縱敵騎追之,臣當以身決於死戰,陛下或可以偷生。天若不祚宋,死於封疆,不猶生陷於夷狄乎?”

可趙桓膽小如鼠,哪敢在京畿地區遍佈乾軍又有十萬鐵騎的情況下出城?

所以,趙桓拒絕了張叔夜的好意。

後來,張叔夜又勸趙佶帶著太子趙諶跟他一塊殺出東京汴梁城。

可趙佶也覺得,此時突圍,為時已晚,所以遲遲沒有答應張叔夜。

結果,趙佶、趙桓父子二人,就連最後拼一下的機會也給錯過了。

事到如今,趙佶知道,該來的,今天總歸來了。

趙佶覺得,他不能不做最壞的打算,因此,趙佶偷偷的在他袖中藏了一把短刀,準備在關鍵時刻血濺當場,讓李存知道,他雖然輸了,但他卻不會辱沒一個皇帝的尊嚴。

倒是趙桓,渾身顫抖不已,甚至連路都走不了,只能被李若水攙著去見李存。

可現在見不見李存,已經不是趙佶、趙桓等趙宋王朝的人說得算的了。

在乾軍的押送下,不僅趙佶和趙桓來到了大慶殿。

趙楷、趙樞、趙杞等趙宋王朝的皇室之人、宗室之人,秦檜、張邦昌、蔡靖、馬擴、傅察、李翼、張孝純、黃經臣、劉韐、李若水、徐揆、張孝純、王稟、李邈、劉栩、楊可勝、何慄、孫傅、梅執禮、呂好問、歐陽珣等等一大批趙宋王朝的官員,除此之外,徐處仁、唐恪等不少被趙桓棄用的原宋臣,也被帶了過來。

等趙佶、趙桓等趙宋王朝的君臣在殿下站好了之後。

不用李存君臣說什麼,趙桓就帶著趙佶等人向李存行了跪拜之禮。

見此,李存道:“起來罷。”

雖然李存做夢都想幹翻讓他所不齒的趙宋王朝,但李存並沒有貓戲老鼠的想法。

所以,等趙佶、趙桓等人起身站好了之後,李存就對呂將點了點頭。

呂將立即就心領神會的拿出來了一道詔書,然後唸了起來。

詔書的內容很簡單,那就是歷數了趙佶、趙桓的罪惡,然後將趙佶、趙桓等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全都廢為庶人,趙宋王朝的皇室、宗室之女皆入後宮。

何慄等宋臣聞言,立即伏地叩頭,苦苦哀請李存保留趙氏的宗廟社稷。

李存不為所動的直接對張世使了個眼色。

張世立即就帶著不少人去脫趙桓的龍袍。

李若水見此,奮不顧身地衝上來,然後死死的抱著趙桓,不讓張世等人去脫趙桓的龍袍,並大聲喊道:“陛下不可脫!這賊亂做也,此是大朝真天子,你殺狗輩不得無禮!”

李若水只是一屆書生,哪裡有可能是張世他們這些武臣的對手。

很快,李若水就被人給拉開,趙桓身上的龍袍給扒了下來。

李若水見此,當場氣絕倒地。

趙佶見此,長嘆一聲,就將他藏在袖子中的短刀拔了出來,準備自盡。

可趙佶手中的刀剛露出來,就被早就盯著他的姚興,一把給搶了過去。

見此,趙佶立即厲聲對李存說:“汝稱我有大過也,乃伐。汝去歲興師,吾傳位與嗣君,遂割城犒軍,汝率兵乃還。今汝又興兵,稱皇帝失信,實乃奪我趙氏江山社稷,是否如此,看在我已有九女入你宮中,請如實告之,吾父子不畏一死,只為死得明白。”

李存沒有回答趙佶這個問題,更沒有去理會他言語當中的小圈套,而是澹澹的說了一句:“成王敗寇,若是你我易位處之,你會回答你現在問得這個問題嗎?”

趙佶見李存如此滴水不漏,轉身看向趙桓,很痛心地說:“汝若聽老父之言,便不會遭今日之禍矣!”

李存隨後看向一眾宋臣,很有誠意的說:“今趙宋已亡,天下歸朕定矣,朕向你等承諾,必稽古禮文,建學校、育賢才、謹法度、慎賞罰、撫四夷、興孝弟、勵農桑、旌廉能、黜貪酷、摧奸暴、佑良善,寬仁愛人,專務德化。你等原趙宋官員,若願在我大乾為官,朕定當唯才是用,必不叫你等才能埋沒。”

說完,李存讓人拿來了一壺毒酒、一隻玉杯,然後接著說:“我知你等當中有想為趙宋殉葬之人,對這些人,朕敬佩之,亦會成全之,然卻不鼓勵之,學會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朕放一句狂言,此天下必為朕所有,你等若想出仕,獨朕這一處,朕乃徐州人士,漢人正朔,我大乾王朝雖不斥外族,然則亦是以漢人為主,根正苗紅漢家王朝,故而朕希望你等三思而後行。”

說到這裡,李存總結道:“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度自絕人。此乃鴆酒,不願為我大乾效力,願為趙宋殉葬之人便喝下此酒罷。”

李存話音一落,李若水就昂首挺胸上前,並朗聲說道:“忠臣不事二君,李若水先走一步!”

走到趙桓身前,李若水“噹噹噹”的給趙桓磕了三個響頭,口中道:“臣無能,叫官家受辱,先走一步矣!”

李若水原來叫李若冰,是趙桓給他改的李若水,在趙佶當皇帝時,他並不受重用,等到趙桓繼位,非常器重李若水,加封李若水為禮部尚書,李若水不受,改封吏部侍郞。

如今,李若水第一個站出來報趙桓的知遇之恩。

對於李若水這樣忠肝義膽又知恩圖報的人,李存很喜歡,奈何,他並不是忠於自己,所以李存能做的,也就剩下成全他了。

李若水沒有做作,他穩穩的給他自己倒了一杯毒酒,然後一飲而盡。

很快,李若水就七竅流血,一頭栽倒在地。

見到李若水的慘樣,不少也想為趙宋王朝盡忠的人,立即就打起了退堂鼓。

結果,一時之間,冷了場。

歐陽珣見此,毅然出列,然後也給趙桓磕了三個頭,說道:“臣不能叫世人以為我大宋無忠臣,臣先走一步,陛下保重!”

歐陽珣曾給趙桓上書,極力主張“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以與人。”

歐陽珣聲淚俱下的對趙桓說:“國難之時,應令各地守臣與敵力戰。戰敗而失地,它日收復時可理直;不戰而割地,它日若想收回則理曲。”

趙桓當時淚流滿面,無言以對。

何慄解釋說:“兩河土地,的確不應割讓,但與社稷江山相比,與百萬京城生靈相比,孰輕孰重?這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歐陽珣轉過身,朝著何慄怒斥道:“你身為宰相,運籌無方,京城失守,萬死不足!你還有何顏面,立於朝堂之上?”

何慄大怒,欲殺歐陽珣。

但因趙桓與群臣皆反對,而沒殺成。

倒完酒,歐陽珣看著何慄和孫傅怒斥道:“你等宰相,誤君至此,不當以死謝罪嗎?”

言畢,歐陽珣義無反顧喝下這杯毒酒。

可能是覺得歐陽珣說得有道理,也可能是覺得自己確實是對不起趙宋王朝,何慄和孫傅先後出列,然後對趙桓說:“臣無能!”,隨後也喝下了毒酒。

接著,傅察、李翼、李邈也先後喝下毒酒。

輪到了黃經臣、唐恪、張叔夜時,壺中突然沒有了毒酒。

李存見此,看著一眾宋臣,問道:“還有誰欲喝這毒酒,朕一併賜之。”

結果,再也沒有人站出來。

對此,李存還算欣慰,這至少證明,自己這麼長時間的努力,也不是一點效果都沒有,到底還是有不少原本忠於趙宋王朝的人最終選擇了為自己效力。

感慨過後,李存看向黃經臣、唐恪、張叔夜:“你三人氣節不失,已無愧於趙宋矣,然天意叫你三人不死,宜從之。”

隨後,李存下令,厚葬李若水、歐陽珣、何慄、孫傅、傅察、李翼、李邈七人。

李存還親筆為七人題了“宋朝忠臣”四個字。

改朝換代,難免流血。

只死了七個人,也算是比較好的了。

順便說一句,過後還有徐處仁、張孝純、蔡靖等近二十人請求告老還鄉。

李存怕他們回鄉之後,再起兵響應趙構,因此並沒有批准,只允許他們在東京汴梁城致仕。

數日之後,李存命人悄無聲息的將趙佶、趙桓等趙宋王朝的皇室成員、宗室成員中的男人(包括男孩)全都給秘密送回應天府,跟遼國的皇室和宗室關押在一起。

至此,李存的改朝換代算是初步完成……

……

……

求月票!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
【大唐】+【穿越】+【爽文】+【掄語】\n貞觀二年四月。\n天空一聲巨響,本公子閃亮登場。 \n你說巨響哪來的?不好意思,是本公子把太極殿的屋頂砸了個洞的聲音。 \n司華年從天而降,把太極殿砸了個洞,但是司華年表示不慌,作為穿越者不可能剛穿越過來就被抓進天牢的,不然太丟穿越者的面子了。 \n但是司華年還沒說話呢,就真被李世民當成刺客抓了起來,不由分說就被壓入天牢。 \n司華年:李世民,你會後悔的!
歷史 連載 2萬字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許百齡
俞慎思穿成一名古代富戶子弟,父親高中狀元后攀龍附鳳,殺妻棄子。 兄姐帶著年僅三歲的他一路乞討從京城回到老家,卻被叔伯趕出家門。 寒冬臘月,單衣破屋,長姐將他緊緊抱在懷中哭紅雙眼,瘦脫相的兄長將最後一口吃的往他嘴裡塞。 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沒爹沒孃,不到年底,不被餓死,也肯定被凍死。 轉眼,他們就看到姐弟幾人: 從一天餓三頓,到賺得盆滿缽滿; 從買不起筆墨,到科舉大滿貫; 從世人皆可欺,到朝野敬服。
歷史 完結 5萬字
縣宰天下

縣宰天下

江炫煥
【種田+穿越+女帝+殺伐果斷+架空歷史】 蘇定穿越至大周朝,成為一方縣令。 他本是個不拘小節、行事灑脫之人,卻有著非凡的智謀和勇氣。 在這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他得到女帝賞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逐漸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他的命運究竟會如何? 是成為萬古流芳的一代名臣,還是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自我? 且看他如何在這亂世之中,憑藉著自己的手段,縣宰天下!
歷史 連載 3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之袁氏天下

三國之袁氏天下

絲雨如夢.CS
這是一本關於袁紹的書籍,主角是袁本初的小說真心很少,這一本還可以看下去。 我們的故事從袁紹尚未發跡開始,從討伐董卓到雄踞北方,再到一統天下。 慢節奏,不碾壓橫推,一切都是合理發展。雖說有系統是穿越,但也不是無敵,細水長流,大家可以慢慢品嚐。 品嚐這一場袁氏聯盟的盛宴,這聯盟由朕書寫!PS:終於突破了三百萬字,關於袁紹的書籍寫到這裡,真心不容易。 請大家多多支援,人品保證,絕不太監,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歷史 連載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