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且說被水泊梁山的小船兒送到東京汴梁城,楊志隻身入得城來,尋個客店安歇下,次日便開始上下打點,買上告下,想要補回殿司府制使職役。

費了好大的勁,又花了大把的靈錢,楊志才打通了去見高俅的門路。

只可惜,雖然楊志將江鴻飛送給他的那五百緡靈石也一併送給了高俅,可靠著搞土木工程發了大財的高俅還是看不上楊志的這點賄賂,他看了楊志的從前歷事文書,大怒道:

“你等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投案自首,反倒潛逃罪責,許多時捉拿不著。今日雖有特赦,叫你逃了罪責,卻怎能再委用於你?”

言畢,高俅就讓人將楊志趕出殿帥府。

楊志把他所有的財物都用於打點賄賂了,現在就連住店的錢都沒有。

這時,楊志想起江鴻飛給他批得那首詩:花石綱原沒紀綱,奸邪到底困忠良。早知廊廟當權重,不若山林聚義長。

“真被江衍哥哥算中了,莫非我當真要去梁山落草?”

在客店裡又住了幾日,盤纏都使盡了,不願意順從命運的楊志,打起了賣掉他祖傳寶刀的主意。

不想,竟被楊志遇到了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沒毛大蟲牛二。

這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

楊志被牛二糾纏上,一忍再忍,一讓再讓。

可牛二卻是一直胡攪蠻纏,非要試試楊志的刀到底是不是殺人不見血。

命運多舛的楊志,在怒極之下,一刀砍倒牛二,然後又上去連搠了兩刀。

牛二血流滿地,死在地上。

冷靜下來,楊志難得地沒再選擇逃避,而是主動去開封府自首。

開封府尹將楊志打入死牢,等候發落……

也就在這時,江鴻飛和阮小七來到了東京。

山河形勝,水陸要衝,層疊臥牛之勢,崔嵬伏虎之形,金明池上三春柳,小苑城邊四季花,十萬裡魚龍變化之鄉,四百座軍州輻輳之地。

這就是趙宋王朝的中心,也是這個世界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汴梁城。

此時正值過年時間。

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物質生活豐富多彩,京師百姓安居樂業程度遠超前朝的趙宋王朝,極為重視過節,其節日文化和氛圍甚至比江鴻飛上一世都要濃厚。

可以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另外,再過不久,便是上元節。

每年的上元節觀燈,都是汴梁城的一大盛事。

趙宋朝廷會在上元節安排三天法定假日,以便官民同樂。

皇帝趙佶甚至會親自登上宣德樓與民同樂。

所以,如何辦好上元燈展,已成為開封府的一件大事,上元燈展也成為汴梁城標誌性的盛大節日之一。

為了辦好這上元節,趙佶規定,於每年十月就開始扎架子製作山棚,一直到正月十四這天才徹底完工,所費彩帛,巨以萬計。

此時,經過趙宋官吏的粉飾,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汴梁城裡的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御前大街上燈市更是綿延數十里。

而汴梁城各主要道路上,人山人海,載歌載舞,遊人集結於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里,一派祥和富裕幸福的景象。

用兩句詩來進行描繪就是:“車馬紛紛白晝同,萬家燈火暖春風。”

別說阮小七這個從來沒走出過樑山泊那一畝三分地的土包子,就是江鴻飛這個從什麼樣的大場面都有的世界來的人,都震驚於這個時代的權貴窮奢極欲的巨大手筆。

阮小七吞了口口水:“哥哥,這裡……就跟仙境似的。”

阮氏三雄是地地道道的偏遠地區過著窮苦生活的漁民,他們哥仨做夢都想幹出一番大事業,出人頭地,走出石碣村,走出梁山泊。

可因為見識淺薄,實際上,阮氏三雄並不是真的知道,他們到底要幹什麼,要得到什麼。

直到阮氏三雄拜了江鴻飛當大哥。

江鴻飛給了阮氏三雄宏偉地奮鬥目標。

不僅如此,江鴻飛還一直不留餘力的提攜阮氏三雄。

在江鴻飛的張羅下,原本沒有成家的阮小五和阮小七如今都已經成了家。

因為有江鴻飛護佑,在水泊梁山,阮氏三雄已經成了一方任何人都不敢小覷的勢力。

有人可能會問,那阮氏三雄對得起江鴻飛嗎?

對得起。

阮氏三雄幾乎可以說是江鴻飛在水泊梁山最忠實的擁護者,絕對是江鴻飛讓他們哥仨上東,他們哥仨絕不會去西;江鴻飛讓他們哥仨打狗,他們哥仨絕不會罵雞。

不誇張的說,阮氏三雄甚至奠定了江鴻飛在水泊梁山的權力基礎。

所以,江鴻飛與阮氏三雄絕對是兄友弟恭的典範,即便不如桃園三結義,也差不多了。

而此次江鴻飛外出,江鴻飛明知阮小七除了能給自己拎拎包什麼用處都沒有,帶阮小七甚至都不如帶兩個聰明伶俐的嘍囉,可江鴻飛還是將阮小七帶出來見見世面。

阮小二和阮小五知道,江鴻飛這是提攜他們的弟弟。

為了不給江鴻飛丟人,在阮小七跟江鴻飛出來之前,阮小二和阮小五各種囑咐阮小七,像注意控制脾氣千萬別惹事,像陌生場合千萬不要亂說話,又像千萬跟緊哥哥,云云……

阮小七的娘子還連夜跟兩個嫂嫂一塊給阮小七做了身交領長袍。

阮氏三雄的母親更是囑咐阮小七萬事都聽江鴻飛的。

由此可見,阮家有多重視,阮小七這次跟江鴻飛出來。

而此刻看到汴梁城這座無比繁華的國際大都市,阮小七這個純純地鄉下人,難免有些自卑無措。

這使得穿著交領長袍的阮小七很有點沐猴而冠的意思。

江鴻飛在阮小七的腦袋上“咚”的敲了一下:“怕個球,這座城日後說不準就是我梁山好漢的。”

阮小七最信江鴻飛,哪怕江鴻飛說這太陽是方的,他都會毫無保留的相信。

所以,聽江鴻飛說這座漂亮到跟仙境差不多的汴梁城將來有可能是他們的,阮小七的腰桿立即就挺直了,他興沖沖地問江鴻飛:“哥哥,恁會當皇帝?”

“呃……”

江鴻飛敷衍道:“這個以後再說。”

阮小七看了看周圍密密麻麻的人,意識到現在確實不是說這種事的時候。

阮小七又換了一個話題:“那我二人接下來去哪裡?”

“去開封府。”江鴻飛說。

“去那裡作甚?”阮小七問。

“我算到楊制使多半遭了難,我二人前去搭救他。”江鴻飛說。

阮小七撓了撓頭:“只我二人,能截出楊制使嗎?”

江鴻飛笑道:“七郎,你切記,不是所有事都需要自己動手的。”

阮小七再問,江鴻飛就笑而不語了。

兩人來到開封府衙前,江鴻飛左右看看,然後找了家最近的茶樓,帶著阮小七走了進去。

要了些茶點後,江鴻飛拿出兩枚當十錢,推給茶小二:“小二哥,小可有個兄弟吃了官司,不知誰能幫到小可?”

茶小二眉開眼笑地將那兩枚當十錢收走,然後看了一眼獨自坐在角落裡的那張桌子上的一個年輕人。

江鴻飛沖茶小二抱了下拳,隨後帶著阮小七來到那個年輕人的對面坐下。

鳳眼濃眉如畫,微須白麵紅顏。頂平額闊滿天倉,七尺身材壯健。善會偷香竊玉,慣的賣俏行奸。凝眸呆想立人前,俊俏風流無限。

自覺長得還算不錯的江鴻飛,在看清這個年輕人的長相後,都不自覺地暗道:“好俊俏的奶油小生!”

年輕人看著冒然坐在他面前的江鴻飛,笑著問:“兄臺找小弟何事?”

江鴻飛拿出二十緡靈石,推到年輕人面前:“交個朋友。”

看到二十緡靈石這不小的手筆,年輕人嘴角微微一翹。

年輕人沒有做作,他大大方方的就將這二十緡靈石收下,然後衝江鴻飛一抱拳:“在下王慶,兄長有事,但請吩咐……”

……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饑荒,我嬌養整個女兒國

大饑荒,我嬌養整個女兒國

天性薄情
我家有一口老井,早就已經乾枯了,母親在世的時候死活不讓填埋。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井裡面居然連線古代的女兒國。
歷史 連載 3萬字
極限保衛

極限保衛

奔命
有的人保衛的是財富,有的人保衛的是秩序,有的人保衛的是別人的生命。 而鍾健改名成為皮特·王成為一個安保公司的僱員到底為了什麼?錢? 還是尋求刺激。也許都不是,他保衛的不能說,永遠也不能說。這是本硬碰硬的硬軍事小說,絕對可以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歷史 連載 1萬字
女A爆改狗血文!!!

女A爆改狗血文!!!

鹿小葵
★已跟晉江解約,轉投海外,本文永久停更,走解v流程中,訂閱解v後系統會退的★ ★歡迎來玩,wb@鹿小葵花子★ ★v章和地雷都別投啦,省錢寶子★ 【↓↓↓】 廣告時間到,這是我最後的波紋了!接住啊JoJo紅! 推推好基友傻子紅的文! 《路人女在霸總文發瘋》作者:東吳一點紅 文案: 我穿書了,身穿,目前一窮二白,沒有文憑,靠打工餬口 本來生活已經夠苦逼,偏偏書裡這群霸總老是在我工作時添亂: *我送外賣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別殺了

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別殺了

不曾見秦時月
【殺伐果斷+主角老六+無女主+事業型主角】\n穿越大秦,柳白一路直升大秦左丞相,開局坑殺叛亂降卒七千人。 \n回到咸陽,當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準備彈劾這位丞相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只是一個開始。 \n “啟稟陛下,左丞相柳白,在懿文宮直接磕死了中車府令趙高!”\n “啟稟陛下,錦衣衛帶刀,將舊六國勳貴全砍了,然後定製了上好的棺木,說讓它們回故土和老祖宗團圓,保持整整齊齊一家人!”\n “啟稟陛下,左丞
歷史 連載 104萬字
明月曾照小重山

明月曾照小重山

聞檀
(今天沒寫完不更夥計們,勿等!5.6) 謝昭寧曾經毒冠汴京, 世人皆以毒婦代之,唾恨不已, 罵她分明一身尊榮,翟衣鳳冠, 但幹了多少陰私之事連自己都不清楚, 可是沒人知道, 在生命的最後,她是何等的痛悔, 痛悔這一生最好的時光,就此淹沒在了汴京無盡的繁華中。 —— 金雀霓裳催芳盡,明月曾照小重山。 —— 注意 1、連載期間不排雷,有排雷需求的讀者請謹慎選擇閱讀。 2、文中人物三觀不代表作者三觀,請
歷史 連載 8萬字
農家窮叮噹,科舉當自強

農家窮叮噹,科舉當自強

立身之本
[種田?科舉?架空?古代]\n王學洲正準備走向人生巔峰時,穿了。 \n好訊息,這輩子父母恩愛,兄弟姐妹和睦。\n壞訊息,全家正勒緊了褲腰帶供大伯讀書,家徒四壁,吃糠咽菜。 \n然而,還沒等到他掀桌不幹,爹孃率先不幹了。\n親孃:“學堂又不是大哥一家開的,憑什麼他們去得,咱家孩子去不得?”\n親爹:“我沒人疼~我沒人愛~我是地裡的小白菜~”\n王學洲:“阿爺,等我考上秀才,咱家就是族譜都要單開一頁,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