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法順的京口之行並不順利,劉牢之表現得顧慮重重,認為以目前的兵力難以討伐桓玄,不如靜觀其變。

對於朝庭,對於會稽王父子,劉牢之其實滿是憤懣,當初為了讓自己反對王恭,司馬道子父子許諾讓自己接任王恭之職,統領北府軍。

結果直到今天,自己仍只是鎮北將軍、會稽內史、都督五郡都軍事,自己最希望得到的青、兗刺史之職仍可望而不可及。

經過征討孫恩之戰,劉牢之越發對司馬道子父子失望,這父子倆是一樣的貨色,生恐自己坐大,用謝琰分北府兵權,結果將北府軍損耗在孫恩亂軍手中。

平定孫恩之戰,讓自己坐鎮京口,有意不讓自己立功,孫恩敗逃,朝庭沒有絲毫封賞,待自己何其薄也。

張法順又以青兗刺史的名目來引誘自己,讓自己領軍與桓玄交戰,北府軍如今實力大不如前,反之桓玄麾下兵多將廣,要想取勝實在艱難。

縱是勝了桓玄,朝庭加封自己為青兗刺史的可能性仍不大,若是敗了,恐怕自己失去立身之本,只能任人宰割。

張法順苦勸劉牢之,劉牢之只是長吁短嘆,連聲說難。無奈之下,張法順只得悻悻返回建康。

見到司馬元顯後,張法順稟道:「愚前往京口遊說劉牢之,劉牢之神情淡漠,推三阻四,分明懷有二心。尚書令,不如下詔召劉牢之進京朝覲,趁機將其殺掉,派親信掌握北府軍。」

司馬元顯搖頭道:「劉牢之在北府軍中威望極高,其子、其婿掌握兵權,麾下多是親信,冒然殺掉劉牢之,恐怕激得北府軍反叛。若沒有劉牢之,何人是桓玄的對手,強敵未至先殺大將,豈不是自斷手足,徒令人心不安。」

十二月二十三日,楊安玄接到兵部密令,讓其整頓四郡兵馬,隨時出兵雍州牽制桓玄。

楊安玄盤算了一下,四郡兵馬合在一處約有一萬五千兵馬,但河南、滎陽與秦魏接壤,雖然秦魏正在交戰無暇顧及晉國,但為防萬一還是不能輕易調動兵馬。

潁川有郡軍三千,是跟隨自己征戰四方的雄師,至於汝南郡軍現由陰績統轄,聽聞新野陰、鄧、岑三家大力支援,陰績在新息募兵近四千,其中近半是精壯。

桓玄進攻建康,會將荊、江、雍的大部分兵馬帶走,鎮守襄陽的輔國將軍刁暢手中至少六七千人,自己正好趁虛而入,奪取雍州。

楊安玄俯身看著輿圖,決定以祭拜父親的名義先行前往新息城,暗中陰敦商議後,便在新息城等候朝庭出兵的旨意。

他隱約記得史書上記載,朝庭在正月一日便下達了討逆令,相信很快就有旨意給自己。

時間很緊迫,不過從朝庭下達討逆令到正式出兵,應該還有段時間。自己記得彷彿過了數月,還是桓玄先行發兵至潯陽,朝庭才倉促應戰。

楊安玄搖了搖頭,兵貴神速,朝庭都沒有準備妥當,便對外宣稱討伐恆玄,而且首鼠兩端,焉能不敗。

天下無英雄,方讓桓玄篡位稱帝。劉裕能以千餘北府舊部擊敗稱帝的桓玄,自己又何懼桓玄。

抬起頭,楊安玄眼中充滿自信,許昌可派遣輕騎二千汝南郡應該可以調動二千兵馬,二哥楊安遠會從滎陽率軍千人,三叔楊思平屆時也會從孟津關帶回數百人手,加在一起便近六千。

有這六千精銳在手,應付兵力空虛的雍州,足以縱橫馳騁。屆時自己從新息城出兵,以輕騎為鋒,西進義陽郡,順勢奪取新野郡,然後再視時機北上南陽郡和南鄉郡或南下襄陽城。

西晉時期的雍州大部分被秦所奪,孝武帝時於襄陽僑立雍州,轄襄陽郡、南陽郡、新野郡、南鄉郡(順陽郡)、河南郡、義陽郡以及被秦所奪的上洛郡、弘農郡等郡。

楊安玄的手指在雍州的地圖上緩緩劃過,雄心如火般躍動,若能佔據雍州,加上滎陽、潁川以及汝南、襄城等郡,自己便有了稱雄天下的資本。

趙田去了鄢陵籌備駐軍、軍屯的事宜,此次出兵楊安玄不打算帶他同行,許昌也需人坐鎮,一旦秦、魏趁虛舉兵,或者哪裡有民變,有趙田在亦能保一時無憂。

俞飛組建水師也走不開,二哥要前往新息祭拜父親,胡藩肯定要坐鎮滎陽,留下裴強、齊恪輔助,這樣能隨自己出徵的大將僅有孟龍符和蒯恩。

不過,屆時三叔、二哥亦會到來,還有二哥身邊的岑明虎,汝南的陰績和徐孝重,統軍的將領足夠了。

奪取雍州雖勝算很大,但戰無定式,沙場戰況瞬息萬變,楊安玄可不想損耗手中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資本。

楊安玄決定過完年後便派張鋒去荊州夷陵請王鎮惡前來新息相聚,有他參贊軍事、判斷軍勢,應該能少些傷亡。

十二月二十四日,楊思平、楊孜敬和楊安遠、楊玠、楊珀、楊景等人結伴來到許昌城,準備與楊安玄一起返還新息城。

看過兵部寄來的密令之後,楊安遠咬牙切齒地道:「桓玄賊子殘害父親和伯父,此仇不掃枉為人子。只等朝庭旨意頒下,愚便回滎陽將三千兵馬全部召集,報父伯之仇奪取雍州。」

楊思平仰天嘆道:「蒼天有眼,大哥、二哥,小弟定斬桓玄的狗頭在你們的墳前祭奠。」

等楊思平和楊安遠發洩了片刻,楊安玄道:「三叔,二哥,朝庭討伐桓玄,桓玄定不甘受死,會率軍東進攻打建康。屆時雍州兵力空虛,吾等再趁虛奪取雍州。」

楊思平道:「離大戰應該還有段時日,回到新息後咱們一家人詳加計議後再說。」

十二月二十九日,楊安玄等人風塵赴赴地回到新息城北的楊家莊。

楊安玄被朝庭授為滎陽、潁川太守後,楊才、楊良帶著楊家族人陸續從各地趕到新息楊家莊依附。

一年多時間,楊家莊比以前擴充套件了數倍,莊中楊家族人近五百戶。

楊明一枝在堂邑安家,沒有再回楊家莊,此次楊明派次子楊林前來新息拜祭楊廣和楊佺期,與主家保持聯絡。

楊安深帶了楊尚保以及留在族中的楊綽、楊歆、楊洪等人前來迎接,楊湫與夫婿殷本之也從洛陽趕來過年。

拜祭過楊廣、楊佺期後,眾人來到族中祠堂,相互見禮寒喧,十分熱鬧。

看著濟濟一堂的族人,楊良老淚縱橫,哽聲道:「我弘農楊家自永嘉南渡後,歷經磨難,家族中落,如今小兒輩長大,重振家聲靠爾等了。」

楊安玄和楊安遠入後宅拜見娘,袁氏和董氏看到兒子又是高興又是傷心,楊湫和楊漓上前拜見兄長。

楊安遠見妹子體態發胖,悄聲問道:「妹子可是有了身孕?」

楊湫撫了一下肚子,微笑道:「有五個月了。哥,你要做舅舅了。」

漓兒已經十三歲了,行過禮後站在楊安玄身邊默默地看著哥哥,眼中滿是關切,那個拉著楊安玄的衣袖撒嬌的小丫頭已經長大了。

楊安玄下意識想拍漓兒頭的手收了回來,訕訕地道:「一年多不見,漓兒現在是大姑娘了,想不想三哥?」

一句話觸動楊漓的淚點,眼淚籟籟地落了下來。父親死了、三哥不在身邊,大哥見不上幾面,說不上幾句話,四姐遠嫁去了洛陽,自己倍感冷清。

所幸三哥把麵館生意交給自己和四姐打理,自己拉著嫂子盧氏在新息、安陽、慎陽以及義陽、信陽等地新開了八家麵館,有事情可忙便不覺得時間難捱了。

看到妹子落淚,楊安玄猶豫了一下,還是伸出手輕拍了一下漓兒的頭,

道:「漓兒,三哥不在新息,煩照看孃親,你受累了。愚從許昌帶了些首飾給你,等會拿給你。」

楊漓抹了一下眼淚,白了楊安玄一眼,嗔道:「三哥,你都說我長大了,怎麼還把我當小孩哄。」

見妹子臉色轉霽,楊安玄鬆了口氣,從信中得知漓兒新開了麵館,便挑她感興趣的話題聊起來,不一會漓兒便興高采烈地給哥哥講起開面館發生的趣事。.

晚間,祠堂內大排筵宴,族人們歡聚一堂。

兩年前楊廣、楊佺期身死的陰霾逐漸散去,楊安玄被朝庭封為都鄉侯,授潁川、滎陽兩郡太守,讓楊家族人看到了振興的希望。

看到眾人紛紛向楊安玄敬酒,楊安深心中苦笑,自己名為族長,其實楊家真正的權勢掌握在三弟手中。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楊安玄、楊安深、楊安遠三兄弟站在院中,互相行禮致意,慶祝新年到來。

屋內,盧氏帶了楊琳、何氏帶了楊邵向祖母磕頭,袁氏一手捧著一個娃兒,笑得滿面春風。

…………

隆安六年,正月一日,大朝。

天子下詔罪狀桓玄,以尚書令元顯為驃騎大將軍、征討大都督、都督十八州諸軍事,加黃鉞,又以鎮北將軍劉牢之為前鋒都督,前將軍譙王尚之為後部,討伐桓玄。

大赦天下,改隆安六年為元興元年,內外戒嚴。又下詔加會稽王司馬道子為太傅。

朝庭興師動眾,擺出討伐桓玄的姿態,長江上的商路被阻斷,京城內外到處一片緊張氣氛。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考秀才,我棄筆從戎做將軍

不考秀才,我棄筆從戎做將軍

李破山
我乃平安鎮青石巷一小書生,無功名,沒背景,卻攪動了整個王朝的風雲。
歷史 連載 42萬字
娘子多福

娘子多福

紅芹酥酒
預收文《娘子多嬌》。 本文文案—— 孟椒重生了。 前世她照顧病弱婆母,愛護年幼妹妹,沒日沒夜刺繡掙錢養家,到頭換來的卻是他要與高門貴女成親,怕名聲受損,還要逼她自請為妾,最後更是將她送給別人。 這次,她決定為自己而活。 說她流產生不出孩子?行,我就給你納個愛攪事的小妾。 想要和高門貴女成雙成對?那我就在外面大肆宣揚自己的好名聲。 高門貴女懷孕了?沒事,小妾也懷孕了。 …… 眼看時機成熟,前夫與高門
歷史 連載 3萬字
穿越成一個陪嫁丫鬟

穿越成一個陪嫁丫鬟

紙鹿
強取豪奪plus,慎入。原名《籠中有雀》 顏控·權勢滔天黑心蓮╳錢控·鐵骨錚錚打工人 林瑜十四歲被賣進姚府,府上最受寵愛的三小姐一眼便將她挑去做了貼身丫鬟。 不出四個月,姚父被貶,她跟著三小姐去了鄭國公府避難,一住就是三年。 鄭國公府世子顧青川,兩省總督,城府難測,是個要風得風之人。唯一不遂心意的便是父輩戲言定下來的姻緣。 回府那日,晴光搖曳,雲薄日暖。 園中一女子簪花走過,雪膚清眸,輕裾隨風而動
歷史 連載 6萬字
五代十國:英雄的崛起

五代十國:英雄的崛起

靜默如初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中原大地陷入分裂和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 在這個動盪的時代裡,英勇的將領和智慧的君主紛紛崛起,那個割據混戰、英雄輩出的亂世。 以李克用的傳奇一生為切入點,描繪了他如何在晉陽起兵,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擊敗四方敵軍,最終建立後晉,為晉室重建榮耀的傳奇故事。 同時,並行敘述了南方的石敬瑭,這位野心勃勃的將領如何從一名權臣逐漸篡奪後梁皇位,建立後唐,卻因為過於強
歷史 連載 6萬字
討蕩水滸志

討蕩水滸志

蕭震
此書承接蕩寇志第一百三十八回,進述水泊梁山好漢被張叔夜等三十六雷將、一十八散仙一一誅滅,後以宋文傑為首的好漢佔據梁山,重修整梁山,對三十六雷將與八位散仙發起攻擊並復仇,後抗金輔導宋的事。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