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雷手史蒂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

顯然,這位蘇大人還沒做好皇帝變得直接的準備。

不過劉邦也不是刻意為難,只是看著他們你推我辭這一套,覺得眼煩罷了。

“秦相,你先說吧。”

“是……”

秦檜的眼睛朝著蘇大人瞟了一下,後者心領神會,躬身道:

“臣在殿外聽宣。”

如此,這大慶殿裡除了幾名宮人外,便只剩下了兩名禁軍裝扮的金瓜衛士,以及對自己工作非常認真的辛次膺。

“官家,”秦相爺無比溫順的說道,“您可知臣剛才所言的,傷害小兒的賊人是誰?”

劉邦當然知道,他還出手幫了忙。

“是誰?”

“岳飛之子,岳雲!”

聽見這話,劉邦還好,辛次膺握筆的手,卻忍不住抖動了一下。

見皇帝並未出現想象中的欣喜,秦檜忙道:

“官家,岳飛縱子行兇,還是在這臨安城內,天子腳下!傷的還是當朝宰相之子!由此可見,岳飛這廝平時是何等的猖狂!”

“岳飛到臨安了嗎?”

這事兒劉邦也是才剛想起來,昨晚上忘記問岳雲了。

“並未,卻遣其子先行一步,想必是來打點朝中大臣的關係來了……如此結黨之事,其心可誅也。”

劉邦站起了身來,踱步走到了秦檜面前,一副我心甚慰的模樣:

“這宋國有卿家這般大臣,真是朕的福氣啊!”

秦檜還以為皇帝是拿捏到了岳飛的把柄,所以才這麼說話,心下大喜。

這趙老九再怎麼瘋癲,骨子裡卻還是那個味兒!

“那,官家,是不是和大理寺以及刑部,還有三衙的人知會一聲,先把岳雲拿下?”

劉邦卻搖了搖頭:“朕昨日出宮,聽見有人叫岳飛的軍隊為岳家軍,這事兒,你可知道?”

就這?

且不說岳家軍這個名字又不是第一天叫了,那韓世忠和張俊的兵,還叫韓家軍和張家軍呢。

老九想從這上面做文章,難道是連給岳飛安個罪名都等不及了?

這怎麼比自己還著急?

你趙老九不要名聲,咱秦檜還要呢!

心中一番計較,秦檜反而勸道:“官家,岳家軍不過虛名而已,韓世忠和張俊的部隊也是冠上了主帥的姓,以此來問岳飛的罪,恐怕過於牽強了些。”

還不止岳家軍一個?

劉邦頓了頓,親切地拍了拍秦檜的肩膀:

“所以,還勞煩卿家多做一些辛苦一些,別的還好,這軍隊歸屬於誰,效忠於誰,還是當分清楚一些的。”

見皇帝不聽自己的勸,秦檜把心一橫:反正結果都是要岳飛死的,做了娼婦還要什麼牌坊!他趙老九都不怕,我還能怕了?

“臣知道了,那岳雲之事……”

劉邦揮了揮手:“你說當年秦國不逼得這麼緊,劉邦會因為跑了幾個徒役就去造反嗎?在岳飛兵權交出之前,先忍一忍吧。”

“只是,委屈了你兒子了。”

“臣不怕,只要宋金能夠和議成功,莫說那小子挨點打,就算是沒了性命,也是值得的!”

“忠臣吶!愛卿真是這古今罕見的第一忠臣吶!”

聽見皇帝這麼說,秦檜感動得眼淚都快掉了下來。

自己為趙老九背了這麼多的罵,他心裡還是知曉的!

“還有一事,近日有靈隱寺的高僧俯觀這臨安城,發現城中恐染了些邪祟的東西,臣擔心那髒東西會沾染到官家,從而影響了我大宋氣運,故把高僧給請了下來,特為官家祈福……官家,您看要不要召見一下?”

“哦?那等蘇大人的事了了,你便讓人過來吧。”

“臣遵旨!”

今兒個雖然沒拿下岳雲,不甚完美,但一來明確了皇帝的心意,二來還得到了皇帝的褒獎,秦檜的心中美極了。

等這瘦老頭走了出去,適才的那位蘇大人便立馬跟了進來。

“卿有何事?為何不在剛才大殿裡說?”

“官家,”蘇大人躬身道,“嶽少保之子,到臨安了。”

“嗯,這事兒秦檜說過了,昨晚傷他兒子的,便是岳雲。”

這老頭聞言,心中不住的嘆氣。

他便是當朝的禮部尚書、賀金正旦使蘇符,同時還有一個身份:蘇軾之孫。

昨日他接了岳雲的書信,本欲前往那思北樓赴宴,到了的時候,臨安府衙的人已經開始勘察現場了。

聽聞是秦檜的兒子出了事,當時便覺得心有不安,加上沒有尋到岳雲,更是害怕是這少年郎闖出的禍端。

如今被皇帝親口證實了,蘇符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幫岳雲說話了。

“怎的?你來就是告知朕這個訊息嗎?”

蘇符回過神來:“官家有問,臣不敢隱瞞,只是在這之前,臣想問問官家……這仗,是確定不打了?”

直到現在,朝野內外都不覺得皇帝會拿岳飛怎麼樣,因為除了寥寥數人之外,沒人知道完顏兀朮開出來的條件:

必殺飛,始可和。

所以,大家夥兒的重心,還是在‘戰’與‘和’上面。

劉邦並沒有直接回答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當不知道對面是人是鬼的時候,用問題來回答問題,就能知道答案了。

“愛卿,是戰是和,你怎麼想的?”

“官家!”蘇符忽然加重了語氣,“昔日諸葛武侯有言,昭烈帝劉備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金賊殺我百姓、佔我土地、搶我金銀、擄我婦女,此仇乃不共戴天!”

“眼下我軍有乘勝之機,將帥有北還之志,臨安府有長江天塹,漢中之地也不用擔心西夏侵擾,四海之內既無水患也無旱災,如此,當是戰得的。”

劉備這個名字,劉邦是聽過的。

對於這名後代,有些地方像自己,有些地方又不太像,不過還算是讓他比較滿意的一個。

既然瞭解了眼前這人的立場,劉邦也就知道該怎麼說了。

“戰,自然要戰!”

蘇符沒想到這麼簡單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一時間有些愣了神。

“官家,您是說……”

“不但要同金國戰。”

“那西夏,是朕的西域都護府。”

“那高麗的一半,也是朕的,朕的樂浪郡。”

“還有那大理……若是歸屬了也就罷了,否則,還是朕的。”

腦中回憶起見過的漢地圖……劉邦把它和宋國地圖重疊了起來,努力尋找當中缺失的部分。

雖然上輩子的時候自己也沒那麼大的地盤,但自家曾孫子掙來的地方,那當然也算是自己的。

外面說官家傷著了腦子,看來確實不假。

不過這樣的皇帝,也許才是目前最適合大宋的。

蘇符也不反駁皇帝的白日夢話,得知了他的心意,便把岳雲聯絡自己的事情說了出來。

“如此,臣也當對這晚輩有個交待。”

劉邦點了點頭道:“倒也不急著告訴他朕的態度,免得小兒生出驕心。”

然後又回身看向辛次膺:“岳雲聯絡過你沒?”

辛大人筆一停,剛才皇帝的夢話他自然也聽到了。

“臣不敢相瞞,確有聯絡過。”

想到昨夜岳雲見了自己,卻並未識得自己身份,他多問了一句:

“你和他以前見過沒?”

辛次膺搖了搖頭:“少將軍少來得臨安城,未曾和臣謀面過。”

“原來,你小子也想著幹金人吶。”

劉邦笑道,看來這朝中的議和派,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多嘛。

他心中生出了主意,一會兒見著岳雲,可有得說了。

三人心裡頭俱是興奮,但隨即,劉邦忽然停止了笑容

“不對!”

蘇符和辛次膺也被驚著了一下,不知道是哪裡不對。

“官家?”

劉邦沉聲道:“差點少算了一個地方……”

“那安南,是朕的交趾。”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首輔寡夫郎他茶香四溢

白鳥童子
林飄作為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高材生,穿越到了古代成了寡嫂,還是男寡嫂。 做活不會,吃飯很香,道德壓力很大。 只能拿出茶藝表演絕活,唬得鄰里一愣一愣的,剛到林飄胸口的小叔子眼睛紅紅的望向他:“嫂子這樣好,我不會辜負嫂子的。” 林飄過著悠閒的鹹魚生活,躺著躺著發現,幾年間沈鴻已經長得比他高了一個頭,肩膀寬闊,手臂有力,溫潤有禮,眼神卻讓人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 他一路考取功名,從秀才到連中三元,官至一品
歷史 完結 202萬字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穿越古代,別人吃觀音土,你居然有大龍蝦?

親愛的葡萄
請無腦觀看 穿越+爽文+種田+美食+領地建設+架空歷史。 周武莫名穿越到平行時空的古代,沒有金手指,沒有富豪爹能啃,一切只能靠自己。 “周武,這石蟲也能吃,你餓瘋了?” “石蟲?這不是生蠔嗎?” "周武這海蜘蛛有毒,上次我親眼看見有人吃過之後,就渾身長疙瘩,可不敢亂吃。” “這麼大的螃蟹,你告訴我不能吃?長疙瘩?估計是海鮮過敏吧.”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你們居然守著這麼富饒的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大梁最強皇帝

大梁最強皇帝

君子如珩珩
一覺醒來,陳南變成了大梁皇帝。 大半江山被敵國佔領。 朝堂也成了奸臣掌中玩物。 甚至就連後宮也不由自己做主。 如此艱難處境,讓陳南不由得爆粗口:“本大爺當個皇帝,要這麼難嗎?格老子的,信不信全把你們殺了!” 文武百官:“皇上萬歲!” 士族門閥:“我們以皇上馬首是瞻!” 各大敵國:“我們願意臣服。” 大梁! 萬邦來朝!
歷史 連載 38萬字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今日份仙門優雅殺豬

青浼
【破鏡不重圓+一場註定失敗的追妻火葬場+狗血+上位者橫刀奪愛】 南扶光是雲天宗的大師姐,師父是宴幾安,宴幾安是真龍化身雲上仙尊,三界六道唯一的化仙期修士。 宴幾安不善言辭,平日裡生人莫近,但傳聞真龍鍍鱗那日,必須要神鳳共同承受天劫降世,方可保佑蒼生太平。 千百年間,自雲上仙尊降世,莫說什麼神鳳,身邊只有南扶光一個徒弟—— 且是隻有性別上跟神鳳搭點兒關係的徒弟。 雲天宗預設這位幸運平替就是南扶光無誤
歷史 連載 6萬字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太子她又在騙人打工

逐逐逐月
舊文名《未婚妻揹著我當了皇帝》 文案: 蕭雲剛穿越成女扮男裝的皇子時,整個人都是狂喜的。 當她發現自己是小說裡慘死的前朝太子時,她以最快的速度收好細軟,狂奔而出,卻見城外殘垣斷壁,火焰未歇。 她有心救世,然而沒錢沒人。 蕭雲緊緊地握著《傾國絕戀:亂世美人淚》的劇本,趁著劇情還早,把遇到的人才統統搞過來給自己打工。 面對一直在出錢,一直被人看不起的冤種土財主。 蕭雲:投資我,我讓你實現三公夢想。 面
歷史 連載 1萬字
抗戰之關山重重

抗戰之關山重重

老哲
老哲寫實風格抗戰新書 “我們一定會回來的!”有軍官對手下數千名官兵說。可是自打他們出關以後,侵略者強大,國尚危急,家又何安? 戰線一路向南,戰關山無數,卻又丟關山無數,直至蒼山之巔洱海之畔! 回望來向,狼煙無盡,關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鄉?一場抗戰打了十四年,幾人又能返回故鄉?
歷史 連載 42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