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宮娘娘玉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在準備吃晚飯的宣府將士,驟然見到如此多的敵軍騎兵,立時便四處潰散。

宣府守軍才沒有興趣和瓦剌大軍作戰呢,而且是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興趣。

由於有勳貴家丁的通風報信,也先對明軍的部署一清二楚,也因此便為宣府的明軍量身定製了作戰計劃:“伯顏帖木兒帶著五千傷兵,保護著太上皇,緩緩地跟在主力後面。

而也先則率兩萬五千主力,趁宣府城內外明軍進行換防的間隙,發起突然襲擊。

也先也不砍殺那三萬宣府守軍,而是三面包圍,只留北面。逼著潰軍一窩蜂地向北逃竄,去衝擊明軍主力的大營。

此時宣府守軍中,新任總兵官張輗、副總兵孫繼宗、參將孫顯宗、監軍太監陳祥、參贊軍務項文曜,以及兵部尚書于謙,都在竭盡全力地試圖組織抵抗,但宣府軍就是這樣,他們要是肯奮勇殺敵,朱祁鈺也不至於敵視他們到今天這個程度。

三萬所謂的邊軍精銳,還不如三萬頭豬管用。

起碼三萬頭豬不會全朝著同一個方向猛衝。

但三萬宣府‘精銳’會。

很快,宣府兵就在也先大軍的裹挾下,開始衝擊明軍主力的大營。

劉中敷見此情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自己剛被皇帝重新起用,委以重任,結果就來這麼一出。

生死事小,名節事大。如果明軍這次再吃了大敗仗的話,劉中敷自己都知道自己名聲徹底完了,也就沒臉再活,只能一死以報君恩了。

新任宣府總兵陶瑾倒是不慌不忙,依舊穩如泰山地坐在中軍大帳裡。

雖然陶瑾是範廣的副手,範廣統率著神機營最精銳的部分,陶瑾統領著剩下的主力。

朱祁鈺也沒怎麼著意拉攏過陶瑾,所以陶瑾素日不顯山不露水,很少引人關注。

但是陶瑾卻是一位實打實的將才,這次被皇帝提升為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宣府總兵官,並賜予了便宜行事之權。

而且陶瑾也知曉皇帝制定的完整計劃,所以面對著團團轉的劉中敷,也不著急,還有心情開玩笑:“

大司徒,您老快坐下吧,喝口茶喝口茶。聖上在面對瓦剌八萬大軍兵臨城下時,都還沒您這麼著急呢。”

旁邊的李秉也同樣鎮定自若,連聲附和道:“大司徒稍安勿躁,既然陶都督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想來陛下早有定計了,您又何需如此憂心?”

劉中敷剛剛復官,倒還不知道皇帝的脾氣稟性,見二人都對皇帝如此有信心,反而更添了三分疑惑。

陶瑾也不再多話,開始召集眾將,淡定自若地調遣起來。

明軍主力大營背靠奶奶懷山,三面被山體包圍,只有南面是開闊的平地。

陶瑾按照朱祁鈺的要求,一到達此地,就在大營後面、左翼的奶奶懷山,以及右翼的草帽山上修築了完備的防禦體系,並佈置了重兵。

雖然大軍沒有攜帶重炮,但是火器和弓弩卻足夠多。如今一萬八千神機營和一萬五千趕來支援的居庸關駐軍,全都聚集在主力大營,守住一天一夜,完全沒有問題。

現在大營之外,則形成了僵持的局面,宣府三萬守軍急於入營避難。神機營死死地扼守營寨,不肯放入。

也先兩萬五千騎兵咄咄逼人,形成了泰山壓頂之勢。

陶瑾指揮著自己的主力退到了山上,以及緊靠在山腳下的後寨,然後才將前營扔給了宣府守軍。

而且前營裡留下了充足的兵器、食物和清水。並挖好了一條條的壕溝,架設了一排排的拒馬。

等宣府守軍湧入前營,頓時就傻眼了,本以為擠進來就安全了,哪能想到這就是一座完完全全的空營。

好在皇帝做事還算比較良心,兵器、食物、清水、防禦工事應有盡有,想活命可以,自己反抗,自己爭取機會。

張輗、于謙、孫繼宗、孫顯宗等人並沒有被衝散,都聚在一起,被裹挾進了前營。

于謙看著這樣的營地設定,都對皇帝感到無語了:這一看就又是大明這位荒唐天子的手筆,一般皇帝修陵墓,都喜歡弄些前後墓室之類的機關,前面的當疑冢,後面的才是真的墓室。

好傢伙,現在皇帝把這套修墓穴的理論應用到安營紮寨上來了。前面一處大營,裡面到處都是壕溝、拒馬、陷阱;後面一座大寨,才是真正的主力大軍所在。

想到這裡,于謙覺得後背有點發冷:莫非是皇帝已經預判了也先的預判,早就知道明軍主力大營會被也先裹挾著宣府軍進行衝擊?所以才採取了這種隔斷之法,去抵消亂軍的衝擊。

那這個皇帝就太可怕了。

像太上皇那種天資聰明的皇帝,反而倒不是太可怕。

皇帝再聰明,也聰明不過那一大片的文臣。

最可怕的,就是懂得小心謹慎,步步為營的皇帝。

步步為營,步步驚心。

就像現在一樣,三萬明軍主力,又在朱祁鈺的精心提點下,再次縮成了一隻刺蝟,讓人沒處下口。

當然,明軍主力這種依山紮營方法,也有一個巨大的破綻:沒有水源。

明軍營中最多也就能儲備個兩三天的用水。

所以不用攻,圍個七八天,明軍不戰自潰。

也先同樣看出了這一點,所以再也無法保持王者風範,開始破罐子破摔,遙對著京城中的朱祁鈺大聲罵娘。

對也先來說,戰局再度變得極端被動。明軍前營中的三萬宣府兵,已經被朱祁鈺逼成了背水一戰:退也沒得退,只能拼命了。

宣府兵有了鬥志,也先反而不想打了:衝進去,打贏了,又能怎麼樣?自己這邊犧牲數千勇士,去殺三萬連大明皇帝都嫌棄的宣府兵,有什麼意義嗎?

也先迫於無奈,只得寄希望於宣府城中的五千勳貴家丁。

但是勳貴家丁也只敢偷偷摸摸地放水,真讓他們光明正大地開啟城門,他們還沒有這麼瘋狂。大家都是人生父母養的,誰也不想九族死絕。

沒辦法,也先只能命大軍就地紮營,等待太上皇到來,然後叫開宣府城門。

朱祁鎮有朱祁鈺送的龍輦和全套皇帝儀仗,十餘名姬妾,還有婢女太監侍衛一大堆,所以根本就走不快。

伯顏帖木兒帶著保護太上皇的,也只是五千傷兵,同樣走不快。

所以明天中午,朱祁鎮才能抵達宣府。

對也先來說,要麼等,等太上皇到了之後,賭一把,看勳貴家丁敢不敢在太上皇的命令下開城門。

要麼,趁現在明軍還組織不了進攻,跑,一口氣跑回大同,再從大同經陽和口出關回瓦剌。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

不艾先生
【家長裡短日常文,不爭霸,溫馨向,有萌娃】李平安前世絕症纏身,飽受病痛折磨,在三十歲那年因為肺動脈高壓重度去世,攜帶著記憶投胎轉世到平行時空的古代,看著勞苦的親人終日忙碌于田間灶頭,卻依然吃不飽穿不暖,他決定發奮圖強,跟家人過上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小康一詞最早見於西周,《詩經·大雅·民勞》中有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句子,這裡的 “小康”是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
歷史 連載 7萬字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當了十年質子,本世子狂億點怎麼了?

風捲殘雲
燕回穿越到了北燕世子身上,一個舉世皆知的廢物紈絝。 原主大晉皇宮當了十五年質子,回來本可繼承世子身份。 誰知道回來就被廢了,這誰能忍啊? 整個王府嘲諷冷落,北燕百姓更是以他為恥。 被家僕們肆意辱罵,丫鬟們百般刁難。 就連路過的狗,都要對著他叫兩聲。 皇族要各番王世子當質子,這樣一來豈不是白受了十五年的苦? 孰可忍,嬸嬸忍不了啊! 忍了十五年,再忍他都成忍者神龜了。 要世子之位是吧,自己去皇宮當質子
歷史 連載 1萬字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

戰袍染血
天下才氣共一石,陳止先佔八斗,再把剩下兩鬥分出去。 穿越三國時代,輔佐劉備橫掃群雄,卻在大勢已成、大漢復興在即時死了。 好在他身具百家籤筒,有百家奇物絕學作為底牌,身死近百年後再次復生。 這次面對的卻是一個陌生時代,一個劉備子孫建立的新漢朝,一個不存於原本歷史上的統一王朝。 亂世到治世,謀士到名士,這次陳止要選擇不一樣的生活。 從運籌帷幄、血雨腥風到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百家風光再起,新的畫卷就此展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寧寗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