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宮娘娘玉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循也很無奈,當今天子,與大明曆代君王皆不相同。

太祖、太宗都極為勤政,恨不能事事躬親。仁宗、宣宗多少也還算過得去,至少也有按時上朝理政。

太上皇雖然現在成了國之罪人,但在位期間也稱得上勤政。

唯有當今天子,特立獨行,空前絕後。

五品以下的官員,基本就沒有見到皇帝的機會。

五品以上的官員,有資格上朝,一年只能見到皇帝兩三次。

像內閣學士、六部尚書這些重臣,很多時候也是大半個月才能見一次皇帝。

皇帝現在只負責制定大政方針,對於政策的具體實施,基本上完全交給了相關衙門。

所以,陳循也不是很瞭解皇帝最近都在想什麼。

至於太上皇回京之後,是軟禁幽居,閉門不出;還是能隨意走動,自由接見大臣,陳循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於是陳循轉頭看王文,王文轉頭看黃溥,黃溥轉頭看何宜。

經過一頓相互甩鍋,何宜又成了最終接鍋的那一個倒黴蛋。

何宜只得硬著頭皮向孫氏回道:“啟稟太后,聖上已經言明,太上皇居於南宮,可以隨意走動,四處巡幸,也可以自由召見大臣,接受百官朝賀。”

孫太后聞言,面色稍霽。太上皇竟然沒被軟禁,這已經大大超出了預期。

作為讓步,恭讓皇帝就恭讓皇帝吧。

孫氏替朱祁鈺設身處地地想想,作為當今天子,頭上還頂著個太上皇帝,也確實有些難以忍受。

換成誰,誰都不願意明明當了皇帝,卻還要天天下跪,去朝拜前任皇帝。

於是孫太后點點頭,預設了將太上皇降為恭讓皇帝的決議,然後便繼續問道:“南宮由誰負責管理?”

何宜回道:“聖上旨意,由服侍太上皇多年的興安,負責總管南宮。由金英掌管尚膳監,陳祥任文華殿總管太監。”

孫太后聞言,滿意地點點頭。金英、興安、陳祥三人之前都去了南方監軍,如今才剛剛回京。

其中金英、興安都是實打實的自家親信,陳祥也是知根知底的老人了。朱祁鈺命興安總管南宮,等於給了太上皇極大的安全保障和人身自由。

金英掌管尚膳監,那太上皇的飲食安全也就有了保障。

陳祥任文華殿總管,便於太上皇參知政事。

如此一來,孫太后便徹底釋然了,一個‘恭讓皇帝’的名號,換來這麼多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算不虧。

朱祁鈺還算比較良心了,畢竟就算他什麼都不給,直接硬來,上皇一派也沒有什麼辦法。

如今雙方互讓一步,各取所需,也算是保留了各自的體面。

了了一樁心事的孫太后,放鬆下來,開始帶著好奇之心去審視何宜。

在場一眾六七十歲的股肱重臣,卻將話事之責推給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後生,倒真是有些意思。

不過別人都可以說何宜的晉升速度太快,唯獨孫太后不能說。

因為土木堡之變的訊息剛一傳回京城,孫太后就搶著將商輅、彭時晉升為翰林學士,入閣參與機務。

所以孫太后將彭時提拔為翰林學士,朱祁鈺將何宜提拔為右春坊大學士。

彭時是正統十三年的狀元,何宜是正統十三年的二甲進士。

都是超拔,大家都一樣,孫太后和朱祁鈺之間誰也不用數落誰。

孫太后打量了一會,才向何宜問道:“何愛卿,你成親了嗎?”

何宜回道:“有勞太后下問,微臣年前剛剛定親,這個月就要完婚。”

“哦?定的是哪家姑娘?”

何宜笑道:“回太后,是由齊王妃作媒,定了安國公的女兒。”

孫太后聞言,倒吸一口涼氣。皇帝可真是敢想敢幹,安國公的小女兒年方二八,是勳貴家族中大名鼎鼎的美人。徐亨更是將這個女兒視若珍寶,寵溺備至。

這位徐姑娘眼光可是高的很,多少重臣、勳貴前去為子侄提親,安國公都沒有應承。怎麼突然就不聲不響地被何宜娶到手了。

孫太后不明白這幾家人之間的關係,更不知道朱祁鈺已經和徐亨長子徐賢結成了兒女親家,所以才會覺得奇怪。

實際上卻特別簡單,吳太妃和林香玉把安國公一家請到齊王府,先安排何宜露了個臉,然後吃午飯時順帶提出親事。

徐家姑娘當場就預設了,安國公徐亨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按正常情況,大部分人中進士至少也要到三四十歲。

二十多歲中進士的,都是極少數。

二十出頭中進士,同時又沒有成過親的,簡直就是鳳毛麟角。

大明三年產出一屆進士,一屆進士裡能不能有一個這樣的青年才俊,都是個大大的問題。

一旦真出了這樣的青年才俊,等著被重臣和勳貴們哄搶就完事了。

也就是何宜硬耗著不肯輕易成婚,不然早被搶奪了幾百遍了。

林香玉替何宜提親的那一刻,徐亨頓時就飄飄然了,瞬間感覺人生到達了巔峰:自己是國公,自己孫女是未來的皇后,自己的兒子是未來的國丈,自己的女婿是未來的帝師兼宰輔。

二三十年之後,安國公府將是何等的輝煌!

兩年之前在新君身上壓下重注,如今獲得難以想象的回報。

從朱祁鈺的角度來說,則是透過聯姻的方式,將徐亨與何宜徹底繫結到自己的戰車上。並且為自己的嫡長子安排好了穩固的班底。

但這不是結束,後面朱祁鈺還會持續加碼,將更多人繫結為太子黨。

朱祁鈺不像別的皇帝,會怕將來的太子奪權。別人都想著一直當皇帝當到死,生怕太子羽翼豐滿,與皇帝分庭抗禮,甚至‘提前接班’。

而朱祁鈺則是早就不想幹了,巴不得趕緊把皇位交給下一代,然後自己逍遙快活去。

當然,這些孫太后理解不了,孫太后只知道朱祁鈺不夠狠,傻傻地給了太上皇極大的自由。

畢竟宣宗和太上皇兩代人經營了二十多年,如果太上皇還能參知政事,最後形成二聖親尊,甚至是由太上皇翻盤復辟,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陳循等人看到孫太后面色轉喜,又連忙將迎接太上皇的具體禮儀原原本本講了一遍。

孫太后聽說朝廷會以最高規格迎接太上皇回京,並且按照之前的約定,全程由靖遠伯王驥、寧陽侯陳懋陪同護送,便更加喜悅。

至此,迎駕一事,在孫太后這裡正式透過,徹底形成了定論。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的父親是嘉靖

我的父親是嘉靖

春秋各半
科技的風吹過,嘉靖修道的夢就更加真實了。不知不覺中,似乎大明從1543年開始,就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而其中的朱載坖,只是想要做一個混吃混喝的皇二代,奈何!自己回頭看時,已經站在了風口上。 若豬一日同風起,依舊能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歷史 連載 51萬字
大明風流

大明風流

隔壁小王本尊
穿越大明,從一個敗家子做起,我只想權傾朝野,妻妾成群。
歷史 完結 0萬字
晉逆

晉逆

暗夜殘花
永康元年,趙王司馬倫廢賈后專政,其權臣孫秀欲圖謀石崇愛妾綠珠,及巨億家資,遂收捕石崇而殺之,並滅其三族,要籍沒其家 “金谷園”。石府上下人心惶惶,正亂作一團之際,一個現代人意外魂穿到了石府大少貼身書僮石寒身上。 面對惡霸大總管謀財害命,命如懸絲一線間,他極力自救。一場大火燒盡金谷園,令石寒浴火涅槃,並乘亂崛起,闖出一番新天地!
歷史 連載 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