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宮娘娘玉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終究還是躲不過了,魏驥有點後悔,還不如好好地在南京當吏部尚書呢。來了趟北京算是遭了大罪了,稍微弄不好,一世英名就要不保。

但恭讓皇帝問到了,魏驥只得硬著頭皮答道:“聖上中旨,軍政事務命六部尚書、內閣學士合議,有不能決者,請陛下您裁定。”

“朕?”

朱祁鎮聽到這話,也有些懵住了:這是個什麼操作?我一個獲罪的退位皇帝還能干預國事?

陳循、俞士悅、鄒幹都連連點頭,向恭讓皇帝確認魏驥說的完全是實情。

朱祁鎮倒不懷疑這些人騙自己,畢竟假傳聖旨是要誅九族的,假傳中旨可能稍微輕一點,但夷個三族也完全不過分。

思索了半晌,朱祁鎮想出了一個聽上去比較合理的解釋:自己的弟弟真是得了重病,很難好的那種。然後他的兒子剛出生,肯定沒辦法繼位。所以皇位和權力他只能還回來了?

所以弟弟才會拒絕太醫診治,才會命自己裁決大事?

問題是弟弟年紀輕輕,之前也還活蹦亂跳的,怎麼就突然不好了?

朱祁鎮預設了由自己裁決大事,轉而換了個話題:“皇帝到底患了何病,如何勸弟弟接受太醫診治?如何才能令弟弟早日恢復康健?”

其他人還沒來得及答話,鄒幹早已站了出來,將在心中反覆醞釀了好幾遍的言論講了出來: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聖上之所以重病,皆是因為妖妃惑主,縱慾無度。

上次臣等見到聖上,聖上便是滿眼血絲、氣色暗淡、腳步虛浮。

聖上自言是因為三皇子薨逝,惱怒傷心所致。

然依微臣看來,更像是縱慾過度,甚至還有可能吃了丹藥助興。

這也是聖上堅決不肯讓太醫診治的原因,乃是怕此事外揚,影響聲譽和威望而已。”

朱祁鎮覺得鄒幹講的十分有道理。畢竟自己可是早就領略過弟弟及其寵妃的別出心裁了:當初還在瓦剌北狩的時候,弟弟就給送來了特製輦車、特製氈帳、特製浴盆,以及特別訓練過的十六侍妾。

經歷過些新鮮事物之後,朱祁鎮發現自己以前只會和後宮嬪妃們上上下下,簡直就是在小孩子過家家瞎胡鬧。

所以朱祁鎮自己也感同身受,知道那樣玩有多耗費體力和精神。自己一回京就病病歪歪的,差點一命嗚呼,跟女人也有很大關係。

於是朱祁鎮點點頭,示意鄒幹繼續說下去。

鄒幹得到鼓勵,便更加不遺餘力地賣弄:“聖上寵幸妖妃,方有此禍。臣以為應從全國廣選秀女,並擇其最賢者立為皇后。

另擇貞靜賢淑、恪守禮法者數人,立為皇妃。

一來為聖上衝喜,二來可以替代現在的妖妃,根除聖上身邊的隱患。”

鄒幹之所以敢妖妃妖妃的叫個不停,是因為篤定恭讓皇帝不會介意。

而陳循、俞士悅的口風,鄒幹早就已經探明瞭,兩人也不認同皇帝的寵妃們。

至於魏驥,雖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傾向,但畢竟是精研程朱理學的大儒。程朱理學嘛,開口仁義道德,閉口道德仁義,最講求的就是‘存天理、滅人慾’。

現在鄒幹要滅景泰皇帝之慾,魏驥有什麼可反對的呢。

此時殿中只有七人:恭讓皇帝、四位尚書、興安、陳祥。

興安、陳祥是恭讓皇帝的心腹,自然也不會到處亂說。

所以鄒幹才敢如此大膽。

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鄒幹飄了。如今六科言官大部分都擁護鄒幹,而皇帝又屢屢示弱,以至於如今鄒幹一心認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是禮法的代言之人。

偏偏朱祁鎮又是個特別愛輕信別人的皇帝。

作為普通人,愛輕信別人也就算了。

作為皇帝,還喜歡輕信別人,那就有點沒救了。

朱祁鎮可不止是輕信王振,三楊把朱祁鎮忽悠的也是不輕。

就拿把朱祁鎮坑到死去活來的山西來說,從正統元年到正統十三年,山西的最高主官都是兵部右侍郎、山西巡撫于謙。

書上寫的清清楚楚:‘初,三楊在政府,雅重謙。謙所奏,朝上夕報可,皆三楊主持。’

這十三年把朱祁鎮給美的啊,山西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將士盡心守禦、府庫儲備充足、防線固若金湯,妥妥的仁宣盛世餘蔭。

後來,朱祁鎮不知好歹,給於謙下獄論死。關了三個月後,釋放出來,貶為大理寺少卿。

之後就是山西、河南數千官員百姓上疏請求于謙留任山西、河南巡撫。連周王和晉王都跟著上書了。

能同時得到百姓、官員、藩王的擁戴,那得是將山西治理得多麼美好啊。至此朱祁鎮對山西的繁榮昌盛、固若金湯再無任何疑慮。

然後,到了正統十四年,朱祁鎮就在京營真正精銳去了南方的情況下,傻乎乎地跑進了山西。

進山西沒幾天便被宣宗和三楊埋下的大雷,給炸的人仰馬翻,最終做了也先的俘虜。

朱祁鎮吃了這麼多苦,也不長教訓,這次又要輕信鄒幹了。

不過輕信歸輕信,朱祁鎮到底也當了十四年皇帝,帝王權術還是會不少的。

所以朱祁鎮對鄒幹大力誇讚了一番,但對他的建議,並不表態,也不說反對,也不說支援。

反正你鄒幹自己蹦噠去吧,做成了,我跟著享受好處。失敗了,是你自己胡作非為,又不是我讓你這麼幹的。

又聊了一些瑣事,朱祁鎮便放眾人離開了。

鄒幹並不是大學士,所以陳循、魏驥、俞士悅回內閣,鄒幹去聯絡六科言官上書。

陳循、魏驥、俞士悅回到內閣之中也很尷尬,內閣裡面只有石璞、徐有貞兩位學士在,其他大學士並不關心禮部尚書們與恭讓皇帝之間如何溝通。

內閣之中還有一批新的中書舍人。

本來內閣就有權推薦一些中書舍人,幫著閣臣處理日常政務。

但是在不久之前,朱祁鈺將內閣的中書舍人全換成了新科進士。

朱祁鈺將新科進士挨個接見了一遍,然後從中選出二十名中書舍人,入內閣協理機務。

現在最心虛的是徐有貞。

徐有貞自視甚高,功利心極強。好不容易得了當今天子賞識和重用,怎麼自己才風光了不到一年,皇帝就病倒了呢,這命也太苦了吧。

俞士悅上趕著向徐有貞問道:“元玉,朝中眾多大臣都要再次上書,請求陛下同意廣選秀女,充實後宮。並擇其賢良淑德、恪守禮法者,立為皇后與貴妃。

元玉伱要不要和我們一起上書?”

徐有貞不假思索地搖搖頭。

俞士悅見徐有貞態度堅決,便不再勸,畢竟大部分文官都會上書,多徐有貞一個不多,少徐有貞一個不少。

徐有貞精明的很,雖然自己心中忐忑不安,但在判斷清楚形勢之前,絕對不會冒然背叛皇帝的。

涉及到了文武百官最喜歡的選秀與立後,行事效率那叫一個高。

內閣眾人散班之前,百官的奏本便如雪片一般飛進了內閣。

於是朱祁鈺吃過晚飯,帶著林香玉去湖邊溜達了一圈。等回到房中,就見三位寵妃,與一桌子的奏本正靜靜地等著自己呢。

朱祁鈺好奇的問道:“好大的陣仗,文武百官上了這麼多奏本,又要說什麼大事,這次不會是要求我退位的吧?”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侯府奶崽的心聲洩露後扭轉國運了

侯府奶崽的心聲洩露後扭轉國運了

千陽燎原
(每晚九點更新~)江遐年眼睛一閉一睜,穿成了剛出生的侯府小姐。江遐年一喜:再也不用當打工的牛馬了,從此可以在錦衣玉食中躺平,做快樂鹹魚了! 吃瓜系統卻告訴她幾個壞訊息: 壞訊息一:她是真假千金文裡的真千金,馬上要和假千金調換,被假千金家人當奴隸折磨了! 壞訊息二:等十年後,侯府會被抄家流放,假千金會趁機和她換回來,於是作為罪人之女,她又要跟著吃流放的苦! 壞訊息三:等二十年後,北方的靖國會揮師南下
歷史 連載 2萬字
我在宮鬥劇裡當太醫

我在宮鬥劇裡當太醫

請吃一碗草莓
眾所周知,太醫九族在宮鬥劇中經常被消消樂。 一朝穿越,慕鈺成了京都一戶普通人家的孩子,年十三,而不普通的是,他是劇中痴心太醫男配的九族之一。 三年後,他全家都會成為被株連的九族之一。 天知道,他壓根就不認識那太醫男配好不好! 所以,身為直男的他,金手指是寵妃系統能幹嘛?去勾引另一個身為直男的皇帝? 一番研究之後,慕鈺悟了,這寵妃系統,可不就是妥妥的後宮聖品,這將來的太醫院院正之位鐵定是非他莫屬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五胡不亂華:三國之白馬將軍!

五胡不亂華:三國之白馬將軍!

筆下如有仙
晉建興元年,遼東公孫氏苟活下來的子孫看著那將華夏大地蹂躪的不成樣子的諸多異族。 看著自己偷偷藏匿起來的無數靈位,想著家族之中記載的列祖列宗們的豐功偉績。 最終含恨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當神魂再次歸位,猛然睜開雙眼,卻發現自己已經身處於一間小小的廳堂之中。 周圍還傳來了朗朗讀書之聲。 而在自己的身邊,還有兩個長相頗為雄異之人。 “阿竹,你剛剛好似有金津玉液流淌而下啊。“ “玄德,你叫他作甚,這等紈絝子
歷史 連載 50萬字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別死

李夏蟬
弘治十年,陳策穿越大明,卻身患肺癆病,不久於人世。不過他沒有自暴自棄,依舊在努力的活著。 他在北平購置了一所小院,驚訝的發現這座小院內的一塊土地種植能收穫各種神奇的物品。 每天種地鋤草便能有獎勵,諸如開工開物、一目十行、歷朝史料等。本以為他會這樣安靜等待死神降臨,但小院內卻來了一名頑劣的少年。 陳策驚訝的發現,頑劣的少年居然是大明皇太子,未來的明武宗朱厚照。 於是他決定用系統獲取的知識,在餘生內將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三國:開局孫策讓江東

二分不等式
漢末亂世,劉興生為漢室宗親,家中雖有幾千族兵,卻因為年紀尚幼,沒有搭上十八路諸侯討董的大潮。 無奈,他只能與孫策合資,南下江東。多年後,孫策遇刺,把著他的手。 “兄與公瑾、三弟義結金蘭,本想共謀天下,無奈中道而別。我有一件事情,拜託三弟。” “兄長,放心,我一定輔助好十萬! “ “江東就給你了!” “……”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崑山老頑石
江東小霸王孫策死而復生,覺醒神級天選系統。叮!宿主已觸發任務:全身而退。 選擇1:躺著裝死,什麼也不做。獎勵:超級大軟蛋一枚,宿主從此以後膽小如鼠,窩窩囊囊度過餘生。 選擇2:醒來後集結隊伍,想辦法擺脫黃祖追兵,逃出虎口。獎勵:錢財和糧食。 選擇3:醒來後集結隊伍,搶回父親孫堅屍體,反殺黃祖追兵1000人。 獎勵:烏騅馬一匹......孫策自此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收小弟,練精兵,擁美女入懷...
歷史 連載 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