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棣軍威甚重,聲如悶雷,震撼人心。

所有士卒都看著朱棣,看著朱棣的方向,聽著那如雷的聲音,逐漸明白了過來,原本,新軍之策不入三衛,是為了大家好。

新軍之策,是鏡中花、水中月,雖然美好,只不過暫時的,不現實的,說不定今天施行了,後天就給取消了。

燕王是怕大家失落,怕大家哪日怨恨朝廷,才不允許新軍之策入三衛的。

仔細想想,燕王說得對啊,從古至今,當兵打仗,哪裡有如此優渥的條件?

漢唐盛世都不曾有,何況是大明王朝?

這樣來看,新軍之策,不過是建文帝沒有經驗,匆忙施政的結果,是建文帝收攏人心的手段。

朱棣說到動情的地方,聲淚俱下,喊道:“本王為汝等著想,為朝廷分憂解難,為大明耗盡心力,難道就換來你們的責怪與咒罵嗎?也罷,既然你們不信任本王,那今日起,燕王三衛,便自由決定出路吧,想要新軍之策的,出軍營,去投奔他平安,我朱棣絕不阻攔!”

“我們不走!誓死效忠燕王!”

張玉、朱能高聲喊道。

“我們不走!誓死效忠燕王!”

無數士兵雷動,聲貫四方。

朱棣手持寶劍,直指長空,喊道:“新軍之策破綻重重,不出兩年,必有大亂。一旦出現紕漏,大明兩百萬士卒必將怨聲載道,將罪於朝廷。我等身負重責,當肩負拱衛大明,護我山河之使命。”

“眾將士聽令!自今日起,三衛加強訓備,若大明有亂,則由我們燕王三衛,來平亂以正天下!以匡扶社稷,以護我萬民蒼生!戰!”

“戰!”

“戰!”

“戰!”

三衛歸心,如雷而動。

朱棣以自己的手段,牢牢地將三衛人馬握在自己手中,同時賦予了三衛強大的使命感與正義感,讓他們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為了百姓!

燕王府。

朱棣率三世子以大禮感謝金忠,金忠連忙跪下。

朱高熾等人都清楚,若不是金忠的計謀與智慧,燕王三衛很可能不再聽從燕王府的命令。如今,任憑他新軍之策推行,三衛都將不會被動搖。

這些班底,依舊是朱棣最可靠的力量。

朱棣將金忠安排在燕王府做事,將最近的北平情報拿給金忠閱覽,眉頭緊皺地說道:“新軍之策缺乏糧餉的問題,恐怕被解決了。”

金忠驚訝地看著朱棣。

朱棣將一份情報,遞給金忠,道:“皇上允許北平布政使張昺,將籌措的夏糧秋糧就地處理,一部分充實軍營,一部分儲備,剩下的都賣給了商戶,折為銀兩,其中三成銀兩入了布政使司,七成銀兩解送京師。”

金忠暗暗吃驚,思慮良久,才說道:“王爺,皇上身後的人有些厲害啊。這種手段,確實可以為新軍之策提供充足的糧餉。只不過,新軍之策耗費之大,不在開端之初,而在落實之中。臣下以為,以當下大明之基礎,絕不可能支撐新軍之策長期施行。”

大明多少糧,多少錢,朱棣還是知道一些的,按照朱允炆的搞法,新軍之策早晚會出亂子的。

可問題又出在了“早晚”這兩個字上。

太早出亂子,自己沒準備。

太晚出亂子,朱允炆又該有準備了。

“王爺,寧可未雨綢繆,不可臨渴掘井。”

金忠慎重地說道。

朱棣凝重地點了點頭,旋即皺眉道:“糧草尚且好說,這北平城內,有的是糧草。可這器械,如何打造?”

沒器械,總不能拿著竹棍上戰場吧,再說了,這些兵也沒練過打狗棍法,不合適。可刀槍劍戟這玩意,不會從石頭裡直接蹦出來。

你想要兵器,不能去武器店採購吧,這年代也沒人開這種店鋪。

也不能去鐵匠鋪搞私人定製吧,人家打個菜刀還行,你讓人家打兵器,那是要人命。就算你威脅人家全家,一定要打刀劍,可一天兩把劍,猴年馬月才夠武裝大軍的?

必須要弄個大型的武器作坊才行,要求也簡單明瞭,一二三條,都是保密。

可是武器作坊選擇在哪裡?

三衛軍營?

不行,鬼知道有多少朝廷探子,萬一走漏了訊息,說不定哪天自己就被髮配到打鐵鋪去打鐵了。

城外?

不行,安全沒保障。

城內?

不行,平安、盛庸都太厲害。

左思右想之下,朱棣突然想到,可以在燕王府裡面打造啊,誰也不敢搜查燕王府,安全沒問題,而且燕王府內都是自己人,不容易走漏訊息。

最主要的是,可以在府邸之中,留一支精銳隊伍,以備意外。

朱棣也很會抓時機,你張昺不是在鼓勵養殖業嗎?那我朱棣作為燕王,自然要積極響應,做出表率。

不久之後,燕王府內西側,便建立起了一座巨大的禽類養殖場,雞鴨鵝豬,凡是能叫喚的,都弄了過來。

地上養殖,改善伙食。

地下打鐵,藏兵一支。

就在朱棣蹲在冷颼颼的養殖場,思考老母雞為啥冬天不下蛋的時候,身在京師的朱允炆,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黑衣宰相道衍。

道衍到京師已經一個多月了,不過都在其乾寧宮給太后唸經禮佛,完事之後,便會去靈谷寺休息。

朱允炆忙著處理新軍之策、一條鞭法的問題,沒精力管道衍,加上這個厚黑學專家與陰謀造反派待在京師,是翻不起大浪的。

道衍是引線,朱棣是炮彈。

如今自己將道衍這根引線摘走了,希望朱棣可以收斂,臣服。可據張昺、平安送來的情報來看,朱棣已經穩定了燕王三衛,而且還找了一個新的引線。

當看到張昺讚揚朱棣支援家禽業,為萬民作表率的時候,朱允炆差點笑出聲來。

朱棣終究還是想要造反,這個傢伙把自己的一片赤誠給扔風裡了啊,一次次的敲打,也不聽話,那這樣的話,就不能怪自己下點猛藥了。

十月十六日,朱允炆命令張昺、平安、盛庸,通告北平府,新軍之策截止日期定為十一月底,若燕王不同意,原本為燕王三衛新軍之策所準備的物資,將悉數調往遼東,十年內,不再考慮納入新軍之策。

同日,秘令大明安全域性派遣三十人前往北平,負責打探朱棣動靜,尋機策反燕王三衛將領。

十七日,朱允炆任命鐵鉉為濟南都司,全權負責濟南府防衛。命長春侯耿炳文率五萬京營精銳前往河北之地,整訓真定、保定、河間三府之兵。

十八日,朱允炆親臨京營,坐鎮新軍之訓,徐輝祖為朱允炆演練了新的戰陣,並分藍紅陣營,演訓新軍。

十九日,朱允炆下令工部尚書鄭賜整頓工部,加強武備,併到訪將作監。

二十日,改將作監為科技局,提升匠人地位與待遇,將匠戶中不合格的,全部轉為農戶或軍戶,留下精銳,專門負責改進火銃、火炮、弓弩。並於金川門外的獅子山,設定最高機密的武備基地,負責新型火藥的研製。

二十一日,京師以應對蒙古威脅為由,將濟南府設為北征後勤大營,山東、山西、河南與北直隸大部,將秋稅穀物解運濟南府,供應北征所需,不足部分,京師解運。

朱允炆一系列動作,讓朝廷內外看得心驚肉跳,一些看不清楚局勢的人,指責朱允炆冬日練兵-運糧,勞民傷財,直接被朱允炆發配到了前線勞動改造去了。

哪怕是內閣求情,說什麼言官不能因言獲罪,否則,廣開言路便成了笑談。

朱允炆卻不這樣認為,言官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就在那叨叨叨,憑什麼不能處罰?

冬日練兵咋啦?

戰爭來的時候,還分冬天夏天嗎?

他們不知道後世志願軍,穿著並不厚實的衣服,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裡打仗!卻知道十月的北方不能練兵?

不能運糧?

自以為是,不知所謂!

“怎麼能說是懲罰?朕這是派他去前線,瞭解軍隊疾苦,百姓疾苦,來年開春,可以再回來嘛。”

朱允炆堵住了大臣求情的話。

十月二十二日,南京下起了小雪。

朱允炆難得有空閒,去了乾寧宮,在太后禮佛完結束之後,看著將走的道衍,笑著說道:“道衍師父,還請移步謹身殿。”

在告別太后之後,朱允炆至謹身殿,看著眼前行禮的枯瘦老僧,和煦地說道:“這段時間,辛苦師父了。”

道衍連忙言道:“不敢當,這都是本僧應該做的。太后一心向佛,佛祖會降下福報,庇佑太后,庇佑大明。”

“哈哈,庇佑大明的可不是什麼釋迦牟尼,而是大明千千萬萬的百姓,還有士兵,商人,官員。若都將福報寄於佛祖,那天下是佛祖的,還是朕的?”

朱允炆看著道衍,認真地說道。

道衍撥動念珠,說道:“佛祖乃心中念想,精神之所。皇上乃是帝國之君,萬民之主。兩者,並不矛盾。”

朱允炆微微點頭,問道:“便如師父所為,一面唸經苦修,侍奉佛祖,日間行善,一面苦口婆心,以身入魔,夜間作惡。兩者,並不矛盾,是吧?”

一聲輕微的聲響傳出,念珠的線斷了。一顆顆念珠滾落而下,砸在謹身殿的地板上,四處亂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