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廷準備制定國旗、國徽、國歌的訊息不脛而走,轟動整個南京城。

國子監。

率性堂的吳雲正在書樓翻閱《論語》,揣摩著朱熹老頭的註解是個什麼意思。

雖然朱熹亂七八糟的解釋吳雲並不苟同,但沒辦法,科舉便只能以朱熹的註解作為考綱,想要自由發揮,表達個人觀點,那隻能是打道回府,回家墾荒。

砰砰!

吳雲抬頭看去,只見胡浚站在窗戶旁,正看著自己。

“吳兄,快出來,有大事。”

胡浚快速喊道。

吳雲指了指手中的《論語》,說道:“春闈將至,勤勉不可輟。閒雜事還是莫要擾我。”

胡浚哈哈笑道:“你已是率性堂監生,只需考核透過,便可委派官職,何苦再參加科考,若是落第,豈不是砸了臉面?”

國子監分六堂,初級堂有三,分別是正義、崇志、廣業;中級堂有二,為修道、誠心;高階堂只有一個,即率性。

初入國子監,四書考核透過,便可進入初級三堂。

在國子監學習一年半以上,考試合格,文理條暢者,可入中級堂。

在中級堂中,再修習一年半以上,考核合格,經史皆通,文理具優者,方可進入率性堂。

而率性堂的監生,每個月會都會有考核,優秀則記一分,及格則為半分,不及格沒有分,若一年內取得八分,則可予以出身,派任官職。

吳雲加入率性堂已有三月,次次考核優秀,完全不必再去參與科考,只需等待時機,熬上八個月,便可進入朝廷,或留任京師,或身入地方。

吳雲淡然一笑,卷書道:“相對於臉面,吳某更重志向。我記得你在京師有親戚,何故來國子監?難道說,提前授課了?”

胡浚一拍手掌,連忙說道:“你看我,竟把這等事忘記了。吳兄,你尚不知,朝廷設了國慶節,便是正月初四,與民同慶,休沐時日,可延長至元宵之後。”

“國慶節?呵呵,這倒新鮮,開國之慶,不錯。那四日時,我出國子監去街上走一走。”吳雲含笑著,側過身問道:“你如此欣喜,恐怕不是多休沐幾日的緣故吧?”

胡浚直接翻窗而入,走向吳雲,拉出一旁的凳子,說道:“還有一件大事,我剛剛聽聞,朝廷要給大明編制國旗、國徽、國歌,以彰大明一統,以告萬民諸邦。”

“國旗、國徽、國歌?這是什麼?”

吳雲皺眉,從未聽聞過。

胡浚呵呵說道:“問題便在這裡啊,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但大家卻都希望它存在。試想,我們高舉大明的國旗,瞻仰大明的國徽,高唱大明的國歌,將是何等的豪邁,何等的風光!”

“現下內閣、五軍都督府、中樞六部,可都忙開了,準備拿出國旗、國徽、國歌方案,這可是國之大事,我等身為國子監監生,又是率性堂之人,如何能不參與其中?”

吳雲被胡浚一席說得也激動了,放下書,站起來說道:“禮部讓我們國子監參與?”

“哦,這倒沒有。”

胡浚直截了當地回道。

吳雲咬著牙,狠狠地瞪著胡浚,問道:“那你給我說這些?”

胡浚哈哈笑起來,說道:“禮部雖然沒有讓我們國子監參與,但我們可以想辦法參與啊。難道說,你吳雲不想參與這等名傳千古的國事?”

吳雲自然是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直言道:“誰不想參與?只是禮部不發話,你有什麼辦法?”

胡浚將一旁的茶壺端了過來,倒了一杯冷茶,嘿嘿一笑,說道:“你別忘了,我們國子監可是有一位手眼通天的人物,只要她發話,我們國子監參與其中,將不是什麼問題。”

“你是說她?你讓我們去求她?”

吳雲瞪大眼,一臉的不可思議。

胡浚點了點頭,說道:“吳雲,《貓論》你也是看過的,僧人猶可立於朝堂,女子又有什麼不可?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是你信奉的至理之言嗎?莫非只是一句空話?”

“可是她算什麼人才!”

吳雲鬱悶地喊道。

胡浚平靜地看著吳雲,說道:“據我所知,她所推薦的李志剛、郭璉、王淮等人,表現優異,考核優良。她本身是不是人才不打緊,她善於發現人才,你承不承認?”

吳雲咧了咧嘴,沒說話。

一個敢於拿蟒蛇測試學生膽量,把國子監鬧騰的腥風血雨的傢伙,確實是個人才。

不管她方法多不正道,但結果是正當的。

胡浚拉著吳雲的胳膊,說道:“此間祭酒不在,司業不在,我們想要參與其中,唯一的路,便是讓她出面。我已安排聯絡了三十餘人,只要去請願,她縱不應允,也會將訊息上達皇上。到時,我們還是有機會的。”

吳雲凝重地低頭,答應下來。

中山王府。

徐妙錦正在給自己的大姐徐儀華寫信,告知自己在國子監的一些趣事,剛剛封好書信,便聽到僕人來報:“小姐,門外有一群國子監的監生求見。”

“國子監?”徐妙錦連忙推門走了出來,問道:“可有說所求何事?”

“只言說有大事相商。”

僕人回道。

徐妙錦點了點頭,吩咐道:“請他們到是前廳坐一坐吧,我馬上便回來。”

雖然國子監休沐,但依舊有不少監生無法回鄉,留守國子監,加上朱允炆擅改了科考時間,不少監生留在國子監苦讀。

洪武三十年已恩科一次,按規制,三年一次,應在建文二年再開恩科。

可朱允炆不想等,丟擲了《貓論》不說,還主張“能者上,庸者下”,硬生生將科考提前了一年,並以急報釋出全國,準備以新代舊。

此舉自然是有反對之聲,但內閣大佬與六部大佬都支援,底下的人再說話,也是無濟於事。

徐妙錦不知道這些監生有什麼大事,但作為國子監監丞,徐妙錦還不能視而不見,置之不理。

至前廳,一群監生見徐妙錦來了,齊刷刷分成幾隊,恭恭敬敬地行禮,喊道:“學生見過徐監丞。”

徐妙錦眉眼含笑,最受用的,便是“徐監丞”的稱謂,上前問道:“諸位此番來府,可是國子監出了什麼事情?”

胡浚上前一步,再次行禮,說道:“徐監丞,我等監生,皆願為大明國本,出一份力,還請徐監丞,助我國子監,名揚千秋,聲傳萬古。”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