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鳥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史斌端回來了一條清蒸海魚、一份豬肉炒時蔬,主食是米飯,管夠,吃多少盛多少,不許浪費。

一屁股坐到張順和彭玘中間,史斌大咧咧的說:「就衝這吃食,我亦得將虎賁軍吃到散夥了再走。」

史斌不是沒大碗喝過酒、大塊吃過肉。

可那樣的日子真是太少了。

在史斌的印象當中,自從起義以後,他們不是在逃跑,就是在跟宋軍交戰,一直都沒有安穩過,總是飢一頓,飽一頓。

後來,投了宋軍以後,禁軍的伙食倒是豐盛,肉類品種非常多,不僅有豬肉,還有雞肉、魚肉、鴨肉等,而他們這些廂軍,頓頓都是蔬菜粥,那群黑心的官吏,還用糙米充好米,小鬥換大斗,在宋軍的那段時間,史斌就沒有吃飽過,嘴裡更是澹出了個鳥來。

哪裡能跟在虎賁軍相比,採購員必須得將每日花費明細貼在告示牌上,若敢貪墨,斬立決。

加上虎賁軍的伙食標準本就比禁軍稍高一些。

如此一來,虎賁軍的將士自然就可以吃得豐盛吃得好了。

史斌又左右看看,問道:「楊志哥哥和關勝哥哥呢?」

張順一指不遠處的一張桌子,楊志正跟軍中的幾個將領和幾個監軍有說有笑的,其中一箇中級監軍還在跟楊志說著什麼,楊志聽得頻頻點頭,滿臉都是期翼和興奮。

史斌依稀記得,上次楊志出現這樣的表情時,好像是辛興宗說看好楊志的時候,結果第二天,楊志就一人殺了上百個方臘義軍的將士。

史斌又往邊上掃了掃,就見統制張打鐵正在跟關勝「面授機宜」,關勝沉穩的點頭附和,並沒有因為張打鐵很看好他,他就有諂媚之色,很有大將的風度。

見此,史斌不無羨慕:「也不知關勝走了甚麼狗屎運,竟能被張統制看中!」

楊志混得也不錯,幾個統領、監軍都很看好他。

這時,張順突然說道:「跟你二人說一聲,張監軍之前找我聊過,他言我水性好,又懂操船,建議我去水軍發展,他還言,我若去水軍,多半能先管一艦,我想去試一試。」

史斌聽言,一怔,忙道:「哥哥這是要離我等而去?」

張順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又吐出去,說道:「天下無不散之延席,今哥哥、吳學究已離開我等數月,我等也不必非在一起不可。」

頓了頓,張順繼續說道:「況且這戰陣廝殺非我所擅長,我所擅長乃水戰也,故而,我想去水軍發展。」

不等史斌再說話,彭玘便先一步說道:「我支援哥哥,弟兄之情,不在地域限制,不論哥哥走到哪裡,我等皆弟兄,且我聽聞,水軍的待遇極好,時常便能食到海味,假期多,升遷亦快。」

張順笑笑,預設了彭玘所說的,水軍確實有其優勢。

頓了頓,彭玘又說:「且我亦有可能離開。」

史斌和張順向彭玘看去。

彭玘微笑道:「張監軍亦找我了,他對我言,我性子好,欲薦我去兵部學習十五日。」

都在虎賁軍混了好幾個月,史斌和張順怎麼會不知道,凡是去兵部學習歸來的,基本上都會升職任用?

而以彭玘現在指揮的身份,等從兵部學習歸來,肯定是要升中級監軍的。

換而言之,等彭玘再回來,就會跟統領是一個級別,而且跟統領共同掌管兩千五百人馬。

史斌見了,不禁有些羨慕,還有些不是滋味。

吃過飯,史斌孤單又落寞的一個人回到了住處。

——弟兄們都有著落了,唯獨他史斌還是一個指揮使,跟來時沒有太大的不同,這讓他無法是從,又不知所

措。

就在這時,有門衛找到史斌:「指揮,有一位自稱「吳用」的官員想見指揮。」

一聽吳用來了,正孤單寂寞的史斌,立即就往外走。

而門衛則追上來將一個冊子遞給史斌:「煩請指揮幫我籤個字,我需得如實上報。」

虎賁軍實行的是文武分治,軍政分離,軍人不許參政,文官不許接觸軍隊,所以,在虎賁軍,文是文,武是武,雙方互不統屬,社會地位相同。

也正是因為如此,文官和武將要想見面,得登記備桉,過後有人會統一問詢調查。

對此,已經快被文人壓了二百年的武人,沒有不喜歡的。

史斌亦是如此。

所以,史斌痛痛快快的就給門衛簽了字,然後見到了吳用。

與幾個月前相比,吳用身上多了一些官員特有的氣質,氣色也不像當初被辛興宗粗暴得塞進軍隊裡時那麼差了。

兩人一見面,史斌就興奮的說:「學究終於捨得來見我等了。」

吳用面帶微笑說道:「非是我與哥哥忘了諸位弟兄,實是我與哥哥近來太過繁忙。」

說到這裡,吳用既是感慨又不無炫耀的繼續說道:「你等在軍中,一切皆不知,近來我虎賁軍百廢待興,我等機宜一人要負責數事,一日皆不得清閒,忙得我險些去求大都督下放我去當一縣令,休息一段時日。」

史斌一聽吳用有機會去當一縣之主,詫異道:「學究能當父母官了?」

吳用笑道:「我等畢竟大都督身邊親信,若下放,定然提拔任用,我這縣官其實算不得甚麼,哥哥若下放,最不濟知一州也。」

史斌更加詫異:「哥哥任地受大都督器重?」

吳用點點頭:「哥哥今已是分管機宜文字,隨時可見大都督,面陳政見,與陳軍師等,相差亦不多矣。」

見宋江混得都快可以跟陳箍桶相提並論了,史斌感慨道:「任地時,我等當初來投大都督,做對矣。」

吳用附和道:「不錯,今大都督將御駕親征廣南西路,叫哥哥率領我等先去為孔相公出謀劃策,若哥哥此次有望解決那些蠻夷,大都督必升哥哥宜、撫水、南丹州安置使,叫哥哥全權負責動用政治外交軍事等手段統籌指揮,徹底解除那裡蠻夷之患。」

史斌驚呼道:「此封疆大吏也!」

吳用笑道:「還未成也,即便成也,亦不過臨時設之,待哥哥解決蠻夷之患,大都督定會調哥哥回杭州。」

史斌笑道:「那如何能相同,任地時,哥哥***也。」

吳用笑而不語,顯然,他也是這麼認為的。

當然,前提是,宋江能解決廣南西路的那些少數民族。

不過,看吳用和史斌的樣子,好像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

未幾,楊志、關勝、張順和彭玘也來了。

見人來齊了,吳用小聲跟史斌等人說:「哥哥偶得一訊息,軍中人事似乎將有大變動,好像還跟你等新投之人有關。」

說到這裡,吳用又有些遺憾的說:「然我虎賁軍軍政互不統屬,有甚麼大變動,哥哥亦不知也。」

聽了吳用這話,楊志和關勝互看了一眼,然後由楊志說道:「此事我倒是知道一些。」

吳用和史斌向楊志看去。

楊志也沒賣關子,直截了當的說:「大都督言,一將無能,累死千軍。故而,將領需有戰功,更需有能力。基於此,大都督將以此次剿匪作為考核,立功大、能力傑出者,將會被破格提拔任用。」

關勝接過話頭說道:「此政主要為我等新投之人所特設,乃大都督怕我等新投之人中有人才被埋沒而頒下睿政。

楊志點點頭:「此次確實是我等新投之人天賜良機,張監軍言,我軍此次負責剿滅翻陽湖、九華山、黃山、懷玉山一帶賊寇,這幾處山匪水寇不下五萬,上次打我洪州的賊寇,便以這幾夥賊寇為主。」

關勝接著說:「這幾夥賊寇為首之人有松陽土豪葉淳、葉天麟父子,麗水土豪梁將、梁惠弟兄,遂安土豪詹太和等,此輩皆盡傾其家產,募集兵卒,據險而守。」

聽見楊志和關勝在那裡一唱一和如數家珍一般,吳用不禁有點尷尬——他和宋江還想著能借著他們在中央、在最高***身邊幫自己兄弟一把,誰想,他們知道的那點訊息,根本就不夠弟兄們看的。

吳用不禁感慨:「大都督文武分治,卓有成效也。」

而史斌則心想:「到底是得權貴器重,訊息就是任地靈通。」

不想,張順卻突然接過話頭說道:「此事我亦有所耳聞,據說,此戰以我新投之人為主,舊將觀敵瞭陣及以防萬一也。」

誰想,彭玘隨後反駁道:「哥哥錯矣,舊將不參戰不錯,然監軍卻不在此列,監軍要一同剿匪的。」

張順道:「這我倒未曾聽說過。」

楊志點點頭:「確有此事。然監軍並非只輔我等打仗,亦負責考核我等武勇、決斷、臨陣變通等能力。我等考核成績如何,一看我等表現,二看監軍如何上報。」

見楊志似乎想走歪門邪道,關勝連忙提醒道:「張統制與我言,萬萬不可賄賂監軍,不然悔之晚矣。」

這回吳用能插上話了,他壓低聲音提醒一眾弟兄:「自打出了牛勐叛變一事,大都督震怒,允許武德司、親軍都衛府往軍中安插密探,監視眾將、眾監軍,且最近大都督有意再設立一軍情處,專門負責收集軍方訊息,你等萬萬不可做傻事。」

彭玘隨後也警告楊志:「監軍多是忠於大都督的忠直之人,你若賄之,多半會被舉報。」

楊志忙說:「我不過提醒你等,要注意與監軍相處。」

彭玘說:「這倒是不錯,將領只管打仗、練兵,其餘諸事,皆由監軍負責,且大都督府有何命令、有何政策皆由監軍下發。」

楊志補充說:「升賞我等,亦需問詢監軍。」

張順說:「依我看,監軍似乎比將領權柄更重。」

彭玘笑著說:「分工不同耳,將領管戰,監軍管生活,兩者一般大小。」

張順笑著反駁:「戰時多,非戰時多?」

彭玘這回沒再反駁。

張順見此,重新開了一個話題:「好像水軍也有類似之機,據說是去南海清除海上的水賊,依你等來看,我要不要現在就去找張監軍申請調去水軍,興許能趕上這次升遷之機。」

楊志、關勝和彭玘異口同聲道:「自然。」

相互看了一眼,然後由楊志先說:「此等良機,如何會常有,不可不珍惜也。」

關勝也說:「此次乃因新投宋軍過多,大都督不忍其中人才埋沒,才降此睿政,下次不知要等多久,才能再有這般好事,我若是你,一會便去找張監軍說此事。」

彭玘則說:「監軍多會量才提出建議。楊監軍既建議你調去水軍,多半不願你在陸軍中被埋沒,又知這個機會千載難逢,怕你錯過,你不可辜負其好意。」

聽弟兄們這麼說,張順下定決心,一會就去找張監軍申請調去水軍。

見弟兄們全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機會,史斌越發的落寞,他有些想不通,自己怎麼混著混著就混成最差的那個了?

彭玘見史斌興致不高,主動跟史斌說:「哥哥要多與監軍交流,不要總想著拉攏手下將校,我等入虎賁軍已有數月,哥

哥難道還未看清,虎賁軍與我等從前及與我等在宋軍時皆不同,在虎賁軍,哥哥拉攏不到多少人的,有一天哥哥若是想走,亦不會有多少人追隨哥哥離開,牛勐便是前車之鑑。」

別人也都勸史斌。

史斌被一眾弟兄給說得動心了,覺得他是應該跟張監軍,不,哪怕只是跟他的搭檔馮呈多交流交流,他也不至於這麼閉塞。

就在史斌想著怎麼跟監軍交流之際,張監軍(即高階監軍張力)主動來到史斌的住處。

史斌見此,趕緊招呼張力。

張力叫停了想要大幹一場的史斌:「我說幾句話就走,我那還一大堆事呢。」

史斌知道張力是真忙,不是跟他推脫,所以他不敢耽誤張力時間道:「監軍找末將何事?」

張力直言不諱的說:「馮呈跟我反應,你不願同他交流,甚至躲著他,可有此事?」

經過弟兄們的開解,史斌沒說「我嫌他煩,什麼事都管」,而是態度很好的直接認錯:「末將錯了,以後定然多與馮兄弟交流。」

見史斌認錯態度良好,又不像作偽,張力收起他準備好的長篇大論,簡而言之:「我虎賁軍立軍基礎便是將領與監軍通力合作,將領與監軍乃孟不離焦焦不離孟,任地時,才能帶出強軍來,且你不與馮呈交流,許多大事你皆不知也,就好似我剛剛讓監軍通知下去,我軍即將去翻陽湖剿匪,此乃你等新投之人天賜良機,可馮呈都找不到你人,如何能將這訊息告訴你,馮呈無奈,才來找我,讓我同你說此事……」

這回,史斌才明白,敢情根本不是虎賁軍拋棄了他,而是他之前自作聰明的疏遠了虎賁軍,難怪他就跟個傻子似的,什麼都不知道。

這一刻,史斌終於想明白了,他得做出一些改變,來融入這個新的大家庭……

……

免費閱讀..com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越之大唐逆命少年

穿越之大唐逆命少年

鹿會
十五歲的少年徐淼,身為李世勣的遠親,命運多舛。父親早亡,母親帶他和妹妹投奔李家卻遭冷遇,被安置在終南山小王莊。 然而,在這危急時刻,李家竟將他強行送入長安城當炮灰。徐淼對李世勣家充滿怨念,他本在現代過著逍遙日子,卻意外穿越重生在大唐窮苦少年身上。 雖對這個時代充滿惡意,但因知曉渭水之盟的結果,他無奈以李家義兵身份進城。 在這風雲變幻的大唐,徐淼將面臨重重挑戰,他能否擺脫命運的束縛,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歷史 連載 4萬字
聖眷正濃

聖眷正濃

楮緒風
從鹹福宮不起眼的宮女,到聖眷優容的貴妃娘娘。 人人都說後宮那位皇貴妃美雖美矣,卻心思頗重,為爬到上位不擇手段。 婉芙聞言冷笑。 只有輸家才會說得這般義正言辭,冠冕堂皇。 後宮裡活著,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從來都是不辨對錯,只論輸贏。 那日宮宴,宮人戰戰兢兢侍酒,染溼了袞服。李玄胤興致尚好,並未怪罪。 更衣後,途經長亭,只見煙雨朦朧裡站著一女子,眉眼含怯,嫋嫋娜娜,抬眸望向他時,嫣然淺笑,如春花般絢爛
歷史 完結 67萬字
家祖朱元璋

家祖朱元璋

頌史
日月昭昭,故國有明。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逝。 後世社畜魂穿朱允熥,那便來之安之。 奪儲君!治藩王!除海禁!興土木!通商貿!遠征大海!以慰黎庶。 至此,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大明,還是大明。 只是成了四海共主的大明!
歷史 連載 3萬字
寒門大首輔

寒門大首輔

彗星撞飛機
穿越古代落魄一書生,雖家徒四壁,但卻有嬌妻、女兒初長成,這陌生的時代,我高升認了! 親情,權利,財富,我統統都要!家庭和國家的命運,就像歷史長河中的一條船,因為高升的意外出現,這艘原本註定駛向沒落的巨輪,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結局。
歷史 連載 48萬字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歷史 連載 1萬字
本王,廢物

本王,廢物

青衣杏林
【劃重點:年下襬爛王爺受X疑心病超重心狠手辣帝王年上攻】 姬未湫穿書成為了皇九子,六歲那年,親哥姬溯把不聽話的兄弟都嘎了。 泱泱大國,只剩下了兩個皇子,一個十八,一個六歲,老爹風癱,親哥攝政。 姬未湫看著他哥若有所思的眼神,總覺得背上寒毛直立…… 啊這…… 那他怎麼辦? ——換個角度想一想,他是皇親國戚,親哥現在是太子以後的皇帝 他只要不貪圖皇位不和他親哥做對,那就是一輩子吃公家飯,整個國家他橫·
歷史 完結 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