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鐘山孝陵,虞王墓。

“劉先生,你看這些是否測量得差不多了。”

欽天監的官員,客氣的對著劉日新問道。

欽天監本身都是玄學大家,很多從小就開始接觸玄學。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

對於劉日新,最初欽天監的官員還不是很熟,多少有些傲氣。

但學問這種東西,隨便交流一下,就知道相互的底子。

這幾日下來,所有欽天監的官員對劉日新都佩服不已,甚至有些人還有拜師的舉動。

不過被劉日新拒絕了。

劉日新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著羅盤再測算了一番,這才回道:

“可以了,還有些細節地方,目前無法推演出來,只能邊挖邊算了。”

欽天監的官員聽完,回道:“還請劉先生定下時辰。”

挖墓這種事情,可不是隨便時候都可以挖的。

畢竟這不是盜墓。

挖墓本身有虧陰德,而且欽天監包括劉日新在內,如果不是陛下諭旨,誰也不願意沾這種事情。

劉日新單手掐算時辰,回到:“便是在午時三刻吧。”

欽天監官員聞言點點頭。

這個時辰正好是陽氣最足的時候。

其實古代的玄學和後世的科學也有一定的聯絡。

陵墓本身細菌多,尤其是封閉環境。

在太陽光最強,溫度最高的時候開墓,對於殺菌也有一定的效果。

“劉先生,那我等現在便通知神宮監,準備祭祀。”欽天監的官員說道。

劉日新點點頭。

這是皇孫的墓,開挖之前,自然是要祭祀一番才行。

猶豫了一下,劉日新說道:“虞王殿下早夭,怨氣很重,這番挖掘可能會有影響。”

“如若怨氣還未散去,極有可能導致地龍再次翻滾。”

“應當想辦法鎮壓才是。”

欽天監官員聞言,頓時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有些不解的問道:“不知劉先生覺得,應該如何鎮壓方可。”

劉日新沉吟片刻,有些遲疑的說道:“虞王乃是陛下長孫,如若在祭祀的時候,陛下能夠親自到場,應該可以徹底鎮壓。”

“這...”

欽天監的官員頓時就不知怎麼接話了,涉及到陛下,這事可就有些不好說了。

“我只能將劉先生的話稟告陛下,具體如何,只能看陛下安排了。”

“自當如此。”

......

京師某酒樓中,

黃子澄和姚廣孝相對而坐。

“道衍兄,你可瞞得我好苦呀,如此策略,想必就是出自道衍兄之手吧。”

黃子澄有些埋怨著的說道。

他特意邀姚廣孝出來,就是想詢問一下關於‘以工代賑’的策略,到底是不是燕王府提供的。

尤其是陛下每三日就出宮一趟這個事情,是否和燕王府有關聯。

作為東宮伴讀,朱允炆就是黃子澄的依靠。

現在朱允炆成為皇太孫,日後必然繼承大明皇帝位。

到時候他自然就會跟著水漲船高。

自從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以來,黃子澄可謂是春風得意。

所有的朝中大臣,誰不知道他黃子澄,就是朱允炆的老師兼心腹。

哪怕是六部尚書見了黃子澄,都要給三分顏面,恭敬的道一聲:黃翰林。

然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段時間,陛下對於太孫殿下的疏遠,他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平日和太孫殿下讀書閒聊的時候,還要強裝鎮定,安慰太孫。

看似穩如老狗,實則內心慌得一批。

就連別人對他恭敬打招呼,都覺得沒那麼香了。

頗有些患得患失。

“子澄兄何出此言,貧僧聽得有些糊塗,到底是何事可否坦言相告。”姚廣孝似乎有些疑惑,並沒有聽懂黃子澄的意思。

“道衍兄這就是你不對了,便是到了這個時候還瞞著我,可是不把我當朋友看待。”

黃子澄說完後,又接著說道:“便是那‘以工代賑’的策略呀。”

目前朱英所提出的新‘以工代賑’,已經在京師附近一些縣城開始進行推廣試點。

除了最開始鄉紳勳貴們對此有些看不懂,不過短短數日,已然形成一股潮流。

很多鄉紳勳貴,紛紛將自己家的糧食,作為誠信金繳納給官府,而後開始承接官府的活計。

雖然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秩序,但是收集上來的糧食數量非常可觀。

蔓延到京師附近的災荒,正在被逐步的消減。

本來對此不看好的很多官員,也開始紛紛調轉口風,稱陛下仁善大才。

第一批參與的鄉紳勳貴們,在早朝的時候,甚至於得到了陛下的口頭獎賞。

眼看大勢所趨,官員已經開始上奏,請求在整個大明開始進行推廣。

目前的大明,在朱元璋的統治下。

尤其是早前多年的一番貪官殺戮,相對來說還算比較清明。

也有官員提出其中暗藏隱患。

不過比起現在的災荒來說,只能說是兩權相害取其輕了。

朱元璋遠比他人要明白災荒的可怕。

元末大亂,說到底最為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大家都快餓死了。

雖有朝臣提出田齊代姜的典故,但很快就被其他大臣所引經據典所反對。

畢竟拿春秋很大明比,就跟拿大明跟後世相提並論一般,意義完全不同。

些許隱患朱元璋也心知肚明,但目前來說,已經沒有更好的法子可以替代。

姚廣孝並非朝廷大臣,也不上早朝。

對於朝廷上的一些訊息,基本上都是聽朱棣述說。

聽到黃子澄這話,也反應過來。

然後只是打了個哈哈,笑著說道:“子澄兄多想了,這等奇思秒計,怎麼可能是我能想到了,誤會了,誤會了!”

黃子澄聞言不再多說,然而在心中已然確定。

這次獻計,必然就是燕王府所為,哪怕不是面前的姚廣孝,也跟燕王府脫不開干係。

此事事關重大,回去之後,必須要稟告太孫殿下。

燕王這是對皇位猶不死心吶!

.....

大明皇宮,華蓋殿。

剛剛下朝的朱元璋,正準備召集大臣,對於剛才早朝上的一些事情再度討論一番。

司禮監掌印太監劉和彙報道:“陛下,神宮監那邊傳來訊息,虞王墓那邊已經測算完成。”

“只是劉先生提出,希望在祭祀的時候,陛下可以前去,以鎮壓其中怨氣。”

朱元璋聞言,冷哼一聲道:“不過一座空墓,咱讓他們挖出來,是為了證明咱大孫的身份。”

“咱大孫都已經好生生的活著了,還有什麼墓地怨氣可言。”

說到這裡,朱元璋突發奇想道:“劉和,你說咱讓大孫前去如何。”

自己鎮壓自己的怨氣,只是想想朱元璋就覺得有趣不已。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