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理說霍冀既然是傾向於高拱的一位尚書級大員,那麼在這件事上,高拱似乎應該幫他一把,但箇中情況並沒有那麼簡單。

霍冀隆慶元年時本任陝西三邊總督。二月,張居正入閣參預機務。其時,徐階大權在握,高拱因與徐階不和,遂於元年五月離開內閣。九月,俺答寇大同,陷石州,掠交城,文水,直搗山西中部,京師處於戰爭恐怖中。十月,俺答擄掠中飽後引兵北退。隆慶帝下詔讓群臣討論戰守事宜,兵部尚書郭乾被罷職,十月丁亥,由霍冀接任。甲午,巡撫寧夏的王崇古改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督陝西三邊。

到了隆慶三年,霍冀進九邊圖書。這一年災異頻繁,霍冀和楊博一同乞休,隆慶不允。

這裡問題就來了。當時楊博是戶部尚書,災異頻繁請辭還有點道理,可霍冀一個兵部尚書也跟著湊什麼熱鬧?

原因在於,霍冀和楊博乃是同鄉,而同進同退到這個程度,說明關係很不一般。在霍冀之前,楊博是兵部尚書,而在霍冀當兵部尚書的時候,楊博當戶部尚書,卻同時還在兼管兵部的事,可見霍冀當兵部尚書,肯定有楊博的幫助,他肯定希望是一個自己的人來繼續管兵部,這樣才不會有矛盾。

所以歸根結底,霍冀是楊博的人,而不是高拱的人。至於他的政治態度為什麼傾向於高拱,有一個不完全的理由是:高拱與山西籍的大員們關係歷來不錯——記得此前徐階和高拱矛盾爆發的導火索麼?就是那次楊博主持的京察,當時高拱就是站在楊博一邊的。

當然這其中的具體情況還比較複雜,三言兩語說不明白。總之,楊博、王崇古、張四維等這些山西籍的大員,在朝中的政治態度多傾向於高拱,霍冀作為山西籍的大員之一,在其內部大概緊隨楊博之後,也對高拱有所傾向就不奇怪了。

但不管怎麼說,霍冀的“帶頭大哥”是楊博,而不是高拱。

既然如此,高拱就不好隨便強出頭,至少得等楊博表態,他才好有所舉動,要不然你讓楊博怎麼想?山西籍的其他大員怎麼想?

怎麼著,你高肅卿是打算直接把我們山西幫整體收編了還是咋的?

因為這個原因,高拱現在肯定是不方便插手的,即便要插手,也得等霍冀頂不住趙貞吉壓力而楊博也束手無策之時,那時候出手才顯得出其中的分量。

但在原本的歷史中,這件事後來出了岔子,其中原因比較複雜,簡單的說就是霍冀直接憤而辭職了,高拱什麼也沒來得及做。但是一年之後高拱成為首輔且穩固了地位,便指示親信門生、吏科都給事中韓楫上疏,請重新啟用霍冀。不光是韓楫一人,從韓楫開始,一大幫高拱的門生故吏紛紛上疏請求重新啟用霍冀,只是那時候霍冀染病,身體不好,因此推辭不就,再過了四年便病逝了。

事情前因後果大概就是如此,現在該言歸正傳了。

隆慶帝這個人,別看平時不聲不響,但他其實是很瞭解這些內幕的,他知道所謂趙貞吉僅僅是因為脾氣倔、架子大才跟高拱不和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趙貞吉乃是徐階餘黨,他跟高拱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是施政理念不同:徐階的施政理念早已說過,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維持現狀。

但高拱顯然是不滿足於維持現狀的,他要的是“除八弊”,是打造一個嶄新、向上的大明。

這兩個人的矛盾,根本無法化解。之所以還留著趙貞吉,一是趙貞吉目前並沒有出什麼大的差錯,不能無罪而罷;二是徐階餘黨內部的勢力還未理順,還要等一等。

前者不必多說,後者卻必須提一提。

隆慶帝是在等誰理清徐階餘黨的內部勢力?

不是別人,正是張居正。

張居正當然是徐階一黨出身,但他同時也是隆慶的潛邸之臣,如此一來,到底要不要用他,就要看他自己的傾向了。

隆慶怎麼觀察他的傾向呢?倒也簡單:跟高拱走得近的,就是傾向於自己這個皇帝;跟高拱走得遠的,那就是自私自利的徐階黨徒。

說到底,在隆慶心目中,由於高拱的政治理想跟自己完美重疊,因此高拱就是他在外廷的全權代言人,嫡系中的嫡系、親信中的親信。

說與高拱一路,便如同與他隆慶天子一路;誰與高拱陌路,便如同與他隆慶天子陌路。

因此,他下意識的一句話,才會根本不提趙貞吉。

高務實隱約之間想明白了這個道理,頓時覺得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氣能爬五樓了……咦,這句話怎麼這麼熟悉。

這時孟衝也連連笑著點頭,附和道:“是呀是呀,萬歲爺爺聖明獨斷,內閣總算是……總算是明白了萬歲爺爺的一片苦心。”他說著,心裡一陣後怕,心道:直娘賊,差點說成“內閣總算是給了個面子沒有封還中旨”,還好爺們反應及時。

隆慶也笑著點了點頭,對馮保道:“馮保,你親自跑一趟,去告訴下面,可以給高務實刻印雕牌了。”

刻印雕牌是指刻制官印和腰牌。有了這個東西,高務實才算正經的大明官員。

高務實心中有些中二的想道:我的這官印和腰牌上不知道會怎麼寫?

官印想必應該就是太子伴讀?

腰牌是不是應該寫作“太子伴讀假侍讀學士高務實”?

我這兩個官,似乎也有點像一個正式職務外帶一個加銜的意思,只是都沒有正經品級,要是放在前世,算什麼級別來著?

從五品應該是個知州,知州是不是應該相當於副廳,亦或是正處?那我豈不是應該算作……沒有級別卻享受副廳或者正處級待遇?

有意思啊……

還是這個年代好混,才幾歲就能混到前世三十多歲都沒混到的級別,可見有句老話說得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吶!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歷代王朝更迭

歷代王朝更迭

湯加鹽大伯伯
根據真實歷史史籍記載的歷代王朝更迭興衰,開拓歷史視角。讓我們中國人更懂中國的歷史。
歷史 連載 140萬字
王妃的零食鋪子

王妃的零食鋪子

小貓不吃橙子
【穿越+美食+王妃+先婚後愛+無空間+個別極品】\n蘇樂樂,零食鋪子的老闆,一朝穿越古代官宦人家,家庭和睦,過得舒心的她決定重操舊業,做零食,從零售起步,目標是零食鋪子開遍整個大雲國。 \n果丹皮,薯片,魚蛋蛋,烤蝦,小魚仔,松子,去骨鳳爪,香辣鴨腿,風乾牛肉,豬肉乾,海帶,紫菜乾,辣條,豆乾,脆藕,沙琪瑪,小麵包,蛋黃酥,牛舌餅…………\n各種零食供不應求。 \n怎知鋪子還沒開,就要先嫁人,蘇樂
歷史 連載 15萬字
奸臣他又美又癲

奸臣他又美又癲

長生千葉
【《病美人只想守寡》日更中!】 【下一本《清冷奸臣是夢男》,求收藏~】 倒貼賤受風華絕代權傾朝野,對窮小子渣攻死心塌地,一心將渣攻推上高位,誰料痴心錯付,最終在新婚之夜被渣攻一劍穿心! 壞訊息,劉非穿書了,毫無意外的穿成了倒貼賤受 好訊息,死了就可以穿回去! 甚好,不就是被捅一下麼,劉非按照原劇情,新婚之夜順理成章爬上喜床。月色昏昏,燭光搖曳,“渣攻”年輕俊美,都說大胸是男人最好的嫁妝,古人誠不欺
歷史 完結 1萬字
北宋小丫鬟

北宋小丫鬟

春未綠
俗話說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女人多的地方是非更是多。 汴京樞密院承旨周大人家便是如此,且不論他家妻妾如何,端說嫡庶一共就有四個女兒,偏還喜歡較勁爭強。 大姑娘心機美人,二姑娘人小脾氣暴,三姑娘爭強好勝,還有一位四姑娘疑似扮豬吃老虎的穿越女老鄉。 錦娘本以為在針線房清清靜靜做她的小丫鬟就好,橫豎那些姑娘們的爭鬥和自己無關。不料一朝金榜題名,年輕英俊的進士們如竹筍般湧出,周大人準備摩拳擦掌榜下捉婿時,姑娘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