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光荏苒,一去經年。

萬曆六年七月初二,大明發生了一件悲劇性的大事。

前文華殿大學士張居正,於本年六月上旬在江陵老家鬱鬱而終,其長子張敬修上疏乞賜蔭諡。

疏至內閣,首輔高拱見文,痛哭失聲,竟至昏闕,內閣眾官驚急,乃傳太醫至,而元輔已逝矣。

時帝與觀政高務實正於文華殿講讀,聞訊急至內閣,見元輔案上,文牘滿置,竟高數尺。

帝大慟,涕淚難止,執務實手言:“昔先帝臨崩,託孤元輔,曰‘以天下累先生’,而今先生駕鶴,如船失舵手,房缺中梁,朕哀極痛極!更不知今後又何為之?”

不多時,皇帝欲下旨輟朝三日,觀政高務實立刻勸諫,曰:本朝文官喪禮,輟朝禮均只一日,惟榮國公(姚廣孝)享輟朝二日禮,禮不可廢。請止。

帝答曰:“如此,改輟朝二日,不得再諫。”

於是朝廷為高拱之死輟朝兩日。

第三日時,皇帝誥命:“……大學士高拱,銳志匡時,宏才贊理。當畿庭之再入,肩大任而不撓。謀身近拙,實深許國之忠;遺俗似迂,雅抱殿邦之略。幕畫得羌胡之要領,箸籌洞邊塞之機宜。化椎結為冠裳,柔犬羊於帖服。利同魏絳,杜華夏之深憂;策比仲淹,握御戎之勝算……

博大精詳,淵宏邃密,經綸偉業,社稷名臣。……慷慨有為,公忠任事。迨殫內寧之略,益宏外御之勳。嶺表滇南,氛淨長蛇封豕;東夷西虜,煙消堠鷺庭烏。洵稱緯武經文,不愧帝臣王佐。

蓋有不世之略,乃可建不世之勳;然必非常之人,斯可濟非常之事。

……贈上柱國,諡文正。佈告中外,鹹使聞之。欽此。”

誥命一出,滿朝傾羨,高氏門生,紛紛讚頌。

文正!

自司馬光提出“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之後,歷代文官夢寐以求的死後尊榮,美諡之極!

文正二字,何等之重?只說明朝,便有一例可證。

武宗之時,大學士李東陽垂死,大學士楊一清來看他,見李東陽為諡號擔憂,楊一清就向他表示,朝廷將給他文正的諡號。垂死的李東陽聽罷,竟在床上向楊一清磕起頭來。可見“文正”之諡在士人心中的地位。

張居正死了,據說是鬱鬱而終,但這可以理解。

高拱也死了,卻不知是累死的,還是想到與張居正多年的恩怨,心情激盪之下的意外。

對於高拱之死,傷心的人很多,但其中最甚者,恐怕還是高務實。

他覺得高拱大機率還是死於勞累過度,這個年過六旬的老人,一心念著先帝託付,沒日沒夜的工作,連高務實無數次勸他多休息時,他都每每回答:“年老少睡而已。”

去年被高務實“挖角”而來京師、今年剛剛編成《本草綱目》的李時珍也數次向高務實提過,說元輔過勞,恐難持久。

可惜,沒人勸得住他。

歷史上,高拱便是死於萬曆六年,如今他仍然死在了這一年,時也?命也?

但除了這一點,高務實還有更多的感慨,因為張居正也死了,甚至還死在高拱之前。

原本的歷史,已經因為他高務實的到來,出現了最大的變化。

是好的變化嗎?高務實認為是的。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一直認為張居正算不上一個真正的改革家,只有高拱才是。

高務實認為張居正應該是整頓派。

原歷史上,張居正的施政基本上是以整頓為基調的。他的立足點不是改革,而是整飭紀律,恢復祖制的活力。

改革是制度的創新,整頓是祖制的恢復。

宋朝時王安石變法是突破祖制、創制新法的真正改革;而張居正推行萬曆新政的諸多內容,都是祖制的恢復和整頓,不應列入改革範疇。

唯二有新意的,是考成法和條鞭法。考成法擴張和強化了閣權,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但卻消除了科官對政府的監察職能,破壞了祖制小大相維的制衡原則。

然而,高拱也推出過“考課法”,甚至在這一世,由於高務實“政績量化”的思路影響,高拱的考課法走得更遠,用意更深。[無風注:本書第一卷有述。]

“一條鞭法”則不是張居正的發明。在張居正還是五歲孩童的時候,就由桂萼創始並由傅漢臣等人推行了。在隆慶、萬曆時,一些地方官員如龐尚鵬、王宗沐、劉光濟、海瑞等多人在所轄地區以至全省範圍內的推行,一條鞭法漸次盛行。

由此可見,張居正只有推廣之勞,並無創始之功,所以不能稱為改革家。

其實後世也有學者認為“高拱的人品操守、膽識才幹、改革意識,都是張居正所不及的。”在他執政的兩年半里,創行了吏治、司法、軍制、邊防、水利、漕運、海運等全方位的改革。

他不僅有《除八弊疏》的施政綱領,而且還打破了禁海政策,造船隻,開海運,“實行對外貿易”。高拱還“特別重視發展工商業”:“親自到市場調查研究”,“瞭解實情”。他還大力支援和推行丈田均糧和一條鞭法的賦役制度改革。

而張居正執政的十年,“並沒有完全繼承高拱的改革方向”。特別是他“對高拱的開海運、開放對外貿易主張暗自抵制”,重新恢復海禁,推行閉關鎖國的基本國策。

因此這部分學者的評價是:“高拱是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張居正是官僚、政客,實用的保守主義者”,“高拱是真正的改革派、而張居正基本上屬於整頓派”。

至於改革的效果,以經濟改革為例,歷史上高拱罷官前的隆慶五年(1571年,只算到隆慶五年是因為隆慶六年他就罷官了。),太倉銀庫歲入310萬兩,歲出320萬兩,歲虧只有10萬兩,比隆慶元年至四年(1567-1570)平均歲虧的206.6萬兩,減少了196.6萬兩(無風注:參見樊樹志《萬曆傳》)。這就為張居正執政時期國庫盈餘奠定良好基礎。

張居正執政後繼承了高拱的與俺答維和的局面,有其功勞和貢獻。“但是,他享受的和平‘紅利’,超過了他的貢獻”。張居正接手的不是一個“爛攤子”,而是“坐享了高拱遺下的和平‘紅利’”。

而這一世沒有張居正的接手,高拱又做到了哪些,以至於使萬曆對他的去世如此傷心,並給他追諡“文正”呢?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穿成滅世大魔王的心尖寵

當年明央
靈霄看了一本仙俠文。 男主下凡渡情劫,為救女主散盡修為除魔證道。但靈霄卻喜歡文中那個美強慘反派—— 大魔王謝無佞。 一個窮盡三千年從萬魔淵爬出來,就為讓整個三界挫骨揚灰的病嬌瘋批。 以一己之力逼得男女主神魂盡毀。封印他後,神族傾盡能力,以上古之法點了一抹純靈善念在這瘋批魔頭額心,試圖引他改邪歸正。 但這魔頭死不悔改,花了三千年,又衝破無妄海煉獄,打算再次拉著三界跟他一起沉淪。 這次,靈霄穿過去了,
歷史 連載 9萬字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

張菇涼
穿越到漢末的林墨,為了能夠舉孝廉入仕,只能選擇在岳父面前人前顯聖。 “賢婿覺得曹操會水淹徐州?” “陳登暗通曹操?賢婿可有證據!” “賢婿如何得知袁術會稱帝的?”直到袁術被殲滅,曹操被打跑,林墨才詫異道:“呂布怎麼變的這麼厲害了,難道背後有高人?”呂布擺了擺手,不裝了,我攤牌了, “對,賢婿就是呂布背後的高人啊!”
歷史 連載 133萬字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三國從忽悠賈詡開始

青芷町蘭
建安元年,初春後世歷史分類某 “白金大神”因讀者打賞太多夜夜爆更不慎猝死,意外來到漢末三國,附身張繡身上。 看著剛死不久的張濟,以及旁邊低聲啜泣的美婦縐氏,其瞬間燃起了鬥志......注:三國智商爽文,口味比較帶勁,不喜勿入,不喜勿噴。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景第一贅婿

大景第一贅婿

泥丘白
宋安穿越了,而且好死不死的穿越到別人大婚當天、洞房花燭夜的時候。 更要命的是,對面那個被粗暴撕碎衣衫、半迷半醒的女人,還是個郡主! 一介郡馬,大婚當夜企圖對郡主用強,結果被郡主一三彩馬砸翻,然後便宜了他這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穿越者。 奶奶的,不會剛穿就又要嘎了吧?
歷史 連載 1萬字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鎖籠嬌:瘋批王爺掌心寵

娍齋
【先婚後愛+雙潔+甜寵+追妻】【瘋批病嬌王爺VS善良嬌軟王妃】天晟朝大亂,奸臣當道。 在民間享有菩薩再世之盛譽的將軍遺孤沈曦澐被選入宮,慘遭反派瘋批王爺折磨,善良嬌弱小白兔遇上弒殺惡魔大灰狼,人人都道她活不過三朝...
歷史 連載 1萬字
北宋官家

北宋官家

月麒麟
這世上的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趙禎也一樣。他從不覺得,自己有任何不平凡的地方。 但是,命運偏偏讓他來到了大宋,成了萬人之上的皇帝。大宋的官家難當,趙禎這個官家尤其難當。 上有奉先皇遺命,監國理政,距離稱帝只差一步的太后劉娥天天管著,下有仗著不得殺士大夫的祖訓,以直諫為榮的一群文臣時時盯著。 再想想往後數年,歐陽修,包拯,范仲淹這些只能在教科書裡出現的人物也會來到自己面前。 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趙禎,心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