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哪怕高務實要挑起的只是一場土司戰爭,但要找安南的麻煩還是得有個由頭。

他近來遍查卷宗,發現安南自乞降於世宗之後,迄今為止,只缺貢嘉靖三十六年和三十九年的正貢,以及萬曆三年和六年的物貢,其餘諸事,至少禮儀上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

但欠貢似乎並不足以成為發兵攻打的理由,因為朝廷考慮到有時候這些化外之地“計算不明”、“道路難行”等情況,所以一直是允許“補貢”的,拿欠貢這個理由去揍安南,好像罪名有些不充分,估計如果這麼幹的話,朝中可能會有些呆子說閒話。

當然,高務實倒不是怕了這些閒話,作為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明朝文官,只要大義不失,私德不詬,具體的執政、施政理念不同不算什麼要命的事。

他最主要的擔心還是怕戰爭升級——不是指戰況升級,而是戰爭的名義和規格升級。

如果只是土司級別的戰爭,比如朝廷把安南看做跟土司一個檔次,那麼朝廷的態度就可以很超然,朱翊鈞可以選擇一邊來幫,也可以“各打二十大板”,總之完全可以不介入太深。

這樣的話,高務實才方便把岑黃兩家的勢力往安南引過去,從而讓他們“換巢”,把桂西桂南讓給朝廷,岑黃兩家去坐鎮安南。而高務實自己則可以趁勢在安南取得最大的利益,同時也是自由度最高的利益,與國內完全不同。

但如果用安南欠貢的理由去打,不管這個理由夠是不夠,戰爭的規格都上升到了國家級,乃是上國教訓屬國的戰爭。這樣的話,就算打贏了,戰利品的分配權也就順勢上交到了朝廷手裡,那高務實的計劃就全崩了。

所以這個藉口不行,得另外再找。

高務實想到了之前岑凌告訴他的那件事,當時岑凌說張任身上的蠱毒乃是莫朝派人所為,這件事高務實很難理解,但現在找不到合適的戰爭藉口了,卻想就這件事做點文章。

可是他想來想去,卻覺得這件事如果計較起來,還是會弄成國家級的戰爭——一省巡撫被人種蠱下毒,朝廷能沒個說法?況且,這又關土司什麼事呢,朝廷若不出兵,土司們根本沒有義務和理由為張任出兵打安南去。

高務實覺得有些頭疼,只好又把目光投向與莫朝交界最多的黃氏,琢磨著能不能讓黃芷汀想想辦法,在邊境上跟莫朝鬧點摩擦出來,到時候自己就學1939年的德軍,楞說邊境哨所有狼兵失蹤,乃是莫朝所為,然後集結土司發動一場名義上旨在“教訓”的戰爭。

這個思路雖然多少會讓人覺得廣西地方官過於霸道,但似乎還勉強可行。

此時眾土司還在南寧,高務實打定主意之後,正要派人請黃芷汀來見,忽然曹恪匆匆跑了進來,報告道:“老爺,憑祥州方面派人急報,安南莫茂洽任命輔政應王莫敦讓總統諸軍,莫敦讓獨掌軍、政大權,其剛掌軍權,便下令徵召各地兵馬,以莫朝名將莫玉麟、阮倦為副,親帥大軍大舉南征黎朝去了。”

高務實聽了這個訊息,先是一愣,暗道:莫朝瘋了嗎?莫敬典剛死,這個莫敦讓以前一直只是主管內政的,居然一拿到兵權就大舉南征?

但轉念一想,他又明白過來,莫敦讓沒瘋,他這個做法顯然是政客思路作祟,正因為他此前沒有掌過軍權,所以現在才必須要借戰爭來樹立權威,同時也只有一場勝利才能夠讓莫朝擺脫莫敬典之死帶來計程車氣不振。

不過,從政治上來說正確的事,從軍事上來說可就未必正確了。高務實覺得這個莫敦讓只怕是小瞧了戰爭的嚴酷,也小瞧了他剛剛死去的二哥莫敬典。

以莫敬典之能,也只能略微保持對南方後黎朝的一點軍事優勢,而並不能將之轉化成勢如破竹的攻勢來滅掉南方,他莫敦讓一個戰爭新手,居然親率主力出征?

這位莫茂洽的三爺爺似乎膽子比我高某人肥多了啊……

要知道,莫朝對後黎朝的軍事優勢可並不大,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優勢純粹是靠莫敬典個人建立起來的。

自黎朝立足清化以後,莫朝曾向黎朝發動過兩次進攻,此後便長期處於防禦地位,屢遭黎軍進攻,其間雖有嘉靖四十年和嘉靖四十四年兩次出兵清化,也都是為迫使鄭檢撤兵而採取的軍事行動。

待莫朝經濟和軍事實力得到恢復後,莫敬典乘黎朝內亂之機,決定反攻。隆慶四年秋八月,黎立郡公看到鄭氏兄弟內爭,率眾降於莫,莫朝賜爵為先郡公,並讓他擔任嚮導。

那一次,莫敬典發兵十餘萬,戰船七百艘,進入清化。留下應王莫敦讓,大將莫廷科鎮守神符海門。然後大兵分六路,首先向鄭檜進攻。

鄭檜自度不能支,乃率賴世美、武師鑠、阮世伊、張國華及家小降於莫朝。其餘諸將黃廷愛、黎克慎、阮有僚、範文快等退入安場關與鄭松會合,另有宏郡公率本部歸義安與阮伯分守其地。

面對莫朝的強大攻勢,後黎將士結成同心共圖存亡,黎英宗也敕封鄭松為長郡公,節制水步諸營。於是鄭松大宴諸將士,武將黃廷愛、鄭模、黎及第等三十一員,文臣吏部尚書北郡公阮鋌等十二員,“皆指天為誓,同謀協濟”。

黎軍採取分兵據守各處壘門,堅濠樹柵,設伏守險。九月,為了瓦解莫軍士氣,黎及第設計,“使諸軍士,夜架外層壘,延袤十餘里,多用屋壁遮蔽,以泥土塗外,上放竹尖,一夜而假城成”。

第二天,莫敬典看到黎軍一夜之間築成的城壘,以為真城,大驚,不敢近。於是與諸將商議說:“不期今日黎軍若此,尤有紀律,法令嚴明,培築一夜,城壘截然,必是效死之士尤多。故用功力之速如此,使我心不寧,必功不能成,未易平之,若不速戰剿除必為後患。”

莫敬典加緊率兵圍攻,又有黎守禦錦水哀壘的何溪候也降於莫,黎朝保留的地盤已不多了。然而此時莫軍也成了強弩之末,雙方相持,黎軍採取“日則固守,夜則劫營”,還重賞軍士,“每獲賊首,用銀賜賞,士卒多挺身”。

莫軍久攻不克,士氣逐漸低落,並有士兵逃亡。莫敬典下令對黎軍封鎖,嚴禁販鹽者進入黎軍控制區,但仍有人偷偷擔鹽入壘。此時降莫的武師鑠又派人給黎軍送信,願歸復黎朝。

黎英宗得到師鑠信後,大會諸將,以賴世卿、黎及第等領兵為左路,加封鄭松為左相,節制各處水步諸營將士。

黎英宗自為都將,總大兵中路,黃廷愛、鄧訓、潘公績等出右路。英宗得到武師鑠率部復歸,陸續收復一些失地。

至十二月,莫朝餘力不足,軍需供給漸漸不能維持,莫敬典看不能取勝,便商議說:“進兵攻剿勁敵,已經九月,不能成功,且冬寒江涸,更兼春水方生,嵐瘴將起,兵不足食,人思舊土,誰與我同心戮力?況我兵寢已懈怠,不如且暫回兵,以圖後舉,而取全勝也,苛欲堅守其地,恐無益於事機,為敵人之取笑耳。”於是莫軍撤回。

此次戰役,莫軍傾全力一戰,然終未實現滅黎目標,好在莫軍見形勢不利,能適時撤兵,避免了造成更大的損失。

此後,從萬曆元年直到今年上半年,莫朝在莫敬典率領下,連續向黎朝進攻,最終也只能勉強保持攻勢,而不能取得什麼戰果了。

不過高務實近來調看廣西方面關於莫朝的卷宗,倒是發現莫朝中有一人值得注意,那就是阮倦,高務實雖然沒有見過此人,但從他近年來的戰績來看,此人有望成為名將——那意思就是這人可能會是高務實出兵安南時的障礙。

萬曆二年夏,六月,時任莫朝南道將的阮倦領兵攻義安,俘獲義安守將宏郡公,並與黎朝大將潘公績、鄭模相持數月而還。

萬曆三年,莫敬典、阮倦率軍攻清化、義安,其中莫敬典與鄭松戰於清化,阮倦與黎朝三員大將賴世卿、鄭模、潘公績戰於義安,阮倦連戰皆勝,俘其大將潘公績而還。

萬曆四年,莫軍在莫敬典率領下攻清化、義安。阮倦與黎朝大將晉郡公鄭模戰於清化玉山,生俘鄭模。

也就是說,阮倦連續三年,三攻義安,三次俘後黎主將。廣西這邊的卷宗上說“自是,阮倦威聲日振,為莫之名將。”

就是不知道這次阮倦雖然也撈了個副手位置,但能不能得到莫敦讓的信任,如果莫敦讓肯讓權給阮倦,這次南征說不定也能取得一些戰果。

以莫朝眼下的局面,戰果不用多大,只要能勝,就能穩住國內形勢。

高務實發現,這正是出兵的好機會,是一個視窗期,莫朝大軍南征,是勝是負先不管他,至少他們主力去了南邊。

這個出兵的機會一定要把握住,沒有藉口,找藉口也要出兵!

----------

感謝書友“鬧鬧家的小男人”的月票支援,謝謝!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

劍從天降
這是一個內測玩家帶著角色資料亂入現實東漢末年的故事。開局中平五年大亂中的幷州,這一年董卓還未進京,丁原還在路上,呂布尚未崛起,貂蟬正待長成。 首先第一步,走呂布的路,讓呂布無路可走。
歷史 連載 5萬字
荒年別人吃觀音土,他有空間做農場

荒年別人吃觀音土,他有空間做農場

阿樂的房子
一個現在的資本大佬。機緣巧合穿越到了一個古代的農家男子身上。看他如何帶著一家人,在荒年代艱難求生。 如何利用隨身的空間種植糧食,種植藥材,靈草。隨著種植的東西越來越高階空間可以不斷擴充套件升級,解鎖新的空間功能,甚至開啟時空通道回到現在。
歷史 連載 6萬字
豔臣

豔臣

謝安年
為了復仇,許知淮忍了整整三年,直到那日在宴席上見到了威風凜凜的皇極衛,見到了青衣侯衛漓。 終於,她爬上了仇人的床,不為殺人,只為讓他愛上她。 “衛漓,我想要的不是你的命,而是完全掌控你……讓你生不如死!”一個嗜血成性殺人如麻的青衣侯。 一個腹黑心機偏執明豔的復仇女。這是一場復仇,也是一場獵人間的致命遊戲。
歷史 連載 54萬字
小宮女想上位

小宮女想上位

屋裡的星星
【全文完結,下本開《小寡婦》專欄可收藏】 雲姒只是個小宮女 她不是個好人,但她是個美人 她知道自己身份低賤,哪怕將來出宮,給高門世家做妾也屬於高攀 她見慣宮中的錦衣玉食,再也回不去曾經的日子 所以,她將目光放在了龍椅那位的身上 人人都說雲姒心機深厚,深得聖上恩寵 但無人知曉 在被那位看中後,雲姒仍在宮女的位置上無名無分地待了整整兩年 *** 談垣初最初會看上雲姒 是因她自以為精明實則笨拙的逢迎 他
歷史 完結 6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