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君臣二人又聊了一會兒其他事,朱翊鈞忽然好像睏意上頭,打斷正在說話的高務實,說今天先到這兒吧,朕有些倦了,先去睡個午覺。

高務實見他哈欠連連,不疑有他,隨口說了兩句讓皇帝保重龍體之類的場面話便退了出來。等出了乾清宮,高務實忽然有些納悶,皇帝這睏意來得也忒突然了,前一刻還談性甚高,後一刻就哈欠連天,不會是昨晚臨幸哪位妃子過於勞累吧?

想到這裡,高務實立刻自省起來:我好歹也是朝廷首輔了,這般在心裡編排皇帝陛下,屬實是有些說不過去,抱歉抱歉。

又走了幾步,高務實又想起另一處不對勁。往常如果朱翊鈞和自己聊到這個時候,肯定是要留自己在宮裡陪他一起吃個午飯的,這在京師官員中都已經是他高某人見怪不怪的特權了——因為大明的皇帝一般不留臣下一起用膳,即便賜宴給內閣閣老,通常也是直接送飯菜去文淵閣的內閣值房,並不會讓閣臣來乾清宮與皇帝同吃。

然而今天居然破了例,這就很不一般了。若是外界知曉,恐怕還要懷疑,高閣老是失了聖眷呢,還是皇上交代了什麼急務必須馬上去辦?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高務實雖然並不認為這麼點小事就能影響京師官場對皇帝與自己的君臣關係做出錯誤判斷,但麻煩總歸是越少越好,因此他打消了回內閣用餐的計劃,吩咐身邊的宦官直接送自己出宮城,同時通知一下內閣那邊不要等自己。

他倒是不怕沒地方去,出了宮門之後自然有自家內務部安排的車隊接送他去任何地方,而他選擇了去京華銀行總行——這地方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同時也是明聯儲的總部。

明聯儲的股本很複雜,皇帝的內帑也在明聯儲的原始股中佔有一定比例,所以他來此處,外界就很難判斷是不是皇帝問到什麼事了。

其實他不是來談公務的,而是來和高國彥談一談對日本的金融戰。當然,說金融戰多少有些刻意抬高,實際上高務實前世也只是個基層幹部,對於金融戰並不在行,他眼下要對日本做的那些事,放在後世肯定是相當小兒科的。

不過,現在不是二十一世紀,高務實認為自己的計劃還是能有些效果的。

簡單來說,高務實是要透過一些經濟手段來配合甲斐姬,讓她能更好的控制日本內戰的規模、強度乃至節奏。

這裡首先有兩個先決條件。第一個先決條件是,透過這些年不間斷的經濟滲透,產自南疆的大米已經佔據了日本市面上“商品米”的大半江山,順便將原本居高不下、只有武士階級以上才能吃得起的大米價格給打下去了不少。

第二個先決條件是,前些年已經成功開採的呂宋大銅礦為高務實提供了大量的銅,京華方面除了鑄炮等方面使用之外,很是將這些銅礦用於鑄造銅錢——不要誤會,不是鑄造萬曆通寶,這個是犯法的——高務實鑄造的是專門用於日本市場的永樂通寶。你沒看錯,就是成祖朱棣時期的永樂通寶。

為什麼永樂通寶會是專門為日本市場準備的呢?這個還真值得稍微講古一下,因為永樂通寶這個問題其實還不光與日本有關,其與南疆、南洋甚至印度、波斯地區都有一定關係——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日本。

永樂通寶是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了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改元永樂之後鑄造的年號錢。《明會典》記載,朱棣於永樂六年(1408)在京師南京鑄造永樂通寶錢,永樂九年又派官員去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四省鑄造。但是《明史·食貨志》中卻只記載了“九年鑄永樂錢”,而漏記了永樂六年在京師鑄錢的事。

朱棣於永樂六年在京師鑄錢,三年後又於永樂九年在位於東南沿海的四省鑄錢,這看似極為平常的一件事,實際上背後卻有著極為複雜的原因和背景。這是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八月正式禁用銅錢之後,大明朝廷首次開禁鑄錢。

眾所周知,朱棣在絕大多數政治安排上都盡力按照父親的遺命來執行而無視朱允炆的改革,因為這可以為他的“正統性”加分。那麼,為什麼在鑄錢這件事上他卻要違背父親的禁令呢?

其實也正是因為“合法性”。正因為他對“合法性”不足的擔憂極大,所以才想透過正式鑄造一枚他的年號錢,來抹去他篡位者的嫌疑,並以此向世人昭示他的皇位繼承既正統又合法。

有人可能會提出疑問:不過是鑄造一枚年號錢,真的能起到這麼大的作用嗎?

錢幣,特別是年號錢,是不同於一般物品的,在中國古代具有非常強的政治寓意。因此,每當新的王朝建立,或者是新的皇帝即位,甚至是改元換年號,往往都要鑄造一種新的錢幣。因為只有這樣才具有新舊更替、改朝換代的象徵性意義,才能昭示其政權的正統性與合法性。而朱棣正是因為明白這層意義,才會寧肯違背朱元璋的祖訓,也要打破禁錢令,鑄造他的年號錢。

結合兩件事,可以看出這件事的重大。一件是靖難之役成功之後,朱棣直接將朱允炆的年號“建文”給廢棄了,並將以建文為年號的四年全部換成了洪武年號。

因此,洪武年號本來只有三十一年,最後卻變成了三十五年。這樣就表示朱棣的“永樂”年號是直接繼承自朱元璋的“洪武”年號。洪武年號鑄造了洪武通寶,中間的建文年號沒有鑄錢,因此他鑄造永樂通寶就可以向世人昭示,他朱棣才是洪武皇帝的合法繼承人。

朱棣鑄造年號錢永樂通寶,表面上看雖然打破了朱元璋的禁錢令,但在實際的貨幣流通中,朱棣還是繼續推行朱元璋制定的流通使用紙幣的政策。因此,他所鑄造的永樂通寶錢根本就沒有在國內流通使用,反而是都賞賜給了國外的朝貢使團。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朱棣鑄錢的目的是政治上的考慮,而不是經濟上的需要。

另一件是朱棣登基之後,立馬派出鄭和率領龐大的使團出使海外,“通好他國,懷柔遠人”。他的目的就是向世人宣告,他才是大明王朝的合法天子。

實現這一目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用他的年號錢來賞賜沿途各國。因此,在鄭和的七次航海中,從永樂七年十月第三次開始,所攜帶的都是大量的永樂通寶錢。這也是朱棣於永樂六年在京師南京,接著又於永樂九年在東南沿海四省大量鑄造永樂通寶錢的原因。

大量的錢幣撒出去之後,必然會招來更多的朝貢使臣。永樂一朝,僅泛海而來的國王就有四位,其中三位還留葬在了明朝。為了接待朝貢使臣,朱棣又在福建、浙江、廣東分設來遠、安遠、懷遠三個市舶司,在京師則設會同館以國賓待之。另外還設定了四夷館,負責翻譯各國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這些使臣都不會空手而歸,而賞賜他們的多半都是永樂通寶。

正是由於鑄造永樂通寶的目的就是供鄭和船隊去海外宣揚國威,以及賞賜朝貢使臣,懷柔遠人。所以就導致了它不在國內流通使用,於是在後世,永樂通寶在國內出土發現的數量很少,在明清時期的錢幣窖藏中更是難得一見,但在海外卻有大量發現。

20世紀70年代在東沙、XSQD的水下考古中,發現了被認為是鄭和下西洋船隊的沉船所遺下的銅錢,其中永樂通寶錢的數量極其巨大。據統計,僅XSQD第一次清理的80706枚古錢中,永樂通寶就有49684枚,佔62%;第二次清理的能看清文字的1995枚銅錢中,永樂通寶多達1215枚,佔61%。在東沙群島清理的錢幣中,永樂通寶也比大中通寶、洪武通寶多得多。

永樂通寶不僅在南海的西沙、東沙群島大批次發現,在環印度洋周邊的國家和地區也是隨處可見。譬如從肯亞、坦尚尼亞到阿曼、伊朗,從斯里蘭卡、印度到泰國、馬來西亞,都有大量的永樂通寶錢出土發現的記錄。

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永樂通寶錢是明朝所構建的東亞朝貢體系中的通用貨幣,在中國主導的有等級秩序的東亞朝貢體系中,無疑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鄭和下西洋的深入,大量的永樂通寶錢成了東南亞各國的通用貨幣,由此開啟了永樂通寶風行亞洲的旅程。

而與東南亞地區相比,永樂通寶錢在日本發揮的作用更大,影響也更為深遠。這是因為在明朝進入永樂盛世的同時,當時統治日本的室町幕府也迎來了足利義滿統治的全盛時代,並且還加入了明朝所建立的東亞朝貢體系。

元朝初年,忽必烈兩次東征日本都以失敗告終,中日之間斷絕了官方往來。後來的朱元璋因為懷疑日本人與宰相胡惟庸勾結,企圖篡奪皇位,因此對日本始終保持警惕。中日兩國這種互不信任的緊張關係,最終是被室町幕府的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於1399年以嚮明朝稱臣的方式給緩和了。

注意,敲黑板了啊,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日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式向中國稱臣,所以這件事在日本歷史上也是一件非同尋常而且頗有爭議的事件。後世很多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右翼人士是很不樂意提及此事的。

那麼,足利義滿為什麼要嚮明朝稱臣呢?當然是為了與中國開展貿易,而貿易的目的則正是希望獲得中國的銅錢。

誒?鑄錢而已,日本為什麼自己不鑄造,非要用中國的銅錢呢?

這個問題本來需要從唐宋時期講起,但這裡還是不細說了,簡單總結就是八個字:材料有限,技術不佳。

總之最後,隨著大量的宋錢、明錢流入日本之後,對日本的貨幣經濟、地租以及賦稅制度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譬如日本由此前盛行的以物易物的實物貨幣形態,逐漸發展為以銅錢為主要的流通手段。不僅官方和民間的買賣廣泛使用銅錢,而且土地、房屋的出售或抵押也多以銅錢形式支付。

另外,日本由實物地租加速向貨幣地租轉化,銅錢成為地租的主要支付手段。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封建莊園的地租原來主要是透過大米等實物來支付,後來隨著貨幣經濟的發展,眾多領地分散的莊園主紛紛開始徵收貨幣租稅,使用銅錢繳納地租日漸盛行。

最後是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至如今日本戰國末期,錢幣作為賦稅的支付手段在日本已經被廣泛地使用,並被用於交易結算。因此,百姓外出都願意攜帶錢幣。

足利義滿急切需要大明同意與他進行勘合貿易,而在大明回賜的物品中,日本最想要的就是銅錢,因為日本當時的“錢荒”已經非常嚴重,他必須解決這個問題才能坐穩江山。

結果,足利義滿嚮明朝稱臣,等於認可了朱棣的正統性,這使得朱棣龍顏大悅,在冊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的同時,還賞賜了大量的洪武通寶錢,從此給朝貢國賞賜銅錢便成了一種慣例。

永樂六年京師開鑄永樂通寶,同年五月日本第三次入貢,朱棣賞賜銅錢15000貫,這很有可能是永樂通寶第一次流入日本。此後凡勘合貿易使團來明朝進貢,都要援引永樂賜錢的故事,請求朝廷多賜銅錢。

其中,成化四年(1468)已經陷入困境的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請求賜予銅錢的國書中說得更直白:“書籍、銅錢仰之上國,其來久矣。今求二物,伏希奏達,以滿所欲。書目見於左方。永樂年間多給銅錢,近無此舉,故公庫索然,何以利民?欽待周急(濟)。”

永樂通寶對日本的影響有多大?之前提到過特別著名的一點:日本戰國時代最重要的人物織田信長,為了宣傳他的重商思想,改變傳統的重農觀念,就將永樂通寶錢畫在軍旗上,以此宣揚“金錢萬能”的政治理念。除了軍旗,織田家武士的盔甲和背旗上也都畫著永樂通寶錢的圖案。

織田信長之後真正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畢竟也出自織田家,因此永樂通寶的地位反而愈發穩固,使得全日本現在流通的銅錢基本就以永樂通寶為主了。

面對這樣的情形,高務實即便並不以金融手段見長,但如果還不能想到一些辦法來給日本挖坑,那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前些年,隨著明聯儲的成立,京華銀行也開到了日本。京華銀行復制了其在大明國內的做法,先公開展示鉅額黃金、白銀和更加龐大的“永樂通寶”實物儲備——展示方法是將這些錢財裝滿一艘艘武裝運輸艦,邀請日本各地大名、奉行和豪商上艦參觀。

用這樣的方法,京華銀行立刻建立起強大的金融信譽,很快在日本推廣了“明聯儲紙鈔”,並且在此後數年快速吸儲,用大量紙鈔回收了日本市面上流通的大量永樂通寶等銅錢。

高務實現在來找高國彥,第一件事就是詢問這位明聯儲執行主席和京華銀行行長,此時的明聯儲紙鈔在日本市面上究竟能佔到“流通貨幣”的幾成,京華銀行日本分行是否具備頃刻間引得日本貨幣市場巨大波動的能力。

高國彥先是一陣錯愕,下意識想追問自己這位首輔堂弟想做什麼,但很快他就忍住了好奇,認真估算了一番,回答道:“如果日新要問的只是市面流通錢幣的佔比,那我認為應該已經佔到一半以上。不過我得說明一下,日本各家大名和富商家中還有多少銅錢窖藏,這是我不可能瞭解,也無從判斷的。”

高務實點了點頭。各家大名和富商家裡藏了多少銅錢,這確實沒法瞭解,不過沒關係,市面上流通錢幣的佔比夠高就行了,因為我不光用銅錢來打這場金融戰,我還有大米可以配合。

“如此,請三兄為我參詳兩件事。如果日本分行突然宣佈,由於日本內戰爆發使得我京華銀行對在日經營產生不信任,因此暫停明聯儲紙鈔與永樂通寶等銅錢之正常兌付。而與此同時,北洋海貿同盟也同期宣佈,因同樣的原因,暫停南疆大米的對日輸入……”

高務實盯著高國彥問道:“會有何等後果?”

高國彥大吃一驚,下意識反問道:“啊……這,為何要這樣做?”然後馬上反應過來,補救道:“我是說,這樣做對我們的商業信譽也有很大的損傷,將來日本各大名和豪商恐怕就不敢再信任我們的紙鈔了。”

高務實搖了搖頭,平靜地反問道:“他們有得選嗎?”

“呃……這麼說好像也有道理。”高國彥被問得愣了愣,但馬上皺眉道:“可是他們將來說不定有聰明人會想到聯合起來創造自己的紙幣來和我們競爭啊。”

高務實冷笑一聲:“三兄此言差矣。沒有軍事霸權,就不會有貨幣霸權。”

——

感謝書友“阿勒泰的老西”的21張月票支援,謝謝!(好傢伙,你們都是狠人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全民三國:我的運氣有億點點好

青風山上青風人
【全民穿越】【三國】【領主】【爭霸】全民穿越,建立領地,每個人開局都會抽取一個天賦而林宣的天賦,是幸運,運氣好那麼一點點靠著自己的好運氣,林宣一步步成為了最強領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

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

菜鳥秘書
贏昭穿越大秦,成為始皇帝諸多子嗣之一。 身為穿越者的他,自然知道泱泱大秦,曇花一現,二世而亡。 而始皇諸多子嗣,皆被胡亥所殺,未得善終。 也就是說,他最終,也難逃一死的下場。 起初,贏昭並非沒有想過,改變這一切。 於是他深夜覲見,肺腑諫言,以圖說服天子,結果卻導致龍顏大怒,將其趕出咸陽。 贏昭徹底心灰意冷,大殿怒斥始皇帝。 “陛下豈不聞,為帝王者,見始終之變,知存亡之由。安民可與為義,而危民易與為
歷史 連載 4萬字
你以為是你漂亮,只是系統的任務罷了

你以為是你漂亮,只是系統的任務罷了

巨量起飛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2萬字
回到古代當紈絝

回到古代當紈絝

米蘭小鐵匠哥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郡主重生後穿成外室子

鴿子精本鴿
【古穿古;1v1雙潔;感情線出現晚,各自為營;】倍得皇上太后喜愛的郡主一朝喪命,醒來後卻成了京中官員的外室子。 身邊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前有恨不得要自己的命的舅母,後有渣男未婚夫。 好不容易回到京城父家,卻發覺府中一派祥和中暗流湧動,妹妹陷害表姐冷嘲熱諷,祖母疑心探究主母竟然還想讓她替嫡女選秀入宮,入宮就入宮,做不得妃子那就做個郡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
逍遙姑爺

逍遙姑爺

太九
穿越成蘇家贅婿,前世卷怕的林白,準備安心當個姑爺混吃等死,可不想,總有人惦記他娘子。 這特麼誰能忍?軟飯被你搶了哥吃什麼?
歷史 連載 9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