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指望三言兩語隨意幾句話就讓貴妃娘娘覺得高務實跟自己親得彷彿母子一般,那只有傻子才會做這種美夢。事實上李貴妃與高務實的交談頗為乏味,基本處於一問一答的簡單模式,不過似乎也正因為如此,倒是更像“召對”了一些。

李貴妃並沒有再額外考校高務實的學識,讓高務實失去了裝逼的機會。原本他還覺得如果李貴妃像某些野史、演義之類小說裡的貴人那樣出幾個對聯,自己再對幾個高逼格的下聯出來,然後找機會把故事渲染一番傳揚出去,那在士林的名聲勢必更好聽一些。再怎麼說,那《笠翁對韻》自己可是背得滾瓜爛熟的。

奈何現實總不如裝逼流小說那麼豐滿,李貴妃自己雖然這幾年也儘量讀了點書,但那主要是出於用知識武裝頭腦來應對可能碰到的宮廷鬥爭考慮,真要論學識,畢竟底子擺在那裡,再強能強到哪去?

這個年頭的人對於進士出身的文官們,在知識上有一種天然的自卑心理,無論是之前的曹淦,還是她李貴妃都概莫能外。他們下意識覺得像高務實這種出身,在數代家學淵源、長輩言傳身教之下的高務實哪怕年紀小點,學識是怎麼也差不了的。

更何況李貴妃剛才還見過“高務實的大作”,那《龍文鞭影》雖然暫時只看見第一篇,卻已經讓申時行這位當年的狀元公和其他六位經過閣老們精挑細選出來的太子講官讚不絕口,考校他這些東西,豈不是魯班門前耍斧,關公面前舞刀?倒不如藏拙來得穩妥。

所以李貴妃只是問了些關於高務實個人的私事,其細緻之處,甚至讓高務實覺得自己是不是受史書影響過甚,而史書對現在的李貴妃、將來的李太后過於拔高了一些。因為李貴妃今天問他的一些問題,怎麼看似乎都太過瑣碎——

高愛卿學識過人,不知是幾歲開蒙?

高愛卿寫得倒是一筆好字,好巧還正與太子同工趙體,你可還會別家筆法?

聽說令堂一直留在新鄭教養孩兒,真是難得,高愛卿想必也獲益良多?

雖說太子讀書之事有高先生、申先生和諸位講師定論,但高愛卿你既然假侍讀學士,若太子有什麼不用功的地方,可也要及時規勸才是,高愛卿你可明白?

……

如此種種,問倒是問了不少,但怎麼看都似乎近乎廢話,半點油鹽也沒有。

高務實一邊應對,一邊在心裡琢磨,這貴妃娘娘問的話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去,她究竟只是隨口瞎問,還是意有所指?

最後還是隆慶給他解了圍,笑說了李貴妃一句:“愛妃,你再這般問下去,就要問到高愛卿幾歲斷奶了。”

要不是擔心“君前失儀”,高務實聽得就只差笑噴了出來,朱翊鈞在一邊也是明顯一副強行憋笑的模樣。

李貴妃略有些羞惱,她倒也不怎麼怕隆慶,白了自己男人一眼,有些賭氣地道:“皇帝又要我來看看,又嫌我問得瑣碎,得,我不問了。”

隆慶笑道:“愛妃勿惱,朕說笑而已。愛妃若想問,今後高愛卿來宮裡的時間多著呢,你隨時召他去問便是。”說罷又轉頭對馮保道:“馮保,你待會傳朕的話下去,高愛卿乃是太子伴讀,當常伴太子身側,故特准其後廷行走。”

馮保呆了一呆,心道:準後廷行走可就是自由出入宮禁了,這是不是有點過了?高家小子年紀是小,可畢竟也是外臣,這隨便出入宮禁……

隆慶見他呆立不答,皺眉道:“怎麼,你有異議?”

“奴婢豈敢。”馮保連忙低下頭,彎腰躬身道:“奴婢是怕外廷議論。”

“那就加個期限,太子大婚之前,準高務實內廷行走。”隆慶擺手道:“這下沒什麼可說的了吧?哼,天下事他們要說,朕家裡什麼規矩,也要他們指手畫腳了不成?”

理當然是這麼個理,畢竟皇帝再怎麼說,也不會有給自己戴綠帽的愛好,高務實要不是年紀小,他怎麼可能給這樣一個特權?限制一個期限,定在太子大婚之前就很妥當了,畢竟太子通常大婚都比較早,那時候高務實的年紀也還不大,能出什麼事?

再退一步說,高務實就算有出入宮禁的權力,難道他還會在內廷瞎竄不成?內廷的中官難道都是擺設,不會派人跟著?

這時太子朱翊鈞找到了機會跟高務實說說話,笑眯眯地問道:“小高先生,若論你那假侍讀學士的身份,你差不多也該算孤半個老師,但你又是和孤一道聽經筵讀書的,這又更像是同窗,你自己覺得哪一個身份才是正角?”

高務實面對朱翊鈞可以稍稍不用那麼正式,於是面露微笑道:“太子說笑了,假侍讀學士只是陛下隆恩,讓臣在外間的身份看起來清貴一些,其實當不得真。若蒙太子不棄,臣與殿下自然是同窗。”

隆慶和李貴妃在一邊聽得暗暗點頭,心裡都覺得高務實這個小傢伙別的不說,至少不是那種給三分顏色就敢開染坊的輕浮小兒,有他在太子身邊,可的確比那幫子武臣勳貴子弟讓人放心多了。

朱翊鈞也很高興——他高興的地方跟自家爹孃有所不同,他高興的是自己作為太子,居然能有一個同窗,這可真是太難得了。當下便滿面笑容地連連點頭:“好好好,同窗就太好了。孤以後是沒有機會參加科舉的,到時候究竟學問如何,說起來也不好判斷,但有你在就不同了,咱倆一定要好好讀書,最好將來學問相差彷彿,然後你去參加科考,這樣孤對照一下你的成績,就知道自己學得如何了!”

其實他這話沒說完,但高務實心裡知道,朱翊鈞之所以這麼開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新體驗”。畢竟身為太子,原本讀書只能是孤孤單單一個人,現在卻能多個伴,這是意想不到的新感受——太子也是人吶,哪家小孩子樂意一個人玩?

反倒是朱翊鈞說出來的這點,高務實有些意外。

看起來,朱翊鈞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是很有樂意讀書向上的心志的嘛。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聽風煮雨夜
西曆1850年,滿清道光三十年。鴉片戰爭的硝煙逐漸遠去,太平天國的浪潮暗流洶湧。 立國二百餘年的清王朝,跌跌撞撞的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李奕走到大清身後,輕輕一推。 腐朽落後的清王朝 “不小心”失足掉進了深淵……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張圍
網文填坑節來襲,獨家番外連載爆更,大佬包場免費看。(日常文+輕鬆)四海平定,天下安寧。 大唐民風淳樸又彪悍。張陽用上輩子學來的土味情話娶了一個小媳婦,家中雖清苦但日子也幸福。 賺錢生活,致富奔向小康。夫妻倆舉杯,敬更好的生活。……每當李世民想起自己的女婿就會說道:“你們知道嗎?明明通曉天地奧秘,如此驚才絕豔的人,卻總說自己沒讀幾年書,他實在是太過謙虛了。”李靖神色悲愴, “在他的面前,兵法也無用?
歷史 連載 354萬字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寒梅驚雪
重生大明,成了剛剛繼承皇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著手整飭朝綱,推行新軍。 以極大魄力,裁軍十萬,謀劃藩王,肅清宇內,開萬世太平。開內閣,立三大營,威服藩王,遷都北京,修撰《建文大典》。 北征蒙古,收回安南,佈局 “一帶一路”,路通西域,海通南洋......。重農桑,提升商人地位,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以 “農無稅”為奮鬥目標。創不朽功業,開萬世太平。朕是朱允炆,是建文帝,是千古一帝。 【展開】【收起】
歷史 連載 5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