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煉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錦繡宮。

“殿下,太子妃方才所言,並非沒有道理,此事發生的實在有些突然,或許真的和三皇孫有關。”

“殿下莫要忘了,呂家跟錦繡宮的關係,這京都城內人盡皆知,一旦呂家遭禍,勢必會削弱殿下的勢力。”

“這其中的關聯,三皇孫也必然知曉。”

沒等李景隆有所動作,一旁的黃子澄突然緩緩向前一步,恭敬地衝著朱允炆行了一禮,認真的說道。

“本宮剛剛已經說了,在事情未查明之前,不得亂說,請黃卿謹言慎行!”

朱允炆不耐煩的瞪了黃子澄一眼,冷冷的說道。

雖然他接連兩次否決了這一猜測,可是心中若說沒有一絲絲懷疑老三,那是不可能的。

“殿下,當務之急,揪出內奸一事才是頭等大事!至於襲擊呂家的兇手,請殿下放心,卑職一定全力追查!”

李景隆見時機成熟,同樣向前一步,拱手說道。

在他的心裡,揪出內奸才是重中之重,因為這不但關係到錦繡宮,還關係到自己的將來。

而且剛才殿下的那個眼神明顯是在提醒他,相比於呂家被襲之事,殿下也在心繫著內奸一事。

“曹國公所言的確有理,不久之前,曹國公已經查到了內奸的關鍵線索!呂家遭禍,本宮痛心疾首,可與此事相比,揪出內奸才是本宮首要職責!”

聽完李景隆的話,朱允炆不露聲色的點了點頭,看向了黃子澄和童文傑,一臉認真的說道。

“真的查到線索了?!太好了!”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黃子澄一聽,立刻有些激動的拱手一禮說道。

“呂家出了這麼大的事,本宮如何高興得起來?恭喜什麼?!”

朱允炆皺了皺眉頭,沉聲說道。

黃子澄聞言,嚇得縮了縮脖子,急忙閉上了嘴。

“敢問殿下,這個勾結逆黨的亂臣賊子,究竟是誰?!”

一旁的童文傑一臉憤慨的看著朱允炆,大聲問道。

“曹國公,你之前說,有人可以證實謝府管家與逆黨餘孽在天香樓密見?”

朱允炆轉頭看向了李景隆,緩緩問道。

“正是,天香樓掌櫃便是人證!所抓逆黨餘孽也已供認了這一點!”

李景隆拱手一禮,認真的答道。

謝府?!

聽到這裡,黃子澄和童文傑忍不住互相對視了一眼,心中已經明白了這個內奸是誰,不由得同時露出了滿臉驚訝。

“光是他們的證詞還不夠,你立刻帶人包圍謝府,將謝府管家帶來見本宮,不必說明緣由,任何人膽敢阻攔,不必留情!”

朱允炆思索了一下,沉聲說道。

“是!”

李景隆答應了一聲,立刻出宮離開,帶著驍騎衛趁著夜色直接包圍了工部尚書府,不由分說,直接抓了謝府的管家孫軒,立刻返回錦繡宮。

與此同時,這一訊息幾乎同時傳到了流離宮和京都城南的流光布莊。

...

錦繡宮。

“抬起頭來!”

朱允炆看著跪在大殿中央的孫軒,冷冷的說道。

孫軒滿臉惶恐,顫顫巍巍的抬起了頭,可是眼睛卻不敢看向朱允炆,而是呆滯的看著地面,雙手也因為害怕而不停顫抖。

“你就是謝府的管家?”

朱允炆打量了一眼,繼續問道。

“小人孫軒,確是謝府的管家,殿下在上,請受小人一拜!”

孫軒一邊說著,一邊恭敬地行了一禮,整個人都伏在了地上。

“近日你可曾去過天香樓啊?”

朱允炆突然露出了一絲笑容,緩緩問道。

可是他的這副笑眯眯的樣子,卻看得一旁的黃子澄和童文傑一陣頭皮發麻。

“沒有!”

話音剛落,只見孫軒便立刻搖著頭否認,沒有片刻猶豫。

“你最好想清楚了再回答!否則誰都救不了你!”

站在孫軒身後的李景隆眯了眯雙眼,厲聲喝道。

聽到話音,孫軒渾身一震,顫抖著不敢多言,並未改口。

朱允炆撇了撇嘴,衝著李景隆抬手示意了一下。

“帶進來!”

李景隆拱手一禮,轉頭衝著殿外喊了一句。

緊接著,幾名錦繡宮侍衛押著兩人從外面緩緩走了進來,正是被李景隆所抓的那名逆黨餘孽和天香樓的掌櫃,昌平。

“抬頭看看他們二人,你可相熟?”

朱允炆重新看向了五體投地的孫軒,沉聲說道。

孫軒遲疑了一下,緩緩抬頭,茫然的看向了身後,當他看到被押進來的二人之後,瞬間臉色蒼白,滿是慌亂!

“是他!就是他!”

“他不止一次暗中去過天香樓!他就是謝府的管家!”

昌平看到孫軒的模樣之後,立刻轉頭激動的看著李景隆,指著孫軒大聲說道。

“孫管家,事到如今,你就全都招了吧,隱瞞下去對你我都沒有好處,說出實話或許還可保命。”

逆黨餘孽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

聽到昌平和逆黨餘孽的話,跪在地上的孫軒立刻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樣,漸漸面如死灰。

“怎麼?莫非你還想隱瞞?!”

朱允炆皺了皺眉,冷冷的看著孫軒,沉聲問道。

“小人不敢!”

“小人該死,不該欺瞞殿下!沒錯,小人的確去過天香樓!”

孫軒用力的搖著頭,面色掙扎著說道。

“去做什麼?”

朱允炆立刻追問,眉宇之間流露出一絲期待。

“奉謝尚書之命,與逆黨聯絡...”

孫軒稍作遲疑之後,苦著臉答道。

“逆黨?在哪兒?是在這大殿之上嗎?”

朱允炆繼續追問,眼神中已經流露出一絲喜色。

“他...”

孫軒轉過了身,顫抖著指了指那名逆黨餘孽,苦著臉說道。

聽到孫軒的回答,朱允炆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心滿意足的笑容,心底不由自主的鬆了一口氣。

“謝林舟好大的膽子!堂堂工部尚書,居然暗中勾結逆黨,簡直無法無天!死不足惜!”

一旁的童文傑聽到這裡,忍不住大聲說道,一臉的疾惡如仇!

“殿下,大人,小人沒有撒謊吧?現在可以放了小人了嗎?”

昌平眼看真相大白,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看著朱允炆和李景隆哀求著說道。

“放心,本宮不會為難你,非但如此,待此事了結之後,本宮還會記你一功,大大賞賜於你。”

朱允炆滿意的看著昌平,笑著說道。

“殿下,小人也冤枉啊!這都是謝尚書的命令,小人只是依命行事啊!”

“起初小人並不知他們是逆黨,等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謝尚書還威脅小人,如果小人膽敢透露隻言片語,就將小人滿門抄斬,雞犬不留啊!”

“殿下,請您為小人做主啊!”

孫軒也露出了滿臉懊悔,一臉祈求的看著朱允炆說道。

“夠了!”

“即便你受人脅迫,但為了個人安危而選擇助紂為虐,也是死罪!”

“不過念在你方才並無隱瞞的份上,本宮自會向陛下如實稟報,盡力不會連累你的家人!”

朱允炆臉色陰沉,冷冷的說道。

“殿下!小人冤枉啊!”

孫軒一聽,滿臉驚恐的說道,不停地喊著冤。

“帶下去!”

朱允炆冷哼了一聲,沉聲說道。

緊接著,幾名侍衛將三人全都帶出了大殿。

“既然內奸身份已經查明,本宮必須馬上向皇爺爺稟明,剛才的事,二位大人全程在場,也可在皇爺爺面前給本宮做個見證。”

朱允炆緩緩起身,看了一眼黃子澄和童文傑緩緩說道。

“殿下放心,我等自當如實向陛下稟報!”

“不過天還未亮,是不是等天亮之後再說?陛下應該還在歇息。”

黃子澄拱手一禮,斬釘截鐵的答應了一聲,接著有些擔憂的說道。

“事不宜遲,為免夜長夢多,本宮必須馬上前往明和殿候著,待皇爺爺睡醒之後,一定要第一時間稟報。”

“曹國公,你即刻出宮,緝拿內奸謝林舟!”

朱允炆擺了擺手,一邊說著,一邊向外走去,最後沉聲命令了李景隆一句。

李景隆答應了一聲,立刻出宮前往謝府。

而黃子澄和童文傑則陪著朱允炆一同趕往明和殿...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諜戰:我成了最大的特務頭子

諜戰:我成了最大的特務頭子

寶哥
民國二十四年謝燕來穿越回北平城,作為黃埔畢業生充實北平分站,半個月粉碎特高課石川少佐收買北平政要的計劃,打破黃埔畢業生升職時間最短記錄。 一個月後搗毀華北派遣軍小金庫。三個月後....謝燕來之所以可以屢立奇功,全因每天可隨機獲得三個情報,但必須與情報相關人員物品在三米內。 以前的扶桑間諜如毒蛇一般,危險重重,但謝燕來重生後,潛伏的各路扶桑間諜被一一找出,然後就沒有了然後...
歷史 連載 4萬字
不辭春山

不辭春山

燦搖
文章多次精修,添補修改,晉江正版無錯漏。 【預收《新後》《穿成死對頭的鸚鵡後》喜歡可以點個收藏】 衛蓁嬌媚動人,出身名門,是長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嬌花。 婚事在即,她即將嫁與年輕的太子。太子溫文爾雅,風度翩翩。 無人不道這是一樁好親事。 衛蓁卻做了一個的夢—— 原來自己不過是一個話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愛,娶她別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愛戀的阻攔。 最後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宮,衛蓁則成了冷宮廢后
歷史 完結 8萬字
她不是潘金蓮

她不是潘金蓮

再枯榮
姚家熱火朝天為姚二爺議著親,姚二爺左嫌右嫌,長得醜的他不要,美的他又說紅顏禍水,總之挑挑揀揀,皆不如意。 這日正在小花廳上和人家小姐相看,忽然他母親進來差遣:“你六姨的船到碼頭了,你先套車去將她接來。” 姚二爺這才想起他還有位六姨,是他外祖父續絃娶的太太帶過門的女兒,和他母親雖不同父同母,卻是姊妹。 六姨剛死了丈夫,都議論她與人私通謀害親夫。好容易撇清,到底惹出不少風言風語,婆家容她不得,只好來投
歷史 連載 7萬字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仗劍至天涯
克繼大統的泰昌帝朱常洛駕崩,大明迎來命運的轉折,宮闈毫無秩序,廟堂黨同伐異,遼東暗潮洶湧,天下哀鴻遍野,內憂外患交織下,大明正在邁向深淵,初登大寶的朱由校恍惚了,他該做個怎樣的皇帝? 是做一個人人歌頌的仁君?是做一個人人質疑的昏君?是做一個人人懼怕的暴君? 大明已不復往日強盛,可以對付奸臣宵小的,可以對付魑魅魍魎的,唯有暴君! 建虜敢殺的,朕亦敢殺!流寇敢做的,朕亦敢做!好在還有時間,一手抓權,一
歷史 連載 30萬字
朕能走到對岸嗎

朕能走到對岸嗎

愛吃麻辣豬蹄
這世上從不缺騙子。有人假冒富商,有人假冒才子,有人假冒乞丐。卻鮮有人假冒天子。 許昌有個曹操迎回的漢獻帝,冀州同樣有個和漢獻帝長得一模一樣的劉協。 袁紹昭告天下,他冀州的天子是真的,許昌的天子是曹操找人冒充的。 一開始,劉協答應假冒那和他同名同姓同模樣的天子,只是為了在這亂世混口吃的。 後來漸漸掏空了袁紹的大本營之後,他覺得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不應該只為了一口吃的。 官渡之戰前夕,劉協端坐冀州皇位之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