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奧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至金銀殿,只見陳忠正在殿前空地之上操練飛騎衛。

陳忠一見陛下,趕忙令飛騎衛自行操練,自己卻是迎著陛下而去。

“末將陳忠,參見陛下!”

李世民扶起陳忠,和聲道:

“越雟郡戰報已至,汝一起來聽聽吧,操練之事也不急於一時。”

陳忠聞言,點頭應命,而後跟隨陛下進了金銀殿大堂。

一進大堂,李世民便迫不及待地令霍戈彙報越雟郡戰報。

霍戈領命,彙報道:

“十二月初,王平等人以‘聲東擊西’之計,巧渡瀘水,大破李承之所部。

此戰,關統陣斬一員蠻將,關樾單騎襲殺敵酋李承之,剩餘蠻兵皆望風而降。

王平等人趁熱打鐵,已將越雟郡各路蠻夷收降,如今正在越雟郡等候陛下命令。”

李世民聞言大悅,激動道:

“先有姜伯約以少勝多,大破濮獠伏兵。

後有馬承、劉林陷陣降強端。

如今關家兄弟又陣斬敵酋。

看來朕欲提拔之元老後裔,皆不弱於其先輩。

有如此勇猛之嫡系,北伐大業將水到渠成!”

“紹先,汝這就著人前往越雟郡,令王平等人趕在年關前回成都述職領賞。

同時派人將魏延、姜維、陳到等都督也一併召回,朕欲在除夕夜舉辦年會,與眾臣同歡。”

霍戈聞言當即領命,而後又問陛下道:

“啟稟陛下,那些已至成都的官員子弟,您欲在哪裡召見?”

“既然都是準備送與逍遙公做弟子的人,早晚是要成為國家棟梁、朕之心腹的。

吾看就讓他們來金銀殿面聖吧。”

霍戈領了命,先是派人去知會王平、魏延等人趕在年關前回成都。而後親自去尋在成都等待陛下召見的官員子弟。

過不多時,霍戈便引著幾位官員子弟到了金銀殿。

李世民對眾人皆不熟悉,便讓幾人先自報家門。

幾人輪流彙報之後,李世民便在心中將幾人暗暗記下,並且由眾人言行之中,對幾人性格能力有了初步的瞭解。

“朕前些日子曾向青城山逍遙公求了個方便,欲讓其為朕培養一些後輩俊才。

如今朝中無甚大事,朕也欲前往青城山拜訪逍遙公。

召見汝等,正是為了藉此機會,令汝等隨朕同往長生觀,拜師逍遙公。”

幾人聞言不禁歡喜,能受陛下青睞並推薦到逍遙公處拜師,對他們而言,那是天大的造化。

且不說幾人是當今聖上選中欲培養之人,單說逍遙公範寂,在蜀中便是令人仰望的存在。

幾人正歡喜間,一年齡看起來十四五歲的少年,率先反應過來,急忙拜謝陛下道:

“廣漢太守羅蒙子,羅憲,拜謝陛下厚恩,吾定當虛心求學,不辜負陛下厚望!”

眾人見羅憲謝恩,方才反應過來,於是剩下幾人趕忙同時道:

“張紹子張遵、王平子王訓、張嶷子張瑛、馬忠子馬脩、傅肜子傅僉、蔣琬子蔣斌、諸葛瞻,謝陛下隆恩……”

李世民看著眼前這些少年,不由心中欣慰。

歷史上這些人或泯然於眾人,或為蜀漢滅亡殉國。

無論如何,這些人都算得上“生不逢時”。

倘若劉禪當時能將這些蜀漢新興之人加以培養、引導,而後將這些“新鮮血液”注入蜀漢之朝堂。

提拔重用之,也許就能避免之後“黃皓亂政”“譙周勸降”這等昏君才能經歷之事……

誰說蜀漢後期人才凋敝。

倘若劉禪是有野心有手段的雄主,能真正將蜀漢政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後提拔、拉攏這些忠良之後,那蜀漢還真有可能逆天改命。

想到此處,李世民扶起眾人,激勵道:

“汝等父輩皆是國之棟樑,望汝等向父輩看齊,與逍遙公處潛心修行。

不久之後,朕將在蜀中實行新政,新政一出,當有大量空缺職位。

屆時汝等學成歸來,朕定然提拔汝等為國家出力。

假以時日,汝等必能青出於藍,成為不亞於父輩的國之棟樑!”

與眾人交流之後,李世民將造訪逍遙公之日期定在了第二日早朝後。

幾人再次謝恩後,便各自前往成都城內臨時落腳點歇息,只待明日隨陛下同往青城山。

翌日早朝過後,張嫣、陳忠率領一百飛騎衛,霍戈、黃皓隨行,一行人跟著陛下浩浩蕩蕩離了成都皇城。

於路,李世民順道將昨日召見的羅憲等人帶在身旁,眾人沿著都江,一路向西北而行。

不出兩日,一行人已來到青城山腳下。

見已至青城山,霍戈策馬向前,指著面前一條蜿蜒山路道:

“陛下,前方群山環繞之間,最為巍峨那座青峰,便是逍遙公長生觀所在老君峰。

吾等由此山路向北而行,最多一個時辰,便可到達長生觀。”

李世民聞言勒馬向北眺望,但見此處皆是青山綠水,即便是臘月寒冬,也不曾見山上有一片枯葉。

“青城山果然名不虛傳,四季常青,環境清幽,正是修行的好去處啊!”

李世民一邊感慨,一邊下了馬,率領眾人牽馬步行。

於路無話,直至老君峰上,李世民等人但見山路盡頭果然有道觀。

只見道觀入口處山門殿上方有一牌匾,上書“長生觀”,殿門兩邊左青龍、右白虎是為門神。

眾人由偏門而入,見大殿之中供奉著“土地公”,李世民先是拜過“土地公,而後來到正殿大門之外。

門外有一小道,正靜立門邊。

小道見有官人至,拱手道:

“眾位居士請止步,此間乃家師逍遙公清修之地,若無家師口諭,來者皆不得入內!還望眾位居士見諒。”

張嫣聞言,不禁怒道:

“汝這小道,好生無禮!可知汝面前所站何人?此人乃……”

李世民見張嫣欲報出自己身份來威壓那小道士,趕忙攔住了張嫣。

“這位小道長,吾乃逍遙公故友,之前曾與逍遙公相約,欲來訪逍遙公。

還請小道長進殿稟報逍遙公,就說武擔山的客人到了。”

小道士本來正想與張嫣理論,見來人自稱逍遙公故友,且說得十分逼真,不由一頓。

“這位居士還算省的禮數,既然與家師相識,那請居士在此稍後,待貧道去稟報家師。”

李世民點頭應允,那小道便轉身進了殿門。

“阿斗哥哥方才為何攔吾?這小道士好沒眼色,居然不認得阿斗哥哥這身龍袍!”

李世民笑道:

“他一個深山清修的小道士,自然對山下的事情不甚瞭解,況且又不是人人都見過你阿斗哥哥,小妹就不要與那小道士置氣了。”

張嫣聞言,成若有所思狀,而後又似乎想通了什麼。

“阿斗哥哥所言在理,算了,本女俠就放過那小道士一次。”

兩人正談笑間,自殿門內走來一位神采奕奕的道長。

那道長步履穩健,速度極快,只一瞬間便已行至陛下身旁。

“貧道範寂,不知陛下親至,有失遠迎,還望陛下恕罪!”

來人正是範寂,範寂一到陛下身邊,便雙手合十,向陛下行個大禮。

李世民一見範寂,便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不等範寂禮成,李世民便先一步扶住範寂道:

“吾二人以友相交,逍遙公不必行此大禮。”

逍遙公見陛下來扶,趕忙順著陛下力道起身,而後稽首道:

“既然如此,那貧道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陛下今日造訪,可是為了貧道收徒之事?”

範寂一邊引著陛下向殿內而行,一邊笑著問道。

李世民先是會心一笑,而後答道:

“逍遙公所想不錯,今日朕為逍遙公送來八名少年才俊,還望逍遙公莫要嫌多……”

範寂看看陛下身後,而後以手撫須道:

“陛下當真是懂得物盡其用啊,一下給貧道送來這麼多徒弟。

不過貧道既然答應過陛下,那不論陛下送來多少人,貧道自當全部收下。”

兩人一邊聊著,一邊過了靈宮殿、玉皇殿直至丘祖殿客堂之內。

剛到客堂門口,李世民忽然神秘道:

“朕方才想起一事,今日除了為逍遙公送徒之外,還有一件要事需要與逍遙公商議,還望逍遙公莫要推辭。”

範寂聞言,臉上閃過一絲苦澀,隨即道:

“陛下不會是又有了對貧道‘物盡其用’的方法吧?”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袖裡春
(下一本《被清冷世叔覬覦上之後》求收藏) 荷回是太后從前閨中密友的孫女,被特意接進宮,與寧王相看。 本以為這個王妃她是當定了的,直到一次宴會,寧王當眾對太后拒絕了同荷回的婚事,叫她難堪。 事後,荷回紅著眼詢問寧王,既然他沒有娶自己的意思,為何前幾日夜裡抱住自己,誰知寧王卻像看瘋子一般看著她,毫不認賬,“你想當王妃想的得癔症了吧?” 他不承認,她以為他在說謊,事後打聽,發現那夜,寧王確實未出過寢殿。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我在萬曆修起居注

上官不水
立君左右,朝夕記注,君舉必書,備修國史。萬曆三年春。內閣首輔張居正復置起居注,命翰林史官輪值兼之。 自此——隆慶五年辛未科三甲進士、庶吉士、翰林院檢討、張居正最優秀的門生、沈·萬曆皇帝的一生之敵·念開啟了他修撰起居注的史官生涯。 ……那日,小萬曆醉酒誤經筵。沈念挺胸寫道:上醉酒誤經筵,太后、首輔怒斥之,言廢君主。 那月,大批宦官充當礦監稅使,搜刮民財。沈念梗著脖子寫道:沈念在御前曰:採榷之禍,皆帝
歷史 連載 0萬字
漢血長歌

漢血長歌

西門吹燈零零七
孤守塞北城池,張孝武獨掌木蘭衛,一萬漢軍不絕,則漢旗不倒,漢血不滅。
歷史 連載 80萬字
抗戰之鐵血兵王

抗戰之鐵血兵王

不笑生
極限運動達人穿越抗戰,“四行孤軍”撤出四行倉庫,獨自留守掩護被譽為“孤勇者”。 海軍大佐近衛勳怒吼:那混蛋打死我們那麼多人,就這麼輕鬆飛走了。 金陵血戰之後,看著那萬馬奔騰般的煙塵。 第六師團長谷壽夫狂叫:那些混蛋比馬跑的還快,這……這不可能。 看著損失報告,第三飛行戰隊大隊眼睛翻白。 元上大翔:什麼,中國人又把我們的飛機抓走了……八嘎,你開什麼玩笑。 委員長:娘西匹,不聽話的小傢伙不懂政治,戴笠
歷史 連載 13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