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奧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世民見聽見“廖化”二字,心道:“啊呀,若不是廖化前來參加除夕宴,朕怕不是把這等文武雙全的良才給忘諸腦後了!”

“元儉將軍既有建議,朕自當准奏。”

廖化先是謝過陛下,而後正色道:

“臣以為,吾蜀中如今最急切要做的,不是如何出兵北伐。

古人有言,國無常強,無常弱。

吾等不可以蜀中一州之地,而自以為益州弱,魏、吳恆強。

陛下如今已令蜀中安定,且四方無虞,正是大力發展蜀中之時。

正好借明日宴會之時,蜀中各地郡守、豪帥等皆至。

陛下當調動各處,加快治理州郡,充實國庫、訓養士卒。

待兵精糧足,國家強盛之時,令魏延、陳到等大將為先鋒。

或聯合東吳北向中原,或聯合曹魏共圖江東。

屆時不需天時至,只憑陛下之文韜武略,國家之強盛,便可殺破長安、建業,匡扶漢室!”

李世民聞言,眼前一亮,心想,終於聽到自己想要的建議了。

廖化之言,與自己心中所想幾乎相同。

站在自己的角度而言,季漢之局並非死局。

憑自己領先幾百年的見識,加上自己上一世成功的治國、征戰經驗。

一統天下的確大有可能。

今日早朝問大家建議,也是為了將這個觀點明確下來,這樣自己好在除夕宴上宣佈一些事情。

“元儉將軍之言,甚合朕意,朕定當將元儉將軍之言記在心中。

待明日宴會,朕也會將此事搬上臺面來說,屆時諸公儘可與朕共同商議。

相信在諸公努力之下,元儉將軍所言殺破長安、建業,進而匡扶漢室,定然能夠實現!”

在魏延、廖化、陳到等老將的帶領下。其餘遠道而來的地方官吏、蠻族首領,也都活躍起來。

大多數人都提出了關於如何發展蜀中的建議。

大體上都是希望陛下多多提拔自己家族之人為朝廷出力,也都願意多為國家提供一應物資,以充實國庫。

李世民也一一給予肯定和積極回應。

建安十二年的最後一次早朝,也在眾人愉快的討論中結束。

早朝過後,太常寺在成都皇城內操辦了以“儺戲”為主,官民共同參與的迎春祭祀。

臘月二十九這天起,直到正月十五,全城解除宵禁。

年三十這日午後,皇宮之中便開始忙碌起來。

至申時末,李世民率領群臣移步宮城西苑,在西苑大殿之中開啟了除夕宴。

宴會開始前,先是朝中、地方諸官員對蜀中一年的各項情況做出總結。

讓大家都能瞭解這一年中全國各處的情況,而後共同商議制定來年的計劃。

此時天色尚明,殿內燈火未燃,眾臣皆跪坐席上,等待陛下發話。

李世民穩坐殿中龍案之後,見堂下官員皆以入席,正色道:

“開宴之前,先請朝中各衙署記事官員將全國各地情況匯總,而後一次報來。

待彙報之後,吾等便一邊飲宴一邊暢談吾大漢未來。”

李世民令出,堂下諸公分衙署,各自聚在一起討論起來。

少時,各衙署匯總已畢,尚書令蔣琬先自席位上起身,手持匯總書道:

“漢建興十二年,較大官員變動有:

二月,前任庲降都督張翼被任命前軍都督、領扶風太守;

車騎將軍劉琰被斬,車騎將軍職位空缺;

八月,大漢丞相諸葛亮薨逝,丞相職位空缺;

前相府留守長史蔣琬,擢尚書令,行大將軍府事;

前徵西大將軍魏延遷徵北大將軍,漢中都督,假節鉞;

前益州從事李邈被斬,益州從事職位空缺;

……

十月,前徵西將軍姜維,遷輔漢將軍、庲降都督,加平夷大將軍號平南中叛亂。

十一月,新晉司徒李嚴薨;

百騎司成立,蔣琬、霍弋同為百騎司副統領;

原尚書馬齊被賜死,家族流放,尚書位空缺一人;

前相父長史、丞相參軍楊儀自戕獄中……”

眾人跟隨蔣琬對這一年朝中官員變化的總結,時而懷念故友,時而感慨人生之短暫。

蔣琬報完,向陛下躬身施禮後,退回席間。

見蔣琬退回,大司農孟光出列道:

“漢建興十二年,查得蜀中戶籍20餘萬戶,在冊之民92萬餘人。

縣以上官員總計39000餘人,各地郡兵、禁軍、屯田軍合計11萬人。

年賦稅錢三億摺合金30000餘斤,其中含鹽、鐵、蜀錦等產收,南中金、銀、漆、滇馬等貢品,田租、民稅等。

賦稅兵役仍按照先帝時期,三丁抽一、四六徵稅制……”

之後,諸公按照官階、官署,將一年以來所有朝廷事宜一一做了總結匯報。

李世民聽著這些官員的彙報,越發覺得如今世家豪族對蜀漢影響太深了。

近四萬官員之中恐怕有一半以上都是益州世家子弟,並且大多為中低階官員。

他們皆是家大業大的本地豪強,吃著國家俸祿,還要替本地世家謀求利益。

自劉備稱帝以來,人口幾乎零增長,由此可見,士族私藏了相當一部分人口土地。

官多、兵多、在冊民少,為了養活這些官吏、士兵,劉備只能從不足百萬的在冊人口上想辦法。

三丁抽一、四六徵稅這種高到史無前例的稅制,正是蜀漢最終滅亡的一大元兇。

然而劉備、諸葛亮雖用“直百錢”“蜀錦貿易”等諸多辦法去彌補,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為了出兵北伐、匡扶漢室,即便仁德如劉備,勤政如諸葛,也無法徹底解決本地世家的壟斷,減少國家內耗。

待時機成熟,自己肯定是要在這些方面下大功夫的。

到時哪怕血腥鎮壓也好,殘暴不仁也好,一定要將新的土地政策、兵役制度推行下去。

正尋思間,殿外來人稟報道:

“啟稟陛下,長生觀逍遙公前來向陛下及諸公道賀新春,如今正在宮門外等候!”

李世民收回思緒,喜道:

“逍遙公是否一人前來?汝速去……不,紹先,汝親自跑一趟,代朕將逍遙公請至殿中。”

霍弋領命而去,那稟報之人則是回話道:

“回稟陛下,逍遙公只帶一小道士前來,說是其餘眾人,皆在觀內清修,不便前來。”

“朕知道了,汝退下吧!”

言罷稟報之人也出了殿門。

此時諸公聞逍遙公至,不由各自交頭接耳起來。

“昔日先帝、陛下皆對逍遙公推崇備至,前些日子,陛下甚至在宮中與逍遙公暢談。

如今吾蜀中各地要員,宮中大臣皆齊聚一堂,此等場合,逍遙公前來,恐怕不合適吧?”

“逍遙公乃先帝親封,又是巴郡豪族,其名望在吾蜀中除陛下等寥寥數人,鮮有出其右者。

如今逍遙公既至,吾等當榮幸之至,豈有不合適的道理?”

“此等方外清修之隱士大能,上有陛下垂愛,下有豪族門第身份,在蜀中又極有民望。

看來逍遙公此次應非不請自來,吾以為,當是受了陛下邀請。

怕是陛下欲令逍遙公在眾人面前表態,支援陛下的某些難以實施的想法吧?”

李世民知道,逍遙公此人雖不在殿堂之上,但是其家室、身份、名望無一不是蜀中頂流。

自己倘若對逍遙公善加利用,保持好與逍遙公的關係,那此後大力推行新政之時,當能更加輕鬆。

見朝臣們對逍遙公的到來,皆持驚奇態度,李世民心中更加得意。

幸虧自己沒有將上一世對方外之士的怨恨帶到逍遙公身上,否則哪來這許多便利?

正得意間,門外黃門稟報道:

“青城山長生觀,逍遙公,範寂至!”

方才還在竊竊私語的諸公,見範寂至,一瞬間全將目光轉向了殿門處。

此時大家都暫時停止了交流,皆欲目睹大名鼎鼎的“逍遙公”之風采。

範寂知道今日陛下是欲令自己在人前表態,好利用自己的名望家室,替朝廷發聲,為陛下立威。

於是範寂將自己從頭到腳精心打扮一番,極其莊重的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眾人目光之下,範寂身著赤紅鶴氅,髮髻上裹著九陽巾,手中握一拂塵,腳踏太極兩儀履,意氣風發,滿面春風的踏步進了大殿。

剛到殿前,李世民便起身離了龍案,迎上逍遙公。

范進見陛下相迎,換作受寵若驚之狀,快行兩步,迎著陛下,雙手合十行個大禮。

“貧道範寂,多謝陛下厚愛,此番應邀前來,只為與陛下以及堂上諸公共度良宵,以迎新歲!”

說罷範寂向身邊小道使個眼色,小道會意,趕忙自懷中取出一物。

只見那物雖不大,卻光彩照人,眾人見後皆驚呼“好寶物”!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國?

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國?

姜阿山小樹
穿越到大明,成為朱標四子朱允熞,建文帝朱允炆的弟弟,這是將來註定要被終生囚禁的節奏? 他決心改變命運,費盡苦心,討朱元璋歡心,以求破局。朝堂上都是老狐狸,一個比一個狡猾,好在他熟知歷史,能先做預判,大明諸多制度的利弊也看得很清楚。 姚廣孝:我從未見過如此妖孽之人!朱棣:有他在,我還爭什麼天下? 馬三寶:知遇之恩,當粉身以報,我必揚帆出海,振大明天威!朱元璋:天不負咱,給咱老朱家送來了此子,大明當興
歷史 連載 65萬字
道侶飛昇邪神,她含淚繼承宗門

道侶飛昇邪神,她含淚繼承宗門

沉夜生夢
江載月沒有靈根修煉資質,聽說修真界只有觀星宗一個宗門收無靈根弟子,她立刻參加了觀星宗的弟子測試。 入門測試很簡單,每個人都要抬頭觀星,並說出自己看到了什麼。 觀察到每個透過測試的弟子都在講恐怖故事,江載月恍然大悟,不就是編恐怖故事嗎?她這個恐怖故事愛好者不是手拿把掐穩過? 她成功地透過了入門測試。 只是後來,當真正看到了觀星宗弟子眼中的“星辰”模樣時,江載月麻了:……不是,你們都玩真的,就她一個人
歷史 連載 3萬字
鶯鶯傳

鶯鶯傳

姀錫
【這是個人間尤物撩撥、撬動大冰山的故事。】 正文完結 (番外已到尾聲,修文中,劇情有所更改,歡迎正版支援。) 柳鶯鶯幼時在燈會上走丟,被人賣進了煙花之地,因容貌明媚妖嬈、香豔奪目,妓院花了血本“栽培”,卻未料,還未迎客便被柳家給救了回去。 因這段不堪的經歷,怕遭柳家蒙羞,引底下幾個妹妹難尋人家,最終被送入沈家,望她能在這段時日內攀上高門,給自己個尋個出路。 * 沈家清貴,祖有大儒,乃清遠第一門閥世
歷史 完結 65萬字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袖裡春
(下一本《被清冷世叔覬覦上之後》求收藏) 荷回是太后從前閨中密友的孫女,被特意接進宮,與寧王相看。 本以為這個王妃她是當定了的,直到一次宴會,寧王當眾對太后拒絕了同荷回的婚事,叫她難堪。 事後,荷回紅著眼詢問寧王,既然他沒有娶自己的意思,為何前幾日夜裡抱住自己,誰知寧王卻像看瘋子一般看著她,毫不認賬,“你想當王妃想的得癔症了吧?” 他不承認,她以為他在說謊,事後打聽,發現那夜,寧王確實未出過寢殿。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