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官也有一策想獻給眾位大人以作參考。”

就在下面一片和睦地附和文聘時,一道突兀的聲音插了進來。

眾人很是驚訝,要知道戰事進行到現在已經是關乎荊州生死存亡的時候了。無數雙眼睛都盯著呢,一言一行都要慎重,心裡沒有絕對的把握誰敢拿出來獻醜?

這個時候除了文聘竟還有別人敢站出來獻策!

循聲望去,是諸葛亮?

許多人頓時沒了興致,感到索然無味。

眾人已經知道新野方向其實是孫策的佯攻,伊籍錯了。

但諸葛亮也沒說對,漢津方向只是江東軍的牽制,孫策真正想拿下的是荊南四郡之地。

在他們看來,諸葛亮就是年輕氣盛、誇誇其談的代表。

與此不同的是,劉表十分感興趣。

劉表雖然已經稱王,但文人身上的那股儒雅、包容依舊沒有褪去,他喜歡多聽些不同的聲音。就像是長輩看待年輕有為的後輩一般,劉表溫和地說道。

“孔明啊,有什麼計策你儘管放開來說。”

諸葛亮抱拳一躬,掃視眾人說道。

“如今與我軍交戰的有三路人馬,周泰領3千虎嘯營佯攻新野;孫策領1萬5千人深入荊州腹地,威脅襄陽、江陵,讓人如鯁在喉;季書領大軍2萬縱橫荊南,攻城略地。”

“那江東軍剩下的兵馬呢?”

“朱治手上還有1萬4千兵馬坐鎮柴桑,隨時可以向東駐守江東腹地,為孫策守住基業;向南又可為季書大軍提供補給,是季書能夠在荊南馳騁的重要保障;向西還可派出水軍支援孫策。”

“柴桑這個支點可以說是至關重要,但他現在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孫策的戰線已經拉得太長了。從柴桑派兵支援孫策要途徑陸口港、夏口港、漢津港三座港口!可以說孫策深入江東腹地之後,長江上的防禦已經完全依仗更近的江夏了。”

“而江夏只有5千守軍,2千守衛著江夏城,3千駐守在夏口港負責長江上的防務。如此脆弱的防禦正是我們的機會!”

諸葛亮說著說著,眾人便漸漸被其吸引。

“派出5千人堅守麥城,作為疑兵。再派1萬5千大軍出隆中港,順江而下突破夏口水軍的封鎖,奇襲漢津港。”

“只要拿下漢津港,就能和麥城、江陵形成一個包圍圈,將孫策圍在荊州腹地。這時我們再暫時放棄荊南之地,集中全部兵力剿殺孫策。”

“只要孫策一死,孫權便成了江東名義上的繼承人。可惜孫權曾經發動過叛亂,江東諸將恐怕難以信服吧?況且季書在外手握重兵,真能將兵權交出,奉孫權為主?”

“趁江東軍群龍無首,亂成一鍋粥的時候,我軍奪回荊南將易如反掌,就連重奪江夏郡也非難事。”

見眾人沉默不言,似乎被諸葛亮說得有些意動,向朗冷冷一笑道。

“紙上談兵!”

“就算真能打下漢津港,也必定激起柴桑朱治率大軍急攻漢津港,加之孫策回過頭,誰敢說一定能在這兩方的夾擊下守住漢津港?”

“呵,這還說不定是誰包圍誰呢。”

確實!

如此一來看似將孫策包圍在了荊州腹地,可奇襲漢津港的兵馬又何嘗不是被孫策、朱治包圍了?

大廳內變得有些嘈雜,眾人交頭接耳爭論著利弊。

諸葛亮也站出來反駁道。

“孫策軍斷糧被困,必然士氣低落、人心惶惶。”

“而孫策被圍的訊息從漢津傳到柴桑,朱治再從柴桑發兵趕到,這麼長的戰線至少也要十天的時間吧!”

“我方兵力兩倍於孫策,況且還是圍剿一支軍心渙散的軍隊,十天時間難道還不夠嗎?”

就連伊籍也暗暗點頭,除了冒險一些,這也不失為一計良策,足以擺到主公面前,讓主公來選擇。

伊籍暗暗拉了拉好友的衣袖,他知道向朗和諸葛亮如此爭鋒相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上次的對策,但那不過是各抒己見罷了,實在沒必要鬧僵。

誰知向朗看了伊籍一眼卻沒有理會,他走出繼續說道。

“還是紙上談兵。”

“十天時間就能消滅孫策了?”

“萬一孫策狗急跳牆,根本對漢津港不加理會,全力攻打麥城呢?”

“萬一孫策攻破麥城,直逼襄陽呢?”

“要按你這麼佈置,麥城只有5千守軍,襄陽更是隻剩下3千的常備守軍,而策手上可有1萬5千精兵!”

只做這一對比,許多人便慌了,紛紛向劉表諫言絕不能採用諸葛亮的計策。

諸葛亮一臉的惆悵,他忽然感覺他的敵人不僅是江東軍,就連這裡也滿是他的敵人。

守城本就比攻城輕鬆,襄陽城高池深,又有麥城擋在前面。難道眾人連堅持到江陵、漢津港的兵馬追上孫策的信心都沒有嗎?

沒錯,他是紙上談兵,能不能成功要做過才知道。

眼下勝機就在眼前,一旦成功甚至還可以和曹操、劉備聯手吞併江東!

可他們卻只會畏懼。

“主公,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次孫策親自率軍攻入荊州腹地,雖是我軍戰敗所致,但也可以讓它變成扭轉戰局的勝機。錯過了這次機會,恐怕再難找到機會殺死孫策!”

諸葛亮深深一拜,請劉表下這個決心。

劉表聽完眾人的話,似乎只是稍稍猶豫了一瞬就開口說道。

“還是按先前文聘的計策來吧,穩妥些。只要拖上一個月,足以打退孫策重奪荊南了。”

劉表是個軟弱的人,看到利益會貪心。但是到了為野心付出決斷的時候,他又會變得保守。

文聘輕輕一嘆,這個結果他從聽完諸葛亮的計策就知道了。

但這個結果卻讓諸葛亮失望透頂。

不管他提出怎樣的計策,都不會被劉表採用。

巨大的無力感壓向諸葛亮,讓他窒息,讓他心力交瘁。

這次的大會議又靜靜地落幕了,眾人一邊交談著,一邊恭維著相繼離去。

“孔明,你有什麼計策就不能提前和我商量嗎?”

見大部分人已經離去,蔡瑁快走了幾步攔住諸葛亮,有些責怪地看著他。

被攔下的諸葛亮露出苦笑,略微歉意地施了一禮,喪氣道。

“我若和大將軍說了,大將軍會在主公面前諫言嗎?”

不會。

蔡瑁比文聘更瞭解劉表,他知道劉表絕不會採用這種賭上性命的計策,歸根結底劉表沒有這個氣量。

諸葛亮還不瞭解劉表,卻因為多次向自己獻計沒被採用而越過自己直接在軍議上向劉表諫言。在蔡瑁看來,諸葛亮就是個有些才華,卻不瞭解人情世故的愣頭青。

蔡瑁已經在考慮下次軍議是不是不要再帶上諸葛亮了。他冷著臉對諸葛說道。

“不管我會不會向主公諫言,你都必須先和我商量。”

諸葛亮低下頭,輕輕一躬道。

“是!孔明記下了。”

蔡瑁聽完這才滿意離去。

走在最後的文聘看到蔡瑁離開,上前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說道。

“賢弟方才所言切中要害,但在荊州是行不通的,王上更喜歡穩妥些的計策。”

文聘同樣覺得諸葛亮很有才華,他的計策透露出強大的自信、細緻入微的觀察,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提攜諸葛亮了。

文聘無意做一個一天到晚揣摩上意的人,但你也不能一味逆風前行吧?

要不讓劉表有所改變,要不只能讓諸葛亮有所改變。文聘覺得還是後者實在些,他繼續說道。

“如果自己覺得最好的計策不行,那你就獻出讓王上覺得最好的計策不就行了?”

“我會繼續向王上推薦你的,好好幹!”

諸葛亮深深一拜,他對文聘充滿了歉疚。

“多謝文將軍。”

文聘又拍了拍諸葛亮的肩膀,沒再說什麼瀟灑而去。

・・・・・・

第二天清晨。

隆中港的江邊,一艘小船剛剛開工,卻發現碼頭上早有一個白面書生等在了這裡。

“喲,客官這麼早啊!”

“沒辦法。一想到要走了,格外神清氣爽,睡不著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