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裡的鹹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是8月29日。
星期二。
當很多人以為《青年日報》上關於‘參商’的報道足夠討論幾天時,中原省的另外一份報紙,《文藝導報》,再次刊發了關於某個少年作家的文章:《參商談人生,我們應該‘不虛度’》。
相比《青年日報》上近乎‘震驚體’的浮誇,這次的文章,只看標題就有一定的深度。
鍾長林也確實是放手一搏,為了推介某個少年,基本上動用了這些年積累的所有媒體人脈。
另外,文章的內容,則是摘取《青年日報》記者劉域對蘇杭的採訪,鍾長林確實覺得一次性發表太過浪費,要來了素材,計劃拆分後零碎放出。
再說《文藝導報》,聽名字挺偏,發行量卻也有7萬。
而且,因為側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內容,相比閱讀群體廣泛的《青年日報》,《文藝導報》主要面向對文學藝術感興趣的讀者,因此,對於協助擴散‘參商’的影響,效果同樣強力。
緊接著,依舊沒完。
八月的最後兩天,中原省的另外兩份報紙上,也接連出現了與‘參商’有關的文章,一個標題是《從‘林清和許白’看來自小城的少年作家》,一個標題是《淺談‘參商’的行文風格》。
然而,連續四天,四篇文章,卻依舊只是鋪墊。
如此到9月1日。
最新一期《青旭》發行的日子,鍾長林也砸下了一枚更加重量級的輿論炸彈。
這一天,發行量達到53萬份的《中原日報》,文化版頭條,醒目的加黑標題:《預付十萬,圓夢少年——少年作家參商小說合集即將出版!》
這世上許多事情,一旦和金錢聯絡起來,都難免俗氣。
然而,如果這個數字大到一定程度,比如,10萬元,按照這年代很多普通人的薪資標準,30年才能賺到的一筆鉅款,那麼,事情就不那麼俗氣了,只剩下奪人眼球。
本就已經連續幾天在不同報紙不同版面反覆出現,當下,‘預付十萬’的新聞一出,‘參商’這個名字,迅速突破了文學圈子,開始向整個社會蔓延,成為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誰是參商?
哦,一個少年作家。
對方做了什麼?
哇,一個月發表了9篇文章。
十萬是怎麼回事?
嘖,一家叫博藝的出版社,為了能夠與那位少年作家達成合作,竟然預付了對方10萬元鉅款。
十萬有多少?
你一個月300的工資,要幹30年,才能賺到這麼多!
人家還只是預付!
那麼,問題又來了,參商為什麼能夠一個月發表9篇文章,博藝為什麼肯預付對方10萬元鉅款?
顯然啊,參商文章寫的好啊。
最後一個問題,參商在哪寫文章來著?
答案……
《青旭》!
人家有專欄,好幾家報紙都報道了,據說這個月,還要一次性發表兩篇小說,還有訪談。
既然如此,10萬預付的小說合集先不說,這《青旭》,一定得找來看看!
於是,9月1日的這一天,輿論覆蓋密度最大的中原省各個城市,無數的書店和報攤老闆都產生了一個錯覺,好像突然之間,這個世界多了一個口頭禪:
“有《青旭》嗎?”
“有《青旭》嗎?”
“有《青旭》嗎?”
“……”
剛開始,老闆們都很高興。
有!
當然有啊。
不僅有9月的,甚至還有8月的呢。
沒辦法。
據說是強攤過來的。
要不要?
沒想到竟然也要。
結果,老闆們很快就不怎麼高興了。
因為轉眼就沒了。
不止兩個月份的《青旭》都沒有了,連同時發現還刊載了參商一篇文章的《正茂》都沒有了。
甚至,很少量一些鋪貨到中原的外省雜誌,上面有著參商文章的,也被一掃而空。
以前都沒人理的雜誌啊。
這次,這麼不經賣的嗎?
什麼狀況?!
狀況是……
鋪貨量實在太少!
於是,早早的,一些人想起來最近的熱鬧,你一本,我一本,很快就沒了。
商都的大學生林普就是晚到的一個。
下週開學,最近想要再睡幾個懶覺,中午去找尋時,無論是街邊的書報亭,還是大型的圖書城,都已經售罄。
就像林普到底也沒能集齊《青年日報》上列舉的那9份報刊雜誌那樣。
想法挺好。
問題在於,相應的報刊雜誌,早就被不知不覺越來越多的‘參商’書迷給清掃一空。
騎車在商都轉了大半天,一無所獲的林普甚至有些自我懷疑。
情路坎坷啊!
啟梁的徐漫和章晨曦也沒能買到。
其實已經透過郵局訂購。
郵遞比書報亭慢一些,實在想要一睹為快,就決定再額外買一期。
當收藏了。
作為高三學生,日程緊張,兩女早早要去學校參加早自習,只能放學之後嘗試購買。
然後,根本就找不到。
河元。
狀況類似。
今天的工作剛結束,陸小敏和姚冉就一起匆匆離開,來到醫院外的機械路,第一個書報亭,直衝過去。
然而,兩個姑娘根本沒機會說話。
書報亭裡頭髮有些禿的瘦子老闆正在和人打電話,挺激動的樣子,聲音很大。
“……老趙,你不會是故意的吧,這麼熱賣的雜誌,我上月就注意到,還和你說過,還有那參商,最近幾天一直在上報紙,結果這次,新舊兩期,你一共才給了我10本,我這生意還做不做……怎麼會沒有,人家雜誌社還能捂著不賺錢啊,你趕緊給我想想辦法,要不我直接給齊總打電話……那到底怎麼回事……好吧,你聯絡著,不過,對了,《正茂》呢……行,明天趕緊給我送來,嗯,30本,還有一本《經年》……沒有了啊……那也趕緊聯絡聯絡……另外,你們查查那參商,不是說一個月發表九篇文章麼,看這月其他哪些雜誌上還有,也都給我送來,都要30本……”
這麼語氣急切地打完電話,老闆放下話筒,見窗外站著兩個年輕姑娘,忽然抬手:“別說話,我先猜猜,閨女,你倆要說的是……有《青旭》嗎?”
姚冉沒開口,陸小敏卻翻了個白眼:“老闆,我們又不是聾子,你剛剛的話都聽到了。”
頭髮不富裕的瘦子老闆一攤手:“那就不用廢話了,和參商有關的,都沒有。”
陸小敏有些後悔沒有早上立刻來買,不過,發現某個少年竟然這麼受歡迎,又有些替他高興,繼續搭話道:“老闆,那個……有‘參商’的雜誌,真那麼好賣啊?”
“可不是嘛,”老闆見一時沒其他客人,趴在書報亭視窗桌面上,瞄了眼姚冉漂亮的嬌小臉蛋,一邊道:“上午就沒了,而且,你倆看報紙吧,最近幾天,好幾份報紙都在報道,吶,今天的《中原日報》,說是有個出版社,預付10萬,要給那參商出書……”
陸小敏還真不知道這個,連忙找尋:“你說的報紙,在哪?”
“那兒,”老闆探手出來朝右側指了指,見陸小敏撲過去就要上手,連忙轉換商人狀態:“五毛錢一份啊,你不要可別亂翻。”
陸小敏拿了報紙,掏出五毛錢丟過去,一邊翻找一邊道:“老闆你真小氣,我本來還想在你這預定幾份雜誌呢。”
老闆嘿嘿笑著接過錢,搖頭道:“參商啊,你不預定,我也賣得出去。”
陸小敏受不了老闆的嘴臉,脫口而出:“你知道參商是誰嗎?”
老闆也有些混不吝:“能讓我賺錢,他就是我爹。”
“呸,你想認爹,人家還不想要你這磕磣兒子呢。”
陸小敏啐了一句,不想再和總是往姚冉臉上瞄的老闆繼續閒扯,拿著報紙,拉著好友匆匆離開。
同樣的狀況,還發生在太多太多的地方。
而且,越是找不到,越是想要,結果就是,無論是想買的,還是想賣的,都在不知不覺中多了幾分心心念念。
無論是慾念還是怨念,最終都轉為了需求。
商都。
鍾長林本以為,《青旭》9月刊1萬冊的印量,至少也要賣兩三天,才能售罄,到時再進行下一步的營銷計劃。
沒成想,雜誌上架的第一天……不,只是半天,從中午開始,各地的經銷商就已經在不斷聯絡過來,要求追加訂購。
編輯部的電話,從中午到傍晚,眼看天色都要黑下,也還在不斷地響起,另外,一些距離較近的經銷商,還紛紛親自找上了門。
譚豐振的辦公室內。
再次結束一個電話,譚豐振在筆記本上記下一個數字,看了眼坐在對面的自家社長,又稍等片刻,鈴聲沒有立刻響起,便低頭開始統計。
然後……
眼看著譚豐振陷入呆滯,鍾長林敲了敲桌面:“老譚,多少?”
譚豐振猛地搖了下頭,讓自己回過神,這才看了眼對面,轉而又低頭瞄向筆記本,如此往復兩下,才道:“如果沒算錯,這……各地大大小小62個經銷商,一共要追加……”
這話還沒說完,鈴聲再次響起。
譚豐振下意識接聽,嗯嗯啊啊片刻,掛了電話,又老神在在地低頭在筆記本上記了幾筆,看的鐘長林有些抓狂。
你倒是說啊!
譚豐振加上又一個單子,終於看向對面,緩緩給出了一個數字:“63個經銷商,一共要追加4萬3600本。”
鍾長林聽到譚豐振報出的數字,下意識嚥了口唾沫。
沒聽錯吧?
腦子轉了轉,鍾長林第一個想到的,卻是同在自家博藝旗下的《商海》。
這家成長迅速的商業雜誌,本來銷量已經接近4萬,而今年的總目標,也只是突破5萬本而已。
再看《青旭》。
本來都要停刊的一份雜誌,7月份,銷量不到6000本,8月份,不算最近的加印,初期也只是1萬本。
然而,僅僅兩個月後,9月的第一天,不僅鋪貨的1萬本雜誌迅速售罄,甚至,還一下多出了超過4萬的訂單。
直接就破了5萬啊!
要知道,鍾長林私下裡的設想,《青旭》能夠趁著這股東風,在年底之前達到與《商海》同樣的目標,就算超額完成任務。
現在……
這該怎麼算?
而且,追訂這4萬多,就是極限了嗎?
鍾長林思緒飛轉的時候,譚豐振再次接了一個電話,然後才對自家主編道:“老鍾,咱們是不是該立刻聯絡印刷廠,連夜開工?”
鍾長林聽譚豐振這麼說,回過神,下意識搖頭:“不,不行,得再餓一餓。”
還餓?!
譚豐振正要說什麼,鍾長林已經打斷,猛地起身:“得再餓一餓,明天不要回復,後天……後天開印,另外,對了,咱們要再在《中原日報》上發一個道歉宣告,讓媒體再炒一炒,炒的更熱一些,老譚,你別在乎這個,都是預熱,都是給咱《數不清的流年》預熱,想想啊,你這雜誌,按零售價3塊,哪怕到10萬本,又能有多少?咱出書的定價可是15塊!”
譚豐振其實就覺得吧,你該‘餓’就‘餓’,該‘炒’就‘炒’,不耽誤把雜誌悄悄的提前印出來啊。
不過,既然自家社長已經魔怔了,堅持什麼‘飢餓營銷’,他也只能順著。
再次看眼前的筆記本,譚豐振也有些恍惚。
自從12年前調入《青旭》,譚豐振就沒想過,這樣一本相對邊緣的文學雜誌,還能有今天銷量突破5萬的風光。
要知道,八十年代,《青旭》的銷量最高也只是3萬出頭而已。
鍾長林說完,再次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計劃,情緒也稍微平緩一下,露出笑容,對譚豐振道:“老譚,走,今晚聚餐,喊上外面大夥,一起熱鬧熱鬧。”
譚豐振指了指電話。
鍾長林一擺手:“讓它響著,反正想要書的,早晚還得打過來。”
兩人說著,走出了譚豐振的辦公室。
鍾長林剛要再宣佈一下聚餐的事情,就見自己的秘書李晴從外面走廊進來,看到他,抬手比劃了一個手勢。
鍾長林道:“你直接說。”
“南郡的張群禮……”李晴道:“……您不在辦公室,他電話打到我那裡,說讓我給您招呼一下,要2000本《青旭》,還說那邊會派一個經理過來接貨。”
想到前幾天晚上碰到的某個傢伙,鍾長林第一反應是不好得罪。
不過,突然想到了剛剛聽到的預定數字。
這麼好的兆頭,幹嘛還要再受這份憋屈。
鍾長林有一種預感,只要把某個少年牢牢綁在旗下,博藝的輝煌……就像對方當初描述那樣,將來,‘博藝傳媒集團’……總之,一切才剛剛開始。
想通這些,鍾長林不再猶豫,對李晴道:“不給,讓他那什麼經理給老子滾蛋,有多遠滾多遠,就算他張群禮親自過來,老子也不給了,以後都不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