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十一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說六祖惠能大師回到龍山國恩寺,在大殿堂中講述布袋和尚¬——彌勒菩薩的這段公案,直聽得堂下僧眾等忘了時間,忘了年代,被故事中迭蕩起伏的情節、人物、場景所吸引……

六祖惠能這個驚天地、泣鬼神,悲壯無比的故事,那猶如來自佛國的天籟之聲,感動得他們熱淚盈眶……

神思悠悠之中,忽然,大堂下有一禪僧似有所悟,眨了眨他那雙聰慧的眼睛,仰著他那個渾圓碩大的腦袋,喃喃自語,“不對呀?”

這個禪僧的話,剛好被從他身邊經過的神會聽到了。

神會忍不住問:“兄叔,你是說……?”

禪僧見問,便說:“我是說祖師所說的時間,不對呀!”

神會說:“你是指我師父所說的彌勒菩薩歷經之事,後面的時間不對?”

“對,愚僧就是這個意思。”那個禪僧點著頭說。

“這叫能知過去與未來。”神會衝著他,神秘地微笑了一下。

然後,向各位僧眾行了個拱手禮,十分難過地:“貧僧在此拜託各位師叔、師兄弟了,請不要再提問題了,回去好好消化一下這兩天所聽的佛法吧。”

“為什麼呀?六祖大師說到我們的心坎上了……”其中,有部分禪僧,不解地望著神會。

“唉,都到了這個份上了,不妨向你們透露一下吧,我師父他……行將圓寂了……你們就讓我師父休息一下吧。”神會哽咽著說。

“哦……原來是……”僧眾驚聞此言,一個個都難過得落下淚來。此刻,他們有多少的話兒要對六祖惠能大師說呀!

靜默中,他們一個個都不約而同地,拜倒在地上,齊呼:“叩謝師祖為我們開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六祖惠能大師。”

拜畢,殿堂下的人群,像缺了堤的洪水一樣——一下子都流走了。

望著殿堂下空落落的,這時,六祖惠能大師才感到唇乾舌燥,拿起臺上那杯禪茶,一仰頭,“咕咕”地喝了個精光。

神會連忙趨步上前,挽扶著師父回方丈室歇去了。

當……當……當……

龍山國恩寺又一天的晨鐘響起。淡淡的晨霧朦朦朧朧,一輪紅日冉冉升起,似乎透著無限生機。

六祖惠能大師迎著噴薄而出的朝陽,信步於如龍之幡的龍山頂上,極目四眺,無意之中,看見二個僧人正挑著水桶往山下走。

不一會,又見二個僧人從下山挑著水往山上來了。

六祖惠能大師一見,心下嘀咕:難道寺裡缺水,要從山下挑水上來?

為了探明究竟,六祖惠能大師匆忙從山頂下到半山腰,正好與那二個僧人相遇。

那二個僧人見到六祖惠能大師,放慢了腳步,齊聲說:“師祖早安。”

六祖惠能大師拱手還禮後,看著二個僧人,詢問:“你們這是?”

那個生得五大三粗,行在前面的中年僧廚說:“自從師祖您榮歸故里,慕名而來的僧眾越來越多,造成寺裡用水不足,煮飯、洗菜用的水都不夠用了……”

“自今年開春以來,老天爺都未下過一滴雨,新州境內赤地千里,盧溪河水淺露底,農田乾裂,顆粒無收,我等身在龍山福地,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行在後面的那個老成持重的僧廚說。

六祖惠能大師聞言後,心情沉重地揮了揮手,說:“老納知道了,你們先去忙活吧。”

“好的,師祖保重。”那二個僧廚說完後,挑著水往廚房去了。

用過早膳後,六祖惠能大師手拿卓錫杖,領著神會、法海一眾弟子,在山上環繞了一週,最後,在如龍之幡的龍山頂上停了下來,六祖惠能大師就在此處用錫杖擊地成泉,水質甘甜清涼,淨不見底。

後人為了紀念六祖惠能大師,故稱此泉為卓錫泉。

此泉不管年節旱災、還是澇災,多用還是少用,其水位始終保持不變。因此,很多信眾均視此泉為聖水。

卓錫泉近乎是個通名,並非國恩寺獨有,濟南最多,少林寺也有,是指佛門祖師以錫杖卓地,即現清泉而得名。

廣東韶關南華寺的卓錫泉也稱九龍泉。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當初建寺伊始,在此地卓錫見泉,水清而甘洌,泉湧之盛,宛如神龍吐水又因有九個泉眼,如同九龍逐戲,故稱九龍泉。

六祖惠能大師曾在此處浣洗袈裟,大文豪蘇東坡曾在此留下詩作《卓錫泉銘》,記錄了六祖開泉,猶如佛法禪心惠澤眾生。

六祖惠能大師在故里開掘的卓錫泉,位於龍山國恩寺的山頂後側,山林鬱茂、深山密林處,雨霧繚繞,蒸騰而上,瑞氣盤旋。山間蒼松翠柏,植被茂密,山谷中一條溪水潺潺流淌。

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到龍山國恩寺參拜六祖惠能後,遊覽龍山風景,留下千古名篇:

《飲卓錫泉》

山椒流玉髓,清泚道家風。

竹煮空雲冷,松燃上藥紅。

沁傳茶味外,諦入飯盂中。

遍給衹林眾,香生利齒叢。

這首《飲卓錫泉》的作者張嵩,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舉進士,常以邊任自許,代郭虔瑾為西安都護,開元十年轉太原尹。上述這首詩編列自乾隆23年劉芳《新興縣誌》。

《飲卓錫泉》這首詩,是作者到龍山國恩寺參拜六祖惠能後,遊覽龍山風景,不知不覺來到龍山山頂之上,被一口古井湧泉——卓錫泉所吸引,駐足觀賞,有感而作此詩。

卓錫泉位於國恩寺背後約10米處,為一口古井。當年六祖惠能還鄉時,遇天旱無水,鄉民及眾僧用水奇缺,打井又很困難,六祖惠能逐用錫杖卓地而泉湧,遂修建成井,故名卓錫泉。水質甘甜清涼,淨不見底,千年來,,天旱而泉水不斷,不增不減。20世紀90年代,曾有遠在臺灣的一位同胞,在夢境中出現此井,經他鄉多方尋覓,果在此處發現該泉井。這位臺胞夢想成真,十分高興,即在井旁立碑刻石建亭,作為紀念。

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六祖惠能為解決當地鄉民和眾僧用水奇缺問題,以錫卓地而得湧泉,熱情讚揚了六祖惠能關心鄉民、眾僧的生活疾苦的精神,表達了作者飲泉不忘酌泉人,對六祖惠能大師的無限崇敬之情。

筆者試對作者的寫作特點賞析,認為“語句優美,描寫巧妙”。

卓錫泉位於龍山之顛最高之處,給人一種高山之顛不可能有水的感覺。作者在詩的開篇中用“山椒流玉髓”,把卓錫泉喻為玉液精髓一樣從山椒的頂尖之處流出來。運用這種寫法,使文章的語言更為形象、生動,既有氣勢,又別有情趣,簡直是神來之筆。

龍山是一個美麗的風景區,作者用“竹煮空雲冷”,似乎把讀者帶回到原始的時代,給人一種毫無世俗情懷的盪滌感覺。“沁傳茶味外,諦入飲盂中”用六祖惠能大師手中那枝錫仗卓出來的如玉液精髓那麼珍貴的山泉水沖茶做飯,品嚐(食)之後,自然是口齒留香了。作者在詩中將卓錫泉的珍貴與作用簡直寫活了。

卓錫泉矗立於如龍之幡的龍山頭頂上,泉中之水中的倒影,隨波而動,影影綽綽,透出水靈的靈性。上面一條飛龍栩栩如生,飛龍盤繞、龍舞雲湧,亭上飛龍騰繞,清泉由龍身上方一龍口中湧出,涓涓不息汩汩作響,注入池中,泉水清澈見底,宛如明鏡,這就是龍山國恩寺卓錫泉。

……

雖是時過境遷,但不變的信仰與虔誠,對於不同時代的人,神情是相同虔誠與平靜,一樣的掬一捧泉水,滌淨凡塵,一樣的飲一口泉水,讓清涼沁入心扉,一樣的身心明靜,通透,超然(此乃後話)。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綠茶小師弟又在演我

綠茶小師弟又在演我

繡生
【預收古耽《質子》|滿嘴鬼話心機深沉病弱大美人受vs又兇又野愛圈地孤狼攻。戳專欄可收藏=3=】 沈棄這一生,從未懼過。 被扔下無回崖底,受斷角之痛,拔鱗之苦,抽筋剔髓,亦無所畏懼。 但那一日,眾人卻見高高在上的酆都鬼王,如同稚子一般去拉他師兄的衣袖。 眼尾泛紅,眼神慌亂無助:“師兄,你信我,別不要我。” 一夜之間,柔弱乖巧的小師弟成了雙手染血,殺人不眨眼的魔頭。 東窗事發,所有人逼著慕從雲親手處決
歷史 完結 24萬字
我靠卡BUG開創盛世

我靠卡BUG開創盛世

甜酒涼糕
每晚九點更新,下一本開預收《朕聽到了心聲後》,感謝支援~ 本文文案: 魏瑛一朝穿越到大曆長公主身上,被繫結了淘寶系統,只要皇帝對她的好感度越高,就能兌換越多的積分購買寶貝。 系統循循善誘:“皇帝雖然瘋癲,但他是你的親哥哥,只要你努力討好他,完全可以在這裡過上現代吹空調吃西瓜的生活……” 魏瑛:好說。 於是她用僅剩的一點積分,買了一把18.8包郵的砍柴刀,一刀砍死了瘋子皇帝。 系統嚇得四處亂竄:“啊
歷史 連載 8萬字
公主成群,贅婿家裡放不下了

公主成群,贅婿家裡放不下了

逍遙的風
工地搬磚被砸死,他竟意外穿越。猛然醒來,只見一絕美女子在懷。凌雲狂呼,蒼天不薄啊! 誰知未婚妻找上門。什麼,這女子是大燕第一才女?還是未婚妻姐姐? !!
歷史 連載 6萬字
小兵活下去

小兵活下去

藍色星輪
任寧穿到雲垂帝國,成了邊境重傷垂死的小斥候。孤立無援、身邊群狼環伺以及敵軍遍佈的情況下,他想先安全回國,以及日後出人頭地,統領百萬大軍。 前提是:活下去!ps.已有百萬完結老書,歡迎閱讀。
歷史 連載 78萬字
御賜第一女仵作

御賜第一女仵作

徐小喵
瘋批女仵作 x 心機大理寺卿 林家滿門被滅,唯有林安寧死而復生。 安寧從此不安寧。 她隱忍三年,終於等來了前往安京復仇的良機。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閻王若不點卯,我即化身判官! —————————————————— 陸彥身為大理寺卿兼巡察御史,在某日途徑永嘉縣的時候,意外撞見了一起命案的驗屍現場。 那個女仵作看起來頗有意思。 明明驗完了屍卻不走,還站在一旁輕描淡寫的建議縣令先挖了兇手的一雙眼。
歷史 連載 0萬字
盛世嫡女謀天下

盛世嫡女謀天下

蜜三三
【英姿颯爽女戰神VS病嬌孱弱王爺1V1雙強復仇爽文,智商線上】 前世她錯信青梅竹馬,遠嫁和親! 到頭來親眼看到青梅竹馬送來了她家族的滿門屍骨,害商靡自刎城牆! 重生歸來,她發誓要上輩子欺辱過她的人,全部得到應有的代價! 毀我將軍府?沒門! 害我父母手足?找死! 吊打渣男,完虐幕後黑手! 被她連累的商靡……這一世,我來保護你! 出了惡氣,一切迴歸安定之後,卻被某個人纏了上。 蘇錦月:商靡,我們不合適
歷史 連載 6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