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吃完飯。李慎又帶著李世民去了前廳。讓李世民和韋貴妃坐在主位上。然後吩咐宮女上茶。李世民喝著茶。有一句沒一句的跟娘倆嘮嗑。

期間李世民問李慎在國子監的學業情況,學了什麼呀。學的怎麼樣啊。有什麼理解啊。李慎回答的也是中規中矩,不卑不亢。

李世民發現他這個第十子。在談話期間,不像別的兒子見到他那麼拘謹。好聽的叫恭敬。其實就是害怕。在貞觀年間。皇宮裡的還是比較和諧的。

李世民不知道他的兒子到底在害怕什麼,有句話叫虎毒不食子。只要這些兒子不做出殺父殺兄謀反的事。哪怕是殺人放火。

李世民也不會要了他們的命。頂多訓斥一番。消爵趕去封地而已。畢竟在這個時期貴族都是有特權的。更何況是皇家。勳貴只要不是謀反,再大的罪過地方官都不允許審判。必須把人和罪證送到京城。

然後經過皇帝召集勳貴進行八議,說白了就是大夥議論一下,這個事用不用定罪。可不可以減免罪行。

在眾多兒子中就沒有一個像李慎這般,在他面前坦然自若的。像他喜愛的太子,在他面前小心謹慎。怕做錯事丟失太子之位。

李泰也是畢恭畢敬如今也有了某些心思。還有李治。跟李慎同歲。也很害怕李世民。更不要說那些庶出的皇子皇女了。

如今這李慎卻在他面前從容不迫。談吐間落落大方。也叫李世民刮目相看。

其實李世民不知道現在的李慎已經不是過去的李慎了。現在的李慎體內是一個現代生活了30多年的靈魂。沒有封建王朝那種思想。雖然他也聽過皇家無情。但李慎還是習慣的把李世民當做後世跟兒子聊天的父親來對待。

“李慎,你在國子監可曾接觸到國事。”皇家貴族子弟都在國子監讀書。將來都是要入朝為官的。所以很早就會把朝堂上的一些決策,拿到課堂上去分析。基本就相當於後世的政治課。只不過是實時政治。

“回阿耶。接觸了。教俞們有時候會拿一些國策出來讓大家討論。”李慎回答道

“那你們最近在討論何事。”李世民又問。

其實李世民也就是尬聊。以前沒咋關注過,所以感情也不深。

一個七歲的孩子,李世民也沒有指望能說出點什麼出來。

“回阿耶。最近我們在議的是關於吐谷渾戰事”李慎回答

“哦?那你對此事怎麼看。”李世民好奇的問

“阿耶。吐谷渾不足為懼,不出意外,現在應該班師回朝了。只是吐谷渾,地處高原,以目前我大唐的實力來說不好管理。而且很可能以後便宜了吐蕃。”李慎看過電視劇。李靖滅了吐谷渾全部兵力。吐谷渾投降了。後來李世民恢復吐谷渾國,但是最後沒打過吐蕃,被吐蕃吞併了。

李世民可不知道李慎是是後世之人。李靖勝利回朝。雖然不是什麼秘密。但是也就朝堂一些人知道,還沒有傳出去。李世民也是因為李靖戰後第一時間讓親信先送信回來,具體戰報應該最近幾天由八百里加急帶回。

所以李世民奇怪李慎怎麼知道的。難道他身邊有細作?隨即李世民搖了搖頭。馬上就把這個想法否定了。這麼小的李慎可沒有那個本事。

“你怎麼知李靖勝利呢。”於是李世民直接問道

“阿耶。教俞們說李將軍用兵如神。而且我唐軍兵強馬壯,必定能取勝”李慎胡說道。總不能說自己讀過歷史吧。

李世民聽後也全當他是為皇族自信心強。認為大唐打遍天下無敵手才說的。就又問道

“那你為什麼說最後會便宜吐蕃。”

“阿耶你可知現在的吐蕃王是誰。”李慎問道

“聽說是叫松贊干布。去年吐蕃使臣來到長安,遞交了國書,想向朕求親,娶一位公主。修世代之好。互相通商貿易。求親被朕拒絕的。”李世民答道

“阿耶,我聽說教俞們這個松贊干布雄才大略,高瞻遠矚,他上位後加強與鞏固政權,發展農牧業生產,推廣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頒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還創設行政制度和軍事制度,促進了朝政、商業、軍事的全面發展。他擁兵數十萬,不斷向周圍蠶食,擴充領土。足以看出其狼子野心。如今我大唐滅了吐谷渾所有軍隊。吐谷渾已經不存在了。這麼大的一塊肉,他這條狼怎麼可能不想咬上一口。現在他攝於我大唐之威。可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忍不住的。吐蕃將來必將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李慎說道

李世民看著李慎侃侃而談沒有說話。心裡卻是驚濤駭浪。李慎說的他很多都知道。但是滿朝文武誰都沒有往這面想。只覺得吐蕃乃蠻夷之地資源匱乏。

在這群文人看來。沒讀過書的都是蠻子。而且吐蕃地勢高不宜種植糧食。沒有資源。所以包括李世民在內都沒看得起吐蕃。要不然去年他們使臣來求親。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同意的。

但聽李慎這麼一說。還真有點道理。李世民覺得自己這個十兒子跟他聽說的不一樣啊。於是李世民問道:

“你這些事都是聽誰說的”李世民想聽聽李慎會怎麼說,當然只是聽聽。李世民覺得這個問題明天應該拿到朝堂上議一議。

“阿耶,是在國子監教俞跟我們一起討論的。”李慎說道。

李世民聽了,多少有點失望。還以為這個兒子是什麼神童呢。

“不過,阿耶。目前我大唐是沒有這個能力控制住吐谷渾。因為前隋的連年征戰,消耗大量國力,使得資源和人口銳減。雖然在阿耶的仁政下這些年逐漸恢復。但時間還是太短。我大唐人口太少了。糧食產量也不多。人口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只能慢慢恢復。首先就是解決糧食問題。糧食足,才能人口多。人口多了,生產力就會提高。人口多了,人才就多了。人口多了,軍隊也就多了。到時候還擔心他一個小小吐蕃?”李慎說道。

“哎。你說的這些朕豈能不知。一是人口需要時間積累。二來,要先解決官吏的問題。朕坐在這太極宮,偶爾也會去長安城中私訪,可偏遠的郡縣是什麼樣子。朕一無所知。朕的政令能否執行全看地方縣令之能。”李世民又想起來他現在的局面。大多官員都出自世家。可以說世家壟斷了朝堂。如果世家願意。完全可以做到讓李世民的政令出不了長安。

“阿耶現在不是已經改革科舉了麼。時間久了自然就有更多的有才之士為國效力了。”李慎看李世民有點惆悵安慰道

“談何容易。你還年幼。很多朝堂之事你還不瞭解。朕雖然改革科舉,也在全國辦置官學,但這幾年成效不大”李世民搖搖頭道

李慎聽李世民說完就知道。李世民什麼意思。最近幾年改革是有點效果。但李世民的目標是要打破世家對朝堂的壟斷。那就要提拔寒門子弟。可因為制度沒有完善。科舉還是有很多弊端。取上來的才子,大多數還是世家子弟。因為閱卷的很多都是世家的官員。肯定有包庇行為。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一天寫三章
“太師,你到底行不行啊?”劉協不滿的揚了揚手中的馬鞭。 “你不努力,朕如何能夠中興漢室?” “大漢三都一十三州的擔子可全都落到太師你的肩膀上了,你可一定要支稜起來啊!”這是一個關於中興之主與大漢功臣的故事。 唯一不太對勁的是,這名大漢功臣,他的名字叫做董卓~~~本書又名:《董卓的周公養成計劃》、《董卓:我懷疑我被陛下PUA了,但我沒有證據》、《劉協:我的諡號能換成漢昭武帝嗎? 》、《袁紹、曹操:壞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蕭藍衣
景泰八年,奪門前夜,垂危的景泰帝忽然坐起來,一個耳光扇在穿著龍袍再次君臨天下的朱祁鎮臉上! 朕問你,瓦剌掠邊、殺戮無數,你卻奉之如父母,土木堡三十萬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被瓦剌生擒,非但不以死謝罪,還要歲幣供奉,太祖、太宗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你投降瓦剌,被贖回來,厚顏無恥苟居南宮,妄圖復辟,天下臣民可還答應! 朱祁鎮!你還有何顏面身著龍袍,妄圖復辟!竊居帝位!傳載江山!你就是千古笑話,豈還不
歷史 連載 335萬字
重八家的傻兒子

重八家的傻兒子

祿青霜
“娘,有人說我是傻孩子,我真的傻嗎?我只是想當神仙,這有錯嗎?”朱橘仰著頭看向馬秀英,一臉的悲憤。 “傻孩子,你怎麼會是傻孩子呢?”馬秀英一臉慈愛的摸了摸朱橘的腦袋,笑眯眯的掏出一把剪子來,柔聲細語的道, “小橘子,來,告訴娘,是誰這麼說你的?”本書又名《回到明朝當道爺》、《我媽史上第一護犢子》、《朱元璋>天王老子>朱橘>馬秀英>朱元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搶錯人了怎麼辦

搶錯人了怎麼辦

雲山有意
【下一本還不確定要開什麼,看看哪本有手感】 晏來歸穿成了炮灰攻二,作用是負責強取豪奪主角受,促進主角攻受的感情推進,在企圖對主角受做什麼的時候被趕來的主角攻打敗,然後就能功成身退了。 為了完成任務,晏來歸信心滿滿地把主角受搶了回來。 主角受不慎中了別人下的合歡散,被送到魔尊寢宮時已是中毒至深,一雙劍眸微微渙散泛紅,卻仍舊鋒利如刀,恨不得將晏來歸千刀萬剮。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主角攻前來英雄救美即可。
歷史 完結 4萬字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三石散人
李世民:承乾,青雀搗鼓出來了《括地誌》,你作為哥哥,一定要讓著他點。 李泰:《括地誌》是本王多年修編的一部鉅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治:大哥和青雀,你們就爭奪天下吧,我只負責撿漏! 李承乾:來人,把青雀和雉奴給朕吊起來打,請陛下移駕大安宮!......眾人譁然,大寫的驚愕寫在臉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風吹愛浪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柱香。\n和歷史上輔佐劉邦建立大漢朝的宰相同名的現代青年張良覺醒了藍星的記憶,他無奈發現自己所處的是那個動盪不堪,人名如草芥的東漢末年,而且是演義世界,還被劉關張三兄弟視為大賢,幾人殺黃雞,燒黃紙,擺香案,在桃園四結義。 \n於是歷史從這裡悄然拐了一個彎,在張良的幫助下三兄弟擺脫了原本的宿命,最終建立了一個無比強盛的大漢帝國。 \n簡介無力,請各位老爺移步正文。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