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鑿門初奉律,仗戰始臨戎。振鱗方躍浪,騁翼正凌風。未展六奇術,先虧一簣功。防身豈乏智,殉命有餘忠。

漸入寒冬百鳥歸,凌煙閣前誓師回。不曾相聞兩行淚,家國二字難相隨。劍指高麗敵膽摧,赤焰弓下抖虎威。三千烈火英魂鑄,紅纓槍下枯骨堆。

這是唐朝李世民徵高句麗時寫下的一首詩,名為《傷遼東戰亡》。

描寫了徵高句麗的戰況是多麼的激烈,很悽慘。

這次太子李承乾與李慎一起去徵高句麗同樣得到了全大唐的關注,尤其是群臣的關注,

本來徵高句麗李世民是準備御駕親征的,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卻換成了李承乾。

這對於世家這些不希望李承乾當皇帝的派系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衝擊。

李承乾如今欠缺的就是軍功,如果這次凱旋而歸,那李承乾的地位將穩如泰山,無人能夠撼動。

出征的日子終於來臨,一大早人們就聚集道東城門外,因為這裡是舉行誓師大會的地方。

今日李承乾依舊是一身銀盔銀甲,跟演武的時候穿的一樣,後面除了五千太子六率以外,還有十萬兵馬。

這次出征前頭部隊的十五萬兵馬已經出發了,運送物資還有重型的攻城器具。

李承乾帶領的只是十萬兵馬前行即可。

李慎的主意沒有像前世看的小說一樣,採取兩面作戰,從海洋直取平壤。

這次的目的本來也沒打算速戰速決,既然是給李承乾刷聲望,當然是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

從高句麗的西邊小城一點一點慢慢蠶食,大量吸收高句麗的百姓,以仁義之師的名義,宣傳大唐百姓的待遇,比如,大唐百姓成年就給地,大唐百姓的稅收比高句麗低等等。

讓高句麗的百姓對大唐充滿嚮往,其實按照李慎的想法,再來一次救民行動。

之後在撤出去,讓百姓在享受一次他們朝廷的冷漠的殘忍,之後再攻打會更容易一些,

只不過李世民覺得這樣太傷民了,所以還是慢慢來。

清晨的太陽從東方升起,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大地的時候,也同樣照射在東城的十萬將士身上,

一身鎧甲金光燦燦,還真就有一種滿城盡是黃金甲的感覺。

李世民和大臣們來到城樓之上,李世民看著騎著戰馬而來的太子,猶如看到了當初的自己,

而高祖也是站在這裡送自己出徵,這難道就是傳承麼?

“諸君凱旋。”李世民沒有多餘的話語,十萬人說了也是白說。

李承乾揮舞了一下手中的戰旗,大喝一聲:

“大唐萬勝。”

而緊接著身後的六率一起大喊:

“大唐萬勝。”

“大唐萬勝。”

最後十萬眾將士一起如浪潮一般大喊著

“大唐萬勝。”

“大唐萬勝。”

“大唐萬勝。”

“出征~~~~”

李世民的語氣莊重而堅定,他站在高高的城樓上,目光如炬,看著下面排列整齊的將士們,他們的眼神同樣堅定,閃爍著勇往直前的決心。

“嗚~~~嗚~~~~嗚~~~”

“嗚~~~嗚~~~~嗚~~~”

“嗚~~~嗚~~~~嗚~~~”

當出征的號角吹響,號角聲在空氣中迴盪,悠揚而激昂。

士兵們舉起他們的武器,鐵騎在陽光下閃耀,他們的鎧甲如同波浪般起伏。

鼓聲震天,伴隨著悠揚的號角聲,猶如進軍的旋律。

當出征的隊伍開始移動,塵土飛揚。鐵騎在道路上疾馳,他們的步伐堅定而有力。他們穿越田野,翻過山嶺,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向前推進。

將士們揮舞著他們的長矛,劍光閃爍。他們的勇氣和智慧是他們的盾牌,他們的決心和信念是他們的武器。他們面對未知的挑戰,毫無畏懼。

鐵騎如洪流般湧動,那是一場震撼人心的壯觀場面。

李慎沒有在在隊伍裡,而是遠遠的用望遠鏡看著,他聽到了那句十萬人的大唐萬勝。

突然間他內心升起了一絲自豪,這就是華夏先賢們的氣勢。

這就是華夏古人出征的場面,它充滿了莊重、神聖和悲壯。

每一次出征都是一次考驗,每一次勝利都是一次傳奇。

他們用他們的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勇氣和決心,他們用他們的犧牲贏得了世人的尊敬和敬仰。

可能上千年後,這份尊重和敬仰裡面,也會有他李慎的名字,被後世傳頌,被人們謹記。

“王爺,太子殿下已經出發了,我們也走吧。”薛仁貴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對著李慎輕聲的說道。

剛剛他也感覺到了熱血沸騰,沒有過多的話語卻能讓人激動不已。

“嗯,跟上去吧。”李慎說著坐上了自己的超豪華四輪馬車,而且是四匹馬拉的。

這可是集齊全王府所有的專業人士,有木工,鐵匠,研究院的工匠,還有一些會機關的工匠用了十幾天沒日沒夜趕製出來的。

為的就是像烏龜殼一樣保護李慎,雙層鋼板,薄而輕便,一拉落窗功能,可以在被襲擊時,一下就放下車窗。

外觀大氣古樸,採用紫檀為主料,整體車型給人一種流線型。

車內都是真皮包裹,全景天窗,外間可以休息喝茶,內間可以睡覺。

而且內設弩箭三百支,上方隔板裡隱藏著一架複合強弩,外加二十支弩箭。

這臺車剛剛上市就得到了李慎的一致好評,裡面裝修的富麗堂皇,這臺車可是集齊了紀王府所有的智慧結晶,底盤都是鋼架結構。

當李慎的豪華馬車出現在出徵的隊伍裡時,周圍的將士都傻了,這也太華麗了吧,

你這是去出征還是去郊遊?

而最讓將士們震撼的不是這個馬車,而是李慎出征居然還帶著一名婢女,

自古以來外出打仗就基本可以說沒有帶女眷的。

尤其是大唐史無前例啊,大唐成立二十幾年快三十年,也是四處征戰,就連陛下出徵都沒有帶過女眷。

這個小王爺居然敢帶女眷,這可是犯軍規的事情。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替嫁後被閻王將軍寵上天

替嫁後被閻王將軍寵上天

童小言
【高甜寵撩】替嫁小鮫娘對閻王將軍一見鍾情隨之便開啟了一條撩夫之道且看她如何扮豬吃老虎將這個冷麵將軍捂的熱呼呼的!
歷史 連載 123萬字
牛頓降生大明朝

牛頓降生大明朝

與天同怒
道聖牛公把手按在史官肩膀:“我只是燒了些罪臣的書稿畫像,不准他們子孫祭祀而已……怎麼能說我了殺他們呢?”——《明史·牛頓傳》牛頓,字徐行,面刺帝修道之過,言究真道之法,帝頓悟,奪邵元節天師印予之。 嘉靖十四年舉進士第一,授戶部左侍郎,尋擢戶部尚書,兼知工部。主寶鈔改新之事,稽核魚鱗黃冊,厲清稅役,天下多之。 帝悅,加三公三孤。頓之為人,恃才孤高,辯詞矯健。早年清簡苦行,累上驚世《術書》,吝嗇言笑,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