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拱忽然問道:“老朽可否先問個問題,道衍和尚再回答陛下?”

道衍不置可否,正好朱棣的問題他也需要一點時間想一想。

這幾日道衍面壁沉思,雖然大多數問題有了他自己的理解,但畢竟還沒有徹底串起來。

聽到道衍和尚以及朱棣三番五次地提到所謂的“姜聖”、“姜先生”,袁拱實在是按捺不住心中好奇,插話問道:“你們所說的這位姜先生,到底是誰?”

“全名叫做姜星火。”朱高熾悉心解釋說,“姜星火本是寧國府敬亭山下一家小地主,少年失怙,隨著鄉中私塾先生唸了幾年學......但不知為何,去年開始變賣家產隻身來到南京秦淮河上每日勾欄聽曲消遣時光,其人頗有詞才,曾寫出‘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等詞賣予達官貴人換取銀錢。”

“哪又為何會引得陛下如此重視,又為何會讓道衍和尚這般瘋魔呢?”袁拱還是不解。

朱高熾看了看朱棣,朱棣略一思忖,點了點頭。

畢竟袁拱對他們來說,還真不算是外人。

二十年前袁拱就預言了朱棣以後會當皇帝,而且姜星火是否是謫仙人,又如何證明,終歸還是要袁拱去看一看算一算的,哪怕斷定不了,也總是了卻朱棣心中的一個疑問。

畢竟,相士袁拱已經是元末明初這個時代中,在這個領域裡的最頂級權威了。

不去問袁拱,更沒人能解答“姜星火是否是謫仙”這個問題。

所以既然最終還是得告訴袁拱關於姜星火的資訊,還不如現在就趁著袁拱主動問的時候,直接告訴他為好。

得了父皇的准許,朱高熾繼續說道。

“乃是因為鄉里教他的先生是方孝孺的記名弟子,姜星火也被當做方孝孺的‘第十族’抓進了詔獄,而前段時間二弟正好在詔獄裡......休息,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此人。”

“此人言論出人意料,而又往往極有道理,所以道衍大師旁聽後,便有些入了迷。”

“父皇懷疑他有可能是——謫仙人!”

袁拱心頭瞭然,而他看向朱棣問道:“那陛下召老朽來,便是為了這位姜星火吧?讓老朽去相他一相,看看其人到底是不是謫仙臨世。”

“不錯!”

朱棣也不遮掩,坦率說道:“勞煩袁居士了,李景隆也在詔獄中‘休息’,到時候朕會讓錦衣衛聯絡李景隆,藉著李景隆,袁居士便可接近姜星火。”

“老朽心頭也好奇的緊。”袁拱在髒兮兮的衣衫上蹭了蹭手,擰開酒壺塞子灌了口酒,“所謂謫仙,老朽這一甲子歲月,是從未見過的。便是元末亂世什麼‘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也只是人的伎倆。老朽對於世上是否有謫仙,給謫仙相面會相出什麼,也委實是不知道。”

這邊道衍思考完畢,卻是不想再聽他們廢話了。

“先說第一個。”道衍語氣肯定,“都是吸血蟲統治的世界,但兩個世界定然是有區別的。”

“姜聖所言,皆是微言大義。”

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精神皈依姜星火的道衍,開始了自己對姜星火言論的解讀。

“但姜聖並未詳細講完全部的課程內容,有些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是直接浮光掠影一樣一閃而過的......譬如春秋時鐵犁牛耕導致生產力進步帶來的其他影響,這種‘其他影響’也必然會在下一次生產力進步時出現。”

朱高熾默默重複道:“生產力進步帶來的其他影響?”

“老衲認為這個‘其他影響’裡,最重要的有兩點。”

道衍雙手合十,沉聲說道:“首先,生產力進步,就意味著生產者的地位,從最終結果上看一定是比之前提高的,就如同從井田制下的奴隸到私田制下的自耕農或佃農。”

“原因也很簡單,在生產力進步後必定會導致原來的秩序崩壞,而更能獲得生產者擁護的吸血蟲,才能在與其他吸血蟲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聞言,不僅朱高熾若有所思,朱棣也皺起眉頭來。

“那麼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呢?”朱高熾問道。

“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便是思想。”

“便如《史記·管晏列傳》所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大皇子不妨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朱高熾自小便學習經史子集,這種最基礎的東西當然難不倒他。

“意思便是糧倉充實才會知道禮節,衣食飽暖才會懂得榮辱;君王使用財富遵循制度,貴族們就緊緊依附;而禮、義、廉、恥的倫理不大加宣揚,國家就會滅亡。頒佈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頭,要能順乎民心。”

道衍聽完後滿意地點了點全是黑灰的光頭:“老衲認為,思想應當也是姜聖所言‘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因此生產力的發展一定會讓思想產生改變。”

“這種思想上的變化,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生產者本身所發起的,生產者忙著生產有價值的物品,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

“反而是趴在生產者身上的吸血蟲,吸飽了血便有時間有精力開始琢磨新的思想。”

“便如同春秋時期鐵犁牛耕的出現,讓‘士’崛起的同時,也帶來了百家爭鳴。”

“同時,即便這種思想並不是由生產者本身提出的,但卻最終會改善生產者的處境。”

朱高熾看著聰明絕頂到,順著姜星火的理論就能自己悟道的道衍,接過話來。

“所以道衍大師覺得,就像是上次鐵犁牛耕導致的生產力進步,使得生產者地位提高、出現利於生產者的思想一樣。下一次生產力進步所演化的世界,同樣會發生這兩點,而都是吸血蟲統治的世界,但對於生產者來說這便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了。”

“不錯!”道衍點頭讚許,“便如同蛇修五百年走蛟,蛟修一千年化龍的道理一樣。”

得到了第一個問題的解釋,對第二個問題,朱高熾也秉持著質疑的態度,同樣提出了疑問。

“大師,且不說大同世界能不能實現......即便是實現了,那麼就不會因為人的差異而繼續產生不公嗎?”

“便是人與人之間生來便地位平等,可地位平等就意味著真的平等嗎?”

“須知道,有的人生來就聰慧,有的人生來愚鈍,世上有勇敢的人,也有怯懦的人。”

“那麼隨著時間的積累,或許一代人顯不出巨大差距,可幾代人後,必然會產生判若雲泥般的高下之分。”

“若是換個角度。”朱高熾誠懇來問,“假定地位平等便是公平,那對於那些建立了足夠功勳、積攢了足夠財富的人,又真的公平嗎?”

“如果按照大師所言,大同世界將會因此改變人和人的命運,由原來的不平等變為平等,對於另一部分來說豈非也讓人覺得很不公平嗎?”

“再者,既然要建立大同世界,那麼就要以普通百姓的利益為先,如若普通百姓擁有了超過常人的天賦,那麼誰還願意去做普通人呢?”

“如果大家地位上都是普通人,那如何保證行使管理等分工職責的人不以權謀私呢?”

“到時候,只怕會發生更多的衝突、殺戮乃至戰爭吧!”

朱高熾的話語鏗鏘有力,句句在理,令眾人無法反駁。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與竹馬劍尊和離當夜,我重生了

與竹馬劍尊和離當夜,我重生了

後簡
沈君玉重生了,重生回了百年前 百年前,沈君玉替親弟沈思源擋下魔修致命一劍,金丹盡毀,修為全失。 未婚夫原穆洲不顧眾人阻撓,與沈君玉結成同命道侶,共享性命,傳為當時一段佳話。 可後來,原穆洲問鼎劍尊之位,沈思源成為一宗之主,二人常常出雙入對,是眾人屬意的神仙眷侶。 早已殘廢的沈君玉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釘。 即便他百年來默默忍受著無盡的病痛,也遭受了無數的冷眼,但到了這個時候,他便成了妨礙劍尊飛昇,還讓有
歷史 完結 10萬字
[綜武俠]風流

[綜武俠]風流

傾海酒
女演員天羽意外身死,穿越到古代,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家裡長輩就死了個乾淨。 為了活下去,她只能女扮男裝,跟弟弟一起,去鎮上的鐵匠鋪當學徒。 就在她以為自己拿的是古代版闖關東劇本的時候,她意外撿到了一個受了傷的男的,這個男的說,他姓李名尋歡…… 天羽:? 之後某一天,給他們姐弟包吃包住的鐵匠鋪老闆,忽然把隨身攜帶的刀交給她,並告訴她這刀叫割鹿刀,乃是天下第一名刀。 天羽:…… 再後來,她解決完仇家,跟
歷史 連載 4萬字
逃玉奴

逃玉奴

再枯榮
預收《她是不是潘金蓮》求收藏,文案在最下方。 【正文完結,請支援正版。】 文人間贈妾本是常事,玉漏身為一個低微侍妾,像件禮物在官貴子弟間幾經流轉,她暗裡盼望能流去池家三爺池鏡身邊。 真到那天,池鏡只瞟了她一眼,便向對面坐的主人家疏淡倦怠地笑著:“你的美意我心領了。” 他瞧不上她。 她揪著衣角低著臉,假裝聽不見看不見。 直到主人家異地為官,將她託付給池府照管,她才得以走進池鏡的生活。 他燻她沒嗅過的
歷史 連載 1萬字
棄簪花,披銀甲,王侯為我裙下臣!

棄簪花,披銀甲,王侯為我裙下臣!

夏櫻桃
【穿越種田+溫馨日常+女戰神+科技工業+治癒甜寵+1V1+慢熱爽文】謝瑛做夢也沒想到,一覺醒來,大別墅成了破茅屋,爹孃是佃戶,弟弟念不起學堂,妹妹穿不起冬衣,只能整日躺在被窩裡,窮得全家上下沒有一件棉衣穿。 憑一身本事,現代全能女科學博士帶領全家致富搞發明,搖身一變成為全國女首富! 爹孃不再以租佃為生,擁有千畝良田,建造謝氏莊園,弟弟妹妹也成為棟樑之才,開啟新一代門閥。 不僅如此,亂世降臨,她還造
歷史 連載 3萬字
明月顧我

明月顧我

深碧色
容錦初見沈裕,是在一場荒唐的夜宴。 她奉命為沈裕倒了杯加料的美酒,而沈裕,轉手將酒送到了她唇邊。 是夜,她被送進春水巷,成了當朝沈相的外室。 滿京城都道沈相糊塗,竟被美色所惑,為了個女人觸怒陛下, 但容錦知道,自己不是什麼“紅顏禍水”, 她是沈裕自汙聲名的髒水, 是他治病的藥,殺人的刀。 * 容錦心中有個惦記多年的人,是少時在大雪夜救過她的錦衣公子。她凍得渾渾噩噩,只記得那股讓人格外安心的沉水香,
歷史 完結 25萬字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三國:小霸王重生,忽悠諸葛亮義結金蘭

崑山老頑石
江東小霸王孫策死而復生,覺醒神級天選系統。叮!宿主已觸發任務:全身而退。 選擇1:躺著裝死,什麼也不做。獎勵:超級大軟蛋一枚,宿主從此以後膽小如鼠,窩窩囊囊度過餘生。 選擇2:醒來後集結隊伍,想辦法擺脫黃祖追兵,逃出虎口。獎勵:錢財和糧食。 選擇3:醒來後集結隊伍,搶回父親孫堅屍體,反殺黃祖追兵1000人。 獎勵:烏騅馬一匹......孫策自此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收小弟,練精兵,擁美女入懷...
歷史 連載 3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