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嘚嘚,嘚嘚……七八名身著紅色戰襖的邊軍騎兵不顧初春的絲絲寒雨策馬而來,到了總兵衙門門前,老遠就將腰牌一拋,扔給門口的兵丁,大聲道:“宣府總兵鎮標中營夜不收回鎮覆命!”

門口衛兵接過腰牌的同時,這幾人早已齊刷刷翻身下馬,動作嫻熟得絲毫不像漢兒——好吧,他們的確不是漢兒,而是正宗的蒙古人,只是早已歸化,在馬芳軍中都幹了快十年了。

這情況在一些不瞭解明朝歷史的後人看來或許顯得很是荒唐,但在當時來說卻是很平常的現象。更何況,馬芳領兵一貫很有蒙古人的風範,甚至在很多時候表現得“比蒙古人還像蒙古人”。

馬芳的履歷說起來那真是滿滿的正能量:他出生農家,十歲被韃靼人掠去當奴隸,在草原摸爬滾打了十年。二十歲時,馬芳隻身一人逃回中原,投到大同總兵周尚文麾下參軍,後從一名小隊長成長為蒙古剋星。

對比嘉、隆、萬年間另外兩位將領,李成梁的威望與戰功雖然也是打出來的,但多多少少有些華而不實,乃是所謂“養賊邀功”而來;戚繼光固然戰無不勝,但其最根本也最卓越的能力在於軍隊的建設於操訓,從戚家軍與後期的長城戰法和火器使用來看,這絕對是一支準近代化的隊伍,換句話說,別人家的兵換了大帥可能就不能打了,而戚家軍則不然,誰帶著都好使。

而馬芳卻是獨樹一幟,他憑藉年少時對蒙古人習性的瞭解,在大部分明軍面對蒙古騎兵只能選擇防守的情況下,常常主動出擊,“先敵打擊”。從宣府到大同,從大同到懷柔,經常動不動就玩個上千裡穿插包抄的活兒,儼然是窮苦版的霍去病。

當時大明各邊各鎮,既有漢兒流落蒙古,也有蒙古健兒流落漢地——算起來,反倒是蒙古人來漢地謀生的要更多一些。

然而漢人去蒙古,多半是去做些墾荒、築城、修路鋪橋之類的工作,而蒙古人來漢地,能做的工作就更小,十有八九都會直接去參軍——他們除了善騎能打,其他方面的才能在大明這邊實在乏善可陳。

後世有些歷史研究者認為,大明後期真正能戰的邊軍主力,其實早已不是漢人,而是所謂“蒙古僱傭兵”——因為北邊將帥們的家丁中就以這些人為主。

這話雖然有失偏頗,但也能從一個側面反映當時蒙古健兒在大明軍隊中所佔比例之高,所貢獻的力量之大。

高務實之所以堅持認為蒙古問題“幾乎”不用靠打仗就可以擺平,北邊各鎮的這種情形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漢人有句話叫“皇帝不差餓兵”,這個道理在蒙古也同樣管用——不是說你黃金家族的後人喊一嗓子,我就要自備乾糧、千里迢迢趕來為你賣命的。因為反正都是賣命,就算我除了賣命其他啥也不會,至少我可以選擇把這條命賣給出價最高的那個人。

大明邊軍雖然窮,但剋扣那些不能打仗的衛所並軍餉來收買、供養起一支聽話、能打、夾雜了不少蒙古人的部隊,卻也不是什麼難事。

那守門士兵快速查驗了一下腰牌,連忙揮手示意讓開大門,順手客客氣氣地將腰牌遞還過去。

本來幾名夜不收打算直接去白虎堂,誰料旁邊內書房那邊傳來一聲:“別亂竄了,老夫在這邊,你們幾個小崽子過來。”

被稱作“小崽子”的幾名蒙古健兒出身的夜不收不怒反喜,臉上都露出得意的笑容來——不是他們有受虐傾向,而是他們知道自家大帥的習慣,大帥只有對軍中晚輩中的佼佼者,才會將之喚作“小崽子”。

這是暱稱,而不是怒罵。

幾名夜不收上前見過自家大帥,馬芳雖然心中焦急,面上卻仍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樣,笑罵道:“怎麼著,帶著老子給的錢去了趟京師,今兒回來都他媽遲了一個時辰!是不是去那花街柳巷,一個個爽得都走不動路、騎不穩馬了?”

眾人鬨笑,領頭的那夜不收也笑著回答:“哪能啊大帥,小的們知道分寸,花街柳巷能去當然是要去的,可要是玩到騎不穩馬,不用您老發話,咱們自個把腦袋擰下來給大帥當夜壺!咱們馬家軍什麼規矩,弟兄們誰還不清楚?”

馬家軍的規矩就是:你能打仗,別的小毛病老子可以忍一忍,你他媽要是打仗縮了卵Z,老子就乾脆割了這副卵Z送你們進宮侍候萬歲爺爺去。

這……很土匪,但很管用。

如果有人認為馬芳這副脾性實在是作死範十足,這般為官遲早出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馬芳是典型的粗中有細。

論為官,馬芳有時候看起來的確是一個“很不上路子”的人。宣大總兵仇鸞在任時,雖打仗草包,摟錢卻精明,山西當地將官每逢過年都要按慣例送禮,美其名曰“冬禮”。而馬芳非但不參與,更常藉口“過年加班”遠避之。後來仇鸞獲罪,朝廷“秋後算賬”,馬芳成了山西當地軍官裡少有的“清白人”。

繼任仇鸞的宣大總督楊順更是混賬,每逢蒙古騎兵侵擾時,他只會閉關求太平,只在敵人退走後才假摸三刀的出來追一氣。更讓人髮指的則是,他竟命部下時常屠戮逃難的漢族百姓,割頭後剃髮冒充蒙古兵以充邊功。對此禽獸行為,馬芳憤然抵制,嚴令屬下“敢有隨之殺良冒功者立斬”。

因他“不上路子”,仇鸞在時,曾奪他奇襲俺答之功;楊順在時,也曾害他因“坐連戰敗”而罰俸。

雖然“小鞋”被穿了不少,但看似“不上路子”的馬芳,其實是個官場上“很上路子”的人,坎坷的軍旅生涯不但造就了他沙場上錚錚的鐵骨,更成就了他生活中乖巧的性情。

不“孝敬”仇鸞,因他深知仇鸞“性桀驁貪暴,勢難長久也”;抵制楊順“殺良”,更因他明白此舉“必招怨怒,從之亦難免罪”。

事實上都御史方逢時,幾任兵部尚書王邦瑞、趙錦等皆於他交好,近來擔任宣大總督的文臣名將王崇古更將馬芳“引以為知交”。

馬芳每鎮守一地,除悉心練兵防禦外,更留心蒐集當地珍奇土特產,用以饋贈各位“上級領導”,苦心總算有回報,馬芳此後選將練兵,整飭軍備,從經費到武器都皆得各位大佬的支援,每次都“精兵良械優給之”。昔年嚴嵩的大公子嚴世蕃同樣對馬芳看得極準,曾告誡楊順道:“(馬芳)雖表面憨魯,實心細如髮,更兼胸懷韜略,不可引之為仇也。”

此時馬芳見了幾個夜不收對自己的態度,心裡知道這幾句無傷大雅的葷話又將自己和他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這才問道:“好了,閒話少敘,老夫讓你們進京瞭解朝廷近來的動向,尤其是高閣老那邊的情況,你們可有打探到什麼?”

那夜不收頭子收斂了笑容,但回答的話卻讓馬芳一臉錯愕,因為他說:“朝廷倒是沒有什麼特別值得一提的大事發生,但說到高閣老……有件事不知道算不算事關高閣老——他的侄兒被選中成了太子伴讀——這還是昨兒發生的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寒窯仙賦

寒窯仙賦

一道啟玄
那一年三皇滅虞朝,五帝治世,那一年他與大禹共娶塗山姐妹,已九鼎定華夏,那一年妹喜亡夏朝,那一年證婦好成就巾幗之名,武丁中興,周商結仇,帝辛改革失敗商滅。 那一年春秋戰亂,收白起為徒,於長平之戰見證了數十萬人的坑殺。那一年他重生陰麗華與劉秀共開東漢盛世,那一年......見證天下三分,山河破碎。 那一年貞觀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一年見證明朝亡於陳圓圓之嘴,為何自己長生不死? 本書原名《史記突圍》【展開
歷史 連載 4萬字
召喚無敵:老婆為我打江山

召喚無敵:老婆為我打江山

東莨菪鹼
天元大陸,九州四野,各國林立。\n周元魂穿青州,為當朝大將軍之子,只可惜老子英雄兒卻廢,原身武道被廢,不僅是不能修煉,還雙腿落下了殘疾。 \n齊王猶自不放心,賜為駙馬之身。\n好在至尊召喚系統覺醒,可以召喚華夏英雄,以為主力。 \n只不過當皇帝、打江山貌似有些累啊,即使是有召喚系統,恐怕也不容易的。 \n好在周元發現公主老婆野心勃勃,竟是想要成為一代女帝。\n既然如此,何不讓老婆幫忙打下這萬里江山
歷史 連載 0萬字
只有雄競存在的修真界

只有雄競存在的修真界

葉餘里
李真真在屠宰場殺了十年的豬,她的心已經和她的刀一樣冰冷。 直到她穿進了一本荒謬的小說,成為裡面的炮灰路人甲。 小說男主太清仙尊,絕豔出塵,天生仙骨。 整個世界意識都在逼他愛上女主,結果他絲毫不為所動,女主年過三十還在人間養豬。 “你的任務,就是用盡一切手段,讓男主痴迷女主不可自拔。”系統收起卷宗:“本次情況十分危急,任務特別重大,你總結一下。” 李真真坐在石頭上,眼皮垂斂,用嘴撕開泡麵調料包。
歷史 連載 4萬字
蜀漢

蜀漢

雨落未敢愁
大意失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英雄一世終潦草收場。夷陵大火連營三百里,玄德於白帝城中道崩殂,空流悔恨淚。 五丈原七星燈滅,諸葛孔明含恨而終,蜀漢終成守戶犬。時間回到建安十三年,長坂坡與趙雲七進七出的嬰孩換了靈魂。 這一世,蜀漢不再遺憾!
歷史 連載 167萬字